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11.docx
《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1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必修二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11
语文必修二专题三版块一苏教版最新同步教案
《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教学过程设计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泪( )牧以?
(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5其实百倍;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3盖失强援( )
○4今言“华”为“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5弊在赂秦( )
○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7或曰:
“六国……”( )
○8或未易量( )
○9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10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
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
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三.研习新课
1.诵读第1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
提问:
○1问:
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问:
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2.诵读第2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提问: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2问:
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3问:
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3.诵读第3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提示:
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
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
○1问:
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
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
○2问:
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
赞扬什么?
批评什么?
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3问“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
小结:
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
“不赂者以赂者丧”。
○4问:
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
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号?
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4.诵读第4段。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提问: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如何解释?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2问:
“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
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问:
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
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4问:
“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诵读第5段。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提问:
○1问:
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
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
“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2问:
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3问:
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
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
这样做好不好?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
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
为什么?
《六国论》参考答案
1.预习提纲: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赢 ②赢 ③赢 ④殆 ⑤怕 赔
(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
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
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
③速——迅迅,快。
④颠覆——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⑤其实——连词
(4)○1爱惜○2吝惜○3发语助词(表原因)○4大概○5弊病○6困顿(失败)○7有人○8或许○9拿用○10凭借
(5)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
②诸侯;秦。
③刺秦王;抗秦之。
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
“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
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2.诵读第1段。
○1问:
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3问:
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
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诵读第2段。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2问:
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
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问:
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4.诵读第3段。
○1问:
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
(“五国既丧”。
)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
(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
○2问:
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
(有赞扬,有批评。
)赞扬什么?
(以武力对抗的政策。
)批评什么?
(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3(“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4问:
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
(“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
)为什么在此前要加“问使”二号?
(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则能办到的。
)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
)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5.诵读第4段。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如何解释?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
小结:
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并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2问:
“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
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
○3问:
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
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上段句求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
○4问:
“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
6.诵读第5段。
○1问:
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
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
(“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
)“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
○2问:
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
○3问:
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
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
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
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
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
四人一小组。
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
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
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注意:
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
)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
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
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
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
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
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
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
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
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
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
为什么?
分析:
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
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
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
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
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
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
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
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
“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
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
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
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