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范文之学校教研经验材料.docx
《材料范文之学校教研经验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范文之学校教研经验材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范文之学校教研经验材料
学校教研经验材料
【篇一: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栉风沐雨教研路风劲帆正好远航
——北关小学实施校本教研工作的汇报
二0一0年十月二十八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校本教研如一缕春风吹进了我们的校园。
近年来,北关小学牢固树立“科研兴校”意识,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拓宽教研活动渠道,确立了“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教研工作思路,以校为本,立足课堂,实践提升,着力培养一支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业务精湛、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科研队伍。
努力推进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发展。
一、健全机制,让校本教研有章可循
为使校本教研的效能最大化,我们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建立形成规范的、科学、系统的校本教研机制。
1、强化领导健全机构。
学校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工作,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主抓、教研室和教导处具体实施的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分管副校长——教研主任、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科任教师”分层负责的校本教研网络。
明确校长、分管副校长、教研室主任、教研组长(课题组长)、备课组长的职责和任务。
同步推进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促使校本教研常规化,教学常规教研化。
2、建章立制规范校本教研管理。
为了推进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北关小学教师业务学习制度》、《自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制度》、《课堂教学评优制度》、《校本教研成果奖励制度》、《教研工作经费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校本教研制度。
形成积极的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切实保证校本教研工作的持续、高效发展。
3、强化培训,构建教研队伍。
学校不断强化培训,构建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题组长、市级“名师”教学能手为主体的教科研教师队伍。
一是加强教科研人员的学习。
鼓励和支持教科研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和教科研活动。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校际交流。
建立教科研人员学习制度,每个教科研人员每年要读1—2本教科研专著,每年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带头在网站上交流论文2篇以上。
二是以课堂为基础,开展大规模的教学比武、说课竞赛、优质课比赛、基本功大赛和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评比等活动,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的认识,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建设一支知识视野宽泛、教育科研能力强的教科研教师队伍。
4、注重过程,狠抓落实,确保教研活动实效、高效。
在组织方式上,我们根据新课标对语数课程年段目标提出的不同要求,全校共设八个教研组。
教研组与备课组交叉开展活动,单周教研组活动,双周备课组活动,这样教研组与年级组、备课组有机协调,既有纵向交流,又有横向研讨,构成了我校教研活动的研讨网络。
在内容要求上,我们要求每次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主讲人,有过程安排,讲求实效,活动形式有课例研讨、专题讲座、观看名师课堂实录、课题培训、读书交流等。
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解决了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完善集体备课,让教学资源共生共享
新课程实施以来,面对崭新的教材、全新的教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老师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各自为战”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于是“集体备课,同步研讨”的备课方式开始走进我们的教学。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集体备课一定要加强管理,否则,它不但不能发挥资源共享,整体优化的作用,还会沦为一种形式。
这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集体备课的优势在于发挥集体的智慧,而他的缺点在于有可能弱化教师个性特点。
我们认为集体备课的关键环节是“集体研讨”、“修改使用”和“教后反思”。
而集体研讨又必须建立在认真研读教材、课标的基础上,可以说没有“研读教材”就没有有价值的讨论,没有“集体讨论”就不是集体备课,没有“修改”就体现不出教师的个性特点,没有“教后反思”就没有自我提高。
我校的集体备课也是在反思中完善,在探索中前进。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了“研读教材—单元讨论—形成教案——集体说课—修改使用——教后反思”的备课模式。
学校选拔业务突出、勤学善思的骨干教师担任备课组长,开学初制定备课组活动方案上报学校教研室,学期中组织好每一次集体研讨。
研讨活动做到“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定程序。
开学初的研讨必须对整册教材进行把握,根据本年级学生情况分析确定本学期的教学设想。
每一个单元备课之前要进行研讨,对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学法、教法及学生双基能力培养等初步达成共识,该单元主备人会在此基础上再次研究教材,备出自己的个案,然后大家再进行交流,由主备人发言,谈教材分析、教学流程及其他设想,然后大家各抒己见,思维不断碰撞、交流,最后组员相
互借鉴、取长补短,进行再加工后形成自己的执教教案。
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各班进行单元检测后一定会进行反思性研讨,分析、梳理存在问题,在制定下一单元备课计划时进行弥补和改进。
