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8594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docx

《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docx

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

深度理解艺术教育及其学科价值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时至今日,对于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学学科,不少人依然要么是分不清,要么还是有误解的,如此,是不利于各类真正的艺术教育开展的。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3号),通知指出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特制定乡村教师(包括全国乡中心区、村庄学校教师,下同)支持计划”

(1)。

其中,在第三款“主要举措”的第七条中还明确说:

“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

到2020年前,对全体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

要把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乡村学校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

(1)由此,我们至少需要思考和解决三个问题。

其一,如何更进一步实施全民的艺术教育?

其二,目前城市里的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的艺术教育一定比乡村的强吗?

强又强在何处?

其三,对全国“乡村学校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实施的“360学时的培训”之艺术教育思想和规格是什么?

总之,清晰认知、深度理解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学学科的价值,是确保所有艺术教育顺利展开和取得理想成效的前提条件。

是故,本文特别想阐释三个观点,即:

不是会唱就会教;理解一体三构的艺术教育世界;在艺术教育中获得和确立“人生三个支架”。

  

  一、不是会唱就会教

  

  “不是会唱就会教”,或者说“不是会画就会教”,虽然这已经是些老话了。

但是,能够理解这些话的本意和深意的人,也并不是很多。

一句话,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学学科是有差别的。

  

  追索那些认为“会唱就会教”、或“会跳舞就会教舞蹈”课程的认识源头,就在于混淆或误解了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活动”的艺术教育与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艺术教育学学科的区别。

  

  作为活动的艺术教育,就是把“艺术这种文化”实际传播给想学习艺术文化的人的一种育人活动。

更学术一点儿来讲,所谓艺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规格方法发掘和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艺术文化教养与类型能力而有型成长的社会化润泽行为。

最终让学生凭借所获得的艺术文化知识和想象性创造能力实现自己的意义化生存和文明化生活的目标。

意义化生存是指个人有价值地保存生命成长。

衡量意义化生存体现的体系指标包含四个核心元素内涵:

存道+有情趣+履行人生职责+创造价值。

文明化生活,是指人有精神气象地保存生命成长的生活方式。

衡量文明化生活体现的核心元素指标包含五个核心元素内涵:

高贵感+新派气质+教养化习惯+理想纯爱+慈善周围世界。

艺术文化教养,是指个体或群体具有理解、尊重、珍视、分享、创造艺术文化的意识与能力修养。

简言之,艺术教育是艺术文化的教育。

如:

某人想学习唱一首歌后参加晚会的表演,为了获得更好的表演效果,于是去找曾经学过声乐专业的人教一教,这里的“教一教唱歌的活动”,或诸如请人“教一教画素描的活动”就称为艺术教育活动。

只不过这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是较为零散的、随机的,而在幼儿、小学、中学之学校课表里规定实施的“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教育活动,则必须是正规的、系统的、有规格的艺术教育活动。

为此,需要人们讨论的命题是——不论是哪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如何才能开展或实施得好呢?

这就探源归宗到“艺术教育学”学科这里了。

  

  艺术教育学学科,是专门研究如何把“教一教画素描”这样的艺术教育活动做好的系统的学问。

换句话说,艺术教育学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引领优质实施艺术文化教育行为、制度、规律、理论和实验的一门人文学科。

包括研究具体的艺术教育思潮、艺术教育思想、艺术教育观念、艺术教育理论、艺术教育技术、艺术教育方法、艺术教育模式、艺术教育设计、艺术教育实施、艺术教育评价、艺术教育学习论、艺术教育历史、艺术教育学术、元艺术教育学、比较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学、艺术教育资源开发、艺术教育哲学、艺术教育法学、艺术教育实验等等众多子结构的系统性内涵。

简单地说,艺术教育学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搞好艺术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科。

