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3658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养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养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养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养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养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养生.docx

《中医养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养生.docx

中医养生

挠胳肢窝可养护心肺

小孩子之间喜欢互相挠痒痒,也就是挠对方的胳肢窝。

这个小动作其实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养护心肺。

  小孩子之间喜欢互相挠痒痒,也就是挠对方的胳肢窝。

这个小动作其实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养护心肺。

  从中医的角度看,挠痒痒能够刺激到腋窝处的一个重要穴位——极泉穴。

这个穴位是为手少阴心经第一要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经常弹拨极泉穴具有使气血流通的作用,可宽胸理气,养护心肺。

  极泉穴最好的按摩方式是弹拨,但弹拨时并非越用力越好,弹拨的力度应柔和,动作应连贯,忌用暴力。

每次弹拨的量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适度弹拨即可,一般弹拨10次左右。

  以弹拨左侧极泉穴为例,具体方法为:

左上臂稍外展,暴露腋下极泉穴,之后用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摸到左极泉穴,并在穴位附近找到条索状物,此时,固定食指、中指并使指尖轻轻上扣,一前一后地来回弹拨条索状物,弹拨时会有全手电麻感,每次弹拨10次左右即可。

  最好在食指、中指和穴位之间隔一层布,一方面可减少患者的刺痒,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食指与穴位处皮肤的摩擦,便于操作。

弹拨时,使电麻感至手,边弹拨边进行深呼吸。

足部按摩养生

人的足底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网、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密切地联系着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和器官,通过对足部的特定部位按摩可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

   【概述】

    俗话说:

“人老脚先老。

”当人进入老年期,下肢的运动机能明显减退,常出现下肢发软无力,行走不利索。

人的足底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网、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密切地联系着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和器官,通过对足部的特定部位按摩可达到健身延年的目的。

   【按摩疗法】

    

(1)取坐位,先将右足置于左膝上,用左手掌心贴于右足底正中,反复搓擦30次。

然后,将左足置于右膝上,用右手掌心贴于左足底正中,反复搓擦30次。

接着用左手拇指点揉右足涌泉穴,用右手拇指点揉左足涌泉穴,按顺时针方向各揉30次。

    

(2)临睡前30分钟,先在脚盆里加入适量热水,水温不宜太烫。

然后将双足浸入盆中,水凉后再加入热水。

热水可反复多次加入,浸泡时问一般为20分钟。

窍穴按摩

人有九窍,即两眼、两鼻孔、两耳、口、前阴、肛门。

中医认为九窍是人体内脏与自然界相通的要道。

   【概述】

   人有九窍,即两眼、两鼻孔、两耳、口、前阴、肛门。

中医认为九窍是人体内脏与自然界相通的要道。

五脏分别与九窍相连,如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前后阴。

九窍生于先天而养于后天。

按摩各窍及其周围之穴位,一方面能提高各窍的生理机能,防止各窍废用;另一方面能内通五脏,保持内脏功能正常,防治脏腑疾病的发生,强身延年。

   【按摩疗法】

   1.眼窍按摩法

   眼是人体视觉器官,为肝之窍。

按摩眼窍能补益肝血、清利头目、增强视力,使眼神明亮、视物清晰,防治近视、远视、老花、散光、白内障等各种眼疾。

   

(1)用两手示(食)指端分别从睛明穴,沿下眼眶分推至承泣穴,重复30次。

   

(2)用两手拇、示(食)指腹端对捏两眼眶周围的攒竹、丝竹孔、瞳子髂、承泣、睛明穴,从眶上各穴轮流捏至眶下各穴重复5遍。

   (3)微闭双眼,将双手示(食)指或中指指腹端正对睛中穴轻按于上眼皮上,向眼内、外角方向各揉动20次。

   2.耳窍按摩法

   耳是人体听觉器官,为肾之窍。

按摩耳窍能补益肾精、流通气血、增强听力,防治耳鸣耳聋等疾病。

   

(1)用两手拇、示(食)指分别对捏两侧耳轮及耳周各穴。

轮流捏完各穴位1遍,重复进行5遍。

   