这种“集体备课,同步研讨”的备课模式在我校持续几年来已经被老师们广泛接受,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推动了新课程实施的进程。
三、“同课异构”,让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同课异构”活动在我校实施两年来,已经成为一项常态教研。
此项活动每学期一次,由教研室统一安排,以年级组为单位灵活开展。
同年级同学科老师,选择同一个课题,各自备课,然后执教同一节课。
活动开展的过程,就是相互切磋、边教边研、不断提高的过程。
先执教者起到教学引领的作用,后执教者可以择善而从,并不断改进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努力把课上得更完美,这样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真正目的也就达到了。
2009年以来,张红艳、李媛媛、赵竹娟老师共同执教的二年级语文《称赞》一课,展示了三位教师独具特色的教学风采,陈浩、张红霞、周军老师教学的《平移和旋转》也很好的体现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他们在相互借鉴和共同研讨中实现了“一次比一次更自信、一节比一节更完美”的进步。
同上一节课,由于同年级老师对同一册教材理解相对透彻,把握较为准确,再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最深刻,反思也更具体,当然收获也最大。
在这个过程中,年级备课组的老师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对教学策略的选取、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疑难问题的交流研讨等,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理论素养,真正实现了同伴互助。
通过两年来的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我校的“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已日趋成熟,在去年4月份教研室组织的全县“同课异构交流研讨会”上,我校教师张红霞、周军、李艳华老师分别做了数学课《字母表示数》的示范教学,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好评。
四、课例研讨,让课堂研究有的放矢
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核心加强教学研讨。
课例研讨,是我校教研组活动的主要形式。
每学期教研组计划中会详细列出各学科各学段的研究课,其内容主要来自教师日常教学的问题和难题。
教研组梳理后,确定每段次研究重点,研讨模式是“一课三研三讲”。
第一次,执教者课前先在备课组内说课,其他教师有准备的交流、研讨,提出修订意见,然后在组内试讲,课后进
行反思。
第二次,该教师在学段教研组活动前一节课作研究课,课后教研组及时进行评课。
第三次,经过两次讲课、研讨反思后,教师再次在全校做课,本学科全体教师和主管领导参与听课,同时进行录像。
课后评议环节,老师们对照录像从教学方式的更新、课堂主体主导地位的体现以及对教材、学生、文本间的对话进行详细评议。
玉不琢,不成器,这样,经过反复打磨、精心雕刻的一堂课,对教者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次质的飞跃,对听课者也是一次受教获益的过程,这样的研讨课深受老师们欢迎。
夏芳老师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周云老师的《秋天的雨》、周军老师的《小数点搬家》、李艳华老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等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彭婧老师的《荷花》课堂实录获国家级三等奖。
杨华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现场利用远程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与中山街小学等市内五所学校进行了互动交流。
五、“蓝青双馨”,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我校教师平均年龄较低,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0﹪。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保证。
为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激励他们尽快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学校制定了“蓝青双馨”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一年合格,三年称职,五年成才”的目标,以一学年为一个阶段逐段考核,引导青年教师不断成长。
1、开展名师引领。
我们提出了“年轻师向老教师学经验,老教师向年轻教师学观念”的理念,每学年都要组织“师徒结对”活动,签订拜师协议,承诺双方每周听课不少于10节,提倡“推门听课”,学生或师父可以随时进班听课,课后及时评价交流;同时,徒弟承担校内外公开课时师父也要做好相应的辅导,有义务帮助徒弟分期达成培养目标。
学期结束由学校教研室组织一次汇报交流活动。
每学期末师徒要将过程档案上交学校教研室,学校将进行逐项目标达成检查并纳入个人考核结果。
学校每年都会对新聘入老师进行岗前培训,再上汇报课,视本人情况指定指导老师,将他们纳入“蓝青双馨工程”管理。
2、组织外出培训。
为了加快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推进校本教研的开展,每年我校都派出教学骨干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近几年来,我校教师仅参加国家、省、市、县级各种培训就达50多人次。
我们要求凡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在校教研室填写登记表,培训后撰写心得体会。
学校还安排培训
【篇二:
小学学校管理典型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学校管理典型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重管理,抓特色,提升学校品味
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细。
”学校管理亦是由一个个细节所组成,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
汐子镇xxx小学正是在学校管理上注重细节、形成特色、提升品位,从而使一所普通的山区三类小学,站在了素质教育的前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
一、重管理,讲规范,凸显“以人为本”
在学校管理,就人为因素而言是分两部分的,一部分是学生,另一部分是教师,而在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教师,他们上要对学校要负责,下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和榜样。
课改工作实施以来,老师们的思想不统一,有这样想的,也有那样想的,有溜堂的,有不写教案的,也有放怨气的?
