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2200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docx

《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docx

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

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

 

4.透层、封层、粘层及桥面防水粘结层标准化施工

1.透层

1.1沥青材料

(1)透层沥青应采用普通乳化沥青(PC-2)沥青,其质量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透层用沥青材料的整套试验按照每500T(或以下)批量至少检验一次。

施工单位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及残留物针入度、延度(15℃)、软化点等指标,

应每工作日检验一次

1.2主要施工机械

(1)沥青洒布车(洒布热沥青时,应采用进口电脑自动控制沥青洒布车);

(2)集料撒布车(采用热沥青表处时,应采用进口集料洒布器);

(3)洒水车(应配备高压水泵);

(4)空压机;

(5)轮胎压路机;

(6)森林灭火鼓风机3-4台;

(7)扫地王1台。

1.3主要检测仪器

(1)沥青针入度仪;

(2)沥青延度仪;

(3)沥青软化点仪;

(4)标准筛(方孔筛);

(5)烘箱;

(6)路面渗水仪。

1.4透层施工

沥青路面的水泥稳定粒料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透层油采用普通乳化沥青(PC-2),其用量由试洒确定,一般为0.7~0.9Kg/m2,不宜超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用量。

透层乳化沥青的用量应根据基层表面致密情况通过试洒确定,并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透层乳化沥青的渗透深度应通过试洒确认,并在施工过程中按每5000平方米1组(每组3个)的频率检测,检测方法采用钻芯法。

透层乳化沥青必须使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施工。

沥青洒布车应符合本施工技术指南的相关技术要求。

透层沥青应按以下顺序施工并符合下列要求:

(1)浇洒透层沥青应首先选择试验段进行试洒,确认沥青洒布车行走速度、喷嘴型号、喷洒高度、喷雾工况适宜后方可正式施工。

(2)透层沥青宜在下面层沥青施工前3天,且基层养生7天后进行。

透层油喷洒前应用扫地王等清扫设备对基层进行全面清扫,露出明显的粗集料。

当基层表面过分干燥或浮尘较多时,应对基层用森林灭火鼓风机进行清扫。

(3)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或气温低于10℃时,不得浇洒透层油。

(4)浇洒透层沥青前,应对路缘石及构造物进行防护(如采用手持薄板隔挡),以防污染。

(5)应按设计的沥青用量一次浇洒均匀。

当透层沥青明显流淌时可分为2次洒布。

有遗漏时,应用人工补洒。

局部地方有多余透层沥青未渗入基层时,应予清除。

浇洒透层沥青后,严禁车辆与行人通过,并尽早铺筑下封层。

透层洒布后应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后方可铺筑下封层,间隔时间不宜少于24h。

1.5试验段试铺

在基层透层正式施工前,必须选择试验路段试铺。

试铺路段宜选在主线上,长度不小于200m,试铺路段需要确定以下内容:

(1)下承层表面浮灰清除方法;

(2)掌握透层沥青的喷洒方法及用量,控制起步、终止,以及横向及纵向喷洒幅间搭接的工艺等;

(3)确定施工控制数量及作业段长度,完善施工组织计划;

(4)全面检查材料质量及试铺层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等。

试铺结束后,应通过有关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后,由施工单位提出试铺总结,经批准后作为申请正式开工的依据。

2.下封层

为了保证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实现层间连续结合,防止水分经沥青面层渗入水泥稳定粒料基层,面层施工前应喷洒改性乳化沥青并在其上撒布碎石,经碾压后形成下封层。

封层用材料采用慢裂或中裂的喷洒型改性乳化沥青或采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SAMI)。

2.1材料

2.1.1废胎胶粉

废旧轮胎橡胶粉采用常温法生产的斜交胎胶粉,规格为细胶粉30~60目(0.18mm~0.50mm),其物理化学技术指标应符合表2-1和表2-2要求。

橡胶沥青生产时,胶粉掺量不低于外掺20%,发育温度为180℃左右,反应时间45min~60min,应在使用前1~2h进行橡胶沥青的技术性能测试。

2.1.4改性乳化沥青

封层采用的慢裂或者中裂喷洒型乳化沥青的品种、适用范围及技术要求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JTGF40-2004)中表4.7.1-1改性乳化沥青的品种和适用范围和表4.7.1-2技术要求的规定。

2.1.4碎石

碎石应保持干净、干燥状态。

撒布前应在拌和楼除尘加热,加热温度范围为150~160℃,碎石撒布时温度应不低于80℃。

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撒布碎石为3~5mm小碎石,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撒布碎石为13.2~19mm单一粒径石灰岩质碎石,其中超粒径颗粒含量不超过10%(重量比)。

有关技术指标同沥青混合料用碎石的要求。

2.2施工机具

应采用专业的机械化施工队伍。

改性沥青的洒布应采用专用的、可有效控制洒布剂量、具有加温保温和搅拌功能的洒布设备。

防水粘结层施工应具备以下机械设备(以下规定为1个施工断面所需的设备及数量):

