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高二期初考试政治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1116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高二期初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春高二期初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春高二期初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春高二期初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春高二期初考试政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高二期初考试政治试题.docx

《春高二期初考试政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高二期初考试政治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高二期初考试政治试题.docx

春高二期初考试政治试题

2013---2014学年下期期初考试高二政治试题

命题:

赵会杰审核:

年级主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3.现代都市的人们悄然改变度假的方式,逛书市,听歌剧,参加形式各样的文化活动,享受着丰盛的文化大餐,这说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B.文化是人类的特有的精神现象

C.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4.“文彦博数豆”是我国古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典型事例,说的是小时候文彦博放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在罐中,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数目,日积月累,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为宋朝的一代名相。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虚心向古人学习,学会数豆

B.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天生的,和后天的培养没有关系

C.文化素养是在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起来的

D.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二者是一回事

5.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表现在()。

①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②在政治基础上相互影响③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融④在对外开放中相互交融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6.广东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贡献率不断提升,涌现出《潜伏》、《喜羊羊与灰太狼》、《秋喜》等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广播影视精品力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了竞争力。

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力量④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

“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

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B.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D.我国的文化已成为物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8.长期以来,标榜“客观”、“公正”的某些西方媒体报道中国问题时,或由于思维定势,或价值观念的差异,或出于某种特殊的需要,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持有固执的取舍与评判标准。

这告诉我们()。

A.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B.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C.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

D.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A.文化创造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C.人民群众D.社会的发展

10.《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颂歌。

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得到极大的振奋和力量。

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

A.丰富人的精神境界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促使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11.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

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

由此可见()。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科学技术是新追求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12.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方志敏“革命不是为了发财”的无私坦荡……红色文化经典让人们油然而生报效祖国的情怀。

这说明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这是因为()

①世界观决定并体现着方法论②世界观是内容,方法论是形式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④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14.。

现在,每逢嫁娶、乔迁、生子,有些人总要选个“黄道吉日”,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幸福。

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人的观念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5.德国哲学家费希物说,“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下列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万物是我们的表象B.气者,理之依也

C.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D.水是万物的始基

1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句诗蕴涵的哲理是()

A.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B.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8.“斧斤以时入山林,则林木不可胜用。

”下列选项中蕴涵的哲理与题干一致的是()

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19.针对希腊可能退出欧元区这一情况,爱尔兰央行行长霍若翰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订立之初并没有预见到会发生这样的事,但很多在订立协约时没有预见到的事在现实中都发生了。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任何事物的发展终将是对其自身的回归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人类的任何认识都是相对正确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的讲座后,一些听众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

“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这位企业家说: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差别。

”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直接现实性B.客观规律性C.主观能动性D.普遍有效性

21.当地时间2012年8月3日,美国国务院就南海问题发表所谓声明,罔顾事实,混淆是非,对中国主权范围之内的事说三道四,干涉中国内政。

美国此举无助于有关各方维护南海乃至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努力。

从哲学上看,美国国务院的上述声明()

①属于错误意识,可能阻碍事物的发展②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主观随意性强③没有看到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④没有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无助于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③

22.把单只螃蟹放在不大的竹篓里,它可能会凭着自己的本事爬出来。

但是如果有很多螃蟹,他们就会叠罗汉似的往外爬,这时底下的螃蟹就不合作了,开始拉

上面的螃蟹的腿,结果只有很少的螃蟹能爬出竹篓。

这个故事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分析和解决问题要特别重视部分,部分的变化会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B.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

C.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D.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23.2012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基础仍然薄弱,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③矛盾具有普遍性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4.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

与传统的“24孝”相比,此次出炉的新“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新版“24孝”行动标准的制定()

①符合辩证否定观,是对中国传统“孝”观念的扬弃②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用普遍来反映特殊③坚持了发展的观点,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④重视实践,倡导用具体行动践行“孝”的观念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25.一个单位的招聘负责人说,现今不少大学毕业生注重外在包装,忽视专业成长和内功修炼;注重拿证书、争荣誉,忽视实实在在的能力提升,自然很难谋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这就提醒我们()

A.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B.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快乐幸福的人生D.应该具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党的十六走以来,党中央坚持民生优先战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

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推进分配领域的各项改革,通过大力支持扩大就业,提高劳动工资最低标准、提高退休工资,不断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水平和覆盖面,三次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特别是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增产增收、优质增收、提价增收、务工增收、补贴增收,农民收入实现了连续多年较快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

识分析党中央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的努力。

(20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8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任内第六次访华,中德成功举办了第二轮中德政府磋商,使中德关系由2007年

的“谷底”逐渐恢复到“蜜月期”。

2012年是中德两国建交40周年。

40年来,中德关系的发展不仅与两国人民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对中欧乃至世界格局影响重大。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国际的和国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德关系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冲突、摩擦时有发生。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及外资和技术引进来源国。

2010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1424亿美元,增长34.8%,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的近30%。

截至2010年底,德国累计对华投资额达172亿美元。

中国累计与德国签订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约514亿美元。

2011年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206%。

我们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全面推进中德战略伙伴关系。

请结合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德关系的变化。

(10分)

28.材料一2012年8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

意见称,近年来,我国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人工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减雨、防霜等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服务农业生产、缓解水资源紧缺、防灾减灾、保护生态以及保障重大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人工影响天气之所以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实现,是因为大气层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和各种不稳定因素,如果掌握了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变化规律,在一定有利时机和条件下,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内大气中的物理过程施加影响,用较少的能量去“诱发”它们,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转换,使天气向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但是,在万里晴空的天气里,是很难实现人工降雨的;对于一些系统性的强天气,比如大暴雨、大暴雪、台风等,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这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影响天气,不能创造天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开展人工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减雨、防霜等作业”体现的哲学道理。

