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3971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docx

《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docx

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

[模拟]计算机二级(VB)笔试-15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第1题:

数据库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它们是

A.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B.模式设计和内模式设计

C.内模式设计和物理设计

D.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性设计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2题:

设a=5,b=6,c=7,d=8,则执行下列语句后,x的值为______。

x=IIF((a>b)And(c<d),10,20)

A.10

B.20

C.30

D.300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函数пF(expr,vall,val2)与IF语句相似,当布尔表达式expr为True时,则选择vall的值,否则选择val2的值。

第3题:

以下数据结构中不属于线性数据结构的是_______。

A.队列

B.线性表

C.二叉树

D.栈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线性数据结构属于数据的逻辑结构,具体是指逻辑上满足两个条件:

①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②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可以看出,二叉树逻辑上有两个子结点,故不属于线性数据结构。

第4题:

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DimI,Num

Randomize

Do

ForI=1To1000

Num=Int(Rnd*100)

PrintNum

SelectCaseNum

Case12

ExitFor

Case58

ExitDo

Case65,68,92

End

EndSelect

NextI

Loop

EndSub

上述事件过程执行后,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Do循环执行的次数为1000此

B.在For循环中产生的随机数小于或等于100

C.当所产生的随机数为12时结束所有循环

D.当所产生的随机数为65,68或92时窗体关闭、程序结束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5题:

为了把一个记录型变量的内容写入文件中指定的位置,所使用的语句的格式为______。

A.Get文件号,记录号,变量名

B.Get文件号,变量名,记录号

C.Put文件号,变量名,记录号

D.Put文件号,记录号,变量名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Put语句的格式为:

Put[#]filcnumber,[recnumber],varname 其中filenumber表示有效的文件号。

recnumber表示记录号或字节数,即开始写入的地方。

Varname表示变量名。

第6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B.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程序中错误的位置

C.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最好由程序编制者自己来完成软件测试的工作

D.软件测试是证明软件没有错误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关于软件测试的目的,GrenfordJ.Myers在《TheArtofSoftwareTesting》一书中给出了深刻的阐述: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一个好的测试用例是指很可能找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用例;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整体来说,软件测试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第7题:

下列操作中,不能向工程中添加窗体的是______。

A.执行“工程”菜单中的“添加窗体”命令

B.单击工具栏中的“添加窗体”按钮

C.右击窗体,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添加窗体”命令

D.右击工程资源管理器,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添加”命令,然后在下一级菜单中选择“添加窗体”命令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向工程中添加窗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①执行“工程”菜单中的“添加窗体”菜单命令。

 ②单击工具栏中的“添加窗体”按钮。

 ③在“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的菜单中选择“添加”命令,然后在下一级菜单中选择“添加窗体”命令。

第8题:

有如下程序:

OptionBase1

PrivateSubFormClick()

Dimarr,Sum

Sum=0

alt=Array(1,3,5,7,9,11,13,15,17,19)

Fori=1To10

Ifarr(i)/3=arr(i)\3Then

Sum=Sum+arr(i)

EndIf

Nexti

PrintSum

End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窗体,输出结果为______。

A.25

B.26

C.27

D.28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OptionBase1表示数组的下标是从1开始的。

本题中先定义arr=Array(1,3,5,7,9,11,13,15,17,19),即a

(1)=1,a

(2)=3,a(3)=5,a(4)=7,a(5)=9,a(6)=11,a(7)=13,a(8)=15,a(9)-17,a(10)=19,而在循环语句中就是要求把能被3整除的数加起来,即4

(2)+a(5)+a(8)=3+9+15=27。

第9题:

通常情况下,垂直滚动条的值是

A.由下往上递增

B.由上往下递增

C.由左到右递增

D.由右到左递增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一般情况下,垂直滚动条的值由上往下递增,最上端代表最小值,最下端代表最大值;水平滚动条的值从左到右递增,最左端代表最小值,最右端代表最大值。

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第10题:

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Timer1的计时器控件,要求每隔0.5秒发生一次计时器事件,则以下正确的属性设置语句是

