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指导写读后感.docx
《小学生作文指导写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作文指导写读后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作文指导写读后感
小学生作文指导——写读后感
小学生读后感的写法
一、什么是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看完一部电视剧,听完一首歌以后,它们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感动,而且也让你想到很多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
阅读时,往往会由此及彼地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从而产生颇多感触、联想和体会。
读后感,是指看了某篇(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
二、怎样选书目
选择你感兴趣的书文,有人喜欢选能从中明白一个道理或学到文中人物的精神的文章;有人喜欢选写景状物的。
哪些文章比较适合小学生写读后感,建议选择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富有哲理的文章比较好。
因为这一类的文章都寓意深刻,含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说明的道理就藏在文章中,很容易提炼出中心。
三、怎样定标题
读后感的拟题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读后感》或《读〈×××〉有感》;
一种是有正、副标题,如正标题是《感悟生命》,副标题是《——读刘墉作品集有感》。
正标题往往简洁而凝练,副标题来点明所读之书或文章的名称。
这两种拟题方法各有千秋:
第一种简洁明了,第二种则显文学韵味。
使用时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不可强求。
四、小学生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1)通读全文、认真体会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
在读中可分三步去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
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一是初读感知,理清层次,把握文章的来龙去脉,建立起对课文的初步总体印象。
初读《小音乐家扬科》我们知道文章记叙了具有音乐才能的波兰穷孩子扬科,为了看看、摸摸地主仆人的小提琴而惨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
二是细读深思,抓重点,评词析句,细读深思,体会用词的生动、准确。
细细品读文章,可先找出一些能反映扬科热爱音乐的重点词句,再细细体会语言的形象生动,故事的扣人心弦之处。
三是研读体悟,突破难点,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用心去感悟生活、研读文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明白了夺去小音乐家扬科生命的罪魁祸首是人吃人,人剥削人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穷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只能被埋没,甚至遭到被迫害至死的悲惨命运,感悟到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如此幸福。
只有通过认真地“读”,才能领会到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才具备了写“感”的条件。
(2)抓住重点选择感受点
在读好文章的基础上,选择重点作为感点。
什么叫“感点”,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
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切不可面面俱到。
例如《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有三个方面可以作为感点:
一是张飞对诸葛亮粗鲁无礼,张飞很莽撞。
二是写刘备的语句和写张飞的语句对应起来可以看出刘备态度很谦恭。
三是从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完成统一国家大业,从中体现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我们可发现第三个感点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也就是反复读这个故事后感受最深的一点,那么我们就选第三个作为读后感的切入点。
例文:
《三顾茅庐》读后感
三国时期,刘备因缺少人才,去拜访了诸葛亮,想请他出山帮刘备打天下。
前两次,因为诸葛亮不在,落了空,第三次终于拜见到了这位卧龙先生,在刘备的真诚邀请下,诸葛亮觉得刘备是真心诚意的,于是便随他一起出山,开拓了一片江山。
出山后,两人关系一直相互融洽,刘备常说:
“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了水啊!
”
读完《三顾茅庐》,我不禁掩卷长叹: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好的桥梁。
有了真诚,朋友就会真诚对待你,朋友就会成为我们最好的倾诉对象,成为安慰我们的贴心知已,成为我们快乐成长的伙伴。
只要真心诚意地对待每一件事,成功就不会离我们很远。
记得有一次竞选班干部,我认为在演讲时只要随便说一点就行了,而其他的同学都经过精心准备。
演讲时,别的同学都讲得很好,打动了许多同学和老师,而我仅说了几句,没有体现我竞选的真诚,那一次,我落选了。
第二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认真准备了演讲稿,竞选时,我说得绘声绘色,赢来了一片掌声,我成功了——真诚帮助我赢得了成功。
刘备不仅对诸葛亮的真诚让我感动,他爱才、尊才的品格也令我久久难忘。
诸葛亮出山后,一生追随刘备,而刘备对诸葛亮也处处尊敬,甚至在临终托孤时,让诸葛亮担起复汉的重任。
正是由于这份真诚,让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们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要相互尊重、相互爱护,培养自己优秀的品质,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真诚成就自己的一生。
