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法和减法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2906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加法和减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四加法和减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四加法和减法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四加法和减法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四加法和减法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加法和减法一.docx

《四加法和减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加法和减法一.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加法和减法一.docx

四加法和减法一

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

(一)

课题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A案)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

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相加,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位数。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意

识,发展数学思考。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

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6-47页。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挂图、计数器和磁性的小棒。

学具:

每人一份小棒和一个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常规训练,口答练习。

1.1分钟口算测试。

40+30=20+20=40+50=60+20=70+5=6+30=

50+50=80+10=10+70=20+30=73-3=2+80=

96-90=59-9=27-20=30+3=96-6=7+30=

80-60=29-20=

(1)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指名学生校对。

(3)说说口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后要注意的地方。

2.抽卡片口答。

5个一和7个十合起来是()。

2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4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74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提问。

(1)瞧,停车场里相继开来大客车、中客车和轿车三兄弟,(出示3辆车)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我知道每辆车上的座位各是多少个,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客车有30个座位,小轿车有3个座位。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考考大家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问题:

①大客车和中客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②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③中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④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3)怎样列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45+30、45+3、30+3、45+30+3。

(4)这四个算式中,哪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

(30+3)很快算一算等于多少?

(板书得数)

三、自主探究,学习算法。

1.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

45+30

(1)谈话并揭题。

·如果学生列式后没有说出答案,则说: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

(板书:

加法)

你们会计算45+30吗?

·如果有学生列式后马上说出答案,则说:

有些小朋友真了不起,连今天要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都已经会算了。

不过还不会算的同学不要着急,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肯定能学会。

(2)引导独立探究。

现在请已经会算的小朋友认真想一想,把自己的算法轻声说一说。

还不会算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学具帮你算一算,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

(3)组织同桌交流。

把自己的想法轻轻地和同桌交流一下。

(4)组织集体交流。

①请摆小棒计算的同学上台来摆一摆,说一说。

大家仔细看,认真听。

②同意他的摆法、说法吗?

他把整捆的和整捆的对齐,这样摆有什么好处呢?

③是呀,45加30,可以先把4个十和3个十相加得7个十,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75。

(边说边在学生刚刚摆的小棒图上圈一圈)

④请用算珠计算的同学上台来拨一拨,说一说。

我们先拨上第一个加数45,第二个加数30应该怎样拨呢?

为什么30里面的3要加在十位?

⑤除了借助学具,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用数的组成来思考)。

(5)不管用小棒,还是用计数器帮助计算,你有没有发现它们计算时相同的地方?

(都是把几十和几十相加,也就是十位和十位相加。

(6)小结:

两位数加整十数,十位加十位,十位上的数变了,个位则不变。

(7)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拨珠,你能完整地说说怎样算?

(先算:

40+30=70,再算70+5=75)

板书计算的过程。

学生独立说,指名说。

2.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

(1)两位数加整十数我们已经会计算了,那两位数加一位数你会算吗?

如果能不用学具,那么就把想法跟同桌说一说,如果还需要学具的帮助,那也可以用学具帮助算一算,再说一说。

(2)学生交流,老师巡视。

(3)集体交流:

①摆小棒计算的小朋友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问他,为什么这样摆。

(要加的数是3,也就是3个—,所以要把5个一和3个一先合起来,得8个—,即5+3=8,再把4个十和8个—合起来,即40+8=48。

②用计数器画一画的小朋友也来说一说。

(4)摆小棒和拨算珠计算,有没有共同点?

(都是先个位加个位)

(5)不摆学具怎样算45+3呢?

(先算5+3=8,再算40+8=48。

小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把一位数加在个位上,个位变了,十位不变。

3.比较45+30和45+3的算法。

(1)讨论:

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小结:

加的是几十,就和两位数的几个十相加(十位相加),要加的是几个—,就和两位数的几个一相加(个位相加),在加法计算中,十位只能与十位加,个位只能与个位加。

4.45+30+3这道连加题,你现在会算了吗?

(口答)

四、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小朋友真了不起,通过研究算出了两辆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三辆车一共有多少座位。

豆夹小先生也想来参与我们的活动,它要请同桌小朋友合作,每人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填出结果。

(2)交流答案。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下面有三组算式,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并对比完成。

(2)指名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茄子小先生也来了,他想来考考大家,看小朋友学得怎么样。

图中给出了哪些信息?

