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3506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2.docx

《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2.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2.docx

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2

二、中国经济转型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必要性:

1、国际环境的变化要求转型。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全球性的重大变化,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一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需求受到抑制。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度过了最困难阶段,出现回暖迹象。

但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

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短期内还难以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同时,一些国家还酝酿把碳排放与贸易挂钩,征收所谓的“碳关税”,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可能对我国保持乃至拓展外需形成较大制约。

二是世界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和学者提出了世界经济“再平衡”、“再工业化”以及贸易逆差国扩大出口等政策设想及目标。

虽然经济全球化的长期趋势不可逆转,但这种全球性的经济格局调整和转型,无疑会给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深刻影响。

三是世界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国际金融危机刺激了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的加快,推动着世界产业变革与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突破口。

去年美国推出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欧盟实行绿色技术研发计划等,都是为了塑造新的竞争优势,抢占新的制高点。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产业还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发展任务的变化要求转型。

中国要实现从国际大国变成国际强国的转变必须做好经济转型。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要成为有影响力负责任的国际强国,必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将更加密切,与此同时在一些领域的竞争也可能趋于增加。

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在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有利于保持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

3、国内经济社会矛盾要求转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三位,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和世界工业与制造业大国。

但也要看到,我们的发展也付出了很大代价,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失衡、供给结构不协调、要素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损害大、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

要克服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达到十七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加快经济社会转型。

(二)六大转型任务

1、实现外需向内需的转型

实质是需求结构的转型,是指主动适应国际国内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从低附加价值转向高附加价值,从商品贸易为主转向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共同发展,从出口增长、扩大外需导向变成进口增长、刺激内需导向,从进出口贸易持续盈余到基本平衡。

积极应对国内需求结构变化,实现由投资主导到消费主导,由投资、消费带动到消费、投资带动。

最终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要实现外需向内需的转型,重点应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稳定国际需求,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和居民消费率,增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扩大中等收入消费群体;较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减少预防性储蓄;鼓励以“住行”主导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和职业培训等新兴消费领域,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加大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基本住房制度和财税体制改革力度,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同时,适应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明确政府公共投资范围,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积极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

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积极稳定和拓展外需,促进形成内需与外需互动增长机制。

2、实现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型

实质是产业结构的转型。

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要实现从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转变为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

重点要以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要由调整产业比例关系转向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制造业附加值,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品牌和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环节,促进制造服务化和服务知识化。

适应金融危机后国际产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网络、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工程与规模应用”的创新价值链,抢占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同时,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的传统重化工业,加快传统产业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产业重组和优化布局,提升传统产业整体素质,在实现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同时,增大社会、环境和国际分工效应。

3、实现高碳向低碳的转型

实质是产业特征的转型,由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方式向低能耗、集约式利用,低碳排放的生产方式转变,由消费化石能源高碳的生活方式向消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低碳的生活方式。

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要以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为重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优化能源结构为重要前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核电比重,扩大并网风电和光伏发电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能源,逐步提高非化学能源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

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加强对节能与提高能效、洁净煤、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

加强工业节能技术改造,推行强制性能效标识,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能源审计;对城市既有建筑实行节能改造,新建筑实行节能标准;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等低碳交通方式。

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重点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4、实现国强向民富的转型

其本质是经济增长速度至上的经济建设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转型。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民众,其成果必然要求公平共享。

“国强”已经为“民富”打好基础、民富的实现需要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要实现国强向民富的转型要突出就业优先的战略以及收入财富分配机制转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核心要把握五个重点:

一是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

要注重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含量和利用人力资源的产业和生产服务领域。

将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与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相协调,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性经济政策体系。

三是根据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目标的要求确定经济发展速度,进行宏观调控要防止失业风险。

在制订国民经济计划时,要把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予以考虑;在确定经济增长方式和增长速度以及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重大调整时,都要重点考虑对就业的影响,确保更加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

建立就业和失业的评估制度、失业预警机制。

四是持续加大对就业的资金投入,形成公共财政保障、社会各方面多元化投入的机制。

五是把就业效应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最主要指标,作为考核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因素。

通过实行更加明确有效的目标责任制,落实就业民生之本的工作任务,并使之真正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收入分配领域,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

在二次分配方面,政府应更多承担直接责任,提供有效公共产品,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税收等手段加大社会共济,平抑分配差距。

在一次分配方面,政府应通过完善立法和加强监管,建立并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劳动力市场秩序,如加快改革户籍等行政分割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体制障碍,反对就业歧视,实现同工同酬,推动建立劳资协商机制。