15~18m3的电脑自动化控制的沥青洒布设备1台;

碎石撒布车2~3台;

16~20t胶轮压路机1台;

钢丝清扫车1台;

不小于3~5m3的空气压缩机1台;

吹风机4~6台;

同时,配备施工人员不少于12人,油毛毡若干卷,以及扫把、水桶等。

2.3试验检测设备

(1)布氏粘度仪及转子1套

(2)电子称精度为0.1g1台

(3)托盘若干

2.4下承层表面处理

在进行下封层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清理。

应保证下承层达到干净、干燥、无浮尘状态。

2.5施工工艺

图2-1为下封层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分为沥青洒铺、碎石撒布以及胶轮碾压成型三个步骤。

2.5.1沥青洒布

在沥青洒布前应对下承层进行认真的处理,保持干净、干燥。

在施工期间,如遇下雨,应在下承层表面充分干燥的条件下洒铺。

在正式施工前,应严格按照洒布剂量的要求进行试洒铺,当洒布剂量满足要求后方可正式施工。

待透层乳化沥青凝结不粘轮胎,即可采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进行喷洒作业。

在洒布过程中,洒布车应按照试洒确定的有关参数,保持匀速行驶,稳定转速,以保证洒布的均匀。

下封层用SBS改性乳化沥青的洒布量以试验路段专家评审或监理工程师确定参数为准;下封层采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洒布量以试验路段专家评审或监理工程师确定参数为准,洒布温度为180~200℃,洒布量采用铺报纸或铁盘进行检查。

在沥青洒布过程中应注重接头的施工处理,具体分为横向接头和纵向接头。

在横向接头的位置,再次施工时既要与前次施工紧密的衔接,同时也要避免与前次施工断面重叠。

因此,当每次洒布前应用油毛毡或铁皮将已洒布的路段遮挡覆盖,避免再次洒布时造成沥青的重叠。

纵向搭接位置尽可能设置于车道的分界处,在确定纵向搭接宽度的施工要求时,首先分析沥青洒布的原理。

沥青洒布时通过喷头洒成扇形,相邻的两个喷头洒布的沥青相互重叠,重叠后的洒布沥青量即为设计的标准用量。

图2-2为沥青喷洒示意图,a、b为两个相邻的喷头,两个喷头的洒布的沥青相互重叠,重叠的宽度为d0,该宽度范围内的沥青洒布量为设计要求的洒铺量。

假设每个喷头沥青洒布量相同,则外侧的b喷头未重叠的d宽度范围内的洒布沥青仅为设计要求的一半。

因此,在第二次洒布时,在纵向应与前次洒布的沥青重叠宽度d。

宽度d一般为两个相邻喷头的间距,一般为15~20cm。

2.5.2碎石撒铺

(1)认真准备碎石,严格按设计要求准备符合规格的碎石。

撒布的碎石宜进行筛分,保证碎石的单一粒径,超粒径范围的石料含量不应超过10%。

撒布的碎石应干燥无尘。

对于高等级道路,或碎石的粉尘含量比较高时,碎石需要进行水洗,并晾干。

处理好的碎石应单独堆放在硬化的场地,并做好防尘、防雨,避免二次污染,以备施工使用。

(2)碎石的试撒主要确定撒布车料斗的倾角、车速和标准的撒布量。

改性乳化沥青下封层的碎石撒布数量为3~5m3/1000m2,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覆盖率一般为70~80%(每平米碎石重量大约为10~13kg)。

(3)集料的撒布应在乳化沥青破乳前或喷洒橡胶沥青后应及时进行作业,以便沥青和撒布的石料能有效的粘结。

在大规模施工时,根据施工效率,一般1台洒油车需配备2台碎石撒布车。

(4)撒布碎石时,除了施工设备配备的操作手外,每台碎石撒布车应再配备1~2名清洁工,跟随在撒布车后,将散落在沥青外边的碎石清扫干净。

(5)根据撒布碎石的原理和意义,灵活掌握碎石撒布的位置。

在靠近路缘石和边缘20cm左右的宽度,在不影响摊铺机械运行的位置可不撒碎石,更便于层间的粘结。

(6)为避免碎石撒布车与粘层沥青产生粘连,碎石撒布车的载重轮可适量喷水,但洒水量需严格控制,以浸润轮胎为标准,不可造成自由水流淌在粘结层上。

(7)在撒布碎石施工中,为了保证撒布的均匀性,应注意撒布车辆的启动阶段、纵横向的交接位置,不能出现重叠和漏撒现象。

如造成局部重叠,应在胶轮碾压前,采用人工清理的方法将多余的碎石清扫干净。

2.5.3碾压成型成型

碎石撒布后,应及时用胶轮压路机紧跟碎石撒布车碾压成型,胶轮压路机来回碾压2遍。

碾压成型后应尽快安排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4h,其间应临时封闭交通,避免粘结层的二次污染。