要我们求出什么问题?

怎样求出苹果和梨共有多少个?

(2)交流:

一筐苹果有40个,一筐梨子有34个,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4)交流:

说算式和算理,并口答。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也可说说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课后活动:

“组算式”游戏:

73426125

410203

(1)讲述游戏要求:

从上下两排数中各选一个数列加法算式,并算出得数,比一比,谁组成的算式多,算得又正确。

(2)小组交流。

课前3分钟的常规训练,配合课堂的学习,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生活情境中提取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根据信息提问,有的问题是已学过的的,老师板书在黑板一角,既复习旧知,又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习新知识。

 

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同时也考虑到不会计算的同学,提供学具,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到计算的方法。

讨论各种算法的共同点,整合出一般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但使学生经历了学习探究的过程,掌握了方法,而且领悟了十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为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作准备。

 

有了上面45+30学习的经验,学习45+3时,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习的节奏加快,帮助学生进行计算方法与策略的迁移。

 

安排两道题计算方法的对比,突破难点,掌握计算的基本方法。

 

通过练习活动,层层递进,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明确相同数位相加的道理。

巩固所学知识,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

 

课后的拓展游戏可以小组展开,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在随堂本上列算式并交流,讨论怎样组算式就又快又全,使学生明白有序写的好处。

课题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B案)

(1)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知识,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通过举例、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6-47页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课件、计数器、小棒

学具:

小棒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三个卡通形式的数字朋友45、30、3,你能用它们组成哪些加法算式呢?

(可以组成45+30、45+3、30+3、45+30+3四个算式,师板书)

2.这些算式中哪个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

(30+3)

很快算一算等于多少?

3.另外的算式就是我们今天一起要来学习的内容。

(揭题)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寻找特征

(1)比较一下45+30和45+3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个是两位数加一位数)

(2)你还能找出一些像它们这样的算式吗?

这个算式该放在哪一边呢?

(指名举例,选择有代表性的板书3题左右,讨论应该放在哪个算式一边)

2.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

(1)先研究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情况,先一起来讨论45+30。

(2)同桌一起在计数器图上画一画,并说说45+30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汇报,指名展示计数器图并说说口算过程。

师板书:

40+30=70,70+5=75。

(4)不用计数器,在其余的3道题中选一题想一想,说一说口算过程。

(5)汇报。

(6)刚才我们做的这些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先算几十加几十)

小结:

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一般都先算几十加几十。

3.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

(1)再研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情况,先来讨论45+3。

同桌合作,如果已经能不用学具,直接计算,那么就把想法跟同桌说一说,如果需要计数器,也可以用计数器图画一画,再说一说。

(2)用计数器图帮助计算的同学先来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补充引导,并板书:

5+3=8,40+8=48)

(3)哪些同学没有用计数器,也说说你的方法。

(4)听完这两个同学的汇报,你有什么想法?

(其实口算过程是一样的)

(5)你也会像×××一样,不用计数器,很快地进行计算吗?

下面还有3道题,考考自己。

(6)独立口算,说说过程。

(7)汇报,板书。

(8)这类题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点?

4.比较两类题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点。

(发现:

加几十,加在十位;加几,加在个位)

5.45+30+3这道连加题,你现在会算了吗?

三、巩固深化,应用算法

1.估一估是几十多。

26+2050+34

26+25+34

(说说估的方法,注意两位数在后的情况,进行一下比较)

2.组算式游戏:

73426125

410203

(独立在随堂本上组算式并计算)

在课的伊始,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征,用卡通数字做游戏的形式来呈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开始就集中小朋友们的注意力。

从学生组成的算式中筛选出要重点学习的新内容,以此导入本课。

今天学习的两类口算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而这两种方法是与两类题的特征密切相关的,辨清两类题是运用适当方法来计算的前提。

用自己提供的学习材料来学习,对学生来说学习的主动性更强。

在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时,组织两个层面的学习活动:

一个层面是通过物化活动,用计数器图画一画来得到结果;第二个层面是脱离学具,运用数的组成,直接把新口算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口算。

由依靠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养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基础。

在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时,要求学生先画一画再计算,帮助理解算理,在加一位数时,则给学生选择的权利,鼓励直接抽象计算,循序渐进。