完善国有资本预算,规范国有企业分红,深化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

应按照同股同权原则,规范国有企业特别是行政性垄断国企的利润分配。

国有资本红利可用来补充社会保障资金,或作为再分配基金用于扩大居民消费。

同时加快建立、完善并落实规范收入分配的基础制度,如收入申报、财产登记、储蓄实名制度等。

强化对掌握资源配置权力的政府部门的制度性约束和监督,从源头上抑制权钱交易带来的非法收入。

建立城乡统筹的包括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险和救济在内的适应国情、现实可行、保障基本需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5、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本质是要素投入结构转型。

是指主动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本、土地、不可再生资源、化石能源投入物质资源消耗为主转向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实践已经证明,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或者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才能买来的。

因此,从要素驱动向创造驱动转变,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转移,产业结构从低度化向高度化转移。

一是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要建立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科技进步法》的要求,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增长幅度,要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地方财政也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依法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加大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的投入比例,形成与中央财政的联动机制。

要加大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力度,有效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通过发展信用质押、贷款担保、科技保险等新的资助模式和扩大资本金注入、股权投资等权益性资助方式,有效引导社会资金对研究开发的投入。

二是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国家自主创新的总体需要,制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明确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及措施,尽快建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革教育体制,注重能力和素质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使我国尽快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

加大人力资本要素在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激励和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全球人才信息网和人才储备制度,及时收集全球人才信息,分析人才流动趋势及各国人才政策,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公开招聘国际一流人才,研究制定技术移民法,鼓励海外优秀人才来华工作或创新创业。

三是继续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落实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和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与产品的首购政策和定购制度。

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

依托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积极推进重大装备的自主研究开发与制造,定期发布禁止和限制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目录,防止盲目重复引进。

健全法律制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为知识产权的产生与转移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

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支持以我为主形成重大技术标准。

四是完善资源配置机制。

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

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

面向产业化的项目,应突出行业龙头企业的主体地位,以企业为主导,组织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联合开发,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

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进一步发挥产业技术联盟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组织作用。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高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能力。

五是推进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建设。

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作为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努力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

六是扩大和深化科技的对外开放。

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力度并通过智力引进、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实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科学制定我国进行海外研发投资的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的政策导向,通过实行有差别的金融、财政支持政策来鼓励、引导企业对外投资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选择。

建立健全国际科技资源信息数据库,主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咨询与技术服务。

6、实现先行发展向协同发展的转型

本质是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型。

要实现由沿海部分地区先行发展向东中西协同发展转型。

要实现先行发展向协同发展的转型,必须加快中西部、升级东部、强化东中西部的关联度。

即加快中部崛起、促进东部产业和城市的高级化、加快三大经济圈内东中西交通大通道和物流网建设。

一是中部崛起战略上升为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重点。

鼓励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市民化、城市化与产业转移的结合,大力促进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地区(包括部分重点西部地区)转移,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

二是促进东部产业、城市的高级化。

建立抑制房地产发展和建立金融与产业结合的新机制,促进东部地区全面的结构升级。

首先,消除房市暴利,阻止社会资金过度流入房市。

其次,降低战略竞争力行业的国有资本比重,鼓励民营资本对产业升级的战略作用。

促进民营资本的充分发展和国际化。

再次,利用资本市场推进自主创新。

即鼓励直接融资,大幅度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用直接金融与产业结合的模式逐步代替传统的金融与产业结合模式。

将大量过剩的社会资金导入资本市场(股市与债券市场),并使之与产业升级结合,加快制造业的升级,建立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国际竞争优势。

制定产业差别化的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政策,主要是明显放宽对升级型的重化工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的条件,促进升级型的重化工业的资本扩张和竞争力的提高;成立一批支持升级型重化工业发展的产业投资基金(股权型、债权型);制定针对性强的优惠政策支持升级型重化工业兼并重组。

三是加快三大经济圈内东中西交通大通道和物流网建设。

加快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东中西大通道,并重点推进中西部中心城市综合性交通枢纽建设,依托大交通和综合交通枢纽,加快中西部中心城市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物流网中心建设。

三、南昌作为省会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应当率先有所作为

(一)“十一五”时期南昌在经济转型、科学发展中取得的成效

1、以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的全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

“十一五”时期,南昌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与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两手”并举,环保产业与环境友好型产业“两业”并重,初步构建了低碳生态产业体系。

近几年南昌先后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示范城市、“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2010年2月被确定为全国低碳经济试点城市。

积极实施生态经济产业化战略。

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积极培植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环保产业,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新能源和新材料、食品医药、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生态农业等低碳产业已经成为南昌的重要支柱产业。

