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浏阳河教案.docx
《音乐课浏阳河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浏阳河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课浏阳河教案
《浏阳河》
【教学目标】
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与欣赏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在通过学生自主演绎歌曲之后,通过类比欣赏《又唱浏阳河》和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让学生多元化了解同一乐思在不同音乐作品中产生的不同风格和音乐感觉。
【教学重点】
1、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找到同一乐思在不同歌曲的运用,提高音乐感受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法、对比法、探讨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师:
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
这条河流名叫什么?
(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
生:
回答
2、师:
你觉得这段旋律情绪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生:
抒情、舒展、流畅……
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
1、师:
(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
(欣赏歌曲)
生:
对答或问答式
2、师:
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待会我们也可以用这些方式来进行表演。
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
生:
对花、什么结籽高又高。
3、师:
其实民歌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演唱形式,比如我唱你来合。
今天老师也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合作。
(出示课件)在前三句的句尾加上重复的字词。
(师范唱,生伴唱)。
(1)师范唱,生按节奏说
(2)既然是我唱你来和,那光说不唱多没劲啊,老师也来做个伴唱,仔细听,老师的伴唱有什么特点吗?
(加入音高,用棒指谱)
生:
重复前一句句尾的音,只有第三处不一样。
音是向上走的。
(3)师:
你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你们能试试跟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和的部分吗?
(师范唱,生来和,纠正第三个音)评价
4、师:
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1)听乐句模唱
(2)摇着船桨荡舟在浏阳河上,似乎能感受到浪头一波一波的涌动。
同学们,那我们唱歌的声音是不是也能来找一找这一推一收的感觉。
(师示范一两句)
(4)这首歌曲中略为上扬又比较舒展,可以作为小高潮的部分在哪里?
应该怎样唱?
(抠一抠最后两句演唱的旋律感觉)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
(5)师:
评价,能否将第二段歌词填进去唱一唱。
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
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
(6)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
(7)师:
之前我们欣赏过各种形式的《浏阳河》,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演唱形式来丰富、表现这首歌曲呢。
你有什么想法呢?
老师想在你们创意中挑选一到两种来尝试着演唱哦,其他同学也可以仔细聆听,选出你所喜欢的方式。
生:
齐唱、合唱、轮唱等想法……(师尝试一两句表现)
(8)师:
可不可以将我唱你来和的形式加进去呢?
我们来尝试一下他的想法好吗?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9)师:
事实证明你们的想法很有创意哦。
(10)完整演绎(领+齐+伴)
(第一段慢速,舒展优美的;第二段加速,活跃欢快地,似乎在歌唱着毛主席和共产党。
)
三、欣赏——体验《又唱浏阳河》
1、师:
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凭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
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播放音乐)
生:
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独唱、伴唱(独唱、有加入合唱的部分)
2、师:
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
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
合唱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将浏阳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唱出了浏阳河人民的激情……
3、师: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合唱的曲谱,感受这浏阳河磅礴的另一面。
(出示浏阳河第一句曲谱和改编后的又唱浏阳河曲谱,将原曲与改编部分进行对比演唱)
4、让我们再次欣赏。
(复听,学生跟着轻声哼唱,在合唱处完整加入进来演唱)
5、师:
《又唱浏阳河》运用了原曲《浏阳河》的旋律元素,但又加入了其他音乐元素,进行了改编,更富有时代气息。
美好的旋律象浏阳河水一般清澈荡漾,它涌动着的音符拨动我们的心弦,你听,老师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小小的改编
四、小结
《浏阳河》的旋律六十年前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旧流行在我们的心中,如今它更是伴随奥运唱响了世界,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浏阳河的声音,让这旋律伴你成长。
《铃儿响叮当》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科书第10册第五课《铃儿响叮当》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曲调流畅、情绪欢快的美国歌曲。
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表现了孩子们热情奔放的性格,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真挚情感。
歌曲为再现的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以“3”、“4”的同音反复为主,加上“×××|×××|×××.×|×-|”节奏的运用,塑造了马儿奔跑、铃儿叮当的欢快的音乐形象。
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小节后半拍开始,“×|××××|×-|”的节奏从弱起进入,这一节奏的重复出现,加上曲调的逐步上移,给人以推动感,刻画了孩子们随着雪橇冲破风雪、飞奔向前的情景。
歌曲的最后乐段的重复再现,并在结尾用一延长的、渐弱的高音“1”,结束了全曲,仿佛雪橇已渐渐远去,而那充满欢笑的歌声仍在风雪中回荡。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钢琴、单簧管、吉他。
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师: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
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
!
