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松滋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松滋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松滋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松滋市第二中学学年高二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松滋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0×2=60分)
1.“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该材料反映的作者观点是
A.开展思想启蒙至关重要B.实行维新变法迫在眉睫
C.甲午战败促进民族觉醒D.推翻满清统治条件成熟
2.1906年2月,清政府拟定了一项决议:
凡派去日本留学的,只限于那些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
对该决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失败,积极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制度
B.尊孔复古思想盛行,加强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宣传
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限制留日学生人数
D.针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的活动,加强对留日学生的控制
3.余秋雨说:
“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
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
”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B.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C.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4.“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
该讲话()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5.法国《费加罗报》1970年4月27日发表时事评论:
“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
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
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
”该评论可以佐证当时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卫星发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
D.“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
6.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
“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
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破除斯大林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
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
C.《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
D.《井冈山的斗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
8.孙中山曾说:
“中国古昔有唐虞之揖让,汤武之革命,其垂为学说者,有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有所谓‘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
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
”这表明他()
A.纯粹学习西方民主思想
B.侧重借鉴美国共和制度
C.以推翻满清帝制为目标
D.汲取了古代的民本思想
9.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写道:
“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
”陈独秀的这一看法最有可能形成()
A.辛亥革命时期B.新文化运动初期
C.五四运动前后D.国民大革命后期
10.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
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
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
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
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
“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这一介绍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B.反对当时清朝的专制制度认识
C.向往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D.对西方民主的朦胧
12.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进步。
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①新航路开辟②法国大革命爆发③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④香港、澳门回归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1918年,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
“我们中国人贪惰成性,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做工,抢人家的饭吃,讨人家的饭吃。
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样贪惰的民族立足之地呢?
”他的意图是()
A.批判中国传统封建统治的流毒
B.提高民族素质,迎接社会主义
C.表达其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政治态度
D.将创建工人阶级政党提上日程
14.《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於皇武王,无兢维烈。
允文文王,克開厥後。
”(【注】於:
叹美词。
皇:
美,辉煌。
无兢:
无人可以与他竞争。
烈:
光明显赫,功业伟大。
允:
诚然,信实。
厥:
其)该诗句应出自()
A.《国风·周南》B.《诗经·周颂》
C.《诗经·大雅》D.《诗经·小雅》
15.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后汉书·蔡伦传》记载: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依据考古可知西汉时期已发明了造纸术
B.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推断中国造纸术源于蔡伦
C.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成为重要的书写工具
D.东汉时期是造纸技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
16.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7.《朱子语类》载朱熹弟子陈淳的话说:
“先生在临漳,首尾仅及一期,以南陬敝陋之俗,骤承道德正大之化,始虽有欣然慕,而亦有谔然疑,哗然毁者,越半年后,人心方肃然以定。
”材料肯定了朱熹在漳州()
A.强化伦理纲常B.整肃社会治安
C.变革社会习俗D.倡导重学风尚
18.“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
这主要反映了()
A.汉宣帝放弃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B.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
C.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
D.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
19.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出现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的字体
20.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B.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柳宗元的思想
C.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后者正确
D.二人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21.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A.儒家“人性本善”的伦理观念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
C.“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理论
D.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
22.有人说:
“网络一半是‘红颜’,一半是‘祸水’!
沉迷网络,可能会改写人生!