艺术教育学学科是更具有宏观整体性、学术探索性、原理引领性和行为建构性特征。

而每一个具体的艺术教育活动,则是讲究思考每一个具体教学活动如何开展与实施,包括其实施的环节、过程、细节、调控、方法和成效等内容。

比如:

确立教学依据、选择教学内容、设定教学方案、辨析教学重点与难点、采用教学方式与技术手段、教学场的推进节奏和秩序调控、针对性育人、解疑答惑、评判教与学的实际效果、反思改进的可能等等内容。

因此,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艺术教育的人,一方面,应清楚艺术教育活动与艺术教育学学科的区别。

另一方面,艺术教育者都应该懂得艺术教育学科的专业属性,及其专业知识体系与专业能力规格。

也就是要善于把自己懂得的艺术文化内容,有效地传播转换给学习者,让他们有规则的、有系统的学得更好、更快,成长得也更快、更有型,最后能够促成学习者真正进入和置身于一个专业,获得有自己的特别的发展空间与办法,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一科一技上。

考察常说的师徒式经验教学的优点,那也仅仅是把自己会的东西教给人家,那么教师自己不会的呢?

人家就学不到了,这就是师徒式纯粹经验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所以,在认识艺术教育活动与艺术教育学学科的时候,要把这两者分清楚。

由这里也应该明确两个基本点,一是做艺术教育首先要懂得艺术文化本身是什么?

比如:

自己担任艺术概论教学、声乐教学、钢琴表演教学、中国画创作教学、书法临摹教学、民族舞蹈节目编排教学、餐具设计教学、外国美术史教学、艺术欣赏教学等等教育任务的时候,自己要能够对自己的“教授对象”予以透彻的、系统的、研究性的、整体的“知道”;二是要有“艺术教育学学科的专业能力”,如此,才能把每一项艺术教育活动做得有声有色、有效果、有品位,关键是让学生能有真正的成长与成型。

  

  事实上,对艺术教育活动内涵与艺术教育学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是当下一个还需要进一步明晰的课题。

艺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艺术文化素养的人,而不仅仅是造就专业艺术工作者。

所以,狭义的艺术教育活动可理解为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艺术院校的艺术学科教育。

广义的艺术教育活动是以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人们的艺术教养和艺术鉴赏力、作品形成或表现能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心智。

通常我把“广义的艺术教育活动”称为大众艺术教育,“狭义的艺术教育活动”称为小众艺术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艺术教育活动,都是“艺术的”“专业的”。

因此,不宜将艺术教育分类为“专业艺术教育”与“业余艺术教育”的名称。

也就是说,习惯所说的“学校艺术教育、家庭艺术教育、社会艺术教育”都属于艺术文化“专业的”艺术教育。

对于艺术教育学来说,都需要认真系统研究、提供开展、优效实施“大众艺术教育”和“为小众艺术教育”的思想、知识、理论、方法、评价标准等众多的学科专项内容。

比如,2015年10月14日,我参加了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的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亚洲美术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承办的“中外基础美术教育交流会暨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研讨会”,从会上所讨论的几个主题就可以明白单纯的“艺术教育活动”与“艺术教育学学科”任务目标的差异。

“本次会议正是为了更好地打磨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而召开的。

”[1]其中,美术教育学家尹少淳“介绍了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精神和主要内容,阐释了高中美术学科发展的三个时期(‘双基时期’‘三维目标时期’‘核心素养时期’)。

继而,尹少淳教授高屋建瓴且极其生动形象地解读了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通过此报告,与会者了解到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力求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学科本位’到‘知识本位’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型。

其中,学科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

对此,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也主要是基于‘传承美术知识与文化’‘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及‘形成学生独特的心理品质’进行设计的。

  

  此外,大家还就国外美术教育观念中出现的“大概念”(BigIdea)进行了辨析;同时,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

最后,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奚传绩(1936-)教授说:

“在充分论证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编制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广泛国际视野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1]从会议中讨论的三大主题内容就可以认识到:

所论的主题不仅仅是美术教育活动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美术教育思想、美术教育视野、美术教育方针、美术教育理论、美术教育策略、美术教育检测与评价等等系统的、学科深度的专项问题。

所以说,对涉及艺术教育活动的这些根本性、方向性、原理性、理论性、反思性、学术性课题的思考,就是属于艺术教育学学科层面和领域的专项思考内容。

只有清晰地明白了艺术教育活动与艺术教育学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才能做好实际的艺术教育活动,也才能让艺术教育学学科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价值。

一句话,没有艺术教育学科建设的高地,那么,也就难以让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开创获得令人满意的新效果。

  

  综上所述,要懂得艺术教育学科是什么、要做好具体的艺术教育活动,所有从事艺术教育活动的人,不管是大中小幼学校的艺术老师,还是学校之外的一些从事艺术教育活动教师,都必须要懂得两个专业,第一个专业就是熟知“艺术文化本体”内容。

比方说,会唱、会弹、会画、会跳,而且是有自己心得的、研究的独立成果。

第二个专业就是拥有“艺术教育学科的专业职业能力”,即要有自己的怎样把必须要教的内容有效教好的专业的执行能力。

艺术教师对自己所在学科如或美术、或音乐这些具体艺术形态本身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创造能力,比方说,艺术观念、艺术创作思想、艺术作品创造能力等等这些都要有。

同样,作为置身于艺术教育学科的教师来说,也应该具备艺术教育观念、艺术教学思想、艺术教学艺术、艺术教育评价思想、艺术教学实施类型能力、关键能力等等。

其实,这就好比艺术理论的研究和艺术史的研究、艺术批评的研究不相同一样,因为这些是有不同的学科范畴内容的。

因此,艺术史研究,它不能代替对艺术原理的研究,也不能代替艺术创作实验研究。

同样,仅仅会唱、会画、会跳,也是不能代替艺术教育学学科价值的。

所以说,艺术教育活动,有它自己受制于它自己学科制度与规范的特性。

这是在当下应该明确和知道的艺术教育学的道与理、事与情,否则,就容易让艺术教育活动还仅仅在经验上运行,让艺术教育学学科还在混沌中存在。

如果把认识的模糊性和迷茫性相比较的话,应该是模糊性比迷茫性更有危害。

  

  因此,在当下应该是从深度上理解艺术教育活动与艺术教育学科二者的根本区别,以及相互的关系。

由此再联系到眼下要开展的全国“乡村学校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实施的“360学时培训”之艺术教育思想和规格该怎么设定的问题了。

简单地说,明白了以上所述的道理,那么就可以便捷地把其培训依据定位在从加强教师的“两科”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培训的立场去实施培训计划。

“两科”提升教育,就是指加强对“艺术学科”和“艺术教育学科”的专项教育提升培训,进而全面促进和提高中国乡村学校音体美教师对艺术文化的理解能力与艺术文化专项教学能力与水平,实现中国乡村艺术教学效果有持续整体性与递进式提高的理想。

  

  总之,要想从事好艺术教育活动,如果没有艺术教育学科的专业思想、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支撑,那么艺术教育活动是不会达到更前沿、更学术、更能够创造性培养人才的这样的一个理想的目标。

  

  二、理解一体三构的艺术教育世界

  

  谈到艺术教育活动,有的人就是把自己的视点与视野仅仅圈定在艺术文化本身的教与学上,由于这一孤立的认识就容易导致艺术教育的教与学不能拓展视野、不能拓展边界,或不能深耕性实施。

为此,这里提出确立“一体三构的艺术教育世界”观念,也就是讨论艺术教育的必须构成因素。

  

  作为一个当代文明人来讲,必须接受和获得良好的三个领域的专项教育。

这三个领域的专项教育就是——公民教育+人文教育+专业教育。

基于此,所谓“一体三构的艺术教育世界”观念,就是强调确立在任何一个艺术教育制度与实施活动中都包含和充分落实“培养公民规格+培养人文教养+培养跨入艺术具体学科专业”的整体性教育思想。

  

  2016年1月中旬,中国有一则关于中学“监考教师”在教室监考过程中猝死的新闻广为流传,无论该事件到底是怎样,我们仅从如下这些标题的表述中——《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

》(1月17日微信朋友圈)、《江苏泰兴36岁女教师监考时猝死校方:

学生并非冷血无知》(1月17日中国网·江苏)、《监考老师猝死学生专注考试太冷漠?

