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831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docx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docx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

2、让学生学习平均分的第一种常见情况:

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

3、使学生学习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磁性实物图片。

学具准备:

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数学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字,“分”(板书)读作什么?

学生齐读“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分东西,比如:

“开学了,老师给同学们分本子,分座位,分小组,学校给同学们分班级等等”。

但在这个“分”字里究竟藏着多少奇妙的数学秘密呢?

就让我们一起去研究研究吧!

2、教学例1

小天使知道这件事,也来到我们的课堂,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展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奥!

原来是仙桃呀!

有几个?

如果把它们分成几堆,你想怎样分?

请同学们用圆片代替桃,自己分分看。

(教师巡视,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⑴○○○○○○⑵○○○○○○

⑶○○○○○○⑷○○○○○○

⑸○○○○○○

同学们分得真不错,想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让我们来看看大辣椒、小蘑菇和小柿子是怎样分的好吗?

(展示课件)

以上这么多的分法,你发现哪种分法最公平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是呀,象这样:

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

边说,将课题补充完整。

板书课题:

平均分

板书: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试一试”

谈话:

大家认识了“平均分”这个新朋友,那你们想想如果把8

个桃子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在分之前,谁来说说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每份分得同样多,或是平均分)

好!

现在动手用8个圆片来代替桃平均的“分一分”。

分好以后把自己的分法讲给同桌听一听。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⑴○○○○○○○○

⑵○○○○○○○○

⑶○○○○○○○○

为什么这三种方法都是平均分呢?

因为它们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是平均分。

2、看看谁是“火眼金金”。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展示)

看下面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⑴萝卜图:

(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不是同样多。

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

(让学生思考后再交流)

⑵草莓图:

(是平均分。

因为每堆分得同样多,都是3个。

同学们真聪明,各个都是火眼金金。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学习例2。

同学们都知道猴子最喜欢吃什么?

(桃子)猴妈妈带着它的猴宝宝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们在做什么呢?

(展示课件)

数数看,树上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8个)猴妈妈想把这些桃子分给小猴,不过在分法上有一个要求,要求是什么呢?

(板书:

每只小猴分2个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每2个一份)

同学们用8个圆片分分看,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分。

小结:

8个桃,每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只小猴,一共分了4份,就是分给4只小猴。

像这样:

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就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现在我们看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

(课件展示)

2、教学“试一试”

把12根小棒,平均分,你想怎样分?

(师口述分的方法,学生分,然后在书上填空。

⑴∕∕∕∕∕∕∕∕∕∕∕∕

每2根一份,分成()份。

⑵∕∕∕∕∕∕∕∕∕∕∕∕

每3根一份,分成()份。

⑶∕∕∕∕∕∕∕∕∕∕∕∕

每4根一份,分成()份。

⑷∕∕∕∕∕∕∕∕∕∕∕∕

每6根一份,分成()份。

比较上述四种分法,你们发现什么?

学生交流。

小结:

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

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叫平

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谈话:

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

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好吗?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课件展示)

先让学生看饼干图,读题目要求,说说是每几块一圈,再圈一圈,

并完成填空。

第二小题也是如此,先读题,圈一圈,再填空。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用小棒先分一分,再说说14个气球,每2个给1人,可以分给()人。

(课件展示)

3、谁能在我们教室里找到“平均分”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4、游戏:

分扑克牌。

(16张扑克牌,平均分一分,看谁的分

法多。

(五)全课小结,拓展平均分。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开心吗?

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什么是平均分呢?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如果把一些事物按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平均分的事例,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的。

请同学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找找你们生活中关于“平均分”的事例,讲给父母或同伴听,好吗?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例1试一试例2

⑴○○○○○○○○○○○○○○○○○○○○

⑵○○○○○○○○○○○○8个○,每2个一

⑶○○○○○○○○○○○○份,分成4份。

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⑸○○○○○○每几个一份的分,也是平均分。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和意图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认识平均分,是为后面认识除法打下铺垫。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含义,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以及相应的表内乘法的计算。

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结果,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流,体会平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问题,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

2.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一份是多少。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中,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分的方法和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先要让学生进行操作、交流;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一些分法找出来,告诉学生这叫做“平均分”。

2.让学生自己独立分一分,再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在班级里交流。

3.通过多种平均分的结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教具准备]

桃子图片,小棒、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课件出示图形,请学生看图回答:

△△△△△△

△△△△△△

说说图中表示的分别是()个()。

提问: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动手摆一摆:

4个22个4

摆好后同座位互相检查一下看看摆的对不对。

提问:

你是怎么摆的?