”之所以说网络是“红颜”,是因为网络()
①信息量很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②可以购物,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③可以学习,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
④可能造成社会问题、人们的心理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3.目前,电视上出现“电视商场”这类专题节目,它所体现的电视的功能是()
A.政治引导B.休闲娱乐
C.文化教育D.引导消费
24.下面是顾炎武《日知录》部分内容摘录。
据此可以判断,顾炎武主张()
A.以民为本,实行“仁政”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强调“法治”,君臣平等
D.限制君权,实行“众治”
25.下表是汉、唐、元、清时期编纂的四川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
其中,不符合相关时期史实的是()
序号
地方志
朝代
目录
A
《宜宾志》
汉朝
三公、刺史、太学、犍为郡、瓦子、岁币
B
《成都志》
唐朝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科举
C
《乐山志》
元朝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D
《绵阳志》
清朝
内阁、小说、海禁、徽商、军机处
26.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
“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
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
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
”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
A.“开眼看世界”B.主张“中体西用”
C.宣传维新变法D.倡导“实业救国”
27.“学者与政治家一同复苏了人类尊严的骄傲、人类实践主义的自信以及古典思想的魅力,他们在世俗舞台上首先表达了这些思想。
”材料描述的是
A.智者学派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8.《西方艺术史》认为:
“艺术应该从所有的思想领域中解放出来,自由和偶然哺育着灵感。
(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或咖啡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
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
”与该描述相符合的美术作品是
29.当代物理学家霍金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高维果壳状的泡泡演化而来的,果壳上的皱纹(即量子扰动)在演化中产生了今天宇宙的所有结构。
这一说法
A.奠定了经典力学创立的基础
B.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C.宣告了现代物理学的诞生
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30.“我只在世上匆匆一游,把一切欢快都紧抓在手,心所不满的就把它扔掉,从我溜开的就让它溜走。
我只是追求、实现、再追求,我一生用猛力奔腾驰骤,……愚人才目光向彼岸闪烁,想象着有同类住在天国;……何须去到永恒中漫步!
认识到了的就径直抓住。
前进中会有苦乐悲欢,任何时候都不满足”。
歌德(1749—1832年)的这段诗句
①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②引领了自由平等的思潮
③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征
④反映了求真务实的风貌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40分)
31.(24分)社会意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
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
——《明代习俗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晚期社会观念的新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根源。
(8分)
材料二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针锋相对,它发轫于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承诺。
自由主义希望有一个能促进个人自由的社会。
自由主义者反对君主、贵族或教士控制政治和社会,反对政府专横地干涉个人自由。
经济政策对自由主义者来说也很重要。
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指导性理论。
在斯密看来,自私——乃至贪婪——是推动人们勤奋工作和创造财富的动力。
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将自己干预经济的行为限制在保证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
——丹尼尔·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分)
材料三“文革”时期是全民政治化癫狂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女英雄们在影视剧中冲锋陷阵、振臂高呼各种革命口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为阶级斗争意识、革命专政意识和民族解放意识这些“文革”时期的主流话语代言。
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
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比如《亮剑》中率真粗鲁的李云龙,《党员二愣妈》中一心为群众谋福利却好心办坏事的二愣妈等。
(3)材料三反映了两个时期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
(10分)
3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失败后,清王朝的反动腐朽愈来愈暴露,中国被瓜分的形势愈来愈严重。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都创办了白话报刊,它使民主革命时期的白话报刊又有了新的发展。
从1899年到1918年,各地新创办的就有170种。
北起哈尔滨,南到广州,东至上海,西达伊犁,遍布全国近30个大中小城市,甚至连最僻远的世界屋脊拉萨,也在1907年创办了《西藏白话报》。
此外在日本东京也出现了9种中国白话报刊。
——王洪祥《中国近代白话报刊史》
材料二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以后的路,本来明明是更分明的挣扎和战斗,因为这原是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于“思想革命”的。
——《鲁迅全集》第4卷
材料三在新文学以前,文学的等级观念(文言文学和白话文学)、社会的等级观念(士大夫、知识者和平民百姓)是根深蒂固的。
文学中文言文学为尊,白话文学是平民文学,是次等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由此划分的社会等级——士大夫、知识者和平民百姓。
即使如梁启超这等提倡白话文学的维新人士,也坚守着“物各有群,人各有等”。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斗士们深刻地批判了文言文的封建贵族化本质,主张建立一种全社会和全民族共通、共享与共同的“国语的文学”。
“五四新文学”的革命性成果之一,就是“将特权阶层独占的文学权利还到了最广大的社会平民的手中”。
——张烨《文言与白话的千年之争》
材料四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宣布文体教科书分期作废,逐步改用国体文,教科书进入以白话文为形式的新阶段。
为适应教科书文体的改革,商务印书馆编撰出版了《新法教科书》,全部采用白话文,初级小学教科书有《国语》、《国文》、《修身》、《算术》、《珠算》、《会话读本》、《自然研究》、《国语唱歌集》等,共计9种;高级小学教科书有《国语》、《国文》、《算术》、《珠算》、《历史》、《地理》、《理科》、《自然研究》、《会话》、《英语》共计10种,以后又出版了9种。
——贾平安《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教育》
(1)据材料一,指出1899年——1918年白话报刊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鲁迅对白话文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运用白话文体的特点。
(3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期间白话文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呈现怎样的特征?