》(1月18日网易新闻)、《监考老师猝死真相学生缘何没有发言权?

》(1月19日东方网),还是可以揭示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育习惯了什么?

忽视了什么?

缺失了什么?

该事件让作为教师的自己也有诸多的思考。

比如:

我在一则题为《教育悲哀随时在身边》的短文中就讲到:

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为什么有的人不容易‘教过来’,不是没有教”、例如:

我曾明确要求自己所有的研究生在来校与离校时,最好要告知我知道,以免担心。

可是,在已经放寒假已经过了几天的时候,我还是不知道弟子们是全离开学校了,还是有不准备回家的人?

即便有的人在告知要走的时候,也欠缺一些基本的属于人之常情的内容。

如:

不会说说问问或聊聊天似的问候自己的导师在假日或者说春节,将会如何安排等等属于日常人情关怀的内容,也属于人文教养的内容。

其实,未来是不是计划或希望的样子还不一定。

再见,只是人生理想;见不着了,是个常态。

因为,意外与黎明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来。

同时,有的弟子在平素的规格履行上,总是不是差东,就是缺了西的,似乎不会考虑到导师的不便与忙碌。

本科生学生就更甚了,哪怕教师全力以赴地帮助之,学生对其知会和领略者寡矣。

  

  著名艺术学家张道一(1932-)教授曾说:

“自己为人民服务人民不领情是最大的悲哀。

”的确如是,世事是不断检验这句话的正确性与悲伤性,尤其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那些无知还翻脸不认人的类似“农夫与蛇”一般的德性,更让文明蒙羞。

我主张师生之间追求两不相欠的思想与实践,然而,似乎也很难的。

不少上学的人,不是在接受公民教育,也不是获得了人文教育,更不是得到了很好的专业教育,而是谋求唯利是图的功利主义培训。

对待自己接受的教育之思考,只有个人那鼻子跟前的一点利益,没有更大的、高远的、讲究的、精致人生的那些高尚观念和思想。

所以说,即便是老师再怎么做,在一些学生眼里就只是教师的事情,没有把自己正在接受的教育当成自己的历史课。

故,悲鸣于野。

所以,有研究美术教育的湖南朋友开设了一个专业性学者参加的微信圈,取名叫“艺术教育改造局”。

的确,当今艺术教育如何改造,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课题。

  

  正是基于对诸多非文明现实的思考,又从建构文明人规格素养需求和当代教育的历史理想来看,艺术教育中的公民教育、人文教育、专业教育这三个体系性结构因素是一个都不能缺失和偏废的。

换句话讲,从作为一个当代的“自然人”必须社会化成为“社会人”来说,其所受教育的结构内容,应该包含“公民+人文+专业”这三个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如图1所示)。

那么,对于艺术教育来说,也必须包含着公民教育、人文教育和具体专业教育的这三个内涵。

  

  需要强调的是:

实施“三构一体”或称为“一体三构”艺术教育的前提,是作为艺术教师应该或者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为人之师德素养和品质。

也就是说,一个艺术教师他要能够亲自体现和传达出人类的、中国的、文明的那些有效的、正向的、正义的、高尚的思想、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

否则,他就容易给学生带来错误的引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由此,特别申明的是——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艺术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思想、理论、情感、价值观,才能够把学生作为国家继承人来培养。