(10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们只能影响天气,不能创造天气”的哲学依据。

(10分)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1.解析:

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④说法错误,应选A项。

2解析:

本题考查精神文化与物质载体的关系。

B、D两项对文化概念定义不准确。

C知识错误。

题干强调精神现象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故选A。

3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来源。

人们享受着各种文化大餐,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B、C三项不符合题干规定性。

故选D。

4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素养的形成。

A项没有从材料表达的意思出发,我们学习的是古人的修养,而非数豆;B项说法是错误的,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D项说法抹煞了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区别。

5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故②不正确;文化与经济、政治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而不是在对外开放中相互交融,故④不正确。

答案:

C

6解析:

通过振兴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交融,文化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①②符合题意。

③表述错误,文化是精神力量。

④表述错误,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

答案:

A

7解析: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仍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B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不能反过来文化决定经济、政治,故C错误;文化是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内容,故D错误。

答案:

A

8解析:

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带有固执的取舍与评判标准,体现了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故A项符合这一要求。

B、C、D三项不能体现出文化对政治的作用,故不选。

答案:

A

9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0解析: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二者密切联系,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只停留在主观领域,后者则往往体现在人的具体行动中,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要注意区分。

本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战胜”“振奋和力量”,可知正确答案选B。

答案:

B

11解析:

A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D。

答案:

D

12解析:

材料强调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②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C。

答案:

C

13解析:

①说法有误,世界观不体现方法论;②说法错误,二者不构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排除含①和②的选项,得到正确选项D项。

14答案:

A解析:

祈求神灵保佑,说明这些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精神,这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5答案:

A

解析:

费希物把“自我”这种主观精神性的东西看做是第一性的,认为“自我”是世界的本原。

“自我”是能动的、自由的,“自我”之外的“非我”即“现象世界”“自然”等是被动的,是“自我”创造的,能动者“自我”是原因,被动者“非我”是结果,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B、C、D三项均属于唯物主义范畴,排除。

万物是我们的表象,即整个世界只是单一意志的表象,意志是人的本性,是万物的基础。

叔本华的这一观点与题干中费希物的观点同是主观唯心主义,A项入选。

16答案:

D

解析:

世界上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故A错误。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故B错误。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C项错误。

17答案:

C

解析:

这句诗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C正确。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故A错误。

运动是无条件的,故B错误。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D错误。

18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的诗句说明人们的行为必须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也说明人们不应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①强调的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也不同;③强调的是实践。

②④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符合题意,选C。

19答案:

C

解析:

材料强调,人的认识总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①③符合题意。

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是对其自身的回归,②说法错误;

④错在“任何认识”上。

20答案:

A

解析:

实践不具有客观规律性和普遍有效性,B、D不选;实践高于理论认识,主要是因为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即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选A。

C不符合题意。

21答案:

B

解析:

美国国务院就南海问题发表的罔顾事实、混淆是非的所谓声明,无助于有关各方维护南海乃至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努力,体现了①。

美国国务院在南海问题上罔顾事实,混淆是非,反映了②。

③④均与题意不符。

22答案:

B

解析:

A说法错误,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题干中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处理好事物内部各个部分的关系,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B符合题意;C、D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3答案:

B

解析: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上稳定说明了②,但我国食品安全的基础仍然薄弱,体现了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①当选;“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基础仍然薄弱,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体现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③当选;材料并未体现事物发展的途径,④与题意不符。

24答案:

A

解析:

新版“24孝”的行动标准坚持了孝敬父母的传统观念,同时增加了与时代相关的新内容,这符合辩证否定观和创新精神的要求,所以①③正确。

②错误,矛盾的普遍性要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应该是用特殊反映普遍。

④是从认识论角度谈的,不符合题意。

25答案:

B

解析:

基本功扎实的人才有更大的发展前途,故选B。

A、C、D与材料无直接联系,排除。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党中央坚持民生优先战略是对我国社会现实的正确反映,贯彻民生优先战略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②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推进分配领域的改革,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

民生优先战略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持民生优先战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每点5分)

27答案:

①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中德关系的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中德关系有其变化发展过程,我们要注意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找到中德关系的发展方向;弄清目前的中德关系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并把这作为解决问题的依据,从而正确处理中德关系。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中德关系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冲突、摩擦时有发生,但我们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全面推进中德战略伙伴关系。

(每点5分)

解析:

由设问的知识要求“发展的相关知识”可以联想到发展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根据这些知识从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将教材知识与材料结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

28答案:

(1)①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天气的运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正确把握天气运行规律是开展人工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减雨、防霜等作业的基础和前提。

②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开展人工增雨(雪)、防雹、消雾、消云减雨、防霜等作业是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的体现。

(每点5分)

(2)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大气的运行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因此人类活动不能创造天气。

②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人掌握了大气变化的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影响天气。

(每点5分)

解析:

(1)问,可从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两方面回答。

(2)问,可从规律的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等方面回答。

 

2012-2013学年(下)第二次月考考试

高一政治试题(答题卡)

!

准考证号

姓名

0

0

0

0

0

0

0

0

0

0

!

1

1

1

1

1

1

1

1

1

1

!

2

2

2

2

2

2

2

2

2

2

!

3

3

3

3

3

3

3

3

3

3

!

班级

4

4

4

4

4

4

4

4

4

4

!

5

5

5

5

5

5

5

5

5

5

!

6

6

6

6

6

6

6

6

6

6

!

7

7

7

7

7

7

7

7

7

7

!

8

8

8

8

8

8

8

8

8

8

!

9

9

9

9

9

9

9

9

9

9

!

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

错误填涂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作解答题: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