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管廊模板支撑系统示意图:
满堂式脚手架与底模衔接节点大样图如下:
4.5、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
操作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充分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掌握基础和结构的轴线、标高、各部位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尚应熟悉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模板配制图等。
模板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各类模板配置是否完好、齐备、是否已刷脱模剂。
模板安装前应根据图纸仔细检查作业部位的位置尺寸、规格、标高和上道工序质量以及钢筋放置是否正确。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全面检查模板的各种尺寸数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以及模板的支撑情况是否牢固,不松动,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在砼浇筑过程中,模板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安装模板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模板使用中常发生的位移、跑模、模板间隙大等质量通病。
模板工长在作业过程中,应经常组织有针对性自检自查,防止发生质量问题,对有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模板安装时还将注意选用合理的隔离剂,隔离剂的选用应考虑脱模容易,不污染构件表面,对砼及钢筋无损害。
4.6、模板拆除的技术要求
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后拆承重模,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和自上而下的拆除顺序。
墙模和侧模等非承重模板在砼强度达到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墙、板底模及其支撑体系在其砼达到强度的80%以上后才能拆除。
在模板拆除前,应先拆支模紧固件和连接件再拆模板。
在拆墙、板底模时,应先将支撑体系降下来,待底模拆除后方可将支撑体系拆除。
在拆模过程中,发现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不得在继续拆除,应经研究处理后方可再拆。
4.7、质量要求
1、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移
基础
5
钢尺检查
柱、墙、梁
5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3
截面尺寸
基础
±10
尺量
柱、墙、梁
+4、-5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大于5m
8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2
2m靠尺、楔形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楔形塞尺
顺直
2
5m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
9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10
拉线、尺量
孔洞尺寸
+10,0
10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
宽、高
±5
对角线
6
11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
外露长度
+5、-0
12
插筋
中心线位移
5
尺量
外露长度
+10、0
2、质量控制流程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图
3、验收方法
(1)模板安装前,由质检人员认真检查模板的平整度和几何尺寸,对于变形较大的或有破损的坚决不用。
(2)模板安装时,应按序号对准模板的布置图吊装,按墙位线就位,并认真检查其垂直度、标高、及截面尺寸,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3)门窗洞口模板的组装与大模板的固定必须牢固,门窗洞口模板角模和侧模作企口拼接处理,与墙体模板采用螺栓连接。
(4)墙体支模时,上口必须用标准墙厚的卡具卡紧,保证墙体厚度符合设计。
(5)构件成形板面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等缺陷,如有擦伤、划痕和烧伤,其深度不得大于0.5mm,宽度不得大于2mm。
(6)模板组装完毕后,其侧模和底模工作面之间的局部最大裂缝不得大于1mm,且0.8~1mm裂缝的累计长度不得大于每边总长度的25%。
板面拼装应平整,相邻板面高差均不得大于2mm。
整块板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每层模板垂直度控制在5mm之内.
