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7241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研究方法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会研究方法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会研究方法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社会研究方法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社会研究方法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研究方法6.docx

《社会研究方法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研究方法6.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研究方法6.docx

社会研究方法6

社会研究方法-6

(总分:

93.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

30,分数:

30.00)

1.文献研究()

(分数:

1.00)

 A.只是一种资料收集方法

 B.只是一种资料分析方法

 C.既不是资料收集方法,也不是资料分析方法

 D.既是资料收集方法,也是资料分析方法 √

解析:

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与研究现象有关的各种文献材料,并通过对这些文献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来获得对所研究现象的认识的社会研究方法。

它既包括资料收集的方法,也包括资料分析的方法。

2.在研究设计阶段,资料分析方案的设计一般包括()

(分数:

1.00)

 A.资料分析的原理

 B.资料分析的价值基础

 C.资料分析的社会后果分析

 D.资料分析的内容、方法及技术 √

解析:

3.实验室观察的重要步骤是()

(分数:

1.00)

 A.对变量进行操纵与控制 √

 B.确保被试者了解并认同试验的价值和意义

 C.增强被试者的积极配合

 D.隐瞒试验真相

解析:

对变量进行操纵与控制是实验室观察的重要步骤。

实验室研究一般要探讨变量问的因果关系,因此需要对无关变量进行控制,对研究自变量进行操纵,以此来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发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程度、对自变量的操纵水平决定着观察的成功程度。

4.对于普通型研究报告来说,最重要的是()

(分数:

1.00)

 A.标题

 B.导言

 C.结果与发现部分 √

 D.结尾

解析:

对于普通型研究报告来说,最重要的是研究的结果与发现部分,这是报告的主题。

5.对概念抽象的名义定义进一步具体化,使其转化成能从经验上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变量和指标的过程叫做()

(分数:

1.00)

 A.操作化 √

 B.概念化

 C.测量

 D.定义

解析:

6.观察法常常被用于()

(分数:

1.00)

 A.探索性研究 √

 B.描述性研究

 C.解释性研究

 D.趋势性研究

解析: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观察设备,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经常被用于探索性的初始研究,或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补充以获得更充足的资料。

7.以下关于宏观社会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

1.00)

 A.是关于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理论

 B.所使用的概念抽象程度较低

 C.具有复杂的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以及庞大的理论体系 √

 D.可以通过具体的经验研究来验证

解析:

宏观社会理论只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采用高度抽象的概念,且难以直接通过具体的经验研究来验证,故选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

1.00)

 A.相关是回归的必要条件 √

 B.回归是相关的必要条件

 C.有相关关系必然有回归关系

 D.无相关关系的事物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

解析:

相关是回归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有相关关系未必有回归关系,无相关关系必无回归关系,因为无相关关系的两个事物之间不会存在因果关系。

9.当初编写文献的人处于自身的各种目的和意图,往往可能强调某些方面而忽略另外一些方面,因此使得()

(分数:

1.00)

 A.文献内容无法控制 √

 B.缺乏统一格式、资料间难以对比

 C.编码困难,难以数量化

 D.研究所需要的部分文献不易获得

解析:

当初编写文献的人处于自身的各种目的和意图,往往可能强调某些方面而忽略另外一些方面,因此当后来的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时,往往会发现文献内容不能完全满足研究的需要,并且,由于前人对文献可能做出了取舍,因此,后来的研究人员难以把握文献内容的正确性和精确度,使得文献内容无法控制。

10.横向研究()

(分数:

1.00)

 A.能够描述和解释社会变迁 √

 B.不能够描述和解释社会变迁

 C.只能描述社会变迁,不能解释社会变迁

 D.只能解释社会变迁,不能描述社会变迁

解析:

横向研究并非只能静态地描述某种社会现象在特定时点或时期中的状况,许多解释性研究也同样可以采用横向研究,并且横向研究还能够用于描述和解释社会变迁。

11.将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转换为相应数字的过程是()

(分数:

1.00)

 A.计算

 B.编码 √

 C.分析

 D.录入

解析:

12.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都属于()

(分数:

1.00)

 A.不同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B.不同的理论体系

 C.不同的方法论

 D.不同的研究方式 √

解析:

在社会研究中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几种主要的类别。

13.效率最高的自行填写问卷调查方法是()

(分数:

1.00)

 A.面对面访谈

 B.电话调查

 C.集中填写 √

 D.网络调查

解析:

集中填写是指将被抽到的被调查者集中在一起,让他们在同一时间里自行填写问卷。

集中填写问卷的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对多人的调查,因此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方式。

14.实验研究的目的是()

(分数:

1.00)