(2)用两手中指或示(食)指指腹端在两耳听宫、听会之间上下来回各擦30次。

   (3)将中指指端塞入耳孔,深吸一口气,然后以气鼓耳孔,鼓后手指迅速拿出。

   3.鼻窍按摩法

   鼻是人体嗅觉器官,为肺之窍。

按摩鼻窍能补益肺气、疏通督脉、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1)见本章“头部穴位按摩(3)”。

   

(2)用两手中指或示(食)指指腹顺鼻梁两侧上下来回推擦20次。

   (3)用拇、示(食)两指指端分别按于两侧鼻孔,同时揉动20次。

   (4)用一手拇、示(食)指指腹捏拿两侧鼻翼,捏紧放开反复进行20次。

   4.口窍按摩法

   口窍包括舌、唇、齿、咽喉等,口为脾窍,舌为心窍,齿为肾所主,咽喉为肺之门户,口窍与脾、心、肾、肺四脏关系密切。

按摩口窍能生津健脾、益肾坚齿、清肺利咽、清心泻火,使牙齿坚固,有助食物消化,机体营养得到保证,体强健康长寿。

   

(1)先以上下门牙相对轻轻叩击30次,再以上下磨牙相对轻轻叩击30次。

   

(2)轻轻咬紧牙关,将两腮鼓起如口内含物.并用两腮和舌做漱口运作,连漱30次,待口内津液增加到一定程度,再分3次慢慢咽下,咽时最好能意念咽至脐下。

   (3)丽手拇、示(食)指同时分开,用大拇指及虎口部托住整个下巴,其余四指自然伸直附于面颊两侧,再用两手拇指指腹端自下颌正中向两旁分推30次。

   (4)用一手拇、示(食)指指端分别置于外金津、玉液上,两指相对用力捏按此两穴,至局部有酸痛感为度。

捏后口中津液增多到一定程度后分3次咽下。

   (5)将一手拇、示(食)指分开、示(食)指端按在人中穴上,拇指端按在承浆穴上,两指同时用力,将上下嘴唇并拢捏起,并按此两穴,至穴位有酸胀感为度。

   5.阴窍按摩法

   阴窍又称前阴,即外生殖器,为肾之窍。

男女阴窍的解剖结构不同,男子阴窍包括阴茎和睾丸,女子阴窍包括阴蒂、阴唇和阴户。

男女阴窍周围除了共有十二经脉穴位如横骨、曲骨、气冲、会阴及金门、关门两奇穴外,男子阴窍还有龙骨、卒癫两奇穴,女子阴窍还有玉门、泉门两奇穴(图9-1)。

按摩阴窍即男女根据自身解剖结构、经穴分布之异同,按摩不同的部位和穴位,从而达到壮阳补肾、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男子阴窍按摩方法:

   

(1)先将两手掌搓热后分别抱住两侧睾丸,轻而缓慢揉捏至睾丸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再用两手十指分别轻捏住同侧睾丸并缓缓用力向外提拉50次。

最后以一手掌兜住整个阴囊,另一手小鱼际斜擦同侧腹股沟下近毛际处,边兜边擦50次。

   

(2)一手大鱼际轻轻按摩脐中,另一用拇、示(食)指轻轻捏揉睾丸50次。

   (3)用两手示(食)指或中指指腹端分别按压气冲穴,由轻而重,按压至有酸胀感为度。

   (4)用一手示(食)、中指指端分开对按两侧关门穴10次。

   (5)将一手中指弯曲,指端勾按金门奇穴10次。

   女子阴窍按摩方法:

   

(1)用一手中指指端按压玉门穴20次。

   

(2)同男子阴窍按摩方法(3)。

   (3)同男子阴窍按摩方法(4)。

   (4)同男子阴窍按摩方法(5)。

   6.肛窍按摩法

   肛窍又称后阴,即肛门是也,为排泄粪便之通道。

肛窍周围分布有许多穴位(图9-2),坚持按摩肛窍能益气补肾,促进肛周血液循环,使大便通畅,从而达到健壮长寿之目的。

   

(1)将一手中指指端弯曲勾按并揉动会阴穴20次。

   

(2)用一手中指指腹端揉按长强穴20次.再揉按腰奇穴20次。

   (3)先用一手虚掌拍击肛门外部20次,再收缩肛门括约肌10次。

 