有了这样的使命,教师的教育才会有自发的责任意识,才会全力以赴地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国家继承人和人类文化的实践者、创造者和贡献者,由此教师自己也会产生一些荣誉感和使命感。

否则,他的眼光就只能是在眼前,而没有未来。

所以,师德素养和品质也是艺术教育学科的艺术教育专业的教育者必须具备的思想、素养、品质、能力,而且应该是高尚的、高水平的境界。

的确,“人之生也,不能无所为,而为其所当为者,是谓道德。

道德者,非可以猝然而袭取也,必也有理想、有方法。

修身一科,即所以示其方法者也。

”[2]2这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在谈到教育促进修身之“修己”过程当中所谈的道理,今天来看也并不过时。

  

  总之,我老是在想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对自己的艺术教师不满意呢?

二是中国的每一位艺术教师何时才能成为“真正的”文明大国教师?

所以,我主张普遍实施“三个强化”,注重艺术教师之师德教育与自主师德修身,即整体与系统性实施强化人类文明教养、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现代文明人境界的专项教育,让每一个艺术教师形成优良主体人格与大国文明规格化教养,如是,学生自然是会“敬爱”他的艺术教师的。

  

  

(一)在艺术教育当中,首先实施的一个维度是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就是要把每一个接受艺术教育的人培养成为现代国家的、现代社会的、懂得现时美妙生活的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公民教育宜紧扣具有“为社会+为国家+为生活+为人类”之服务思想的核心结构要素而进行。

也就是要培养出能够具有独立主体人格、具有高贵精神、具有履行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具有族群荣誉感的这样的一个人,使他们在自我人生的旅程中有健康的体魄、有宽广的胸怀、有人类基本文明的素质和修养。

所以说,帮助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是艺术教育过程当中首要的一个职责和任务。

  

  其实,加强对族群社会之公民教育,是人类历来重视的首要教育内容。

早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中国教育史上重要而经典的著作《学记》就讲: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5意思是说,古代的帝王,建立国家后管理民众,无不是先从教育着手的。

也就是说,作为国家的管理者教育培养自己的国民,是很重要的管理方式、方法和途径。

远在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前347)构建的城邦“理想国”当中,他就借用他的老师、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前469-前399)的话来说,他的城邦的护卫者应该获得良好的正义教育。

为此,他一方面主张要用正义的高尚的思想和“大故事”来塑造城邦的人民。

这也是他之所以进一步强调不要让那些不好的诗人或者故事进入他们建立的城邦的原因。

”无论如何不该让他们混进我们的城邦里来。

”[4]73二方面,强调要建立教育内容的审查制度。

苏格拉底说,“我们要鼓励母亲和保姆给孩子们讲那些已经审定的故事,用这些故事塑造他们的心灵。

”[4]71三方面,他强调要选择能够塑造人心灵的教育内容来施教。

所以,他强调“即使这些事是真的,我认为也不应该随便讲给天真单纯的年轻人听”。

[4]73“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了培养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

”[4]73总之,从中可以理解柏拉图也是强调用正义的高尚的思想来塑造城邦的人民。

一句话,柏拉图十分重视用良好和健康的教育来加强培养城邦的护卫者。

这个“城邦的护卫者”,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培养国家继承人,也就是开展公民教育的问题。

总之,公民教育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基于合格而优秀的族群社会人。

  

  

(二)艺术教育当中实施的第二个维度是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要把每一个接受艺术教育的人培养成为真正具有人之本性且可爱的人的教育。

人文教育宜紧扣具有“为人性+为素养+为心灵+为伦理+为仁爱”之教养体现思想的核心结构要素而进行。

也就是要培养出在任何时候都是个心灵敞亮的人、是个可爱的人、是个有精神气象的人、是个有境界格局品位的人、是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是个具有慈善心的人、是个有益于族群社会的人、是个讲究的人、是个具有宽广见识的人、是个具有高尚正义的人、是个觉悟的人、是个具有感恩情怀的人、是个没有人生债务的人、是个有气质风度的人、是个值得欣赏信赖的人、是个意义化生存的人、是个文明化生活的人。