分别比较两类题的计算的共同点,帮助学生沟通“画”和“算”这两种方法在实质上的一致,总结出每一类题的计算方法,理解共同的算理。

比较两类题计算的不同点,渗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的思想。

估一估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也可以再次强化相同数位相加的思想。

以开放的形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初步进行有序思维的训练。

课题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的计算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2.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理解和估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2.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8页。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口算的方法,培养数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一套口算卡片、在室外篮球场画好游戏的格子4个。

学具:

同桌一套口算卡片,松鼠头饰8套,用于奖励的“松果”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课堂导入:

谈话:

还记得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那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用这些新知识来玩游戏,游戏结束后,我们比比谁的收获多,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新发现。

二、游戏练习:

游戏一“开火车”

1.老师抽读卡片,学生开火车报得数,择题说计算的过程。

★26+20★5+3430+4552+341+50 40+34

18+70 36+223+603+6028+3023+5

(打★说计算的过程)

2.互抽卡片。

(1)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抽卡片,另一个同学很快地报得数,交换角色。

(2)交流在口算中存在的问题。

游戏二“亮眼睛”

1.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观察并思考:

通过上下两题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

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是一样的。

游戏三“摘松果”

谈话:

刚刚同桌合作游戏的时候,很多同学在互相鼓励,互相比赛,比比谁口算得又快又对。

下面,我们要玩的游戏“摘松果”将更有挑战。

1.讲解游戏规则:

在室外我们已经事先准备了游戏的格子,游戏的时候,我们以大组为单位,由正副组长负责,把组员分成两个小组,扮演比赛的两只“松鼠”。

在组长的发令下,两只“松鼠”同时从起点出发,用“2”或者“20”去加格子中的数字,很快得报出得数,结果正确的就双脚并拢往前跳一格,先到终点的同学可以代表胜利的一方摘到“松果”。

一轮过后,交换角色游戏。

2.请两个同学示范,强调游戏规则:

必须报出正确的得数后才能往前跳,错误的应该订正后再前进。

3.同桌合作,模拟游戏。

游戏四“架小桥”

谈话:

下面的游戏我们在平时的活动中经常运用,在算式和数字之间填上合适的符号,架起它们之间联系的桥梁。

架桥的时候,方法有各种各样,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准备怎样填写?

1.学生看题思考。

2.尝试填写,同桌交流思考的过程。

3.指名交流。

4.老师小结:

填写的方法很多,但是要注意观察和思考,计算与估计相结合,使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巧”。

游戏五“争分夺秒”

1.学生在3分钟内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2.校对得数,说说如何算得有对又快,或者通过计算,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三、总结延伸:

1.讨论: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什么收获?

2.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1)看图理解题意,并轻声说一说。

(2)独立完成。

3.大组活动:

游戏“摘松果”。

通过老师的谈话,使老师融入学生的学习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对学生提出新的学习要求。

游戏活动的展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择题说算理,完整地讲述计算的过程,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有了接触,放手让学生思考和讲述,教师及时归纳,使学生掌握规范数学语言。

指导学生有序地开展比较开放的活动,锻炼组长的能力。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填写。

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判断算式的得数是几十多,再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比较的时候可以算出得数,可以运用估算等方法。

用3分钟时间让学生在书上完成得数,然后了解情况。

通过交流经验,使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启发。

明白表格应用题的含义,知道解题的数量关系。

大组活动。

(延伸到课后)

课题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9-50页。

教学重点:

理解用加法来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写有文字题的小黑板、挂图(玉米图,桃子图)等。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常规训练:

1.出示写有文字题的小黑板,学生在随堂本上列相应的算式。

2.交流算式。

3.讨论:

什么时候用加法计算,什么时候用减法计算?

二、探究学习:

1.(出示挂图1:

玉米图)

(1)谈话: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果园里葡萄一串串地挂在树枝,红彤彤的苹果笑开了脸……最开心的可是猴子了,因为它们又可以吃到最喜欢的玉米和桃子了。

瞧,猴妈妈带着小猴子先来到什么地方?

(2)是呀,它们来掰玉米,玉米地里大约有80棵玉米,妈妈可能干了,一下子就掰了20棵,请你算一算,还剩多少棵玉米?

你是怎样想的?

