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5548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教案.docx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教案.docx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科学上教案

教学进度计划表

科目:

科学年级:

三年级2016年8月27日

时间

教学内容

节数

备注

1

9.1----9.2

开学第一课,常规、学习实验室制度

1

2

9.5----9.9

学习科学观察方法11校园寻宝”

2

3

9.12---9.16

12观察宝贝”

1

中秋节

一天

4

9.19----9.23

13整理百宝箱21身边的植物

2

5

9.26----9.30

22常见的动物31本地的土壤

2

6

10.3----10.7

机动

国庆节

三天

7

10.10---10.14

32土壤的种类33土壤的保护

2

8

10.17---10.21

41认识水42流动的水

2

9

10.24---10.28

43溶解44浮与沉

2

10

10.31---11.4

45地球上的水51周围的空气

2

11

11.7----11.11

52流动的空气53压缩空气

2

12

11.14----11.18

54空气中的灰尘61形形色色的材料

2

13

11.21---11.25

62我们的衣服63纸

2

14

11.28---12.2

64材料的应用71我学习了观察

2

15

12.5---12.9

72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复习

2

16

12.12----12.16

考试

17

12.19---12.23

18

12.26---12.30

19

1.2---1.6

20

1.9---1.13

教学总目标

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分析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其中分组实验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学期中后期,这样有利于前期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

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三、“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

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

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四、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

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第一年进行科学学习,没有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对科学探究过程科缺少了解。

所以,本期课主要对学生的科学学习方法和如何进行观察和记录进行重点训练。

要求孩子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1.整体学习状况:

整体学习态度认真,学习热情高,并善于设法自主

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2.学生心理分析:

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

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

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

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1校园寻“宝”时间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模仿科学家一样地去寻“宝”能寻到合适的探究材料。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学习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学习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学习达尔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己的寻宝活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教学准备:

纸和笔、一个小盒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习卷首语,介绍指南车,我们从校园开始走进科学。

2、介绍科学家达尔文。

二、自学提示:

明确任务

1、自读4页的内容。

2、达尔文是怎样寻宝的,谁能给大家说说?

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三、学习达尔文进行寻“宝”游戏。

1、介绍游戏要求。

确定学生活动范围及安全事项

2、查看寻宝清单。

3、开始校园寻宝,用纸和笔记下寻宝时的发现。

4、“百宝箱”收集宝贝。

四、交流寻“宝”发现,

重点交流各自的发现,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检查“百宝箱”,总结全课。

布置学生保留“百宝箱”,下节课带来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校园寻“宝”

1、了解科学家:

达尔文

2、寻“宝”游戏

教学后记:

 

2观察宝贝”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能用语言或简单的文字、图画记录被观察物的特征,同时提出问题并试着作出初步的假设。

2、在观察与思考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

3、观察、认识一些自然物的性质。

教学重点:

学习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了解观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抓住被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

教学准备:

放大镜、前一课找到的“宝贝”、记录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展示找到的宝贝

2、你们为什么觉得它是宝贝呢?

它有什么特别吗?

你是怎样发现它的特别之处的?

你们很不错,发现了那么多。

二、自学提示

1、师:

只有细心观察的人才会有收获,我们这节课就带大家学习达尔文观察宝贝。

板书:

观察宝贝

2、出示学习任务附带观察方法

(1)观察前一节课的“宝贝”

观察的基本方法:

看、摸、闻、听、尝

(2)记录自已的发现

(3)学会用自已的语言描述自已的发现。

(4)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猜想和解释。

三、观察实践活动

1、如果每组选一样你们最感兴趣的宝贝观察,你们选哪一样?

打算用什么方法去观察这个宝贝?

(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完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3、学生观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讨论交流。

(1)小组成员整理好桌上的“宝贝”,填写记录单。

(2)分组说说你们的宝贝的特点及运用的观察方法。

(3)对于你们的宝贝,有些什么问题,有什么解释吗?

(4)小结:

哪个宝贝最有价值?

二、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观察“宝贝”观察的基本方法:

看、摸、闻、听、尝顺口溜:

眼耳鼻舌手人人身上有帮我认东西是我好朋友

教学后记:

 

3整理百宝箱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并能叙述自己分类的理由,懂得给事物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2、能简单处理收集到的研究材料。

3、能独立观察和思考,能乐于和其他同学合作。

善待被寻来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观念。

4、了解什么是分类,分类有什么好处,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在事物的各种特征中找共同特征”,以共同特征为基础进行简单分类。

教学难点:

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或排序

教学准备:

纸盒或瓶子作标本容器、标签纸、胶水、真标本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观察自已的“百宝箱”,里面的摆放的好不好?

今天,我们就来整理自已的“百宝箱”

二、学习整理方法。

1、自学提示

(1)想出自己的分类方法。

给“宝贝”分类

(2)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说出分类的标准。

(3)学习制作标本,把自已的宝贝制成标本。

2、小组交流分类方法,全班汇报讨论。

3、开始分类、总结汇报。

4、制作标本

师:

科学家为了长期研究“宝贝”把它们制成标本,我们也来试试。

师:

老师出示石头标本或树叶标本,激起学生的制作热情。

介绍标本的制作方法。

5、分小组制作标本,教师指导。

三、拓展延伸

1、标本展览,成果交流。

2、选出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表扬。

板书设计:

整理“百宝箱”

一、给“宝贝”分类

二、制作标本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身边的动植物

1身边的植物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

3、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

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5、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

那你知道咱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吗?

教学新课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1、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

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

2、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植物特征,认识植物。

3、出示学习提示

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4、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

二、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5、教师小结。

三、有趣的植物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

2、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

拓展延伸

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身边的植物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二、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三、有趣的植物

教学后记:

 

2常见的动物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2、能观察记录。

3、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条件下的定性观察。

4、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