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5800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13只有一个地球

  一、教材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

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课前准备:

搜集地球相关资料,如:

地球遭破坏的一些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起读课题。

  5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

  6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二)熟读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8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三)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

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

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

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

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

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

(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

为什么?

  (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

举例说说。

  (4)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

  (5)看!

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

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段。

(补充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地球实破坏的相关资料,更全面了解到地球的易碎)

  (四)布置作业:

  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料和环境状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讨论:

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用词的严谨。

再理解重点段落)

  2.请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

(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

  如:

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

  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

  为了生存,保护地球。

  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孩子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

很有感染力、号召力。

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

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

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

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

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3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4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14*鹿和狼的故事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

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有效地保护鹿,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去那里消灭鹿的大敌——狼。

结果摧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那么,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可能谁也不会想到,那就是得到特别保护的宠儿——鹿。

课文通过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捕杀狼前后凯巴伯森林的不同情况,说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

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板书:

   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

鹿

  过渡:

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

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

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

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

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

指名读句子:

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1)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

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2)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

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3)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五、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

“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

鹿它想毁灭自己吗?

真正的“祸首”究竟是谁?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

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一教材分析

  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

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二、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三、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

()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解题。

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

“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

补充介绍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

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

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

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3、围绕“神圣”,理清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

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