多家新闻网在2016年01月21-22日刊发了题为《陈光标:

我帮的人90%不懂感恩建议国家发“好人卡”》的消息。

该消息说: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1968-),打算在2016年江苏省“两会”上提出一个名为《好人保护法》的提案,“意在通过立法的形式为‘好人’提供刚性保护。

谈到设立‘好人保护法’的初衷,陈光标表示是因为‘做好事被伤了心’。

他说:

‘我帮助了上百万人,其中90%的人不懂得感恩,认为我这么做是应该的。

大部分好人都不被理解、没有好报,这是非常可怕的。

  

  因此,陈光标想到通过法律来‘保护这些好人’。

”[5]坦诚地说,这则消息与前文提到的《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

》一样,都是值得当下人们深思的。

无论是说“90%的人不懂得感恩”,还是对别人的为难处或病痛漠不关心,都说明置身其中的“这个人”或“那些人”的人文品质是出了问题的。

人与人之间彼此不理解、不关心、不互助,表明这个群体是生病了,而且是病得不轻,这也就意味着要必须予以准确地诊断治疗了。

所以说,人文教育就是要修养自己;为周围的人修养自己;为建构周围人良好的社会群体伦理关系而修养自己;也为了自己善良的内在的心灵做一些信守、做一些开拓。

总之不能把自己染变成为一个无益于人类的人、一个野蛮的人、一个机械的人、一个没有温度的人、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不与别人发生关系的人、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一个缺乏功德的人、一个恶人心的人、一个破坏族群文明的人、一个无人生情趣的俗人。

欠缺人文素养的人,对社会、对自身都是没有益处的。

那些动辄就自杀的人,不就是一种典型的没有人文素养与品质的表现吗?

我们从蔡元培和陶行知论析“自杀之罪”与“杀身成仁”的思想中,既可以看到人文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又可以看到“自杀者”的人文反动性表现实质。

“自杀其身,罪莫大焉。

彼或以一切罪恶得因自杀而消灭,是亦以私情没公义者。

惟志士仁人,杀身成仁,则诚人生之本务,平时所以爱惜吾身者,正为此耳。

彼或以衣食不给,且自问无益于世,乃以一死自谢,此则情有可悯,而其薄志弱行,亦可陋也。

人生至此,要当百折不饶,排艰阻而为之,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见险而止者,非夫也。

”[2]6所以,尤其在艺术教育当中,就更要好好寻思如何贯彻和落实人文教育。

想想看,缺失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艺术,还有魅力、有价值、有意义吗?

其实,艺术之所以很重要,就在于它能够对人类灵魂、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新的深层影响、有新的塑造作用和价值。

所以说,人文教育在艺术教育当中是不可缺失的、不可忽视的、不可替代的,这也是强调艺术教育是人接受完整社会教育当中必须之教育内容的重要原因所在。

  

  注重和加强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落实是在任何时候。

图2所示的内容,就是我在2015年秋天给美术与设计专业“大一”新生讲授《艺术文化与专业认知》课程过程中,要求每一位同学用艺术的“作品观念”来塑造自己“肉身”形象的结果状态。

其教育效果在同学们的总结报告中有所反馈:

其中有一位同学说:

“梁老师让我们穿正装上课的时候,可能大家都有疑惑,但当我开始着手画淡妆,穿上显身材的正装的时候,刚开始可能感觉会有点约束,不过自己的腰肢,走路的姿态与步伐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很有精气神,就我来说吧,平时上课可能打盹儿,但是着正装后,整个人的精力提升不少。

讲话时不再像以前悄悄的,而是声音洪亮,讲出自己的内容。

”[6]另一同学讲:

“自觉不自觉间,我已经习惯把自己用心完成的东西叫做作品,记得这叫作品意识。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