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从不同角度产生感想的“点”很多,可以列条目逐一介绍。
例如:
《半截蜡烛》一文中涉及到的感点可以有:
①小女孩杰奎琳勇敢、机智;
②小女孩杰奎琳天真、聪颖;
③小女孩杰奎琳责任心强;……
例如:
《金色的鱼钩》一文中涉及到的感点可以有:
1老班长忍受着饥饿的威胁,关心生病的小战士;
2老班长有高度的责任心;
3③老班长舍己为人;
4④老班长坚强、执着,忠于革命;
……
例如:
《梦想的力量》一文中从瑞恩角度涉及到的感点:
1瑞恩心中有他人;
②瑞恩做事有决心、肯于吃苦;
③瑞恩执着、永不放弃;
④不懈努力,最终让梦想成为了现实;
⑤瑞恩关心他人,有爱心,富有同情心;……
从妈妈的角度涉及到的感点:
妈妈的正确教育与引导,使瑞恩懂得要靠自己的劳动换来一切;……
例如:
《桥》一文中从老汉的角度涉及到的感点:
①老汉危难当头沉着、镇定指挥村民撤离;
②老汉舍己为人,心中有他人;……
从村民们的角度:
村民们听从老汉的指挥;……
(3)抓住感点简要介绍文章有关内容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
“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
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它不像记叙文中的“叙”那样具体、形象、生动,读后感中的“叙”要做到简明扼要。
小学生写读后感常犯的毛病是复述原文,没有做到简明扼要。
有的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编乱写,说道理时空发议论,而缺乏身边的实例。
如: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一文中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注:
加黑部分为主要内容):
前不久,我读了英国作家丹尼●笛福着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
我被鲁滨逊●克鲁索这个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所深深地吸引了,不禁有感而发。
(点明篇目写出总印象)
故事主要说了鲁滨逊克鲁索舍去了安逸、舒适的家庭,私自出海航行。
有一次,漂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但他凭着自己的生存技能和坚强意志,度过了荒岛28年的孤独时光。
(抓住感点简要介绍内容)
(4)围绕感点联系实际写感受
联系“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
以《时光老人的礼物》为例,可以这样去思考:
诗中的孩子们对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很珍爱,表现在哪里?
你觉得应该珍惜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吗?
平时你有哪些珍惜时间的事例或不珍惜时间的做法呢?
以后你会怎样对待时光老人送的礼物呢?
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就把文章内容、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写出真情实感,倾吐真实心声。
而在联系实际谈体会时,不要就事论事,要注意展开想象,从古到今,从近到远,从己到人,从正面到反面。
可以通过联想的方法来表达。
如联想到名言警句、自己的经历、名人故事、生活中的类似现象或者从媒体上看到的有关报道等等,这些都属于读书感受。
这种联想一定要根植于“阅读”,否则联想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只要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关系,都可以大胆自由地写。
如果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作者的切身体会结合起来写,那么他们的读后感一定更真切,更有感染力。
如:
《傻娘的爱》一书的读后感的片段:
读完《母亲的眼泪》,我就想起我的母亲。
(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每次下班后,还操心放学的儿子有没有吃饭?
然后火速冲向家里去厨房做饭。
当我回来时,香喷喷的饭菜已经端在我的面前,吃完饭后,她又开始家庭工作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联想到名言警句)这一句古诗最可以表现母爱的伟大,每位母亲都是如此平凡,又如此伟大!
一如文中的傻娘。
父母对子女的爱,大多表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平平淡淡是爱,轰轰烈烈也是爱!
这些点点滴滴的爱,积累起来,就是一生最珍贵的财富!
(直接表达读书感受)
读后感,是有“读”有“感”,“读”、“感”结合的。
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合于只谈一点体会。
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
无论用哪种方法写,必须做到二不要;不抄录课文:
要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
建议初学者采用“先读后感”的方法进行写作。
下面依然以“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为例,来说明如何边叙边谈体会。
(注:
加黑的字是作者的感受,未加黑的是作者读到的内容。
)
被困荒岛的鲁滨逊在岛上做了一个“日历”,并且每天,写日记。
这正是他不屈不挠的意志的表现。
他这样做,是想证明自己还活着,且活得明白,并没有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没有因为漂落到荒岛上而失去踪迹。
表现出了他坚强的意志,也反映出了他是一个不屈不挠,渴望生活,勇于面对现实的人。
在荒岛上他用勤劳创造了生活,创就了人生。
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
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从中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坚强,生存信念极执着的人,并且务实肯干,情于创作。
正是他的这些精神品质,才使他把握住了生存机会,创造了物质条件。
身处困境的鲁滨逊用笔记的方式把自己所经历的一些事情用“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他的幸与不幸公正地记下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鲁滨逊在鼓励鼓励自己不气馁,对于各种消极的事情也能感受到极积的一面。
是啊!
