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3857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

宾川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

4月考试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2、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交卷时只交答题卡,请认真填写相关信息。

第Ⅰ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中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古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匠户”制度D.“海禁政策”

2、下列对我国古代“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B.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和专制统治

C.在封建社会初期能

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有利

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

3、下列关于19世纪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它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B.它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早期的民族工业都是机器工业D.它的产生是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影响的结果

4、电视剧《大汉天子》是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5、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

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

“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

”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6、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

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梁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

与这些科

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D.三大改造运动

7、1910年,32岁的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发表科幻小说《绘图新中国》,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

整整100年后,他的预言已经成功实现。

小说中的百年梦想之所以能变成现实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1990年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成就显著

③政府的大力支持

④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

⑤上海自身的综合实力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8、8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多种形式的责任制B.增强企业活力

C.改革管理体制D.改革分配制度

9、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

“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开。

”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10、以下四幅图片的作物原产美洲,15、16世纪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欧洲和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

这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B.郑和下西洋C.美洲的独立运动D.新航路的开辟

11、新航路开辟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不包括()

A.引起“商业革命”B.引起“价格革命”

C.证明地圆学说D.“农业文明”兴起

12、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荷兰D.西班牙

1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经济学理论是()

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C.凯恩斯主义D.供给学派理论

14、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次工业革命是原动力②殖民体系的确立是重要保障

③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是主要手段④列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其政治体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随着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制度,其目的在于()

A.缓和社会矛盾B.刺激社会消费C.改善劳资关系D.美化政府形象

16、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状态的出现说明()

A.凯恩斯主义失灵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败

C.需不断强化国家对经济D.垄断已不适应经济发展

17、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人们将流浪者的窝棚叫“胡佛小屋”,这些小屋聚集的地区叫“胡佛村”,裹身取暖的报纸叫“胡佛毯”。

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胡佛总统的经历与此有关B.人们对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失败的发泄

C.人们对胡佛总统任职时福利政策的赞颂D.人们以此纪念胡佛总统

18、有俄罗斯学者指出:

“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

”20世纪3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推行强权政治D.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9、“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衣服,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

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多种所有制并存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20、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保护;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

龙旗。

造成以一现象的根源

是()

A.中外合资的结果B.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D.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企业大力支持

2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商业

2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试行联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是()

A.江苏、山东B.安徽、四川C.安徽、福建D.广东、四川

23、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

市场竞争力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万分长期共同发展

24、下列对我国不同时期人们衣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开国大典时,有穿着旗袍的妇女参加

B.中共八大召开时,有穿着中山装和人民装的代表参加

C.中共十三大召开时,有穿着西服和夹克衫的代表参加

D.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普遍穿起了长袍马褂和超短裙

25、某一历史阶段,苏联曾投资50亿卢布在东部大规模垦荒种玉米,垦荒地的肥力迅速耗尽,大量土地遭风蚀,换来了沙化的土地和丛生的杂草。

带来这一结果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26、二战后,日本能在短短25年时间内,赶超英、法、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得力于日本推行()

A.混合市场经济模式B.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C.社会市场经济模式D.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2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式是()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C.农业合作化D.家庭联产承包

28、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29、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0、我们习惯上把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浪潮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方式不同B.经营模式不同C.科技含量不同D.能源动力不同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4分.)

31.(12分)

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雷莱爵士曾直截了当地指出: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

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世界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

——摘自《太平洋上的较量》

马克思曾指出:

“对于一种地域性的侵略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的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

——摘自萨拉等主编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

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

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摘自《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三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摘自《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材料四英国对外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其他民族

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

——摘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扼要概括海洋有哪些可以利用的价值?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海防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结合所学史实说明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4分)

(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近代中英在发展海军方面的差异。

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那些认识?

(6分)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1640—1688)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

——马克思《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环顾当时的世界,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

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解说词

材料三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

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

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

——摘自齐世荣等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全新的政体”指什么政体?

其与“君主制”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傲视全球”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4

第7页共8页第8页共8页

分)

(3)材料三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

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某工业大国在哪些方面领先于英国?

(6分)

33、(14分)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

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关系,并且沉重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地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是谁发现的?

材料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分)

材料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对自然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另一方面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棉花、花生和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小麦、谷物等粮食作物的商品率有所提高,同时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人民版《历史》必修(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扩张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4分)

材料三

材料四

瓦特和他的改良蒸汽机

 

(3)根据材料三

,指出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什么?

(1分)这项发明成果首先出现在哪一个国家?

(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哪两个国家?

(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

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

(2分)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__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

宾川四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4月高一历史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B

D

C

A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A

A

A

B

A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D

C

D

D

B

C

D

二、非选择题

31、

(1)海洋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空间,是世界交通的重要

通道,是世界殖民争夺的重要对象。

(2分)

(2)海防松弛,装备陈旧落后。

导致了两次鸦片战争及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水师的战败。

中国海防洞开,中国民主危机逐渐加深。

(4分)

(3)差异:

中国海防力量薄弱,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虽建立了一批近代海军,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始终未能有效维护民族独立。

而英国重视海防和海军力量建设,并把控制海洋作为殖民扩张的一种手段,并最终成为海上霸主。

(4分)

认识:

海防是国家民族独立的基础之一,故应该加强海防建设,构建强大的海军并配备先进装备,以确保民族独立与振兴。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32、

(1)君主立宪制。

特点:

国王是虚君,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对议会负责。

(4分)

(2)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4分)

(3美国(2分)

电力技术,纺织技术,通讯技术,工业总产值,交通运输技术等等。

(4分)

33、

(1)是谁:

哥伦布(1分)

主要观点:

①工场手工业蓬勃发展;②打击封建势力,促进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③对外开始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④地区间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

(2分)

(2)作用:

殖民扩张冲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封闭落后的经济结构,把他们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4分)

(3)改良蒸汽机,英国。

(3分)

(4)美国、德国;电力的广泛应用(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