?
面对这种形式,必须加强思想统一,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
因此,梳理教师的思想就成为xxx小学班
子成员的主要任务。
针对以上现象,学校班子结合本校实际,讲民主,重实效,从细节入手,以课改精神为学校发展的统一思路,切实提高学校管理。
每个学初,他们都根据教师的思想实际进行系统的研究,把重视教师的思想教育拿到首位上来,在管理过程中凸显“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每个学期伊始,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够统一全体教
师的思想。
他们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去激发教师,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去影响教师,用脚踏实地,以身作则的身影去感召教师。
班子成员树立起终身学习、超前学习、随时学习的思想。
他们学理论、研政策、习法规,随时把好工作的方向;懂管理、抓落实、亲实践,随时抓好工作的指导落实;讲师德、重德育、做
示范,随时做好教书育人的典型。
他们在管理上始终做到用真情、讲实学、凭实据、有真才,从而大张旗鼓的弘扬正气,树立正气,传承正气。
工作必须体现出:
干与不干不一样,成绩面前都平等。
用责任去制约领导和教师的思想,用规章和制度去引领领导和教师的意识,用真情和爱心感染领导和教师的行为,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他们根据本校实际,在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折不扣执行教育法令、法规和上级规定,实实在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真抓实干,严抓细管,敢抓善管。
在问题面前敢于出重拳,不讲面子,不留私情,不走过场,大刀阔斧的抓好学校管理。
真正做到:
触动翘首观望,等待不动的;打击不好好干,专挑毛病的;清除无事
生非、调皮捣蛋的;鼓励务实敬业,尽职尽责的?
?
二、建章程,立制度,狠抓工作落实。
几年来,他们在修改《烧小学校常规管理制度》、《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一日常规》的基础上,又制定了《烧小教师一日工作流程》、《烧小教师课堂行为准则》,
《烧小教师工作十做到》、《烧小教师十项禁令》等制度,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
和不断完善,让老师们听在心中、记在脑中、落实在行动中。
诸如,教师坐班管理,学校统一要求教师课下必须坐班,在要求上让老师们知道坐班是在“坐”质量,是在“坐”安全,是在“坐”学生的心,不是在教室里“死”坐,而是在与学生随时交流,随时娱乐,随时拉近感情,随时在一起?
?
一个月下来,每个班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老师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他们每学期都召开班子会,根据课改深化的不同程度为发展脚步,研究讨论调整各项措施,措施中没有任何强制的条款,而是随时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
针对教师各种实际情况,他们选编了《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校本教材,内容是包容了新课改下教师忌事、忌语以及各项管理制度?
?