经穴按摩

穴位按摩法是直接在体表穴位上进行按摩,是常用的强身延年方法。

   【概述】

   穴位按摩法是直接在体表穴位上进行按摩,是常用的强身延年方法。

具有强身延年作用的穴位分布在全身,具体应用时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态,选择不同的穴位,施以不同的手法进行按摩,达到防病延年,强壮身体的目的。

   【按摩疗法】

   1.头部穴位按摩法

   

(1)揉睛明:

双目轻闭,用拇、示(食)指指腹端揉按睛明穴,每天2次,每次30下,用于预防眼睛老花。

   

(2)揉太阳:

将两手拇指或中指或示(食)指指腹端直接按在两侧太阳穴上,两手指同时按照先向下、再向后、最后向上转向眼前的方向揉动30次,具有补益肺气之功效,用于预防感冒。

   (3)按迎香:

将两手示(食)指或中指指腹端分别揉按同侧迎香穴30下,具有通和鼻窍、预防感冒的作用。

   (4)按揉风池:

将两手拇指指腹端分别置于同侧风池穴上,其余手指自然分开附于头之两侧,由内向外旋转,轻轻揉30下,用于预防感冒。

   (5)揉推听宫、翳风:

将两手示(食)、中指自然伸直分开,置于同侧耳根部,先在听宫穴、翳风穴上轻轻揉按30下,再以中、示(食)指分别沿两耳的前、后缘上下来回推擦30下。

此法能防止听力减退。

   (6)按揉颊车:

将两手示(食)指或中指指腹端分别置于两侧颊车穴,轻轻按揉30下。

本法具有促进唾液分泌、帮助食物消化、防治口腔疾病的作用。

   2.胸腹部穴位按摩法

   

(1)揉膻中:

先将一手大鱼际贴在膻中穴上,旋转揉动30次,再换手同法操作。

本法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之功,多用于预防冠心病、气管炎、肺气肿发作,保持心肺功能正常。

   

(2)摩中脘:

将一手大鱼际贴于中脘穴上,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环形摩动各30下,再换手同法操作。

本法能促进胃蠕动,保持消化功能正常,营养物质得以补充,延缓各脏器组织的衰老。

   (3)按揉天枢:

首先将两手中指指腹端同时置于两侧天枢穴上,由轻到重逐渐用力,按到一定深度后再慢慢上提,如此下按上提重复10次。

然后在该穴上旋转揉动30次。

本法能调整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温补肾阳,使消化功能、性功能保持正常,全身气血旺盛。

   (4)揉气海、关元:

将两手掌重叠,掌心贴于气海、关元两穴上,先按顺时针方向后按逆时针方向各揉动30下。

本法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使抗体产生提早、维持时问延长、效价显著升高,加强白细胞及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能力,调整内分泌功能,延缓性功能衰,保持泌尿、内分泌、生殖系统功能正常,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肿瘤。

   (5)揉神阙:

两手掌重叠,掌心贴于神阙穴上,做环状运动,顺时针10次,逆时针10次,反复交替进行,至该穴热胀明显为止。

本法有和胃理气、健脾和中之功,使后天水谷精气不断得到补充,延缓机体衰老。

   3.腰背部穴位按摩法

   

(1)点擦大椎:

先用一手中指指腹端点按大椎穴gO下,然后将示(食)、中、无名指并拢搭于同侧肩背来回斜擦大椎穴20下,两手交替进行。

本法具有温阳补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用于预防颈椎病、脑动脉硬化、性功能低下,还能预防感冒、肿瘤等免疫力低下的疾病发作。

   

(2)揉拿肩井:

首先将一手搭于对侧肩架上,掌根附于锁骨上,用中指指腹端在肩井穴上旋转揉按30下。

然后用拇指与示(食)、中指向上捉拿肩井穴10下。

本法能促进全身血流通,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病的发作。

   (3)按揉胃俞、脾俞:

将两手示(食)、中指指腹端分别按于同侧脾、胃俞穴上,向脊柱方向旋转揉动30下。

本法能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气血生成,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保健强身。

   (4)揉擦肾俞:

方法见第八章自我按摩疗法(11)。

本法具有补肾防衰之功,能保持泌尿、生殖系统功能正常,预防肺气肿、肺心病引起的虚喘发作。

   (5)按擦命门:

先用两手中指指腹端同时点按同侧命门穴各20次,再两手半握拳用拳背在该穴上横擦20次。

本法能补肾防衰、强壮身体,使泌尿系统功能正常、性功能保持旺盛。

   4.四肢部穴位按摩法

   

(1)揉拿合谷:

一手五指自然分开,另一手拇指指端按于其合谷穴上,示(食)指按在掌面相对位置,拇、示(食)指对捏30下,力度以该穴有酸胀感为宜。

本法能使一身毛窍宣通,头面气血运行畅通,并提高免疫功能。

   

(2)揉足三里:

取坐位,以拇指腹端按于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小腿后侧,揉按该穴30下。

本法健脾和胃、调补气血,增强消化道吸收能力,升高血液的白细胞数量,增强人体免疫机能,提高人体对致病菌的吞噬能力。

   (3)按揉委中:

取坐位,拇指指腹端按于委中穴,其余四指附于小腿外侧,边按边揉该穴30下。

本法能预防感冒、强壮腰脊。

 

吴茱萸外用7则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能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呕,既可内服,亦可外用治疗多种疾病。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能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呕,既可内服,亦可外用治疗多种疾病。

  胃肠病:

吴茱萸研末加醋,凡士林少许,调成软膏,敷于中脘、神阙穴,治疗胃痛、泄泻有较好的疗效。

  湿疹:

吴茱萸30克,黄连15克,共研末涂敷患处,每日一次,治疗湿疹,效果显著。

  口腔病:

以陈醋调吴茱萸粉末敷涌泉穴,每天换药一次,治疗口腔溃疡,疗效确切。

  高血压:

吴茱萸粉30克,醋调敷涌泉穴,一日一次。

  阳痿早泄:

吴茱萸末外敷神阙穴,每日一次,治疗阳痿早泄。

  慢性前列腺炎:

吴茱萸研末,酒醋各半调糊,外敷中极、会阴有较好的疗效。

  癫痫:

吴茱萸末调糊贴敷肝俞、神阙穴,可减少和减轻癫痫发作。

佳果良药话桑椹

桑椹,即桑树的果穗,又名桑果、桑枣等。

桑椹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苹果酸、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

这些都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桑椹,即桑树的果穗,又名桑果、桑枣等。

桑椹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苹果酸、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

这些都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桑椹不仅是生食的佳果,而且还是治病良药。

中医学认为,桑椹味甘性寒,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驻容颜、抗衰老之功效。

凡阴亏血少所致的眩晕耳鸣、神衰不寐、目暗盗汗、肢体麻木、大便秘结等均可服用。

  桑椹汁

  鲜桑椹洗净,捣烂取汁,饮服50毫升,能解酒醉不醒。

  桑椹水

  鲜桑椹30~50克,加水适量,煎服,能治心肾虚弱所致的失眠、头晕、眼花或习惯性便秘。

  桑椹膏

  鲜桑椹2500克,洗净,用布袋盛妥,绞取汁液,文火熬成薄膏。

每服1汤匙,1日3次。

治肝肾不足引起的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头发早白。

  桑椹酒酿

  鲜桑椹1000克,洗净,捣烂取汁,或取干桑椹300克煎取汁,与糯米500克一并煮熟,做成糯米干饭。

待冷,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酒酿,随意食用。

患头晕、耳鸣、眼花、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者食之有效,尤适宜于神经衰弱者食用。

  桑椹糖

  白砂糖500克,放进铝锅中,加水少许,以文火煎熬至稠,加入干桑椹粉末200克,调匀,再继绩煎熬,边熬边搅,至稠厚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将桑椹糖分成条,再切成块食用。

可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耳鸣、视力衰退、大便干燥等症。

  桑椹茯苓粥

  新鲜桑椹子100克,洗净后与茯苓粉20克、粳米100克,一并入锅,加水适量煮成粥,作早餐食用。

每天1剂,连服10天。

对脱发有效。

  桑椹丸

  干桑椹子、黑芝麻各250克,分别蒸熟,晒干,研为细末;旱莲草、女贞子各250克(在酒中浸24小时后取出,蒸透晒干),各研为细末。

四药细末一并拌匀,用蜂蜜调和制作药丸如梧子大小。

每日早晚,淡盐汤送服,每服10克。

坚持服用,可使白发变黑,还有滋养肝肾、健身明目等功效。

调补五脏用黄精

黄精,属于百合科植物,其根状块茎肉质肥厚,将其蒸制后入药,被视为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黄精的嫩苗又叫笔管菜,可作蔬菜食用,味道鲜美。