A.Timer1.Interval=0.5

B.Timer1.Interval=5

C.Timer1.Interval=50

D.Timer1.Interval=500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计时器控件的Interval属性用来指定计时器事件之间的毫秒数,本题要求每隔0.5秒发生一次,所以其值为500,正确答案为选项[D].。

第11题:

A.AA

B.aA

C.Aa

D.aa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了KeyPress事件和KeyDown事件,下面我们具体说明一下两个事件。

当按键盘上的某个按钮,将发生KeyPress事件。

该事件可用于窗体、复选框、组合框、命令按钮、列表框,图片框、文本框、滚动条及文件有关的控件。

用户自己可以定义KeyPress事件过程,一般格式为:

PrivateSubForm_KeyPress(KeyAsciiAsInteger)EndSubKeyPress事件是用来识别按键的ASCII码。

KeyDown事件返回的是键盘的直接状态,返回的是键;而KeyPress事件返回的是"字符"的ASCII码。

所以要输出字符还得用Chr函数。

第12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方法是对象的一部分

B.在调用方法时,对象名是不可缺少的

C.方法是一种特殊的过程和函数

D.方法的调用格式和对象属性的使用格式相同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命题目的]考查考生对对象方法的掌握情况。

[解题要点]方法是对象的一部分,所以选项

第13题:

下列各控件不包含滚动条的控件是

A.ListBox

B.ComboBox

C.TextBox

D.LabelBox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滚动条的用处是滚动数据或文本,以便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

如果一个控件存放有大量的数据或文本,这个控件一般会带有滚动条。

ListBox,TextBox和ComboBox可以存放大量的数据或文本,本身带有滚动条,而LabelBox仅是显示"标签"信息,一般标签不需要大块文本,所有它不包含滚动条。

第14题:

在列表框中当前被选中的列表项的序号是由下列哪个属性表示______。

A.List

B.Index

C.Listindex

D.Tabindex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List属性:

该属性用来列出列表项的内容。

List属性保存了列表框中所有值的数组,可以通过下标访问数组中的值(下标值介于0到List.ListCount-1之间)。

ListIndex属性:

该属性的设置值是已选中的列表项的位置。

列表项位置由索引值指定,第一项的索引值为0,第二项为1,依次类推。

如果没有选中任何列表项,ListIndex的值将设置为-1。

 

第15题:

A.Alt+F2

B.BBBBB

C.随机出几个数

D.文本框平均内容无变化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此题是有关KeyDown事件的题目,KeyDown是当一个键被按下时所产生的事件,而KeyUp是松开被按的键时产生的事件,如果要判断是否按下了某个转换键,可以用逻辑运算符And。

例如:

先定义了下面3个符号常量:

ConstShift=1,ConstCtrl=2,ConstAlt=4;然后用下面的语句判断是否按下Shift、Ctrl、Alt键;如果ShiftAndShift>0,则按下了Shift键;如果ShiftAndCtrl>0,则按下了Ctrl键;如果ShiftAndAlt>0,则按下了Alt键;这里的Shift时Key]Down的第二个参数;此事件过程中的If后的条件语句如果为真,则是按下了Alt+F2,而本题目中是按下了Shift+F2,所以不执行Then语句,即文本框的内容无变化。

第16题:

以下关于函数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如果不指明函数过程参数的类型,则该参数没有数据类型

B.函数过程的返回值可以有多个

C.当数组作为函数过程的参数时,既能以传值方式传递,也能以引用方式传递

D.函数过程形参的类型与函数返回值的类型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如果不指明函数过程参数的类型,函数类型默认为Variant类型,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

在函数过程中,过程的返回值只有一个,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

一般数组通过传址方式进行传递,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

第17题:

下面关于完全二叉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除了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

B.可能缺少若干个左右叶子结点

C.完全二叉树—般不是满二叉树

D.具有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这里考察完全二叉树与满二叉树的定义及二叉树的性质。

满二叉树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所有结点都有两个子结点的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子结点(叶子结点)的二叉树。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而选项B是错误的。

由定义可知,满二叉树肯定是完全二叉树,而完全二叉树一般不是满二叉树,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叙述。

选项D即二叉树性质(5),也是正确的。

第18题:

浏览表文件的命令是______。

A.USE

B.LIST

C.DISPLAY

D.BROWSE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VisualFoxPro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数据库和表的建立、修改与有效性检验/表记录的浏览、增加、删除与修改在用命令USE打开一个表时,可以用BROWSE命令浏览浏览该表的记录,选项B、C为在屏幕上显示表文件的内容。

第19题:

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______。

A.确认测试

B.集成测试

C.验证测试

D.验收测试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的确定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

第20题:

在窗体上添加一个命令按钮,名为Command1,一文本框,名为text1,则执行如下事件过程后,文本框中的输出为

Fori=1To3

Forj=1To3

Fork=1To2

x=x+3

Nextk,j,i

Text1.Text=str(x)

A.21

B.42

C.54

D.72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For循环控制结构每次执行循环语句,X都加了则:

(3×2)×3×3=6×3×3=18×3=54。

第21题:

数据库技术处于数据库系统阶段的时间段是

A.60年代后期到现在

B.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C.80年代以前

D.70年代以前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数据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历了3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硬件无磁盘,直接存取,软件没有操作系统。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进入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之后,数据管理进入数据库系统阶段。

第22题:

以下关于KeyPress事件过程中参数KeyAscii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KeyAscii参数是所按键的ASCII码

B.KeyAscii参数的数据类型为字符串

C.KeyAscii参数可以省略

D.KeyAscii参数是所按键上标注的字符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KeyPress事件的KeyAscii参数返回用户所按键的ASCII码,类型为整型;它不是按键上的字符;并且KeyAscii参数不可以省略。

第23题:

下列符号常量的声明中,不合法的是

A.ConstaAsSingle=1.1

B.Consta="OK"

C.ConstaAsDouble=Sin1.

D.ConstaAsInteger="12"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用Const定义符号常量时,格式是:

Const常量名=表达式[,常量名=表达式]……,其中常量名中可以用类型说明符,需要注意的是,"表达式"中不能使用字符串连接运算符、变量及用户定义的函数或者内部函数。

第24题: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是

A.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

B.面向数据结构的Jackson方法

C.面向数据结构的结构化数据系统开发方法

D.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两类。

其中结构化分析方法又包括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A-Structuredanaly-sis),面向数据结构的Jackson方法(JSD-Jacksonsystemdevelopmentmethod)和面向数据结构的结构化数据系统开发方法(DSSD-Datastructuredsystemdevelopmentmethod)。

第25题:

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程序: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StaticXAsInteger

StaticYAsInteger

Cls

Y=1

Y=Y+5

X=5+X

PrintX,Y

EndSub

程序运行时,三次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后,窗体上显示的结果为______。

A.1516

B.156

C.1515

D.56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26题:

对窗体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OptionBase1 

 PrivateSubForm_KeyPress(KeyASciiASInteger)arr=Array(12,15,18,20,24) 

 m1=arr1.  m2=1 

 IffKeyAscii=12Then 

 Fori=2To5 

   Ifarr(i)>m1Then

m1=arr(i)  

      m2=i

    EndIfNexti  EndIf

  Printm1

  Printm2 

 EndSub 

 程序运行之后按回车键,输出结果为

A.12  1

B.20  2

C.18  5

D.24  12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了窗体的KeyPress事件过程;在默认情况下控件的键盘事件优先于窗体的键盘事件,在此题中只有窗体了。

窗体的KeyPress事件的格式为:

  PrivateSubForm_KeyPress(KeyAsciiAsInteger)EndSub  KeyAscii=13为回车键,所以按下回车键就执行条件语句,输出结果为121(竖排)。

第27题:

以下事件过程可以将打开的对话框的标题改为"新时代"的是

A.PrivateSubCommand2_Click____CommonDialog1.DialogTitle="新时代"CommonDialog1.ShowOpen  EndSub

B.PrivateSubCommand2Click____CommonDialog1.DialogTitle="新时代"CommonDialog1.ShowFont  EndSub

C.PrivateSubCommand2_Click____CommonDialog1.DialogTitle="新时代"CommonDialog1.ShowEndSub  EndSub