在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要学习他善于把事情的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后,我受到巨大的震撼,得到了极大的启示:
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失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
(这本书给作者的总体感受)
(5)读后感结尾升华感点
概括中心,总结全文,或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发人深思。
根据不同类型的读后感可采用不同的结尾形式。
结感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但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也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
读后感的基本格式
(一)标题
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感点)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题材)
(二)正文结构
⒈点明篇目写出总印象
⒉抓住感点介绍内容
⒊围绕感点议论感想
⒋围绕感点展开联想
⒌总结感受升华感点
例文:
拥有一颗纯洁的爱心
——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好文章,名字叫《梦想的力量》,文中年仅6岁的小男孩瑞恩,有爱心,富有同情心的行为让我十分感动。
(点明篇目写出总印象)
《梦想的力量》中的男孩瑞恩,在听了老师说非洲的孩子生活困苦,成千上万的孩子因喝了不干净的水死去后,下决心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瑞恩放弃玩耍的时间,靠做额外的家务活来赚取打井的钱。
经过不懈努力,瑞恩的愿望最终实现了。
(抓住感点介绍内容)
一个年仅六岁的小瑞恩,有一个很伟大的梦想,希望给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当得知70元钱只能买一个水泵,打井要2000元钱时,而瑞恩只是说:
“那么我来挣吧!
”这连大人都很难做到的事,他做到了!
他以梦想的力量,以坚定执著的精神,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最终感动了许多善良而有爱心的人,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她成立了“瑞恩基金会”,已经在非洲挖了70多口井。
小瑞恩心中想着的就是那些无辜的,因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的孩子们。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
瑞恩的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
(围绕感点议论感想)
瑞恩的爱心使我想起了白芳礼老人。
白芳礼老人在74岁以后的生命中,为了圆一个让贫困孩子能继续学业的梦想,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35万元人民币,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
而他自己却将物质生活压到了不能再低的地步。
他一年四季从头到脚穿的总是不配套的衣衫鞋帽,那都是他从街头路边或垃圾堆里捡来的。
老人和瑞恩同样都拥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梦想,他们既使我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又使我体会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围绕感点展开联想)
梦想的力量》给我一个启示:
从小不仅要有一颗爱心,懂得关于他人,还要拥有一个美好的梦想。
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
(总结感受升华感点)
例文欣赏英雄的壮举,不朽的史话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我深受感动。
(开篇简洁)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1941年秋,七连六班的五位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祁连队主力,把敌人引上狼牙山,痛击敌人,最后子弹打光了,五人英勇地跳下悬崖。
这篇文章把五位壮士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为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描写得淋漓尽致。
(对原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概述)
俗话说得好:
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五位壮士在万分紧急
的关头,脑海中就只有一种想法:
只要能保护人民群众,和祁连队主力,我们的牺牲就是值得的。
这让我想起了我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荆轲刺秦王。
临行时,荆轲唱了两句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这说明荆轲知道此去九死一生,但他还是毅然前往。
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难道不令人佩服吗?
(结合历史的经验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与书中相近、相似人和事。
)
此外还有董存瑞,罗盛教……这些壮士在危急时刻,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啊!
他们是我心中最钦佩的人!
(点明中心,说明感动的原因。
)
例文 读《军神》有感
今天,我读了《军神》这篇课文,深深的被刘伯承将军那钢铁般的意志感动了.
《军神》这篇课文主要写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药,表现了刘伯承钢铁的意志,表现了作者对刘伯承将军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当我读到“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捉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根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时,想到刘伯承将军当时要忍受多大的痛苦,我与刘伯承将军相比简直有天渊之别。
有一次,水煮开了,妈妈叫我把水入进暖水壶时,不小心水溅到了我手上,我痛得把水壶扔出一边,哭着叫妈妈帮我涂药。
刘伯承将军动手术不用麻药,而且不吭一声,而我被水烫一下就哭哭啼啼。
读了这篇课文,我才明白我是多麽的渺小呀!
又如文中说到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将军动手术,他不但不叫还一直数着刀数,清楚地知道沃克医生割了七十二刀!
多麽坚强的意志呀!
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两辆正在奔驰的汽车撞在一起。
“砰”,一辆车被撞出一边,一辆车横在路上。
突然,被撞出一边的车的车门打开了,司机从里面艰难的走了出来,只见他的头流着鲜血,白色的衣服都被染红了。
但他坚持走到路边,边用手机报警边向旁边的行人求救,直到救护车到来为止。
周围的人都被他那坚强的意志感动了。
如果那个人是我,早就痛的说不出话来了,哪里还想到去报警求救呢?
读了《军神》这篇文章,我深刻的认识到,人生于世,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有着像刘伯承将军那样坚强的意志,沉着面对,困难和挫折就一定会被克服。
例文读《钓鱼的启示》
读完《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和父亲在小岛上钓鱼,在离鲈鱼捕捞的时间仅剩两个小时的时间,作者钓到了一条又漂亮、又肥美的大鲈鱼,他又兴奋、又得意。
可父亲看了看时间,豪无商量地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去。
“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跟大鲈鱼道别。
但是,这件事使“我”受益匪浅,因为这是一份金钱买不到的人生财富。
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次,因为一个男孩在学校走廊上玩耍,在进行跳远的动作时,口袋里突然跑出五元钱,他还没有发现,就上课了。
我捡起五元钱,得意地想着,这五元钱,对于我来说可不少啊!