积极实施产业经济低碳化战略。

加大现有产业的生态化、低碳化改造,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察,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依法强制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水平低的的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节约新技术,支持清洁生产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工作。

花大力气调整工业布局,先后投资近20亿元,分期分批对市区污染源严重的企业实施搬迁。

通过抓好“工业园区未经处理污水零排放”、“赣江、抚河南昌段干流污染防治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污水零排放”、“城市中心区有毒有害气体零排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淘汰燃煤锅炉(窑炉)”和“尾矿库整治”等六大专项行动,兴建麦园垃圾焚烧发电场、厚田沙漠太阳能发展站等,切实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以“森林城乡、花园南昌”为特征的森林城市

“十一五”时期,南昌市委、市政府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生态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使“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深入人心,城市发展理念实现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升华。

2006年南昌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2008年,南昌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2009年,全市森林覆盖面积221.69万亩,覆盖率达22.1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49平方米;万元GDP能耗实现预期下降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前一年实现减排目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1.6%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4.08%以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6.3%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1%,空气质量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天数连续多年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第一,在全国城市中排列前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达标率为100%,水体达到Ⅲ类标准。

城市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如今的南昌环境优美,生态宜人、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南昌重要的发展核心竞争力。

3、以民生改善为特征的幸福城市

“十一”五时期,南昌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将民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确保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全力打造全市人民共建共享的幸福南昌。

实施的民生项目逐年增加,2009年投入29.49亿元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同比增长71.9%。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政府扶持体系,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政府托底机制,重点解决“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三类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再就业工作被誉为全国中心城市的典范和楷模。

全民创业广泛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开展了“万名党员帮扶返乡农民工”活动,大力实施了“引凤还巢”工程。

继续推进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市、县(区)、街道(乡镇)三级就业(创业)服务网络。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中等收入者群体进一步扩大;覆盖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积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将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失地农民作为扩面重点,建立参保与就业联动机制,将新增就业人员实时纳入参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城市棚户区、低洼危旧房改造投入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提高保障率,走出一条欠发达城市独具特色的住房供给之路;建立起覆盖所有城镇居民的最低医疗保险制度,并建立个人(家庭)缴费、社会统筹和政府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投入比例,提升筹资水平,简化报销手续。

改善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强化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站、所建设;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有效实施,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扶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机制、城市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的帮扶机制,高标准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提升,全市人均教育年限超过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30%。

加大对特殊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突出发展职业教育,“学在南昌”成为重要品牌;社会管理体系健全,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局面更加巩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社会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二)“十二五”时期南昌在经济转型、科学发展中的发展新路

1、南昌应该走低碳生态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道路

2010年2月,南昌市与广东、湖北、重庆、保定被列为国家低碳经济试点省市,赋予了南昌新的使命、新的定位,赋予了我市承担为全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

“十二五”时期南昌走低碳生态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道路,是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有力举措,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要构建低碳生态产业体系。

“十二五”规划要把低碳标准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针和衡量尺度,争取到2015年,南昌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

推动传统产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污染减排,促进传统结构优化和升级。

重点以打造半导体照明、光伏、服务外包三大产业为重点,做优新能源环保电动汽车、绿色家电、环保设备、新型建材、民用航空和生态农业六大产业群,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构建富有活力的低碳生态产业体系。

二要全面改善能源结构。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节能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加快发展清洁汽车技术和汽车尾气控制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开发,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推广太阳能利用产品的应用,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集群,加快南昌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发电项目建设。

三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和体系,狠抓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积极开展先进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

强力推进工业制造领域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能力;强力推进城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十城千辆”新能源车示范活动,率先在城市公交、出租、公务、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最大限度降低城市交通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力推进城市建筑的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关于建筑节能的标准规范,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强化以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全过程监管,启动大型公共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楼的节能改造,推动浅层地能和太阳能光伏屋顶的技术开发;抓好农村节能,推广农村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技术、实现燃料肥料饲料的转化和农业废弃物能量的回收,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四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要支持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建立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立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

完善资源有偿取得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积极探索CDM项目、森林碳汇项目的开发。

要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及废弃物,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率,积极推行利用城市垃圾发电。

五要推进城市生态建设。

完成“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工程,形成树有高度、林有厚度、绿有浓度、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城乡一体绿化新体系,建设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网络放射状的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强对区域和城市生态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态绿地、沿湖绿地、河流水系、各类湿地的保护;加大林相改造、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结合“一大四小”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村庄、城镇和工业园绿化步伐,唱响“山水绿色都城”品牌,实现山脉、水脉、人脉、文脉“四脉合一”,努力打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绿色生态宜居现代化城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