D.PrivateSubCommand2_Click____CommonDialog1.DialogTitle="新时代"CommonDialog1.ShowColor  EndSub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无需多看,一看就可以看出选项[A].是正确的;下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设置标题属性用DialogTide属性,四个选项都一样,所以这个不是区别;再看方法,选项[A].用的是ShowOpen方法,即打开对话框,所以是正确的;选项用的是ShowFont方法,是字体设置对话框,不符合本题的意思,不正确;选项[C].用的是Show方法,但是对话框没有此方法,所以也不正确;最后选项[D].是用的ShowColor方法,是颜色选择对话框,所以也不符合本题的意思。

第28题:

软件设计中,设计复审是和设计本身一样重要的环节,其主要目的和作用是______。

A.避免后期付出更高代价

B.减少测试工作量

C.保证软件质量

D.缩短软件开发周期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29题:

下列程序段的执行结果为_______。

A=0:

B=0

ForI=-1To-2Step-1

ForJ=1To2

B=B+1

NextJ

A=A+1

NextI

PrintA;B

A.24

B.-22

C.42

D.23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For…Next循环跟踪程序:

内循环的循环体执行了四次,外循环的循环体执行了两次,故A=2,B=4。

第30题: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条是______。

A.不同子过程中的局部变量可以具有相同的名称

B.不同子过程中具有相同名称的局部变量指的是同一变量

C.某个子过程中声明的局部变量使用的生命周期仅限于该子过程被执行过程中

D.某个子过程中声明的局部变量使用范围仅限定于该子过程内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子过程中声明的局部变量使用范围仅限定于该子过程内,而且它的使用的生命周期仅限于该子过程被执行过程中。

不同子过程中的局部变量可以具有相同的名称,但指的是不同变量。

第31题:

以下关于图片框控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Print方法在图片框中输出文本

B.清空图片框控件中图形的方法之一是加载一个空图形

C.图片框控件可以作为容器使用

D.用Stretch属性可以自动凋整图片框中的图形的大小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图片框中可以输出文本,与窗体类似,故答案A是正确的。

通过加载一个空图形(Prcture1.Picture=LoadPicture(""))可以清空图片框,所以答案B的表述正确。

图片框可以作为容器使用,即可以作为父控件,这也是图片框与图像框的主要区别之一。

答案C也是正确的。

D选项理解有误,Stretch属性可以自动调整图形以适合图片框,而不是调整图形的大小。

关于Stretch属性,在2002年9月的试题中也出现过,它是图像框比较特殊的一个属性,图片框无此属性。

第32题:

下列语句中,不能实现循环100次的是

A.N=0DoN=N+1LoopUntilN>=100

B.N=0DoN=N+1LoopWhilen<100

C.N=0N=N+1DoLoopUntilN<100

D.N=0DoWhilen<100N=N+1Loop

参考答案:

答案解析:

选项[C].中循环终止条件为N<100,在第一次循环时该条件就为True,所以只执行一次,不能循环100次。

第33题:

以下数据结构属于非线性数据结构的是______。

A.队列

B.线性表

C.二叉树

D.栈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线性表、栈和队列等数据结构所表达和处理的数据以线性结构为组织形式。

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这种线性表只能在固定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另一端称为栈底。

个新元素只能从栈顶一端进入,删除时,只能删除栈顶的元素,即刚刚被插入的元素。

所以栈又称后进先出表(LastInFirstOut):

队列可看作是插入在一端进行,删除在另一端进行的线性表,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

在队列中,只能删除队头元素,队列的最后一个元素一定是最新入队的元素。

因此队列又称先进先出表(FirstInFirstOut)。

第34题:

软件设计中,有利于提高模块独立性的一个准则是

A.低内聚低耦合

B.低内聚高耦合

C.高内聚低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模块的独立程度是评价设计好坏的重要度量标准。

衡量软件的模块独立性使用耦合性和内聚性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

一般优秀的软件设计,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即减弱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和提高模块内的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第35题:

表达式5Mod3+3\5*2的值是

A.0

B.2

C.4

D.6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第36题:

软件需求分析方法中,结构化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结构化分析产生的系统说明书是由一套分层的______、一本数据字典、一组小说明等及补充材料组成。

 

参考答案:

数据流图

详细解答:

第37题:

数据的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