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4118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 1.docx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 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 1.docx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1

10.1压强

基本

环节

基本内容

组织教学

【导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的定义公式。

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

4.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这一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6.能用压强公式掌握简单的测量方法和进行定量的计算。

1.在教材P76页,画出图(a)锤子对钉子作用力的示意图;图(b)运动员对平衡木作用力的示意图;

2.垂直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有关,而且还跟有关。

3.物体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其计算公式为,压强的国际单位是,简称为,符号为,1Pa=N/m2。

4.家庭活动:

将鸡蛋放在手心,全手掌用力,看能不能将鸡蛋捏碎?

根据实验的结果考虑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好汉捏不碎生鸡蛋”思考其中的道理。

一.压力

〖作图〗.观察分析下列三幅图并画出三幅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分析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给压力下个定义。

1.压力的定义

2.压力的方向:

重力和压力的关系:

二.压力的作用效果

.观察分析书本图10-2的二幅图思考什么因素会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

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仔细阅读课本图10-3,来完成实验

①实验应采取什么方法?

②实验中如何反映压力效果?

③采用什么器材,如何具体实施?

观察下面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1.甲乙说明:

2.乙丙说明:

三.压强

①定义:

叫做压强

②公式:

由此引出压强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单位共同组成的。

③单位:

,简称

,符号是。

④介绍压强的物理意义:

1Pa的意义是:

〖练习〗完成图中练习(写出详细过程)

(1)芭蕾演员对地面的压强

(2)大象对地面的压强

 

S=9.5平方厘米

F=475N

一.压强的测量和计算

测量一个人站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强

①如何测量人对地面的压力?

②如何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受力面积?

③需要准备器材:

④简述实验过程:

⑤记录实验数据:

人的质量

m/kg

对地面的压力F/N

地面的受力面积

S/cm2

对地面的压强

p/Pa

当人行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又是多少?

注:

受力面积不规则的物体,如测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脚底的形状不规则,无法

直接用刻度尺来测出其面积.我们可以利用画方格纸的方法,然后在纸上踩上脚印,数出脚印的格数(不满一格的算半格),然后乘以单格的面积,就可以得出脚的底面积.这种方法可以用在测不规则形状的面积上.格子越小越精确.

 

〖练习〗1.小明学过了压强后,决定测算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他首先测出自己的质量为56kg,然后站在方格纸上并描出自己站立时一只脚的鞋印,如图所示。

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面积是5cm2,据此可算出这只鞋印的面积约为cm2(计数时凡大于半格、不满一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最后算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a。

(g取10N/kg)

二.增大和减小压强

〖思考〗①压强是越大越好,还越小越好呢?

②如何去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呢?

观察课本及以下相关图例,了解压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归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方法:

、。

2.减小压强方法:

、。

【巩固提高】

如下图所示,F=15N,G=20N,则物体对于支撑面AB的压力如下:

甲为N,乙为N,丙为N,丁为N.

1.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若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A.F变大,P变大B.F不变,p变大

C.F变大,P变小D.F不变,P变小

2.一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A.50N103PaB.50N104PaC.500N103PaD.500N104pa

3.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

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4.如图所示,A为边长0.1m的正方体,重5N,B为粗糙水平面,F为竖直作用在A上的力,大小为6N,则图甲中B所受压力为_______牛,受到的压强是_________Pa,图乙中B所受压力为_______牛,受到的压强为_________Pa。

5.一块砖平放和

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4:

1,则平放和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压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茶壶的质量是0.2kg,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6kg的开水,把它放在面积为0.8m2水平桌面的中央.试计算:

(g取10N/kg)

(1)茶壶对桌面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7.1《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

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

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

证这一环节。

2、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

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

”,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

1、什么是力

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

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2、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

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

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

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4、力的示意图

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

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例题加练

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找出作用点;

3.找

出受力方向;

4.画出带箭头的线段;

5.标出数值和单位;

6.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

五、力的相互作用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在交通事故中,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

这说明了什么?

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

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

车子会“受伤”,说

明车子受到

了墙对它的作用力。

总结: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

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应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

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

师生共同列举:

跑步、划船、游泳等;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

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④如何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让学生回想气球游戏,找一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释气球会飞出去的原因。

教师总结。

同时说明火箭发射升空、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利用这一原理。

⏹布置作业

课后

动手动脑学物理

a.板书设计

7.1力

一、力的概念

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单位:

牛顿,简称牛(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

五、力的相互作用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