从文体革新与思想解放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发展的认识。
(4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是关键信息。
割台湾,赔款二百兆是《马关条约》的重要内容;而由“渐惊起”反映了民族觉醒。
故选C。
考点: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思想的背景
2.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留学日本的学生的条件是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并不是限制留日学生人数,也说明了清政府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日本,从而排除A、C;尊孔复古思想盛行于袁世凯统治时期;排除B。
因此最有可能的选择是D,因为儒家经典包含着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控制学生的思想,抵制资产阶级革命派等民主思想。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
3.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中国古代最重大的发明在于天文历法和中医中药,而天文历法能为农业生产服务,中医中药更是直接关乎人的生死,可见其是从实用性的角度来加以说明的,所以选B。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特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实用性
4.D
【解析】
试题分析:
“双百”方针是指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这和材料中“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表达的意思一样,所以本题选D。
考点: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含义。
5.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中的“1970年、第五个空间大国”等信息可知,这指的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所以本题选B。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载人航天技术成功实践是在2003年,“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
考点: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6.C
【解析】
试题分析: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主要内容有:
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综合以上内容可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是指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所以本题选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南巡讲话。
7.C
【解析】
试题分析:
毛泽东的思想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时期,代表作品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代表作有《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发展于新中国即将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代表作有《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所以本题选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发展历程。
8.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古代就存在民本思想,但没有民主制度,所以要建立民国就必须学习欧美的民主制度。
A、B项与材料意思不符,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本题选D。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9.C
【解析】
试题分析:
民主是陈独秀的终身价值追求,他早年推崇法国的“人民主权”民主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影响,陈独秀开始认同苏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1919年陈独秀写了《立宪政治与政党》一文。
所以本题选C。
考点:
思想解放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影响。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中材料“近代中国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可知,由于民族危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与救亡图存紧密相关,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所以本题选B。
考点:
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内容及意义;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内容及意义。
11.D
【解析】
试题分析:
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的开明知识分子,与林则徐一起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根据题中“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里满衙门,公议乃行”可知题中介绍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C项错误。
A项材料无法体现,B项不符合魏源的阶级立场,所以本题选D。
考点:
思想解放的潮流·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新航路开辟与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创造现实幸福有关;法国大革命与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关;香港、澳门回归与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一国两制”有关;这三者都体现了思想解放对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体现不出思想解放对其的作用。
所以本题选D。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背景;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原子弹爆炸成功;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澳门回归;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的核心意思是中国人具有贪惰性,这不利于中国人立足于世界,其意图是提高中国人素质。
再结合《庶民的胜利》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所以本题选B。
考点:
思想解放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诗经》是按《风》、《雅》、《颂》三类编辑的。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是三百篇中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
《雅》是周人所谓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
《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根据材料“於皇武王,无兢维烈。
允文文王,克開厥後”可知,这是对周朝的赞颂。
所以本题选B。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诗经》。
15.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排除B项。
蔡伦改进造纸术,而不是发明,排除C项。
D项错在“发明”二字,西汉前期,中国就已经有了纸。
所以本题选A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的成就·造纸术。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京剧是在清道光年间形成的,昆曲是明朝时形成的,所以排除③,本题选D。
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宋朝时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市井风俗画的代表,这都能体现宋朝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的成就、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学成就、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活字印刷术、风俗画、宋词、京剧。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大家,理学的集大成者。
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根据题干材料“骤承道德正大之化”可知,朱熹在漳州强化伦理道德。
所以本题选A。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
18.C
【解析】
试题分析:
汉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