(3)指名学生交流。

(4)小结:

怎样求还剩的玉米棵数,那只要从原有的玉米棵数里面减去已经掰的棵数就可以了。

(板书原有的棵数-已经掰的棵数=还剩的棵数)

2.(出示挂图2:

桃子图)

(1)谈话:

它们又来到桃园,桃园里的桃子又红又大,小猴迫不及待地爬上了桃树帮妈妈摘桃子,猴妈妈边装筐,边数着个数,“23个了,够了够了,别摘了。

”(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其中树上还剩的5个桃子不出现)。

请你猜一猜,树上原来可能有多少个桃子?

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3)交流:

(如果树上的桃子采完了,那么原来是23个;如果树上的桃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可能是24、25、26……但不可能少于23个。

(4)(出示完整的情境图)

小猴子没有采完桃子,树上还剩一些桃?

有几个?

大家一起数数看。

小猴摸摸头,想:

“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请大家动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算?

为什么?

先自己思考再同桌轻轻说说。

(5)指名交流并板书:

23+5=28(个)或5+23=28(个)

追问:

23表示什么,5、28又表示什么?

怎样求原来有多少个桃子的?

引导学生回答:

树上原来的桃子可以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已采走的23个,另一部分是是仍然留在树上的5个,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能求出原有的桃子。

(6)指导写单位名称,并口答:

算出得数后,还有一件事情,要在得数的后面写上单位名称“个”,并用括号括起来。

现在你知道树上原有多少个桃了吗?

(生答:

树上原来有28个桃。

(7)教师小结并板书:

已经采的个数+还剩的个数=原有的个数。

3.比较玉米图和桃子图。

(1)提问:

比较这两副图的问题,以及解题的方法,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小结:

求还剩多少,就是求总数中间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求原来有多少就要反过去想,把还剩的和已经的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今天我们就主要来学习用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揭题)

三、练习巩固:

谈话: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我们走进生活看一看。

1.“想想做做”第1题。

(1)要求仔细看图说图意:

图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拼图)

图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已经拼好了21块)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一共有多少块拼板?

只知道“已经拼好了21块”,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块拼板吗?

还缺少什么条件?

(还剩多少块没有拼)

这个条件在哪儿?

(在图中可以看到还剩3块没有拼)

现在你能完整地说说图意,解决问题了吗?

(2)讨论并交流:

这盒拼图一共有多少块拼板,怎样计算?

为什么?

(3)学生列式,并口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乘车的情况,再根据问题选择算法,并说一说理由。

3.“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4.比较讨论。

(1)提问:

通过刚才几个问题的解答,你有什么发现?

(有的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隐含在图中,要根据问题通过观察才知道。

(在几道题中,都有“已经”、“还剩”和“原有”这些词语)

(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用圈点的方法划出关键词,如:

“已经”、“还剩”和“原有”等。

(3)指出:

这几个问题都是把已经的和还剩的这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出总数。

5.延伸。

(1)谈话:

像刚才解决的这些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没有?

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2)学生试编。

(3)同桌交流,互相解答。

四、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创设猴子掰玉米这个情境,引出旧知,复习数量关系,从原有的个数里面去掉已经的个数,就等于还剩的个数,便于与新知的比较。

 

充分考虑插图的运用,先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展开想像,猜一猜树上原来的桃子个数。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开放的学生思维。

接着借助插图,依靠直观情境的帮助,使学生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突破了难点。

 

引导学生说一说列式的思考过程,明白算理。

 

通过比较,清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

 

通过练习掌握此类解决问题的特点,使学生会分析,并独立解决。

 

通过这样的讨论分析,使有困难的学生逐步理清思路。

但老师也指导学生观察,有的时候这些词语会省写。

 

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自己去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愉悦。

课题练习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前阶段学习内容的输理和练习,巩固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

2.通过练习进一步明确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51页。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计算的方法,会估算并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常规训练:

1.1分钟口算练习。

59+206+3340+4743+618+7041+5

30+2862+444+203+6234+5020+24

35+6041+523+5080+220+675+34

45+4036+2

2.校对,说说错误的原因,择题说计算的过程。

二、问题梳理:

1.这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

(用加法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2.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两位数加整十数与十位相加,十位变,个位不变;加一位数与个位相加,个位变,十位不变。

3.为什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原来的包括用去的和还剩的两部分,只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原来一共的。

三、练习交流:

1.第1题。

(1)学生把结果写在书上。

(2)同桌校对结果,在互相交流发现了什么?

(3)个别学生选题回答。

2.第2题

(1)读题目,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