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发展的极限.docx
《世界发展的极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发展的极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发展的极限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海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实践论文
论文题目:
论世界发展的极限问题
所在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
14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
姓名学号:
王世晨20140607320024
任课教师:
韦仕川
完成日期:
2016年6月5号
论世界发展的极限问题
【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但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如能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所以如果想确保世界能永葆生机,那么就必须实现是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整个世界政治局势的稳定、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很大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现实情况决定了世界经济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把眼光从整个世界带回到中国,发现中国自古就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且中国的现实国情也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各个方面努力地践行着“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
【关键词】:
世界发展;能源短缺;环境污染;节约型社会。
1.人类资源指数增长的事实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资源在不断增长。
近300年来的工业时代,社
会人口不断增加、财富持续增长,并且呈现不同的指数增长的态势(见图3.1,
图3.2,图3.3)
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无论是人口的增长还是财富的增
长,都是呈指数增长的方式。
近期一项全球性的研究报告表明,无论是对近现代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和城市人口数量、资本投资和GDP的增长;还是对江
河建坝、用水、土地垦殖、化肥、纸张、食物、交通旅游通信、海洋捕捞、水产
养殖等资源的消费;或是对资源利用的环境效应如大气圈温室气体积聚、地表温
度变化、臭氧层损耗、氮通量变化、气候灾害、森林损失、生物多样性损失等都
做出了统计结果显示它们无一例外都呈指数增长(见图3.4)。
资源指数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
1.2三个指数的确立
经济发展模型将要说明经济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它是认识社会
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论。
每个模型都描述在一定的环境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然后描述了该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核心。
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就是通过图形和公式,解释和说明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立叶有一句名言:
命运是上帝按照数学法则制定的计划,在现在、过去和将来的结果。
我们将这句话改一下,去掉宿命的糟粕:
人类资源是自然界按照数学法则(提供给人类)制定的计划,在现在、过去和将来的结果。
对人类资源增长研究的科学方法首先是由经济活动的二分性包括目的性和均衡性(对和统一)为基础的,其次是由一般经济均衡理论的确立即度的存在(量变与质变)的逻辑方法,第三是经济过程的扬弃即继承和创新(否定之否定)的历史方法。
研究资源经济学的方法论目的是为了从方法论中找出经济规律,然后再用方法论运用经济规律来说明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
经济行为人的目的性是边际效用规律的基础,经济行为人的均衡性是劳动价值规律的基础。
一般均衡理论是资源经济学逻辑的方法,经济过程的扬弃是资源经济学历史的方法。
量变与质变是资源经济学“分析派”的哲学基础,否定之否定是资源经济学“历史派”的哲学基础。
马歇尔说:
“我们希望这两派——分析派和历史派——永远存在;每派彻底地进行自己的工作,每派都利用另一派的工作。
这样,我们就最可获得关于过去的正确的概括并从其中得到对于未来的可靠指导
这三个指数分别是:
算术指数、斐波那契指数、几何指数。
由于各个时代
的社会经济条件各不相同,经济增长方式也不相同,人类资源的增长会产生不同
指数比例关系,用三个指数来确定人与人类资源在不同时期的相互关系,能够清
楚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每个发展时期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的关系。
算术指数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an},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或者称之为算术指数。
这个常数叫着
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并有
算术指数通项公式:
斐波那契指数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an+2},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由它
前二项的和构成,这个数列就是斐波那契数列或者称之为斐波那契指数。
斐波那契指数通项公式:
、几何指数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an},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比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是等比数列或者称之为几何指数。
这个常数叫着
等比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q表示,并有
几何指数通项公式:
根据三个指数的通项公式得出其增长关系(见表3.1)。
美国近200年以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就是大致按这三个指数不同的比例关系增长的(图示3.6)。
农业仍然按照算
术指数缓慢增长,工业按照斐波那契指数快速增长,服务业按照几何指数迅猛增长。
三个指数其数理特征反映的是不同数量关系的增加。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本身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在不同时代资源增长方式是不同的。
从资源经济学意义上反映的则是不同的经济增长关系。
用它来表述不同时代资源供需增长方式,能够较客观、形象地描绘各时代供需关系的变化,有利于我们抓住各个时代资源供需变化的主要特征,认清事物的本质,避免各种思潮的迷惑。
资源供给与资源需求的增长比例是不同的,在确定的时期内资源的供给是确定的,但需求却是不确定的。
需求无止境,供给却受客观限制。
供给决定消费,消费又扩大供给。
就如同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一样。
在不同的时代增长的比例不同,需求欲望总是要大于供给的实际,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供给是面对整个自然界的,而有效供给指的是人类资源。