  黄精,属于百合科植物,其根状块茎肉质肥厚,将其蒸制后入药,被视为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黄精的嫩苗又叫笔管菜,可作蔬菜食用,味道鲜美。

  黄精味甘性平,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肾的功效。

黄精中含有多糖、氨基酸、黏液质、淀粉等成分,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还能增强老年人心肺功能,延缓衰老。

  服用黄精可以将黄精加干姜末、桂心末,以文火熬成膏服用,也可将黄精、当归混合研粉制成丸药服用,对身体衰弱、面黄肌瘦、自汗、盗汗等虚损病症有调补作用。

黄精调补五脏做法如下:

  调补脾脏:

黄精与党参、白术、茯苓等药物同服,可补益脾胃,增强食欲。

  调补肺脏:

可将黄精用冷水泡开,加入冰糖用文火煎煮服用,治疗肺燥引起的咳嗽、咯血。

  调补肾脏:

可将黄精与枸杞子等份,捣细后做成药丸服用。

有滋补肾精、健肾强腰的功效。

  调补心脏:

以黄精配熟地、当归、远志、丹参等药物服用,可补养心血,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心悸、健忘等病症。

  调补肝脏:

黄精与决明子、蔓荆子同用,可治疗肝阴不足引起的胁肋疼痛、头晕目眩、视力减退等病症。

枇杷一身皆良药

枇杷叶,别名杷叶、芦桔叶、巴叶等。

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蔷薇科枇杷的干燥叶。

其味苦,性微寒。

入肺、胃经。

能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枇杷叶,别名杷叶、芦桔叶、巴叶等。

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蔷薇科枇杷的干燥叶。

其味苦,性微寒。

入肺、胃经。

能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主治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吐、哕逆不止等病症。

正如《食疗本草》所谓:

“煮汁饮,主渴疾,治肺气热嗽及肺风疮,胸、面上疮。

”《本草纲目》所谓:

“枇杷叶,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

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枇杷叶含有皂甙、苦杏仁甙、乌索酸、齐墩果酸、鞣质、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化学成分。

其中的苦杏仁甙经人体吸收以后可分解成氰酸和苯甲醛,这两种物质还具有抗癌和止痛的作用。

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忌用,以免加重病情。

枇杷叶药用有生用和炙用之分,二者功用有所不同,临床使用应加以区分。

  生枇杷叶:

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备用。

本品长于清胃降逆止呕,主治胃热呕吐、哕逆不止等病症。

常用量入煎剂3~9克。

  蜜炙枇杷叶:

取枇杷叶丝,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为止。

每100千克枇杷叶丝,用炼蜜20千克。

本品长于清肺化痰止咳。

主治肺热咳嗽、气逆喘急等病症。

常用量入煎剂3~9克。

  此外,枇杷根和枇杷核也可入药。

其中枇杷根味苦,性平。

能清肺止咳,镇痛下乳。

主治肺结核咳嗽、风湿筋骨痛、乳汁不通等病症。

常用量为6~15克。

而枇杷核味苦,性寒。

能疏肝理气,散结止痛,清肺止咳。

主治疝痛、淋巴结结核、咳嗽等病症。

常用量为3~9克。

药引知多少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

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

药引具有引经作用(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作用、解毒作用、护胃作用、矫味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

  红糖:

甘、温,能补中、祛瘀。

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少腹冷痛病证时,常取红糖20~30克为引。

  食醋:

酸、平,有散瘀止痛、收敛固涩之效。

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一汤匙作药引。

  蜂蜜:

甘、平,入肺、脾、大肠经,能滋养、润燥、解毒。

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证时,常用蜂蜜1~2汤匙为引。

  葱白:

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

治疗感冒风寒、小便寒闭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

  灯心草:

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

治疗心火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食盐:

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

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

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

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粳米:

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

治疗火热病证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为防苦寒败胃,常取粳米一小撮为引,以顾护胃气。

