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公务员在线考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5279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的物质性公务员在线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世界的物质性公务员在线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世界的物质性公务员在线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世界的物质性公务员在线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世界的物质性公务员在线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的物质性公务员在线考试.docx

《世界的物质性公务员在线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的物质性公务员在线考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的物质性公务员在线考试.docx

世界的物质性公务员在线考试

世界的物质性

大纲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意识与物质

2.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二、物质的定义及对其的理解

1.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2.物质的定义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2.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意义

四、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及其能动的反作用

1.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

哲学

C02:

哲学的基本问题

C03:

唯心主义

C04:

唯物主义

C05:

物质

原理

K01:

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K0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K03: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K04:

对物质定义的理解

K05: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K06:

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意义

K07: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K08: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重要信息

I01:

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出了明确表述

正文

导言:

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学习哲学,先要从“哲学是什么”,或者说“哲学为什么不是别的什么”说起。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多处提到“哲”:

《书·皋陶谟》:

“知人则哲”;《尔雅》释“哲”:

“哲,智也”。

在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大雅》和《小雅》篇分别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哲夫、哲妇,即明达、才智者。

倾城,是指城邦覆灭。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意思是“智慧的丈夫为城,智慧的妇人坏城”。

汉语词“哲学”译自philosophy,philosophy来源于希腊文philosophia,它是“philein”和“Sophia”的组合,意思是追求智慧、爱智慧。

哲学:

爱智慧之学。

可知:

为什么哲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外?

因为哲学既不研究自然现象,也不研究社会现象,它只告诉人如何生活和实践。

哲学可以说是一种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构建。

我们学习哲学就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恩格斯说得很明确: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毛泽东中国式的表述:

“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论理学,也是一个东西。

我们学习哲学的目的有两方面的意义:

(1)提高我们的境界和智慧;

(2)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领悟一种世界观,拿了这个世界观来作为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论。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意识与物质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即人和他面对的世界)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

它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列宁指出: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客观上是三项:

(1)自然界;

(2)人的认识人脑(就是那同一个自然界的最高产物);(3)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两者在本质上是不是同一个东西。

2.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

在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解决原则是不同的。

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我们叫可知论;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容易导致不可知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只有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才可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也只有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才可能把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底。

二、物质的定义及对其的理解

1.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大千世界,各有不同,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存在着某种比日常所见的存在物更加抽象的、共同的东西,并试图寻找一个更高、甚至最高的存在物。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种东西构成,后来又发展为“元气说”,把元气看作世界的本质。

古代希腊人则曾从水、土、气、火等元素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古希腊唯物主义的原子论提出“原子”是最高的存在形式,它说世界的共同本质是原子和虚空。

这些说法在古代虽然得不到自然科学的证实,但他们都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用物质原因来解释物质世界,其基本精神是正确的。

2.物质的定义

列宁为物质下的定义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对此定义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理解:

(1)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

(2)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的。

(3)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

(4)物质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

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

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对于这一原理可以有以下四方面的理解: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这是一元论哲学,也就是说大千世界中具体形状的东西有很多,但最高的存在只有一个;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统一于人的意识,这就与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哲学相区别;

(3)具体科学的发展,不断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通过辩证思维的运用,把各个领域的科学成果联系起来,也在世界观的意义上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4)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2.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意义

(1)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基础,是我们研究问题、观察问题的出发点,只有坚持这一原理才能有效反对一切迷信和唯心主义思想。

(2)这是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坚持这一原理,就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中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一切关于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都必须从客观世界出发,否则就要犯错误。

四、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及其能动的反作用

根据现代的科学资料来看,人脑的确是自然界中最高级、最复杂、最奇妙的物质系统。

人的意识主要就是与大脑皮层的活动相联系的。

大脑皮层约有两毫米厚。

它有复杂的皱褶、沟回。

如果把这个折叠着的皮层展开,总面积可达两千多平方厘米,相当于一张《人民日报》那么大。

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这成百亿的神经细胞通过它们的轴突、树突联成错综复杂的神经网络,是一个组织高度严密的物质体系。