需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人口,人口是决定需求最直接的原因,不同时代的需求是不同的。
因此,弄清楚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时代,特别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是理解人类资源指数增长关系的关键。
2.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模型
2.1人类资源供给增长模型
人类资源供给增长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决定增长的因素是生产力水平和科技进步以及相适应的社会经济制度。
在五个时代中取级数增长第五级(见表6.1),得出了人类资源供给增长是一个U型模型,反映了人类社会供给增长经历了一个由丰裕到短缺,再由短缺到丰裕的过程。
游牧时代是自然经济,农耕时代是循环经济,这二个时代没有消耗多少不可再生资源,人类资源相对充裕;工业时代是一个拐点,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表现为毁灭性的开发,人们深感资源匮乏,反映了资源、环境危机;信息时代人类将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资源的增长方式,在自然力量和理性力量的作用下控制人口的增长,实行循环经济、倡导科学发展观;集约时代是人类社会高级阶段的理想时代。
人类资源供给增长模式(见图6.1)告诉我们:
正因为有游牧时代和农耕时代资源供给大于需求人类社会才有了现在,同样是因为有信息时代和集约时代资源供给大于需求人类社会才会有未来。
这一模型揭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2.2人类资源需求增长模型
人类资源需求增长是以工业时代为中心近似一个正态分布。
游牧时代和集约时代是五个时代的起点和终点,人类资源丰富。
农业时代和信息时代以可再生资源为主,推崇循环经济,人类资源消耗得以循环,相对比较充裕。
工业时代是五个时代中唯一一个人类资源供给增长小于需求增长的时代,资源对人类的压力最大。
在工业时代,生产力水平成倍提高,但科学利用资源的水平并不高,人们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们对未来资源的利用存在着担忧和恐惧,甚至有人由此对人类的未来丧失信心。
在人类资源需求增长的认识上,将经历一个由肯定至否定,再由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即从乐观到悲观,再从悲观又转向乐观。
历史上任何一种观念的产生都有它的客观缘由和时代背景,“资源无限论”、“资源有限论”、“资源有价论”、“资源匮乏论”、“增长极限论”等等,这些思潮和观念都是人们在各个不同的时代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客观反映。
人类资源需求增长模型(见图6.2)告诉我们:
游牧时代是有限范围的粗放经济、农耕时代是有限范围的循环经济、工业时代是全球范围的粗放经济、信息时代是全球范围的循环经济、集约时代是全球范围的集约经济。
2.3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模型
用“三个级数”构建“五个时代”人类资源级数增长模型(见图6.3),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类资源增长的全过程。
这个模型是经济增长研究的理论基础,说明经济增长的整个过程不仅是渐进的、连续的、和谐的,同时又充满了冲突、失衡和中断。
“五个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主线,“三个级数”是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增长的逻辑关系,二者有机的结合体现了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资源增长跌宕起伏的全过程。
这里体现了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在每一个时代内部,人类资源级数增长模型是按二个级数关系呈现为量变。
第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变化,不同时代的人类资源增长方式存在质变。
第三,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人类资源增长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发展。
人类社会经济时代的发展,是以人类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增长为主要内容的。
在客观上存在五种量变形式,即游牧时代的量变、农耕时代的量变、工业时代的量变、信息时代的量变、集约时代的量变;经历四次质变飞跃,即游牧时代向农耕时代的飞跃、农耕时代向工业时代的飞跃、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飞跃、信息时代向集约时代的飞跃;一个以游牧时代为起点、以集约时代为终点的否定之否定的不可逆的螺旋发展,简称:
五种量变,四次飞跃,一个螺旋发展(见图6.4)。
该模型的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揭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过程,说明人类社会利用自然资源的光明前景。
人与人类资源的关系即三个级数的关系,在数理逻辑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还必须对每一个时代,通过科技进步、社会分工、人口增长、人口迁徙、人类战争、经济危机等方面用历史的方法去证明。
科技进步、社会分工、人口增长、人口迁徙、循环经济、人类战争、经济危机等等是贯穿各个时代发展的几条主线。
它们都与资源的利用息息相关,并且影响人类利用资源的范围和程度。
从这五个时代来看,科学技术是最革命、最积极的因素,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
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力资源和人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人口的增长是以物质条为基础的,是否存在增长极限,一直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依据人类资源供需的级数关系,人类资源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人口也将按一定比例增长。
人口的迁徙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将经历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自游牧时代开始,一直到工业时代的完成,人口的迁徙途径是由分散转向集中即农村向城市集中,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口的迁徙途径将是由城市向广大的地区扩散。
在农耕时代出现的循环经济,到了信息时代将成为资源供给的主要方式,并赋予了全新的意义,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人类战争起因是资源争夺,也贯穿了人类发展的始终,人类战争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另一方面破坏生产力,其共性是以资源浪费为前提和代价的,进入信息时代主客观条件都迫使人类将更理性地对待战争,资源的争夺方式也出现了转变,人类将逐步放弃通过战争来达到资源划分的这一极端手段。
经济危机一直困扰和伴随着人们,虽然每个时代的特点不同,矛盾焦点不同,但都与人类资源息息相关,进入工业时代人类摆脱了生产短缺的经济危机,可又伴随着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信息时代,随着虚拟经济的出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将从根本上摆脱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对人类资源的浪费将降到最低限度,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但金融危机、金融安全又是摆在人们面前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