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8932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句容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嘹亮酝酿音量B.绽开湛蓝颤栗

C.虐待掠过简略D.分歧脂粉蜘蛛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对称称职称赞B.奔波飞奔投奔

C.攒动积攒攒钱D.沮丧丧失丧权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安祥狭隘人迹罕致B.干涸炫耀大相径庭

C.油蛉寂莫小心翼翼D.复盖徘徊不求深解

4.选择成语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场精彩的魔术表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

②有的家长认为子女阅读课外文学名著、参加社会活动就是,这种观点失之偏颇。

A.不言而喻   不学无术B.不可思议   不务正业

C.不可思议   不学无术D.不言而喻   不务正业

5.选择关联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渔夫和妻子()自己多受些苦,()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A.只有才B.如果就C.虽然但是D.宁可也

6.下面横线处所填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瞧,它的茎微微发红,一片片叶子油亮亮的,就像是打上了一层蜡似的。

②四季海棠真是美丽极了!

③它的花,就像五角星,远远望去,就像在绿色的布匹上点缀着一颗颗的红星星。

④最美丽动人的,要数四季海棠的花朵了。

⑤茎的顶端,顶着几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就像几个粉红色的小饺子。

A.②①⑤④③B.④③①⑤②C.②③①⑤④D.④⑤②③①

7.《朝花夕拾》中,“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

A.藤野先生B.孔乙己C.范爱农D.阿长

8.《西游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句是()

A.沙和尚,又名沙悟净。

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

B.在鹰愁涧,唐僧收了第二个徒弟猪八戒,他原来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为醉酒戏弄嫦娥被贬凡间投错了胎变成现在的妖样。

C.乌鸡国国王好善斋僧,文殊菩萨要度他归西,国王不识好人,将菩萨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

菩萨为报三日水灾之恨,派青毛狮子来报仇。

D.唐僧师徒的最后一难是:

唐僧因没有问老鼋年寿,过通天河时被翻下河,淋湿经书。

9.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折不挠精益求精丰功伟绩勇往直前(这四个词语的感情色彩是相同的)

B.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

(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①她的话温暖了我的心。

②奶奶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

(这两个“温暖”词性一致。

D.令堂,是尊称对方的母亲,是敬辞;舍弟,是谦称自己的弟弟,是谦辞。

二、句子默写

10.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

送别歌的代称。

11.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前两句中_____(景物)点明了诗人送别友人是在_____季节。

12.诗中后两句有两处环境描写,找出并分析其有何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小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

“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

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因往晓之

(2)若屈伸呼吸

(3)若躇步跐蹈 (4)其人舍然大喜

14.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2)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1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杞人”担心天崩地陷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

“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

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

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

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

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小的羽毛。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

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6.本文开头为什么要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

17.文章主要介绍了昆虫触角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③小节介绍了昆虫触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第④~⑥小节介绍了昆虫触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8.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9.本文语言非常的形象生动,请找出两个不同的例子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长好“骨头”

(1)结识大张一家,缘于他的儿子亮亮。

(2)我们这栋楼在小区最北边,隔着一堵墙就是报社的大院。

小区里的孩子放学后经常翻墙到大院里玩耍,于是,墙上不时出现豁口。

时间久了,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每次都是绕一大圈从报社的正门走进大院。

这个小男孩就是亮亮。

(3)起初,我以为亮亮胆子小。

可是有一次,几个孩子踢球时皮球落到了高高的白杨树的树杈上。

那一天,风很大,树梢随风摇来晃去,孩子们都不敢爬树去拿。

这时亮亮脱下鞋子噌噌噌就爬了上去,还攀着细细的树枝荡秋千般朝球踹去,看得我心惊胆战。

(4)大张一家住在地下室——那里住的大都是报社的临时工。

地下室光线不好,亮亮每天放学后都会趴在我家楼门口的乒乓球台上写作业。

一天,路灯已经亮起来,他还趴在那里,我便隔窗问他怎么还不回家,他说有一道题没做出来。

我问他:

“要不要叔叔帮你?

”他朝我笑笑,坚定地说:

“老师说了,要独立完成作业。

”听邻居讲,亮亮成绩优秀,在全年级排名总是第一。

(5)北京多风,晾在阳台上的衣服经常会被吹落在地上。

每次只要我喊一嗓子,亮亮就会欢快地帮我捡起来送上楼。

为此,我总觉得欠了孩子一份情。

(6)不久,机会来了。

那些日子,小区里的孩子们流行玩轮滑,亮亮也喜欢。

不过,别人的行头,都是正宗的轮滑鞋,配有颜色鲜艳的防护手套、护膝、护肘、头盔。

而亮亮的装备,显然是大张给做的——一块木板上用铁丝缀了四个轴承,木板的另一面和平时穿的旅游鞋固定在一起。

护膝、护肘也都是用三轮车的外胎做的。

看着亮亮的另类装备,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7)有一次上街,我专门去了儿童用品商店,轮滑鞋、护膝、护肘、头盔一应俱全。