[设计意图:
减轻学生压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
二、导入部分:
师:
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
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
用“WU”。
师示范,生跟唱。
4/4
5---|5---|……
板书:
较小起伏的旋律线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验连贯、流畅的声音。
]
师:
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
我们用声音来模仿。
“WU”。
4/4
5---|5---|……
板书:
起伏较大的旋律线。
(粗线条)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验有力的声音,并意识到歌唱中的气息运用。
]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
学生用“LU”来演唱。
(强弱对比)
4/4
5555|5555|……
板书: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验短促、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进一步体会歌唱中气息的运用,从而找到歌唱中声音的“高位置”。
]
师:
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
生分声部练习。
生答:
……像在一起歌唱……
[设计意图:
初步体验合唱的美感。
]
师:
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
2/4
(1)5-|5-|5-|5-|……
WU……
(2)333|333|333|333|…
叮叮当,叮叮当,……
(3)111|111|111|111|……
三声部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
进一步体验合唱的美感,突破歌曲难点。
]
生答:
……就像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
师:
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
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生答:
马蹄声。
师:
我们能不能模仿?
(弹舌)
(1)xxxx|xxxx|……
(2)333|333|333|333|……
叮叮当,叮叮当,……
(3)111|111|111|111|……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
师:
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
师生一起:
“嗨!
”
加入刚才的练习,最后“嗨!
”结束。
[设计意图:
强化学生歌唱的气息支撑,解决歌曲难点。
]
三、学唱歌曲:
1、师:
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
(师单簧管演奏)老师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师演奏《铃儿响叮当》
第一段:
单簧管低音区《铃儿响叮当》B部分缓慢
第二段:
单簧管高音区《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
让学生熟悉旋律,尤其是A部分低声部旋律,用身体动作来体验A、B部分的音乐情绪的不同。
]
2、师:
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
《铃儿响叮当》!
师: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
出示课题。
(多媒体)
师: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情绪怎样?
录音:
《铃儿响叮当》
生答:
……2拍子,欢快……
[设计意图:
完整的感受音乐形象,从音乐要素上分析歌曲。
]
3、师出示旋律谱。
师:
跟着老师的钢琴划拍视唱全曲。
(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
强调:
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
(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
[设计意图:
熟悉旋律,会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
4、师:
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
……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
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
(结束部分不同)
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设计意图:
进一步分析歌曲,解决歌曲的难点。
]
5、生口琴视奏A部分,双声部合奏。
并视唱A部分。
[设计意图:
建立和声的概念,并完成。
]
6、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7、师:
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
(跟琴视唱。
)
8、讲解弱起。
(B部分)
[设计意图:
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并知道弱起在歌曲中的作用。
]
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
10、跟琴试唱歌词。
11、师吉他弹唱范唱全曲。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作铺垫。
]
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词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
四、拓展部分:
师:
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来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
要求:
情绪怎样?
录音:
《铃儿响叮当》3拍子版本。
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
和刚才我们唱的有什么区别?
生答:
拍子不同。
师:
节拍的变化它会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
[设计意图:
进一步感知速度、节拍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
五、结束部分
师:
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草原情深
教学内容:
1、唱歌教学——《牧歌》(民歌)
2、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3、学吹竖笛——《蒙古小夜曲》
教学目标:
1、学会唱《牧歌》。
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
3、学会用竖笛吹奏《蒙古小夜曲》。
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导入: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欣赏乐曲《万马奔腾》。
提示:
1、乐曲描绘的是什么情景?
2、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3、向学生介绍: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
马头琴的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
3、播放(VCD影片),了解蒙古族的地理环境。
(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
)
4、听赏歌曲《牧歌》。
(请学生从歌词中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现的。
)
5、采用哼唱、教师教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
5、组织学生演唱。
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上下句接唱等方式进行。
6、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
(二)欣赏
1、无伴奏合唱《牧歌》。
(《牧歌》已被改变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
)
(1)播放录音。
(2)提出问题:
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歌的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3)根据学生的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
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
它是由人声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
比如我们所听到的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艺术价值、表现意境上与原民歌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的力度和表现幅度上较原民歌的单一声部要丰富。
(请学生谈谈欣赏这首作品的感受。
)
(4)欣赏哈萨克民歌《我们的心毡房》
(请学生注意这首民歌的特点)。
(三)音乐表现——吹竖笛
1、了解这首小曲的节奏特点。
2、自己练习5分钟,看谁先练会,看谁吹的好。
3、以不同的方式抽查。
4、齐奏。
(四)小结:
草原音乐
蒙古族:
蒙古族民歌分“长调”、“短调”。
长调为散板或节奏自由;短调为块板,节奏整齐。
伴奏乐器:
马头琴。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民歌中带有附点、切分,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形态。
旋律节奏自由,音乐情绪活泼、奔放,具有较强的动感。
伴奏乐器:
冬不拉。
藏族:
藏族民歌节奏舒展、自由,旋律起伏较大。
课后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教学——《我们的新毡房》《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冬不拉弹唱《金色的阿勒泰》。
2、学吹竖笛——《北京的金山上》。
3、集体表演《北京的金山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哈萨克族、藏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冬不拉乐器的音色。
2、学会用竖笛吹奏《北京的金山上》。
3、通过排练、表演《北京的金山上》,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以及表现音乐的热情和能力。
4、结合中国地图上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区域已基本单元涉及到的几个少数民族(蒙、哈、藏)风土人情方面的文字材料和照片,让学生讨论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我们的新毡房》
(1)让学生结合乐谱,分析这首歌曲的结构。
(2)根据学生分析,总结:
这首歌曲旋律节奏自由,音乐情绪活泼、奔放,具有较强的动感。
结构
为带再现的二段体。
2、《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
(1)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雪域高原的图片。
(2)让学生讨论:
这首歌曲在演唱风格上有什么特点(高抗、料量、装饰音多)?