 A.取得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

 B.对实验对象和环境进行控制

 C.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

 D.发现新问题

解析: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变量问的因果关系。

通常研究者预先提出一种因果关系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操作进行检验。

15.将性别按男、女分类,属于()

(分数:

1.00)

 A.数量标志分类

 B.单值分类

 C.组距分类

 D.品质标志分类 √

解析:

按品质标志分类就是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为分类标准。

如性别按男、女分为两类。

16.趋势研究是()

(分数:

1.00)

 A.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B.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C.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

 D.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而做出的预测

解析:

17.问卷中关于如何填答问卷的说明,是指()

(分数:

1.00)

 A.填答指南 √

 B.致被调查者的信

 C.封面

 D.编码

解析:

填答指南就是关于如何填答问卷的说明,它对于被调查者正确填答问卷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没有访问员的情况下,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问卷,必须有清晰的填答指南。

18.抽样是指()

(分数:

1.00)

 A.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去抽取调查对象 √

 B.按照与总体规模的一定比例去抽取调查对象

 C.按照研究的内容去抽取研究对象

 D.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对象

解析:

19.在标题中展示有关社会研究的结果或发现,这样的标题叫做()

(分数:

1.00)

 A.直陈主题式标题

 B.单一结构型标题

 C.结论展示式标题 √

 D.反问疑问式标题

解析:

20.撰写研究报告必须首先()

(分数:

1.00)

 A.拟定提纲

 B.确立主题 √

 C.组织材料

 D.撰写成文

解析:

撰写报告一般遵循以下儿个步骤:

确立主题、组织材料、拟定提纲、撰写成文。

21.在心理学研究等微观层次的研究中较常见的研究方式是()

(分数:

1.00)

 A.文献研究

 B.调查研究

 C.实地研究

 D.实验研究 √

解析:

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进行研究。

在这种研究方式中,研究者可以控制环境因素,因而将所要研究的因素突出出来,通过观察被研究因素的变化情况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一些微观层次的研究中(如心理学研究)比较常用这种研究方式。

22.以下属于正确提问方式的是()

(分数:

1.00)

 A.你是否认为不应该对物价进行改革

 B.吸烟是一种危害健康的行为,你知道吗

 C.你赞成在校大学生结婚吗 √

 D.你刚才的表述不正确,能否再说一遍

解析:

A选项不应以否定形式提问,B选项有意误导被访问者,D选项表述过于直白。

C选项提问方式正确,故选C。

23.相比较而言,对研究者个人的研究素质要求最高的是()

(分数:

1.00)

 A.分层抽样

 B.配额抽样

 C.系统抽样

 D.判断抽样 √

解析:

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其研究的目的或专家的判断来选取样本。

在这种抽样中,样本是否能满足研究目的的要求,是否能正确反映总体情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因此,对研究者个人的研究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24.以下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分数:

1.00)

 A.方便抽样

 B.分层抽样 √

 C.雪球抽样

 D.判断抽样

解析:

概率抽样包括: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多阶段整群抽样等几种常用的方法。

25.从理论层次对概念的含义加以说明是()

(分数:

1.00)

 A.概念化过程 √

 B.操作化过程

 C.抽象过程

 D.价值过程

解析:

概念化的过程是在理论层次上对概念进行了名义定义,由此得到这个概念各个层面含义的语义说明。

26.下列属于类别概念的是()

(分数:

1.00)

 A.组织

 B.社区

 C.国家

 D.残疾人 √

解析:

所谓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

例如:

所有的老年人构成了老年人群体,所有的残疾人构成了残疾人群体。

在这里,“老年人”、“残疾人”都是类别概念。

27.社会研究中的“抽样—推论原则”是指()

(分数:

1.00)

 A.社会研究的结论无法推论到被调查者以外的范围

 B.社会研究的结论不能通过对部分成员的调查结果去推论总体的情况

 C.社会研究的结论应用的范围应该小于被调查者的范围

 D.在社会研究中要通过对部分成员的调查结果去推论总体的情况 √

解析:

28.在量化测量中,建立指数的第一步是()

(分数:

1.00)

 A.对指标进行加权

 B.选取符合标准的指标 √

 C.确定指标的顺序

 D.处理缺失值

解析:

指数的建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指标的选取。

建立指数的第一步是选取符合标准的指标。

(2)指标的加权。

在按一定标准选定指标后,进一步要考虑每个指标在指数的构成中的分量如何。

(3)处理缺失值。

29.根据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观察法可分为()

(分数:

1.00)

 A.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

 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C.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D.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解析:

根据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说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观察法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30.当统计表中的指标数值都以同一单位计量时,应将计量单位标写在统计表的()

(分数:

1.00)

 A.左上角

 B.右上角 √

 C.左下角

 D.右下角

解析:

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

10,分数:

20.00)

31.社会研究中常用的信度类型主要包括()

(分数:

2.00)

 A.复本信度 √

 B.折半信度 √

 C.内容信度

 D.表面信度

 E.再测信度 √

解析:

32.从外表形式上看,统计表的组成部分有()

(分数:

2.00)

 A.总标题 √

 B.横行标题 √

 C.纵栏标题 √

 D.指标数值 √

 E.单位

解析:

33.根据访谈中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交流方式,可将访谈分为()

(分数:

2.00)

 A.直接访谈 √

 B.个别访谈

 C.特殊访谈

 D.间接访谈 √

 E.一般访谈

解析:

34.与学术性研究报告相比,普通研究报告的特点是()

(分数:

2.00)

 A.在语言上比较大众化 √

 B.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存在 √

 C.面对的主要是专业人员

 D.更多地采取直观的方式进行描述性说明 √

 E.在表现方式上更加灵活 √

解析:

普通研究报告主要以工作报告的形式存在,或发布于普通的面向大众的报纸或杂志上。

由于读者对象通常是政府决策部门的官员、各类实际工作部门的一般职员和社会中的普通大众等非专业研究人员,普通研究报告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及其政策意含的描述和说明,不太强调对社会研究方法、过程和工具的介绍;在语言上更加大众化、口语化,更多地采取直观的方式进行说明,因此更加通俗易懂。

虽然在表现方式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一般来说.普通研究报告在结构上都可以分成标题、导言、主体和结尾四个部分。

35.社会研究选题的客观标准的可行性是指()

(分数:

2.00)

 A.研究人员的可行性 √

 B.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

 C.组织体系的可行性 √

 D.物质条件的可行性 √

 E.社会可行性 √

解析:

所谓“可行性”是指一项社会研究项目是否具备相应的研究条件。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研究人员的可行性;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再次,是组织体系的可行性;另外,是物质条件的可行性;最后,是社会可行性。

36.研究者进行理论抽象和理论概括的目的是()

(分数:

2.00)

 A.为了提高社会工作的效率

 B.能够进行更大范围的社会研究

 C.更清楚地看到社会现象的外部表现

 D.为了在杂乱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

 E.透过社会事件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

解析:

研究者之所以要进行理论抽象和理论概括,主要是因为其研究目的是为了在杂乱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并且要透过社会事件的表面现象而看到事物的实质。

37.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的因素有()

(分数:

2.00)

 A.被研究者的变化

 B.实验控制的影响 √

 C.样本的代表性影响 √

 D.测量工具的影响 √

 E.指标设计有局限性 √

解析:

38.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有()

(分数:

2.00)

 A.总体的规模 √

 B.研究精度要求 √

 C.总体内部异质程度 √

 D.研究持续的时间长短

 E.研究者拥有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

解析:

39.采用抽样调查方法()

(分数:

2.00)

 A.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

 B.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深入 √

 C.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 √

 D.抽样调查结果可以推论到总体 √

 E.必须遵循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样本

解析:

抽样调查的特点是:

首先,它只对总体中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调查,因此比普查更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

其次,由于调查规模有限,因此抽样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深入,并且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

最后,由于采用了科学的抽样方法,研究者可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从而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

40.高质量问卷的标准是()

(分数:

2.00)

 A.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

 B.问卷要引起被调查者的高度兴趣

 C.问卷适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D.一问卷适用于研究对象 √

 E.问卷中的问题要少而精 √

解析:

三、{{B}}简答题{{/B}}(总题数:

4,分数:

20.00)

41.简述解释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最主要的差别。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描述性研究既要描述总体的一般状况,也要描述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状况。

而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往往不像描述性研究那样面面俱到,它一般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提出假设,通过问卷的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最后验证假设。

所以,解释性研究在内容上更加集中,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分析方法上,解释性研究往往要建立理论模型,通过相关、回归、对数线性模型等高级统计方法来分析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强度,从而达到检验理论模型的目的。

在研究假设上,描述性研究一般不需要假设,而解释性研究需要有明确的假设。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社会研究往往是两者的综合,只是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42.简述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1)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

(2)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3)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

(4)社会理论可以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

43.简述访谈法与观察法和问卷法的关系。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访谈法也是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比观察法更深入地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内在信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资料。

在访谈时,调查者常常也要观察被调查者的非语言信息,包括被调查者的表情、语气、衣着、家庭居住环境、工作场所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但其最基本的获取信息途径是通过直接语言交流。

此外,尽管访谈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问卷调查中,但它不等同于问卷调查,这是因为:

一方面,问卷调查除了采用直接访谈之外,有时还采用通过邮寄问卷、网上调查、报刊调查等方式让被调查者自己阅读问题并填答问卷;另一方面,访谈法有时候要利用问卷而进行。

这类访谈一般被称为问卷调查访谈,但很多时候调查者并不按照事先拟订好的问卷来与被调查者进行一问一答式的交谈,而是围绕相关的主题与被调查者进行比较自由、广泛和深入的交谈。

44.普通研究报告在结构上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普通研究报告在结构上都可以分为标题、导言、主体和结尾四个部分。

(1)标题又称题目,是放在~篇研究报告的前面,用来统领、揭示和评价报告内容的文字。

标题以报告的内容为命题依据,有提示报告内容、吸引并引导读者理解的作用。

标题要做到简洁、生动、明确、有冲击力,能够给读者提供报告的重要信息,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增强他们阅读报告的动机。

按标题的复杂程度,标题可分为单一结构型和复合结构型。

(2)导言。

导言的主要作用是让读者对研究的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研究的可信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把握研究的结果与发现。

除此之外,通过对研究的缘由和意义的介绍,导言还具有唤起读者的好奇心,提高其阅读报告的动机的作用。

为此,对导言的写作要求是简明、扼要、具体、鲜明。

(3)主体。

对于普通型研究报告来说,最重要的是研究的结果与发现部分,这是报告的主体。

为了将研究的结果与发现准确、客观、条理清晰而富有意义地展现出来,主体部分的撰写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研究资料呈现的顺序,文字与图表的配合,对事实的意义进行客观的陈述与分析。

(4)结尾。

在描述了社会研究的结果与发现后,研究报告还没有最后完成,还必须用简练的语言对整个社会研究的过程、结果和主要发现扼要、清晰的表达出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

这些内容构成了报告的结尾。

结尾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对导言提出社会研究目的或问题做出回应;另一方面能够保持报告结构的完整性和形式的完美性。

四、{{B}}论述题{{/B}}(总题数:

2,分数:

22.00)

45.测量包括哪些层次?

并论述之。

(分数:

1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测量的层次由低到高可分为:

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四个不同的测量层次。

(1)定类测量是根据属性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分类。

不同的类别可用数字来表示,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类别,但数字不能用于计算,仅用于区分不同的类别。

(2)定序测量不仅对属性进行分类,而且还根据属性强度的不同对人或事件进行顺序排列。

标记属性强度的数字之间可以比较大小、高低或先后,但是它们之间的距离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这个距离并不等于所测属性强度的间距。

(3)定距测量是以相等的固定间距来确定属性强度的实际距离。

标记属性强度的数字是有意义的,其间距等于属性强度的间距,但数字相互之间的关系不等于属性强度的关系。

(4)定比测量是在确定了间距数字后,通过确定有实际意义的零点,将属性强度问的比例关系用间距数字问的比例关系表示出来。

46.试述实验法与访谈、观察等方法相比,有什么特点?

(分数:

1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实验法与观察法、访谈法最主要的区别是:

它通过控制情境和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及社会现象的变化,以建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1)人为设定观察情境。

实验法要求对研究对象实施某种干预,使其处于不同于先前的状态,在受到干预了的非自然环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

实验者可以利用各种手段,人为地使研究对象的一些条件发生变化,使另一些条件不发生变化;使一些现象得以发生,同时控制一些现象不发生,从而使研究者能够观察到一些在自然状态下观察不到的社会过程和现象。

由于实验环境是研究者人为设定的,所以尽管很多社会现象在技术上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但受到伦理和社会后果的制约,一些社会现象却不能进行实验研究,如贪污、毒品、贩卖人口、色情、暴力等。

(2)直接建立研究结论。

实验法通过控制外部变量,直接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假设,并以实验的方式检验这种假设是否成立。

由于社会现象问的因果联系是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要完全地排除潜在的变量的影响,准确建立起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是相当困难的。

许多过去被认定的因果联系,往往受到新发现变量的解释力挑战,因此,实验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新解释变量的过程,研究者必须通过不断完善实验设计使研究结论准确。

(3)实验结果受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主观影响。

实验人员往往对实验结果有所期待,这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

①实验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只注意那些与假设一致的现象,而忽略那些与假设不一致的现象,从而造成研究结论不全面或不真实;②实验人员可能自觉不自觉地诱导或暗示实验对象,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向。

五、{{B}}应用题{{/B}}(总题数:

1,分数:

1.00)

47.以下是72名离婚者婚龄的统计(见下表)。

婚龄

人数

1~3

4~6

7~9

10~12

13~15

16~18

19~21

22~24

25~27

28~30

5

10

20

14

9

4

3

2

4

1

试求标准差。

(分数:

1.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先求加权算术平均数

(2)再求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