如清暑解热的白虎汤。

  大枣:

甘、温,归脾、胃经,能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

使用峻烈药物(如甘遂、芫花、大戟、葶苈)时,常取大枣10~15枚缓和药性,以防止中毒。

6种降血脂中药

决明子,具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每日取炒决明子5~10克开水泡饮,连用一个月,可使胆固醇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决明子:

具有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每日取炒决明子5~10克开水泡饮,连用一个月,可使胆固醇逐渐降至正常水平。

  何首乌:

何首乌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固醇吸收,加快胆固醇排泄,从而起到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临床常用“何首乌片”,每次5片,每日3次,对老年人高脂血症伴大便秘结的病人,属肝肾亏虚者为适宜。

  蒲黄:

能抑制肠道吸收外源性胆固醇,从而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只有生蒲黄有效。

  山楂:

山楂含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等物质,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增加胃液消化酶等作用。

临床上常用山楂片,每次2~3片,每日3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也可用山楂果50克,水煎后代茶饮。

  大黄:

大黄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口服大黄粉每次0.25克,每日4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可令甘油三酯下降。

尤其适用于大便秘结的高脂血症患者。

  银杏叶:

研究发现,银杏叶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市场上有中成药“银杏叶片”。

苦瓜可入药

进入夏季,苦瓜又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佳品。

苦瓜苦中带甜,是一种美食佳品,有“天然胰岛素”的美称,是很多人喜欢的美味佳肴。

  进入夏季,苦瓜又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佳品。

苦瓜苦中带甜,是一种美食佳品,有“天然胰岛素”的美称,是很多人喜欢的美味佳肴。

  苦瓜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在各种瓜类蔬菜中含量较高,特别是维生素C含量,每100克苦瓜含84毫克,是南瓜的21倍、冬瓜的5倍、黄瓜的14倍,还含有苦瓜甙、氨基酸、胡萝卜素、粗纤维,以及磷、铁和多种矿物质,营养十分丰富。

  中医认为,苦瓜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滋肝养血、益气壮阳、清心明目、止痢、润肺、补脾胃的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食用,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便秘、肾炎、前列腺增生、眼底出血、皮肤粗糙、咽喉肿痛、肥胖症、疥疮等大有裨益。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苦瓜具有降血糖、降血压、调节血脂、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民间用苦瓜入药可治疗以下疾病:

  治痢疾:

取苦瓜、白糖各50克。

先将苦瓜捣烂如泥,然后加入白糖搅匀,两小时后将汁滤出,一次饮服。

也可将苦瓜藤或叶,晒干研末,温开水冲服,每日两次,每次6克。

  治红眼病:

取苦瓜250克,木贼草15克。

将苦瓜洗净剖开去瓤,切成小片,木贼草切成3~5厘米长的短节,然后将两味药一同放入锅内,注入清水4碗,文火煎至两碗,去渣服用。

早晚各一次,3天一个疗程。

  治便秘:

取苦瓜50克,芒硝15克,一起水煎服,可以治疗实热性便秘。

  治糖尿病:

将苦瓜切片,晒干研末,用温开水冲服。

每日两次,每次20克。

  治湿疹、痤疮:

将苦瓜叶、茎捣烂,外敷于患处,或将苦瓜叶烘干研末,用茶油调敷于患处。

  治大便带血:

取苦瓜根12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治阳痿遗精:

将苦瓜籽炒热研末,黄酒送服。

一日3次,每次7克,10天一个疗程。

  治高血脂症:

将苦瓜去瓤,每日早晨空腹吃一个(大的吃半个),也可用少量素油炒熟食用。

连吃20天,可以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

  治胃痛:

取苦瓜花50克,晒干研末,温开水冲服,一日两次。

  治扁平疣:

将苦瓜剖开去瓤,放进酸菜水内浸泡12小时后取出,切丝或片,放入油锅,加入适量调味品爆炒,当菜食用。

一日3次,每次100克,连服20天。

四种解酒中药

乌梅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症。

  葛花:

为葛藤上未开放的花蕾。

其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

主要用于饮酒过度出现的头痛、头昏、烦渴、饱胀、呕吐酸水等,可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

  乌梅:

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

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症。

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醉酒烦渴,取乌梅30克,水煎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