大脑的某一部位受到损伤,人的心理、意识就会出现部分或全部失调,损伤一旦治愈,意识也就恢复正常。

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意识不能独立于物质而存在。

意识从本质上来讲是取决于大脑这个物质的东西。

在物质的硬件没有问题的前提下,还要有社会生活存在,才会出现意识。

1.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现实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产生了自己的对立物——意识。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包括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以及情感、意志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形式。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意识不是由纯粹的生理学过程形成的,它是社会劳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这种物质的机能;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的,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是客观的。

意识停留在人的头脑里面,形式是主观的,但是它的内容都从客观的对象、客观的现实生活而来。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嫦娥奔月”的神话、星际飞行的科学原理、宇宙飞船的设计、“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些都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

如果没有这些积极的思维活动,人们永远也飞不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去。

可见,人的意识能产生幻想,也能产生科学,还能支配和指导人们的行动,创造出世界上不曾有过的东西。

哲学上把人类意识的这种作用称作意识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说:

“蜘蛛的活动和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这就是我们讲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

具体来说,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认识作用,把握对象的性质、特点及规律;

(2)预见作用,根据对象的规律表现,预测其发展;

(3)确定改造对象的目标,制定计划,选择实施方案,达到目的;

(4)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动,规范和调整社会成员的关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可见马克思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看得非常重要。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是物质决定意识,其次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在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也要注意发挥意识的能动的反作用,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返回顶端

世界的变化与发展

大纲

一、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原则

1.世界的普遍联系

2.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1.量变质变规律

2.否定之否定规律

3.对立统一规律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

联系

C02:

量变

C03:

质变

C04:

矛盾

C05:

矛盾的普遍性

C06:

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和观点

K01:

事物联系的特点

K02: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K03:

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

K04:

量变质变规律在经济建设中的意义

K05: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K06: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K07:

矛盾的对立统一性

K08: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K0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正文

一、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原则

唯物辩证法两个基本原则是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之网,没有什么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物质世界的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认识任何事物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观点。

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要求我们认识任何事物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在联系和发展中全面地看问题。

1.世界的普遍联系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经写道: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恩格斯还指出,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什么是联系?

联系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现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事物、现象及其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指事物、现象及其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事物联系具有以下特点:

(1)普遍性

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

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

整个物质世界就是以多种形式相互联系的整体。

(2)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多样性

联系是复杂和多样的。

物质世界联系的普遍性,是通过具体事物多种多样的具体联系表现的。

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

而事物的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同样会对事物发生影响和作用。

两者都不可忽视。

(4)系统性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不但与它周围的事物互相联系、互相作用,而且事物内部的各部分之间总是处于联系和互相作用之中,构成一个开放的系统。

我们把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并同其周围环境互相作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系统。

系统的特点是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

2.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认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上。

我们对人本身生理上的认识也是如此,如“心”的概念,古代认为“心”这个器官是用来思考的,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一观念被推翻。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表明:

(1)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其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变化,形成发展,发展来自于事物之间的联系;

(2)具体事物都有其发生史,是一个发展的历史过程,无数发展的过程构成世界整体的发展;

(3)事物的运动过程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过程。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但也存在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1.量变质变规律

(1)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关系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和减少,是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性的中断,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和质变具有如下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2)量变质变规律在经济建设中的意义

不能脱离国情、超越国力,急于求成。

要辩证处理“快”与“好”的关系。

应重视量变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从我国这些年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也是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在量的积累基础上,要抓住时机在某一个阶段加速搞几年,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

保持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防止一些量变的积累导致不好的质变,通过调控来保持良好的质变。

2.否定之否定规律

太阳黑子活动具有周期性。

从黑子增多,活动频繁,到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再到黑子大量出现,频繁活动,一般为十一年左右。

从黑子活动来说,有——无——有,多——少——多,就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事物的发展都是以否定的形式出现的。

在自然界中,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巨大杠杆。

天体的演化、地球的发展,都经历了一系列自我否定的过程。

如果没有对原始星云的否定,就不会有太阳系的演化过程,组成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物体以及我们本身的微小粒子,恐怕至今仍处于比空气还要稀薄的弥漫状态之中。