为什么这样摆?

【设计意图:

设计了一个复习铺垫练习,让学生可以重温乘法意义,初步体会这样摆小棒是同样多的,对新内容的学习可以有沟通之处。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

这些知识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得真不错。

今天,孙悟空采了6个桃子,请猪八戒分桃子,聪明的你们能帮帮猪八戒来分一分吗?

三、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6个桃子

谈话:

同学们,你们想到了吗?

赶快行动,用你桌上的小桃子分一分,看谁最聪明,分的办法最多!

学生操作摆桃子。

“平均分”

谈话:

谁来说一说,你分成了几堆?

(1)学生汇报:

我分成了2堆。

师提示:

左边几个?

右边几个?

生汇报,师贴。

(2)师:

哪些同学和他分的一样?

谁还有不同的分法愿意告诉老师?

告诉我你分成了几堆?

(3堆)左边几个?

中间几个?

右边几个?

(3)师:

你分成了几堆?

依次说一说,第一堆几个?

第二堆几个?

第三堆呢?

第四堆呢?

【○○○○○○】

【○○○○○○】

【○○○○○○】(板贴以上3种)

如果出不来书上的分法,师提示:

老师也来分一分,左边2个,右边4个,可以吗?

如果都是2堆,师提示:

有没有不是2堆的分法呢?

谈话: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

有分成2堆的,有分成3堆的,有每份一样多的,也有每份不一样多的。

师讲述:

在数学中,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

平均分)

谁来说说看,什么叫做平均分?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那请同学们看一看,黑板上这3种分法,哪种是平均分呢?

为什么?

想一想:

把6个桃子平均分,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

同桌说说看。

生:

分成6堆,每堆一个。

师提问:

这是不是平均分?

为什么?

老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助了小猴子解决问题,还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特点。

教学试一试。

谈话:

现在孙悟空又拿来了8个桃子,可怎么把他们平均分呢?

(1)请学生想一想,再试着自己动手分一分

(2)启发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

(3)组织交流,呈现学生不同的分法。

每份摆两个,一共摆了4份。

也就是摆了4个2

【○○○○○○○○】

每份摆4个,一共摆了2份。

也就是摆了2个4

【○○○○○○○○】

每份摆1个,一共摆了8份。

也就是摆了8个1

【○○○○○○○○】

(4)出示所有的分法。

为什么这些不同的分法都可以说“把8个桃子平均分”了呢?

【每一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

小结:

虽然这几种分法分成的份数不同,但都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可以说是把这8个桃子平均分了。

现在我们来考考大家,看看谁是“火眼金睛”。

(5)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⑴萝卜图:

(不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的不是同样多。

怎样分,就是平均分了?

(让学生思考后再交流)

⑵草莓图:

(是平均分。

因为每堆分得同样多,都是3个。

同学们真聪明,个个都是火眼金睛。

4.探求平均分的方法,教学例2。

(1)谈话: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平均分,、孙悟空也想把这种方法介绍给它的小伙伴们。

请大家先观察一下,树上有几个桃子?

(课件出示8个桃子。

(2).孙悟空想把桃子分给小猴子们,不过在分法上有一个要求,要求是什么呢?

(板书:

每只小猴分2个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每2个一份)分给每只小猴子2个桃子,这8个桃子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

你能帮帮它吗?

拿出8个小棒,先想一想怎样分?

再动手分分看。

【○○○○○○○○】

同桌互相看看,分得相同吗?

讨论一下。

请一位同学上来说是怎样分的,摆摆看,说说你是几个几个分的?

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

【2个2个分的。

小结:

8个桃,每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只小猴,一共分了4份,就是分给4只小猴。

像这样:

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就是平均分的一种分法。

现在我们看看猴爸爸是怎样分的?

(课件展示)

5.试一试

孙悟空的难题解决了,现在老师要考考每个小朋友了,愿意接受考验吗?

请大家拿出12根小棒,伸出我们灵巧的双手,试着分一分,看谁分的对,分的快.

(1)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师:

我们要几根几根分?

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2)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份。

先用小棒摆摆看,再在书上填一填。

【4份】

(3)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