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5943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docx

《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docx

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

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思路和对策研究

楚雄州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南华县地处楚雄州西部,是连接滇中与滇西的重要通道。

州委、州政府为高起点规划建设滇中楚雄特色大城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把南华县城纳入滇中楚雄特色大城市规划,从而为南华县的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南华县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通过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才能融入滇中楚雄特色大城市,提升南华在滇中楚雄特色大城市中的战略地位。

受南华人民政府的委托,楚雄州人民政府研究室会同南华县发改委、县经委等有关部门,对南华县“十二五”工业发展问题进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南华县工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并形成以下课题研究报告,供各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一、“十一五”以来县域工业发展现状

南华县是典型的农业县。

全县辖10个乡镇、128个村民(居)委员会。

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23693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2555人,占总人口的39.1%。

全县国土面积2343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6%。

“十一五”以来,南华县委、县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工业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南华县围绕“打牢农业、城镇、交通三大基础,培强烟草、啤酒、煤炭三大支柱,发展冶金矿产、加工制造、休闲旅游三大产业,打造野生菌王国、中国核桃之乡、生态美食城三大品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思路。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突出环保”的基本原则,围绕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强化优质服务,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培强壮大重点产业。

一是着力培强支柱产业。

“十一五”期间,南华县依托原有工业基础,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环境,突出抓好大项目。

以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楚雄有限公司、吕合煤业有限公司、云南地质矿业有限公司、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楚雄复烤厂等龙头企业为重点,抓紧推进了一批优势项目的建设,通过大项目带动,延伸了产业链条,培强做大了啤酒、煤炭、烟草三大支柱产业。

二是加快发展特色产业。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加大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采取先进的冶炼技术和严格的环保措施,支持云南地矿有限公司南华县大龙塘金矿、茂森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推进五顶山铂钯矿、雨露砷矿、兔街铜矿资源开发。

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和林下资源丰富的优势,抓好核桃、野生菌、火腿、脱毒马铃薯、油乳腐、萝卜、绿茶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开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农特产品规模化生产,促进了农业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2.借助外力拉动发展,民营工业强势崛起。

长期以来,南华县工业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借助外力拉动成为了加快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一五”以来,全县上下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建立了“一岗双责”制度和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完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招商引资重大事项,抓好项目储备和协调服务工作,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全民发动”的招商引资局面,通过全面招商加快工业发展进程。

与此同时,把民营工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大力发展民营工业。

通过观念更新、体制创新、开发合作等手段,有效激活了民间投资,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民营工业在全县范围内强势崛起,成为了工业发展的生力军。

3.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推进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五”期间,南华县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落实了一批技改项目,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产、学、研联合,加快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扶持做大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工业结构调整有了明显进展。

4.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兴工战略。

为加快工业发展,全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人才是工业发展第一要素”的观念,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经济社会环境,形成了“尊重企业家、争当企业家”的良好氛围,依靠制度创新,鼓励人才柔性流动,吸纳了一批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外地人才参与当地经济建设。

把培养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作为兴工重点,推进用人机制的创新,放宽视野,拓宽渠道,搭建创业平台,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和吸纳了一批优秀技术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人才兴工战略初见成效。

(二)工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1.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总量持续增加。

200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77000万元,按现价对比(下同),比2005年增长92.18%;工业总产值达147300万元,比2005年增长182.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1546.2万元,比2005年增长337.34%,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6831万元,比2005年增长400.44%。

南华县“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见表1。

表1南华县2005—2009年主要工业经济指标统计分析表

年度

指标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年均

增长%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92100

107000

133000

159000

177000

17.74

全县工业总产值(万元)

52200

64000

87000

116000

147300

29.6

全县工业增加值(万元)

15096

20388

26602

35554

42300

29.38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户数(户)

6

7

7

8

11

16.36

工业产值(万元)

16500

25200

37000

47000

78000

47.45

占全县工业总值比重%

31.6

39.4

42.5

41.2

53

13.8

工业增加值(万元)

4926.6

9359.3

11907.6

15089.9

21546.2

44.61

占全县GDP的比重%

5.35

8.75

8.95

9.49

12.17

22.81

实现利税(万元)

1365

3242

1844

5222

6831

49.57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

22295

17800

21800

22800

---

2.支柱产业带动力增强,规模持续扩大。

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以来,全县重点扶持发展烟草、煤炭、啤酒三大支柱产业,通过实施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产业带动力增强,形成了持续发展态势。

南华县“十一五”期间三大重点产业发展情况见表2。

表2南华县2006—2009年三大重点产业发展情况统计表

年度

产业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年均

增长%

产量(万吨)

3.33

5.3

5.4

10.12

44.85

产值(万元)

9680.7

16000

17106.4

32216.2

49.3

增加值(万元)

3014.4

3965.9

4079.9

7683.6

36.6

主营收入(万元)

6222.6

10481.5

11152.4

20958.3

49.9

利税(万元)

858.9

1413.9

1292.22

1671.4

24.85

煤炭

产量(万吨)

45

39.76

52.57

53.01

5.61

产值(万元)

6673.3

7875.23

13275.86

12817.4

24.3

增加值(万元)

4599.6

5512.2

8108.12

9438.33

27.07

主营收入(万元)

6436.4

7592.5

12629.15

10085.19

16.15

利税(万元)

2265.8

2211.1

2453.14

3104.12

11.06

烟草

产量(吨)

9199

9224

10753

10035

2.94

产值(万元)

10242

11198

15906

16006

16.05

增加值(万元)

7225

7490

10691

10968

14.93

主营收入(万元)

10242

11198

15906

16006

16.05

利税(万元)

2256

2464

3159

3760

18.56

三大产业产值合计(万元)

26596

35073.23

46288.26

61039.6

31.91

三大产业产值占全县比重%

41.55

40.31

39.9

41.44

三大产业增加值合计(万元)

14839

16968.1

22879.02

28089.93

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县比重%

72.78

63.79

64.35

66.41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壮大,产值持续增长。

南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逐步发展,到“十一五”开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为6户(未包括未纳入统计的南华县烟叶复烤厂),初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推进,到2009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户,达到11户,产值从2006年的2.5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39.4个百分点提高到了53个百分点。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仍然总体趋好。

具体生产经营情况见表3。

表3南华县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表(单位:

万元)

主要指标

企业名称

产值

增加值

主营收入

利税

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

楚雄有限公司

32216.2

7683.6

20958.3

1671.4

吕合煤业有限公司

8198

6030.5

5400.4

1666.3

南华红土坡咪拉山煤矿

4619.4

2732.8

3963.5

1312.3

茂森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

5202.3

355.8

4587.6

171.1

南华供电有限公司

3471.6

1334.5

3471.6

-12.1

南华松香厂

14205.1

2662

13360.7

1081.7

宏怡野生菌开发有限公司

3625

190

3388.1

506.5

三江麦芽公司

574.4

137

527.8

-16.6

南华一正商贸有限公司

1295.8

68

1118.5

130.8

鸿发核桃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3840

201.2

2946.2

150.3

悦欣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828

150.8

75.9

169.8

合计

78075.8

21546.2

59798.6

6831.5

 

 4.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创新初见成效。

围绕“调结构,上水平,重技术,兴创新,促成效”的目标要求,狠抓各项工作,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日趋合理,重点产业发展迅速,技改创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县认真落实国家、省、州工业结构调整政策,有效拉动了工业投资,工业技改创新投资稳步增长,先后实施了吕合煤业公司、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楚雄有限公司、南华松香厂、马街金矿、南华化工厂等企业的项目技改扩能,重点骨干企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上了一个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