如果没有地球发展早期的一次次否定,造成新的自然条件,生物也不会出现。

生命现象的产生本身就是对无生命现象的一种否定。

在生物界的进化中,简单的、低级的生物发展为复杂的、高级的生物,都是通过新物种对旧物种的否定而实现的。

正是在生物界的一系列否定之中,才出现了高等动物和人类。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用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看待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变革又继承。

事物发展是通过否定实现的;

(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是因为事物发展总是由事物内部矛盾推动的结果。

一方面事物发展的途径,须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包括矛盾两次向对立面的转化,表现出迂回曲折的特征;另一方面事物发展所经过的两次否定,都是扬弃,为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表现出事物在内在的自我否定中,不断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3.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矛盾(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矛盾规律之所以成为辩证法的核心,主要根据在于:

①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最本质的联系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②矛盾观点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基本范畴和基本规律的“钥匙”,把握了这个规律就能去理解量变和质变问题;③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根本分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本性(不是具体事物,是哲学范畴)。

①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

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②矛盾的斗争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分离的倾向;③现实事物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绝对的斗争性存在于相对的同一性之中。

正确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就是要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辩证思维的实质,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重要的是善于区分各种矛盾的不同性质的同一和斗争的形式。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并贯穿于每一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各个方面有其特点。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之中。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共性只是概括了矛盾的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并非个别的全部内容和特点都包括在共性之中。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作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党所遵循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原则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在中国革命中,要推翻旧的制度是矛盾的普遍性,旧制度在中国的表现又是特殊的,与其他国家的状态又是不一样的。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现了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建设社会主义和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制度是矛盾的,这是矛盾的普遍性。

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

只有把握矛盾问题精髓的道理,才能深刻理解党的思想原则,才能懂得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返回顶端

认识与实践

大纲

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2.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飞跃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

实践

C02:

感性认识

C03:

理性认识

C04:

真理

原理

K01:

实践的基本特征

K0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K0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K04: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

K05: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

K0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K07:

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飞跃

K08: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

K09:

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现实意义

重要信息

I0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首先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正文

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首先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即“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旧唯物主义忘记了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人本身是一个主体。

我们不能把世界看作一成不变的,而应看成是不断地处在与人的关系之中的。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认为客体只有在人的实践中才成为认识反映的对象,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不是静止地看待对象,而是从人的行为来看待对象。

实践是人们以一定手段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一个物质活动,不是头脑里面的活动,必须用一定的手段,根据一定的目的来改造外部世界,也就是说跟外部世界发生一种物质上的联系。

实践的基本特征包括:

(1)客观实在性,实践是物质活动,比如农民种地、工人在工厂做工、制造产品,这些活动都有客观实在性;

(2)自觉能动性,人做一件事有一个内在的自觉目的,人以自己的自觉行为与自然界发生一种物质的交换,以得到一种物质的结果;(3)社会历史性,人有社会性,人类社会是以社会的形式、状态来表现的,所以人的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制造产品为自己所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关系中进行的。

一般来讲,人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都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行为,哪怕是直接和自然打交道,必定是在一个社会历史关系中进行的。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我们怎么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甚至人自身,都是由于我们去做某事,才使我们获得了认识,没有实践,认识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我们在实践当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矛盾,需要去认识和解决,实践就成为了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比如关于天气的判断,这是一个认识,至于正确性,需要在实践当中来检验;(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实践连结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说明人与世界不是一个纯意识的关系,而存在于一个历史的联系之中。

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中所固有的,也不是人们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获得感性认识并最终通过实践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深入事物内部,掌握事物的规律。

因此,要认识某一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就只有亲身参加变革这一对象的实践,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这一原理。

2.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任何实践都是在既有的认识指导下进行的。

认识的指导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方面。

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

(l)理论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指明方向,提供方法;

(2)理论提供对未来发展的预见或预测,涉及到我们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3)理论动员、鼓舞和组织群众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奋斗,理论通过一定的传播,产生更大的社会效果,使更多的人投入进来。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形成以后,还会产生问题。

人的认识有相对独立性,一旦形成,有自己的发展路径,这样就产生了如何检验真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一个重要的命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