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2406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1.docx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1.docx

3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参考教案

【课题】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目标】

1、利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构成特点。

2、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

3、以耕地为例,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特点。

4、列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讲练结合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思考、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土地资源分布图、中国地形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悟导入

播放经过剪辑的两段视频材料:

一、《亮剑》片段

当国民党将领楚云飞败走台湾时,抓起一把院子里的泥土,用红布包好带走。

二、《大兵小将》片段

将:

我值多少钱?

兵:

告诉你也无妨,活捉敌将,良田五亩。

提出问题:

为什么国民党将领离开时要带一捧祖国的泥土?

为什么古代打仗,多以土地作为奖赏?

为什么人类对土地如此的重视与热爱?

通过电影和电视剧情节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激发其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并且思考以及感受土地资源的作用和对人类的巨大价值。

预习展示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利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及构成特点。

2、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

3、以耕地为例,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特点。

4、列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后,向学生提出“通过课前对本节内容的预习,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你认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在预习中你存在哪些困惑?

想了解哪些知识?

教师通过学生的预习反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将重心放在学生难以理解、或很少接触的知识上,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及课前预习情况,反馈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哪些问题已经能够解决,哪些还存在疑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我国土地的构成特点是?

我国的土地资源为什么有不同的利用类型?

我们为什么要合理利用土地?

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土地?

学生能够知道本节课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内容,提高听课效率。

通过学生课前的预习,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并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

通过展示教学目标,并与学生的预习相结合,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及知识掌握状况,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合作探究

一、初识土地

展示以下四幅图片,由学生说出其属于哪一种土地利用类型:

提问:

在刚才同学展示的利用方式中,涉及到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提问:

大家看一下下面这些图片是否属于土地资源?

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直接说出图中的四种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学生能够说出:

图中的石头可以造水泥;

雪山上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山地、沙漠可以作为旅游资源

图片中出现的荒漠、戈壁、雪山、石头等也有其利用价值,属于土地资源中的难利用土地。

通过预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通过再认图片,归纳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并认识到土地资源对人类的价值和用途。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难以利用土地也属于土地资源。

转承:

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如果允许同学们自己决定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比例,你希望怎样分配?

并说明理由。

二、认识国情

探究1:

构成特点

1、如果允许同学们自己决定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比例,你希望怎样分配?

并说明理由。

2、下面,我们看一下我国土地构成比例的状况,是不是与大家的期望相同。

(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

类型是否齐全;比例是否合理)

总结: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

其中和比重较大;、比重较小。

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

大多数同学希望耕地的面积大一些,而难以利用土地的面积小一些。

同学结合扇形图,思考后发言。

从类型与比例两方面介绍我国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类型齐全,有利于我国因地制宜地多种经营;但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比重小,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总结:

齐全

草地、难利用土地

耕地、林地

通过允许学生自己调整土地构成比例的活动,学生自然会选择出理想的土地构成比例。

进而与我国的土地构成现状进行对比,很容易发现我国土地构成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探究2:

分布特点

自然状态下土地资源会受到地形、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探究活动:

在图3-1-2中,找出水田、旱地、林地、草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并说明其分布地区的地形、干湿状况、位于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教师出示:

土地资源分布动画、地形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干湿地区图)

答案:

1、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季风区、湿润区

2.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季风区、半湿润区

3.东北、东南、西南、山地、丘陵、季风区、湿润区

4.400毫米、高原、山地、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地区

教师总结、梳理笔记:

土地类型

干湿地区

季风

地形

耕地

旱地

水田

草地

林地

学生分成4部分进行探究活动。

其中:

1、2两组探究水田的分布;

3、4两组探究旱地的分布;

5、6两组探究林地的分布;

7、8两组探究草地的分布。

给学生留2分钟思考时间,2分钟小组内简单交流并简要记录,小组代表展示问题,其余小组进行思考、提问,由该小组解答其余小组提问。

学生指图展示:

1.水田的分布

水田主要分布在、

等地形区,位于____区(季风区/非季风区),属于____区(干湿地区)。

学生指图展示:

2.旱地的分布

旱地主要分布在、____等地形区,位于区(季风区/非季风区),属于_____区(干湿地区)。

学生指图展示:

3.林地的分布

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方位,属于、地形,位于区(季风区/非季风区),属于区(干湿地区)。

学生指图展示:

4.草地的分布

草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不足的、(地形)地区,位于区(季风区/非季风区),属于区(干湿地区)。

指导学生完成表格并展示:

①半湿润区

②湿润区

③干旱区、半干旱区

④湿润区、半湿润区

⑤季风区

⑥非季风区

⑦季风区

⑧平原、低缓的丘陵、盆地

⑨高原、山地

⑩山地

通过小组讨论与展示的形式,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生小组讨论与展示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发挥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并培养其自信心,使其敢于展示自己、迎接挑战。

 

四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应该重点掌握,通过表格对比,将本部分知识进行巩固。

总结:

我国资源总量,但各类土地人均占有量,特别是面积很少。

总结:

丰富

少、人均耕地

以耕地为例,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对比,不难发现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特点。

通过三则材料,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可以总结出我国耕地的状况,使学生由直观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我国的土地政策做铺垫。

三、确定国策

针对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土地?

1、请自学课本P62部分,从以下三方面回答:

法律法规:

基本国策:

基本制度:

2、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18亿亩耕地。

并将每年的6月25日确立为全国土地日。

转承:

然而在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动画中的“开发”

播放动画“如此开发”,学生总结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下面的漫画反映了土地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1、学生通过自学思考,总结出:

法律法规:

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

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基本制度:

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如此开发”

学生观看动画,发现其中不合理的行为。

狩猎中心

木材超市

根雕艺苑

沙漠公园

学生阅读漫画,品味其中内涵,再次树立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的观念。

“小鸟的悲哀”

反映了人类乱砍滥伐破坏了小鸟的家园,属于对林地的不合理利用。

 

“小草的哀求”

反映了草场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属于对草地的不合理利用。

“飞来的山峰”

反映了人口增长,建筑用地增加,大量占用耕地,造成人均耕地减少。

在了解我国土地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通过自学,总结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理解其必要性。

 

通过一段动画,向学生展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通过三幅漫画,生动形象的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检测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巩固训练

完成《助学丛书》知识结构部分,并订正答案。

学习过程:

1

(1)耕地、林地、草地

(2)齐全、草地、难利用土地、耕地、林地

2半湿润、平原、季风区、平原盆地、季风区、湿润区、山地丘陵、非季风区

3

(1)丰富、少

(2)较差、后备资源

知识结构:

耕地、林地、草地

齐全、草地、难利用土地、耕地、林地

不均、丰富、少

平原、丘陵

东北、西南、东南

400、北部和西部地区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乱占、破坏耕地现象严重

《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节约集约用地、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通过完成知识结构,梳理所学知识;通过订正答案,保证学生带着正确的知识,不留疑问离开课堂。

测试评价

1、(2012,枣庄)漫画中反映当地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过度放牧

B、过渡垦殖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2、(2013,青岛)A、B、C三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草地、林地

B、草地、林地、耕地

C、草地、耕地、林地

D、耕地、林地、草地

3、(2013,临沂)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B、土地资源的总量少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D、人多地少

通过几道会考题的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