(7)浇筑墙梁板砼时,必须遵照规定的劳动组织认真进行浇灌和振捣,为防止模板内漏振必须有专人采用敲击法检查模板,必须有专人看模以防止跑模。
(8)顶板平模铺设后,用塞尺、靠尺、水平仪检查其平整度与楼面标高,并进行校正。
(9)拆除的模板应及时保养维修,均匀涂刷隔离剂。
(10)模板支设过程中,木屑、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在墙下口、梁根部每段至少留二个清扫口,将杂物及时清扫后再封上,避免产生质量事故。
(11)模板安装前面板必须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脱模剂。
(12)模板在支设前,施工缝处已浇筑的混凝土必须进行剔凿,露出石子,并清理干净。
(13)模板验收重点为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和接缝,特别应注意外围模板、电梯井模板、楼梯间模板等处轴线位置正确性。
并检查水电预埋箱盒、预埋件位置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
4、其他
(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现浇结构的顶板模板及支架安装时,底板应具有承受上层顶板荷载的承载能力。
(3)涂刷脱模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4)跨度≥4m的梁按照梁跨度的3‰起拱,跨度≥4m的板,按跨中L/400起拱;悬挑梁、悬挑板外挑长度≥1m,按0.2‰起拱;悬挑梁、悬挑板外挑长度≥3m,按3‰起拱。
(5)侧模拆除时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五、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5.1、梁模板
为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沉、梁侧模炸模。
浇注砼前必须对梁底立杆、扣件、顶撑进行详细检查;支侧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侧模必须支撑牢固,保证浇筑砼时不开裂不变形。
混凝土浇筑前,砖胎膜应充分用水浇透。
5.2、柱模板
为防止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峰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应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固定牢固;与四周架体成一个整体。
5.3、模板接缝不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模板下料要准确,模板面要平整、方正。
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六、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6.1、模板安全管理措施
1 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 施工前,安全管理人员对脚手架及模板支设操作人员做好详尽的书面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确保安装质量及安拆施工安全。
3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三级教育才能上岗操作,对危险性较大的行为,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争取可靠的保证措施。
4 明确安全职责,开展三级安全检查制度,实行目标安全管理,把安全事故压缩到最小可能。
6.2、混凝土浇注安全管理措施
5 混凝土浇筑顺序遵循由中间向两边浇筑的方式,确保模板支架在施工过程中均衡受力。
6 浇筑混凝土时,不能将混凝土集中堆放,避免增加可变荷载。
7 模板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8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设专门人员观察模板及支撑体系,避免模板支撑体系发生整体或局部失稳。
观察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刻通知停止一切混凝土浇筑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待排除险情并经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9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6.3、安全技术交底
1)模板安装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模板工程要求的材质、施工方案和工序进行施工,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高处作业架子上、平台上一般不宜堆放模板。
工人所用工具、模板零件应放在工具袋内,以免坠落伤人。
3)雨季施工、高耸结构的模板作业,要安装避雷设施,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
4)木模板火源堆放处严禁烟火。
6.4、模板施工的安全措施
1)从事高支模搭设、拆除的人员必须持有架子工操作证上岗。
2)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参加人员必须经过体检,无高血压、无心脏病的人员参加。
3)施工中所有人员都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配戴好工具袋,不得穿塑料硬底鞋、拖鞋。
4)高空作业人员和楼层、地面施工人员要互相关心、关照,高空作业人员不得往下抛坠物体。
5)搭设过程中,树立警告标志牌,而且安排专人执勤,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作业区,安全检查员必须坚守岗位,尽心尽责。
6)搭设用钢管要求无开裂、压扁、严重锈蚀及弯曲,扣件要求有出厂合格证,无脆裂、滑丝、变形质量缺陷。
7)施工过程中安排专职安全员对高支模进行观测,一旦架体发生明显变形,立即指挥施工人员撤离现场。
8)随时校正杆件的垂直和偏差避免偏差过大。
9)没有完成的架体,在每日收工时,要确保架子稳定,以发生意外。
七、模板的使用与维护
7.1、模板的使用
⑴、墙、柱大模板及梁侧、梁底模板等预先制作的模板,应进行编号管理,模板宜分类堆放,以便于使用。
⑵、模板安装及拆除时,起钩或落钩应轻起轻放,不准碰撞,不得使劲敲砸模板,以免模板变形。
⑶、加工好的模板不得随意在上面开洞,如确需开洞必须经过主管工长同意。
⑷、木模板根据尺寸不同分类堆放,需用何种模板直接拿取,不得将大张模板锯成小块模板使用。
⑸、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如发现翘曲、变形、应及时修理,损坏的板面应及时进行修补。
⑹、水平结构模板支设后刷水溶性脱模剂。
竖向结构采用多层板时,使用前应刷水溶性脱模剂;采用大钢模支设时,使用前刷油性脱模剂。
7.2、模板的维护
⑴、木模板应放在室内或干燥通风处,露天堆放时要加以覆盖,模板底层应设垫木,使空气流通,防止受潮。
⑵、拆除后的多层板应将模板面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将留在上面的钉子起出。
并分类堆码整齐。
7.3、模板成型保护
预组拼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
模板平放并用木方支垫,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
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拆模必须执行拆模申请制度,严禁强行拆模。
起吊模板时,信号工必须到场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