用制度引领思想,用制度激励思想,用制度统一思想,让教师们知道任何管理,包括“以人为本”的管理,都是在制
度下实施的,因此要求老师们严格遵守制度。
当老师们即将形成统一思想的时候,他们趁热打铁,在老师们的新课改下理念形成“雏形”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学习了《为自己而工作》一书,让每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自己前进的方向,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工作激情。
为进一步巩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他们用了半年的时间,开展了“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的教师实践活动,随后,以同一名字编写整理了教师心得体会文集,这本文集的整理为学校的管理工作积累了
大量的宝贵经验。
为了统一思想,他们随时利用好集中培训和学习的时间,随时根据教师的思想波动,组织学习、讨论、交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因人而谈,因人而议,因人而做,让大家知道思想统一的归根结底就是讲团结、讲奉献、讲责任、讲贡献。
他们随时调查了解每个教师的家庭背景、所受教育、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等具体情况,对不同教师采取因人而异,因事而论,因时而导,发现闪光点就及时肯定他们,表扬他们,让教师很快进入角色,每次总结会上,校领导对教师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特别是对那些有点小毛病的教师更加赞扬,慢慢的他就适应了大
环境的影响,适应xxx学校管理的模式。
三、身作则,材施能,充分调动兴趣。
俗话说: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对于学校工作而言,其实质就是领导的示范和引导。
几年来,他们强化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团结一致,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汗往一块儿流,形成了xxx小学独有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
班子成员在工作面前,处处以身作则,为教师们做出表率,问题面前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承担责任,在错误面前一视同仁。
对教师过错,不横加指责,随意侮辱,时刻注意批评的可接受性,选择适当的场合,以老大哥的身份单独进行说服教育,最后达到心悦诚服。
学校领导带头强化落实,只要说的必须做到,只要
要求落实的领导首先落实
根据全体教师的实际和工作特点,因材施能,学校各项工作实行“化块”“包保”管理。
为此,责任者认真分析教育局、总校下发的工作要点,周密安排部署每一项工作,确定这项工作由谁来完成,怎样完成,时间多少,随时制定“日工作安排”、“周工作安排”、“月工作计划”。
每周一、周五都召开班子会议,研究本周工作要点,总结本周工作,让班子成员在会议中广开言论,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决策,决不搞一言堂。
让教师们对学校管理大胆质疑,畅所
欲言,随时寻求意见,人人都做学校的主人。
回首拼搏路,花香满径来。
凭借规范的学校管理,在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基础上,xxx小学实现了“三优”,即优雅的教育环境、优良的学校风气、优秀的教育质量;实现了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目标。
学校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在33211工程验收中,该校被赤峰市教育局誉为农村教育一枝花;该校文艺队先后到市、县参加演出,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奖励;2006年7月承担迎接德国外宾任务,该校的各项工作受到外国友人的高度赞誉;2006年10月该校承担宁城县教育局“每天锻炼一小时”现场会,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多
少年来,xxx小学在全镇教育教学工作评比中,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如今,xxx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正以崭新的姿态,满怀信心,与时
俱进,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奋进。
校长在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材料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作者:
佚名来源:
本站整理发布时间:
2011-04-1013:
44:
0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大家下午好:
今天能有机会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学习交流,心情十分激动,我做校长3年来,可谓走一路,学一路,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谈,恳请各位领导、校长提出宝贵意见。
回顾我校近几年来所作出的努力,如果说取得一些成绩的话,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狠抓领导、教师、学生队伍的管理,我校的主要做法是:
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领导班子管理
1、重视思想建设,强化责任意识。
我们坚持一周一次班子成员会,两周一次学习生活会,大家说看法、谈体会、出点子,工作上分,目标上和,团结协作,创造性开展工作,大家都能做到工作中日有计划,周有安排,月有反思。
对学校负责、对教师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争创一流。
2.构建“学习型班子”。
每学期要求班子成员都要读一部教育教学论著,并写出有价值的读书笔记,我们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班子成员自身素质的重要措施,既提高了领导的政治素养,又提高了干事创业的能力。
特别是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
我们提出了三个学会(学会反思、学会包容、学会沉默)、三个带头(做奉献的带头人、做干实事的带头人、做维护大局的带头人)。
3、创建“业务性班子”班子成员都能够集中主要精力,深入教学第一线,不下讲台,坚持担课,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我们还实行了班子成员分级包班蹲点制度,体察一线教师思想工作动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教师进行理论辅导讲座或示范课,努力为每一位教师搭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二、教育入手,塑造心灵,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1、加强师德建设,树立师表形象。
我们经常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政策性文件;坚持以道德影响道德,引导全体教师树立“人人是形象,个个是环境”教育意识。