这首歌曲后三句旋律上有什么异同?
(3)让学生说说以前还听过那些藏族歌曲?
《洗衣歌》、《北京的金山上》等)这些歌曲与雪域高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3、冬不拉弹唱《金色的阿勒泰》。
(1)让学生画出这首歌的旋律线,看看是否呈延绵起伏的山峦形状。
(2)提问分组讨论:
看课本上的图,哈萨克族少年边弹冬不拉边唱赞美家乡的歌,对你们有什么触动?
你们想去那里旅游吗?
如果去那里,需要做哪些准备?
你们会有哪些收获?
(二)吹奏《北京的金山上》
(1)学生介绍:
教科书上为我们提供了三行谱,其中第一行为旋律声部,第二、第三行为竖笛吹奏的声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你要吹奏的声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2)师弹琴,请学生跟随主旋律吹奏。
(3)师弹不带旋律的伴奏,让学生吹的二、三行简化旋律。
吹奏好的同学可以吹的一行谱。
(4)据学生情况随即分出部分女同学参照教科书上的舞蹈动作图编排动作。
(三)表演《北京的金山上》
(1)请学生参照教科书上的提示自己组织排练。
教师提供简易打击乐器。
(2)全班集体表演。
教师做好协调工作。
小结:
同学们的表演都很精彩,个小组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参与,通过这个小小的舞台,及展示了大家的才华,也增强了每个同学的自信心。
课后记:
环球之旅
(1)——亚洲之声
总要求:
通过学习本单元,了解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洲音乐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以及亚洲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等。
具体要求:
1、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
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
2、解印度尼西亚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学唱《划船曲》。
了解印度音乐的主要特征。
1、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室的有关装置等。
2、投影仪、幻灯机等,以便把地图、图片等投放到屏幕上。
意图:
1、过本章图文、曲谱、音乐相结合的形式学习,形成生动直观的亚洲主要国家的音乐教材内容;
2、以知识讲授、唱歌、欣赏结合的形式学习,了解亚洲音乐;
3、每个主要亚洲国家或选一首歌、或选一支乐曲、或选一至二幅图;以不同的表达形式的教学内容、一点给棉的叙述和联系方式,表现有关国家乃至东亚、东南亚、南亚的音乐。
重点与难点:
1、各国音乐特征。
2、印度音乐。
(第1课时)
(一)合本单元开头的图片,见数额亚洲和亚洲音乐。
导入本课的方法,可以教师说,也可以师生共同参与。
(二)东亚:
朝鲜半岛、日本半岛音乐与中国有着悠久的联系。
日本的雅乐、朝鲜的乡乐都受到中国唐代以来音乐的许多影响。
中国的琵琶、、筝、三弦及其它音乐作品传往东亚成为对日本、朝鲜传统音乐有重大影响的部类。
1、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的有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太平洋岛国,一亿多人口。
主要音乐有雅乐、能乐;一种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结合的艺术,筝乐尺八乐、三味线音乐等。
2、介绍《樱花》
(1)由歌名——花名——名花——日本国花;春日赏樱的民俗,民间名歌、国之名歌;歌词内容与风格。
对樱花的喜爱与赞颂、赏花的欢乐。
(2)旋律特色。
都节调式的特色:
五声、二个半音,三种级进:
L大二度67(760;小二度34(43),71(17);大三度64(46),31(13)。
音与音连接的特色:
乐句内各音级进的连接;乐句之间连接要么级进式连接,要么大跳连接。
C大调,4拍子。
(3)字对一音为主。
朴素的语言与简单的词曲结合、从容不迫的节奏。
3、学唱《樱花》
(1)教师播放《樱花》的录音或VCD,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同时介绍或想象春日赏樱的户外活动。
(2)学生可边打拍子边听唱,注意句末长音的长度。
(3)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的朗诵诗歌,启发想象,注意情景;而后注意诗歌与旋律对应的长度、念读。