我兴冲冲地买给亮亮,孩子很高兴,眼睛闪着亮光,但他摆弄了好大一阵子后还是还给了我,他说:

“谢谢叔叔,爸爸不让我要别人的东西。

”最后,我只好去找大张。

这个憨厚的汉子态度和儿子一样坚定,他搓着粗糙的大手说出这样一句话:

“从小,就要让他长好‘骨头’。

(8)20年过去了,随着工作的变动,我和大张一家早失去了联系。

不过那句“长好‘骨头’”,始终在我的耳畔回响。

20.细读文章,简要概括文中写了关于小亮亮的几件事(不少于4件)。

21.根据“我”与亮亮一家的结识过程,梳理出我的内心变化过程,完成以下填空。

引起我的注意——(___)——赞赏——(___)——(___)——牢记长好“骨头”

22.结合语境,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孩子很高兴,眼睛闪着亮光,但他摆弄了好大一阵子后还是还给了我。

23.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其中的两处。

24.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文中的亮亮有哪些好‘骨头’?

六、作文

25.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寻梦”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

说真话,抒真情。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

书写工整,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B项读音完全相同,都是zhàn。

其他各项读音分别为:

A:

liàng/niàng/liàng。

C:

nüè/lüè/lüè。

D:

qí/zhī/zhī。

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词语的意思来推断它的读音。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读音,需要逐字审题,认真审读,注重积累。

D项读音完全相同,都是sàng。

其他各项读音分别为:

A:

chèn/chèn/chēng。

B:

bēn/bēn/bèn。

C:

cuán/zǎn/zǎn。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

A:

安祥——安详,人迹罕致——人迹罕至。

C:

寂莫——寂寞。

D:

复盖——覆盖,不求深解——不求甚解。

4.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不可思议”:

形容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不言而喻”:

不用说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

②“不务正业”:

指不从事正当的职业;也指不注重甚至丢下本职工作,而去搞其他无关的事情。

“不学无术”:

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D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

关联词语是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

可以表示不同的关系,要因句意而定。

首先要理解句子内容,明辨分句间的关系逐层分析,推断句子的层次。

D项正确,表示选择关系。

6.A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A项正确,按照总分的方法,从下而上的顺序介绍四季海棠,分别介绍茎、花骨朵和花。

点睛:

做此类排序的题目的方法是:

首先找出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过渡句等,然后根据语句的连贯、得体、准确等去排序。

这类题型的出题思想,注重知识的视野和积累及考生的学以致用。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考生应注意方法,不仅要学习,还要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

7.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C项正确,本题考查对《朝花夕拾》的阅读理解。

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

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本题考查对《西游记》的阅读理解,B项错误,唐僧收猪八戒是在高老庄。

9.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修辞方法、词性以及敬辞和谦辞的辨析,根据掌握的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即可。

C项说法错误,根据句子意思理解,第一个“温暖”是动词,第二个“温暖”是形容词。

10.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解析】

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

潮,悬。

11.红叶深秋或秋季

12.“日暮”“满天风雨”,既写出了当时的实际场景又烘托渲染诗人伤感惆怅的离别之情。

【解析】

11.本题考查根据古诗内容分析作者描写的季节。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

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

诗中“红叶”一词即可以看出是深秋。

12.本题考查诗歌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对诗句进行赏析,并体会古诗抒发的感情。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可抓住“日暮”和“满天风雨”,这是一幅凄凉景象,可以想到是因“人已远”而产生的忧伤之情。

13.

(1)于是,就

(2)你(3)踩、踏(4)同“释”或解除、消除

14.

(1)另外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忧愁)而担心(忧愁)。

(2)整天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塌陷呢?

15.讽刺了那种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担心发愁的人;主要原因:

缺乏起码常识和经验或对事物的认识不够了解不够(或不善于学习思考和探究)。

【解析】选自:

《列子》作者:

列御寇年代:

先秦

参考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担忧那个怕天塌地陷之人的人,于是前去向他解释,说:

“天是气的积聚,无处没有气。

就像你弯腰挺身、呼气吸气,整天在天空中生活,为什么要担忧它崩塌下来呢?

”那人说:

“天果真是气的积聚,那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

”向他解释的人说:

“日月星辰,也是积聚起来的气中有光辉的物体,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说:

“地陷下去怎么办呢?

”解释的人说:

“地是土块的积聚,充满了四方空间,无处没有土块。

就像你停走踩踏,整天在地上生活,为什么要担忧它陷裂下去呢?