我可以用它买五十根棒棒糖或是五十支铅笔,我的文具盒就都要塞满了!
可是我又想,用这五元钱,我会很快乐吗?
不知什么力量鼓励着我,让我迅速地把钱还给那个男孩。
虽然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男孩,也没有得到一句表扬,可我,为自己的所做所为感到自豪。
现在的社会五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
只要克制自己,就不会被物质财富所诱惑。
要从小受到严格的训练,才能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例文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如果你的儿子已被昔日充满孩子欢声笑语的学校的废墟所埋,你会不断挖掘,救出自己的孩子吗?
如果你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会让别人先脱险吗?
就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我找到了答案。
这篇课文我一口气读了三遍。
文章写了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失去了孩子极度悲痛的情况下去儿子昔日的学校不停的挖掘。
在他挖掘的过程中,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来到这里,痛苦的喊“我的儿子!
”“我的女儿!
”喊完后便绝望的离开。
也有许多好心人来劝他,但都被他拒绝。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儿子在等我!
在他不停的挖掘了38个小时后,听见了孩子的声音,并最终开辟了一个出口,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14个同学,表达了这位父亲对儿子多有责任心啊!
而他的儿子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时候让同学们先脱险,这个儿子又又是多么无私啊!
我读后心潮澎湃。
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
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
如果这位父亲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
”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如果这位这个儿子畏惧死神而先上去了的话,那他的14个同学就有可能升入天堂了。
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
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让大人给我买玩具,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也无可奈何,只好给我买。
自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绝不会在像小时候那样做了。
如果大家能把文章中那对父子的精神用在学习和生活上,我们一定会天天向上,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例文读《童年》有感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
阿廖沙父母双亡,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
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
而那个年代呢?
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例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当我合上《三国演义》这本书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本书里写了许多具有正义感的人物。
不过,我最敬佩的,就是诸葛亮了。
他十分的机智,灵敏。
自从刘备请他出山后,他便专心致志地辅助刘备。
当刘备在白帝城逝世之后,诸葛亮还是忠正不二的辅导刘备的儿子——刘禅。
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攻打五丈原时,诸葛亮发誓一定要打败司马懿。
在那几年间,他一直为战争的事情而忙碌,不料得了肺结咳,可他在患病期间,还是一直为战争而劳累。
直到死时,也不忘把战后事理一一告诉自己的属下。
诸葛亮,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人士,他为一件事奋斗到底的决心,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写成了一个狠毒,奸诈的阴谋家,大奸臣。
曾有人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但我认为并不能简简单单地说曹操是能臣,或是奸雄。
第一,曹操很擅长打战,在他所指挥的官渡之战中,他以七万精兵,大破袁绍七十万大军,堪称军事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第二,曹操又是出色的政治家。
治理国家是曹操的强项,他不仅爱惜人才,而且重视土地制度,粮食问题。
所以,说他是能臣没有错,可这不能说曹操不是奸雄。
曹操就是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唯我主义服务观。
曹操还做过许多不仁不义的事情,正是他的“谋略”使他更狡诈,他的“才干”使他更残暴。
曹操出于恐惧与猜忌,杀死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将俘虏来的群众当炮灰,为报父仇,攻打徐州时,军所到之处“杀人民,发掘坟墓”。
华佗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曹操患有严重的头疼病,神医华佗医术高明,他只给曹操扎了一针,曹操的头就不疼了。
曹操想让华佗留在他的身边,专门给他看病。
可是华佗立志为天下百姓解除病痛,曹操见他如此固执,便把他杀了。
其实无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为北方的统一,作出无比卓越的贡献。
这本书真的很不错,我还要再多看几遍,从中吸取更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多的精华。
例文《詹天佑》读后感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了《詹天佑》这篇课文。
课文讲得是詹天佑主持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事迹。
我被他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被他的杰出才能所折服。
詹天佑你真伟大!
1905年,面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詹天佑没有惧怕,没有退却,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在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的时候,困难重重,但他没有退缩,而是想方设法去克服。
因为在他心中有一个信念:
这是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会惹外国热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强大的爱国动力和杰出的才能,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会击,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这是一条爱国路!
这是一条争气路!
读了詹天佑的故事,爱国之情在我心中奔涌,想到了和他一样的人。
比如钱学森,他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早年留学美国,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但是,当他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
当他办好回国手续,买好机票,正在这时,美国移民局不许他回国,说他是间谍,行李里装着重要机密,美国联邦调查局不断迫害他,但他没有放弃,不断提出要求:
我要回国,回到我的祖国去!
他斗争了5年,他的斗争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1955年9月17日,他登上了回国的客轮。
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伟大复兴需要一大批像詹天佑、钱学森的爱国志士去建设、去创造。
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立着成才,长大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