组织开展了生动有效的师德教育活动,充分挖掘、宣传、张扬我校老、中、青教师中的先进师德事例,用身边的榜样影响和激励每位教师,让大家学有榜样,做有目标,通过与榜样的零距离接触,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师德修养,让教师们真正感受到了,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教师无小节,事事是楷模。
2、加强业务学习,促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
引导教师确立“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先进理念,学校围绕新课程改革,通过集体学习、自学、讨论、听取课改示范课、骨干教师的引路课及教学经验介绍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我们除了加强校内教师间的互动,更重视把教师送出去学,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近4千余元派出顾华伟、刘宝民、洪翠丽、刘江平等多名教师参加省、市县业务培训与学习,教师们都十分珍惜各种学习机会,把外出学习看作是高级“精神福利”。
通过走出去学,带回来教,使全校教师有效的吸收、消化新的课改信息和教育理论,逐步确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3、严格学习制度,培养反思意识。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学习制度。
除了每周集中的政治、业务学习外,要求教师每天必须学习一小时,每周必须学习一篇哲理短文或一名优秀教师事迹,使教师接受心灵的交融与洗礼,潜移默化中树立反思意识,从而更加激发教师努力建设学校的责任心,教书育人的进取心。
三、彰显德育特色,创新德育活动,加强学生管理。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以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切入点,从“多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回归”式教育管理,使学生真正受到思想的净化,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1、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我们以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为突破口,抓学生的衣、食、住、行这些身边的小事,开展“六自觉、五主动”活动,在学校,我们要求学生做到“六自觉”:
升旗仪式上自觉肃立,唱国歌;遇见客人自觉问好,讲礼貌;水电公物自觉爱护,要节约;校园环境自觉维护,讲卫生;良好班风自觉营造,要和谐;进入课堂自觉安静,爱学习。
在家,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五主动”:
主动说说学校生活;主动端茶、
请安、做家务;主动整理房间物品;主
动阅读课外书;主动讲究用眼卫生、少看电视。
教育学生从小处着眼,细微做起,把养成教育外化在真实可感、触手可及的一言一行中。
2、向学生的内心世界回归
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地所能达到的,它需要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机结合,形成多层面的教育网络。
为此,我们从学校、班级、家庭、社会几方面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除着眼于学生目之所及,足之所进的宣传橱窗、板报、文化长廊等处,渗透育人观念,还常年坚持阵地教育,加强少先队文明监督岗的工作力度,严格升降国旗制度,每年建队节都要组织一年级新生的入队,参观少先队活动室,让队员们了解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历史,以及我校少先队事业的蓬勃发展。
每学期我们都依托少先队,本着活动开展的“长期性、系列性、实效性”原则,创新精品活动,统领全校的德育工作,自2007年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按照《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细化,创新了“评星挂牌”活动,已坚持了两年之多,每学期初我们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都认真商榷,精心设计,让此项活动常抓常新,使学生总是处于新鲜、刺激、快乐的活动氛围中,本学期我们又把评星挂牌活动,完善为“晋级评星”活动,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表现突出时,可得一朵小花,五朵小花可换一颗星星,五颗星星换一个月亮,五个月亮换一个太阳。
在星级评价中双线行进,班级坚持日汇总,学校做到周小结,月表彰,同时,对表现突出的班级也进行从花到太阳的奖励,每周利用升旗仪式的时间对上周常规检查进行小结,利用德育橱窗公布周结果,以此作为学生,班级量化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期末召开优秀班级体,优秀少先队员的总结表彰大会。
我们还结合综合实践课开展了“暑期阳光快车活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向祖国妈妈献礼“爱在身边”“寒假五彩行动”等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班级教育,依据抛锚式的教学模式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获取直接经验。
结合晋级评星活动,在班级里开展了“我的事情我做主”、“小岗位大舞台,小主人大作为”主题实践系列活动,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单一走向多元。
小到地面洒水,大到图书角的管理,激励学生毛遂自荐,竞争上岗,进行高效能的班级自主管理,使班里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队员们有的成了图书管理员,有的当上了校园卫生监督员,有的成了帮助别人学习的小老师……学生寻找一个岗位,获得一种感受,养成一种品质,把做人的基本道理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良好品行。
家庭教育,密切家校联系,使学校与家长达成“成长大于成绩”的共识,除了用不同形式的家访沟通之外,结合我校的“评星活动”把活动的方案发放到每位家长的手中,邀请家长也参与我们活动,在家对孩子进行星级评价,从孩子的起床、洗漱、上学、读书、孝敬长辈、锻炼身体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得星,让孩子们在家也能得到父母及时客观的评价,不再是催着起床、看着吃饭、哄着去上学、盯着写作业,减少了训斥和打骂,增进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要求各班
【篇三:
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校本教研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学校是教育发生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
若要使教育改革成为可持续的事业,实行校本教研是十分必要的。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
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