”那人放下心来,十分高兴;那个为他担心的人也放下心来。

1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

舍:

同“释”或解除、消除。

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重点词语:

终日:

整天。

忧:

担心。

点睛: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5.本题考查对选文主旨的把握。

回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其次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展开。

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种为本来不用担忧的事而担心发愁的人,杞人忧天主要原因是:

缺乏起码常识和经验。

16.激发读者的兴趣(增强趣味性);引出说明对象——昆虫的触角(引出蚂蚁从而对昆虫触角说明)

17.形态各异功能多样

18.举例子、列数据,具体说明了有的昆虫触角的嗅觉灵敏。

19.开篇用小故事引出说明的对象,“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题目和第3段的比喻形象生动,昆虫的“鼻子”,“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等;第6段的描写形象生动,“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

【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引用故事或是诗句的作用的理解。

说明文中常引用故事或是诗句,作用有二,一是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文学色彩,二是为文章提供有力的佐证。

本文开头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出说明对象——昆虫的触角。

17.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分别介绍了昆虫的触角形态各异和功能多样的特点。

18.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第五段主要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列数字,具体说明了有的昆虫触角的嗅觉灵敏。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

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

19.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的理解与赏析。

分析生动性多是以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或生动的字、词、短语、句子有何表达作用的形式出现。

结合文章开头的故事和第三段中的比喻修辞方法的运用来分析。

20.

(1)亮亮绕远从正门进大院。

(2)爬高树帮小朋友拿皮球。

(3)每天趴在乒乓球桌上写作业。

(4)经常将我家掉落的衣服欢快地送上楼。

(5)用爸爸做的简陋轮滑玩。

(6)谢绝我给他买的正宗轮滑装备。

21.心惊胆战欠了孩子一份情心里不是滋味

22.这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方法,“高兴”“眼里闪着光”“摆弄”等词传神地表现出亮亮拿到正宗轮滑装备时的兴奋、喜爱、激动之情。

“还”这一动作又写出了亮亮不轻易接受他人的东西,是一个懂事有骨气的孩子。

23.

(1)以亮亮总是绕一大圈从正门走进大院和别的孩子经常都是翻墙进大院玩耍作对比

(2)以亮亮玩爸爸做的简陋的轮滑和别的孩子用正宗轮滑鞋配颜色鲜艳的防护手套、护膝、护肘、头盔作对比。

24.爱护公物、勇敢、乐于助人、独立勤奋、自立自强(有骨气)

【解析】

20.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

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一般形式为:

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选择其中的四件事概括即可,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21.本题主要考查对“我”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要结合字里行间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我”思想感情。

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

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注意心理变化的前后关系。

22.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描写手法的理解能力。

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通常有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即可。

这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方法,结合亮亮的心理和性格分析表达效果即可。

23.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作用的辨析。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根据文中不同的对比进行概括总结即可。

2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

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亮亮的好品质有:

爱护公物、勇敢、乐于助人、独立勤奋等。

25.寻梦

纵横交错的车水马龙,步履匆忙的过路陌人,灯红酒绿的霓虹海洋,一窗明净隔断繁华三千,时光深处,梦回千转。

——题记

窗外的那盆仙人掌开花了,淡黄色的花朵一眼望去总让人误以为是一朵朵炸锅了碎了的蛋黄。

夏至已过,天空似一匹刚染上颜色的绸缎,明亮柔顺。

几朵白云慵懒地漂浮着,恰似水上浮萍,倚来傍去,最终也将停靠在栖息的岸边。

并不是所有的悲伤都是在夜深人静时才席卷而来。

明媚的阳光暖不了阴冷的屋子。

烦躁、不安、害怕、恐惧如高原上的暴风雪,不留情面,说来就来。

我跑进书房,反锁上门,在卷轶浩繁的书中企图寻到你的影子。

只有你能使我安静下来,如初生的婴儿渴求静若处子的爱,我渴求得到你的注意。

心灵上新建的朱瓦高墙在时间的流逝里摇摇欲坠,最终坍塌,满地废墟,一片狼藉。

我像个疯子去寻找你的踪迹,气喘加上内心空虚的绝望让我的双目变得通红。

就像怦然心动的感觉,在人群里一眼确定他的身影的喜悦,擦肩而过后呆滞木愣的失落。

一切感觉油然而生,时而温婉平静,时而歇斯底里。

一切情绪犹如朝晚潮汐,时退时涨。

你一定在嗤笑我,但不要否定我。

曾几何时,午夜梦醒,在白纸上描勒一个又一个空中阁楼,为你;曾几何时,脸上冰冷,默默承受着生活冒出一串又一串虚无的泡沫,为你;世人说你是一支空头支票,填进去的十年青春兑不成名扬华夏,最终只能付之东水,飘然逝去。

我不信。

因为你是海岸上的珍珠,是皇冠上的宝石,是象牙塔里美丽的幻影……你给我以精神上的洗礼,冲去灵魂里的焦躁与杂质。

时光深处,我终于寻到了你——我遗失的心,我遗失的灵魂,我遗失的梦想。

我走出房间,窗外阳光明媚,那盆仙人掌仍开着蛋黄的花。

【解析】

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

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以“寻梦”为题,需要注重心理描写,从不同角度展示“寻”的过程以及心中的期待,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内容更生动。

点睛:

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

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

确定好文章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