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6153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59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上.docx

《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上.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上.docx

科学复习资料八年级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

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

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

陆地---大气

5.水的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

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科学探究]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

1.地球上的水主要以液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固态和气态形式存在。

2、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它覆盖了地球大约71%的表面。

3.陆地淡水尽管只占总水量的2.53%,但水体的种类却非常多,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为我们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4.地球上各种状态的水,在温度等条件的改变下,会发生变化,因此地球上各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

[讨论]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吗?

[答]可以利用水蒸气遇冷能液化成液态水的知识来回答。

例如,在夏天,当我们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刚拿出时,瓶子外面是干而冷的,过一会儿,瓶子外壁会有水珠出现,这些水珠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从而可以证明空气中存在着水蒸气。

二、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人和所有的动植物都需要水。

如果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生命就会停止。

2.水和生命的关系。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

人体中含水量占人体总重的2/3以上,一般动物含水量占体重的70%~80%,其中水母占98%,草本植物中约占70%~85%。

(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活动过程,即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

例如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充足水分。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例如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仙人掌,为了得到并保证充足的水分,茎、叶的形态都发生了变化,能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而根却非常发达,可达几十米深。

(4)总之,水对生命活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

[讨论]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是不是不需要水?

[答]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与其他生物一样需要水。

它为了能适应沙漠地区的生活,可以通过关闭汗腺从而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体内的水分,并且通过嗅觉系统可以在数千米以外“闻到”水源。

三、水的循环

1.阅读p.5水的循环图。

2.水循环的涵义: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球上的水体、土壤和植物叶面的水分通过蒸发和蒸腾进入大气。

通过气流被输送到其他地方,在一定条件下,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而降水,又回到地面。

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地表的水经流动汇集到江河湖海。

在运动过程中,水又会重新经历蒸发、输送、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

3.水循环的领域。

(1)海陆间循环。

可以表示如下: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它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和补充。

(2)内陆循环。

(3)海上内循环。

[典型例题解析]

[例1]地球上有丰富的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倡节约用水?

[解析]本题的解答要从三个方面考虑:

(1)地球上水体总量确实不少,但有96.53%是海洋水,淡水只占2.53%,且淡水的主体又是目前尚无法利用的冰川,可利用的淡水只占淡水资源总量的0.3%;

(2)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世界上各个地方水资源不同;同一地方,在不同季节相差也很大;(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所以我们要提倡节约用水。

[答]略

[例2]分析下面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种环节名称。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

请举例具体说明。

[解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循环形式,要正确填写出题目中所要求的各种环节的名称,必须了解海洋和陆地之间水循环的具体过程:

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陆地上的降水。

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沿着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完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回忆了海陆间水循环的具体运动过程,题中第一小题的答案便迎刃而解。

要回答第二小题的问题,首先要想到目前人类对水资源利用所采用的一些措施,诸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等等,然后思考一下这些措施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属于何种环节,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水汽的蒸发、凝结、输送等环节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却可以施加某些影响。

[答]

(1)A:

水汽蒸发;B:

水汽输送;C:

陆地降水;D:

下渗作用;E:

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

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课内练习]

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体是(A)A.海洋水D.陆地水C.冰川水D.湖泊水

2.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0.3%,它主要包括(D)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B.陆地水、冰川、江河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3.下列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B)A.青蛙B.水母C.人体D.植物种子

4.地球上的水呈固态、液态和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中,形成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大气水主要是由海洋表面水蒸发而来。

5.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6.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因为水不仅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做到节约用水且保护水资源。

[课时小结]

重点:

1.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

2.水的循环和水体的运动。

难点:

水循环的过程。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地球上水的状态呈(D)A.液态和固态B.液态和气态C.气态和固态D.固态、液态和气态

2.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D)

A.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B.全球大气的降水

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输送D.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输送

3.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C)

A.湖泊水的蒸发B.江河水的蒸发C.海洋水的蒸发D.植物的蒸腾作用

4.关于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B.水循环只发生在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C.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上空与陆地上空之间

D.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5.能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存在于(A)

A.海洋与陆地之间B.陆地与陆地之间C.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D.地表面与地下之间

6.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B)

A.工业废物的任意排放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大量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

7.地球上的陆地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大气水占地球上水储量的比例极少,但它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却很大。

8.陆地水主要指江河水、湖泊水、地下水和冰川等。

[深化提高]

9.根据下图完成下面空格。

(1)海洋水通过B蒸发,形成大气水,大气水通过A降水重新落到海洋上,海洋

上空的大气水通过C水汽输送到达陆地上空,再通过D降水落到陆地上,陆地上的水通过F河流或地下河流人海洋中,也可以通过E蒸发形成大气。

(2)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运动

第二节:

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

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

状态

常温常压下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课前练习]

1.水和生命密不可分,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这是因为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生物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水。

2.在人体中水分占人体总重的2/3以上。

3.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存在,另外一部分则是以固态和气态存在。

4.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

能给陆地上水得到补充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主要由叶通过蒸腾作用将水散发到大气中成为气态水。

[科学探究]

一、水的电解

1.电解水的实验。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接通直流电;

(2)可以观察到:

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两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3)用点燃的火柴接触液面下降较多(即产生气体体积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点燃时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声),这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是氢气;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端,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氧气;

(4)产生氢气的那个电极是负极,产生氧气的那个电极是正极;

(5)通过精确实验测得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

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3.实验结论:

氢气中的氢和氧气中的氧是从水中产生的,所以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二、水的重要性质

[讨论]同学们在生活实际中知道水的哪些性质?

分组讨论后,汇总填写下表。

颜色

无色

沸点

100℃

气味

无味

凝固点

0℃

状态

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

一定质量4℃时体积最小

[课内练习]

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填写下表。

气体体积

体积比

检验气体

是什么气体

正极

=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氧气

负极

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氢气

2.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3.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课时小结]

重点:

1.电解水的实验。

2.水的组成。

3.水的重要性质。

难点:

电解水的实验及实验得出的结论。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电解水时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电解水的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氢气+氧气。

2.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