(4)可先由女声唱旋律或唱歌,清澈的女声与这首歌的情景更吻合。
然后,全体同学合唱。
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先后歌唱组合。
(5)欣赏《春之海》
4、朝鲜半岛音乐包括:
雅乐(管弦合奏音乐与管乐合奏音乐、吹打、歌乐)、民俗音乐(包括唱乐、农乐、杂歌、民谣等)。
主要乐器为弦琴、伽倻琴等。
伽倻琴在女性中广泛流传。
无半音的五声音阶:
la、do、re、mi、sol、la为常用的。
(1)欣赏朝鲜半岛音乐。
听歌曲《清津浦船歌》。
注意这首歌的6/8拍特色,采用这种节拍起到描写行船、渔业劳动的具体形象的作用。
歌曲中的衬词模仿罗鼓乐的声响,使歌曲增添了民间生活的情趣,反映了渔人的快乐的劳动生活与乐观精神。
组织学生配合歌曲打出其中的罗鼓乐节奏。
让学生听倻琴音乐片段。
(2)小结朝鲜音乐。
以“小竞赛”内容做练习,看谁做得更快、更准确。
课后记:
本节课,通过知识讲授、唱歌、欣赏结合的形式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朝音乐及各个国家的传统乐器的音色。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第2课时)
(一)介印尼与印尼音乐。
听印尼民歌《划船曲》,体会海上行船的情景,并作相应的舞蹈、表演动作。
(二)听甘美兰音乐。
(三)欣赏泰国民间乐曲竹板琴合奏。
(四)欣赏孟加拉民歌《祖国母亲让我上前线》,从中体会优美的歌乐声与上前线的情境之间的联系。
(五)印度与印度音乐。
看图听音乐。
听西塔尔琴音乐、印度鼓乐。
谈印度音乐特点、独特的律制、异常丰富的旋律、即兴演奏在表演中的重要性、弹弦乐器在乐器与器乐中的突出地位。
(六)小结南亚音乐、亚洲音乐的特点。
(七)组织学生进行“小竞赛”活动,从竞赛中增强对亚洲音乐的进一步了解与记忆。
知识介绍:
(1)东南亚
①泰国
大陆地区的泰国五千多万人口中泰族占40℅,为主要民族。
泰国在民族方面与中国有密切联系,佛教为其国教。
泰国音乐与中国、印度、印尼、柬埔寨音乐有着众多联系,如锣群艺术、中国广东音乐都对泰国仅存音乐有一定影响。
泰国音乐常用七等分音阶,二拍子。
●欣赏《竹板琴合奏》
②印度尼西亚
岛屿地区的印度尼西亚,由13700多个岛屿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人口约一点八亿人。
其音乐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既有受中国、欧洲影响的音乐,也有像甘美兰那样独具本土特色的音乐。
●欣赏《划船曲》
●学唱《划船曲》
●欣赏《甘美兰》
③介绍西塔尔
西塔尔和维那都是印度著名的弹弦乐器。
印度音乐家崇尚即兴演奏。
作为音乐作品构成基础的旋律性和节拍、节奏十分丰富。
●欣赏《曼德》(西塔尔独奏)
●欣赏《印度鼓乐》
小竞赛:
下面的演出图分别代表了那个国家(泰国、印度、日本、朝鲜)的表演形式?
课后记:
《四季歌》(日本民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歌曲《四季歌》,学习日本的舞蹈动作,感受日本音乐、舞蹈发民族特点。
2、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感受节奏、音色的变化。
3、在感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和表现力的欲望。
教学重要难点:
让学生感悟音乐,表现音乐
教具:
多媒体的课件,电子琴,日本的舞蹈需要的伞和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听《我的中国心》走进音乐教室。
用音乐来进行师生问好。
一、引进音乐
师:
老师出个迷看同学们是怎么样的呢?
日出日落照就了四季的形成,说起四季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很好奇,打击对春夏秋冬那个季节情有独钟呢?
还有你们的理由。
A说:
……
B说:
………
C说:
………
师:
由于各自的性格,爱好,对待四季也随着不同,四季其实都有他独特的魅力之处,像春天的生机,夏天的活力,秋天的浪漫,冬天的回忆,也许这些才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喜欢春天的人-------心地纯洁的人
喜欢夏天的人-------意志坚强的人
喜欢秋天的人-------感情深重的人
喜欢冬天的人-------胸怀宽广的人
师:
那么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用音乐来展现”四季”的魅力.同学们打开课本22页<<四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