2.6质量检验

2.6.1材料质量控制

集料、基质沥青按现行有关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抽检项目和频度进行检查。

封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材料的整套试验按照每500T(或以下)批量至少检验一次。

施工单位应对每车乳化沥青均进行取样检验,内容包括粘度,蒸发残留物含量,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

废胎胶粉进场前应按每批提供全套物理、化学指标的检测报告;进场后应按每200t的频率进行化学指标的抽检,进场数量不足200t时,按200t计;并按每10t的频率抽检物理指标,进场数量不足10t时,按10t计。

废胎胶粉的掺量应严格按照设计掺量(外掺法),允许正误差2%,不允许出现负误差。

为确保橡胶沥青的质量,除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老化试验外,粘度是关键、有效的检测指标。

对于橡胶沥青生产检测,如采用连续式生产,每隔1h从生产罐中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如采用间歇式生产,每罐抽检一次。

每次检测平行试验应不少于3个样本。

现场粘度检测时,其温度应控制在180±1℃,从取样到试验结束应在1h内,试验记录应记录试验的时间范围。

采用手持式粘度计检测旋转粘度前,应事先在室内与布氏粘度计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校正,布氏粘度计试验温度为180℃,旋转粘度取值为50%扭矩对应的粘度值。

以上各试验指标的数据应满足相应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

2.6.2沥青洒铺量检测

测方法及标准:

选择一横断面,在三等分点处放置两块0.5m2木板,待沥青洒布车洒过后称其增加的质量,三个样本的平均值即为一次沥青量的抽检结果,不应超过设计中值的±0.2kg/m2,三个样本的级差不应超过0.3kg/m2。

检测频率:

在试验段阶段,下封层每2000m2现场抽检一次沥青洒布剂量,以确定沥青洒铺的施工参数。

当正常施工时,通过计量每台沥青洒铺车中沥青的装载重量及相应的洒铺面积,计算实际沥青的洒铺量。

由施工单位配合监理单位完成。

2.6.3碎石撒布规格及数量检测

检测方法及标准:

通过计量每台碎石撒布车碎石装载的重量及相应的撒布面积,计算实际碎石的撒布量。

同时进行撒布碎石的外观检测,要求撒布碎石均匀、无重叠,且没有明显大范围移动现象存在。

检测频率:

每天对每台碎石撒布车进行检测。

由施工单位配合监理单位完成。

2.6.4整体质量检查

施工后,检查施工断面是否有漏洒(包括粘轮粘起的现象)、多洒(沥青膜厚度大于3mm),以及撒铺碎石表面被沥青污染或尘土污染。

3.粘层

3.1沥青材料

粘层采用快裂的撒布型改性乳化沥青,其品种和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类型通过试洒确定,质量标准应符合表3-1技术要求。

粘层油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JTGF40-2004的要求。

粘层用沥青材料的整套试验按照每500T(或以下)批量至少检验一次。

施工单位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及残留物针入度、延度(25℃)、软化点等指标,应每工作日检验一次。

3.2施工机具

(1)沥青洒布车(洒布热沥青时,应采用进口电脑自动控制沥青洒布车);

(2)空压机;

(4)森林灭火鼓风机3-4台;

(5)钢丝清扫车1台。

3.3粘层施工

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在铺筑上层前,应在其下面的沥青层表面浇洒粘层沥青。

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的侧面也应涂敷粘层沥青。

粘层沥青采用改性乳化沥青,不得使用煤沥青或用柴油、煤油稀释的液体沥青。

粘层沥青品种和用量应根据被粘结沥青混合料结构层的种类通过试洒确定,其有效沥青用量不少于0.3-0.6L/m2,具体现场控制参数以试验段监理批准参数为准。

粘层沥青应使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车应符合本规定相关的技术要求。

在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局部应用刷子人工涂刷。

浇洒粘层沥青应符合下列要求:

(1)喷洒粘层沥青前,应将沥青面层表面清扫干净,用森林灭火器吹净浮灰。

当有沾粘的土块时,应用水刷净,雨后或用水清洗的面层,水分必须蒸发干净、晒干。

(2)当气温低于10℃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

(3)改性乳化沥青洒布车应采用专用的洒布设备,具备良好的计量设施,确保均匀地按规定数量实施喷洒。

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或涂刷,浇洒过量处应予刮除。

(4)粘层油必须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前12小时,并不超过24小时洒布,待乳化沥青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后紧跟铺装沥青面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在此期间,严禁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他车辆、行人通过,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3.4试验段试铺

在粘层正式施工前,必须选择试验路段试铺。

试铺路段宜选在主线上,长度不小于200m,试铺路段需要确定以下内容:

(1)下承层表面浮灰清除方法;

(2)掌握粘层沥青的喷洒方法及用量,控制起步、终止,以及横向及纵向喷洒幅间搭接的工艺等;

(3)确定施工控制数量及作业段长度,完善施工组织计划;

(4)全面检查材料质量及试铺层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等。

试铺结束后,应通过有关检测,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定后,由施工单位提出试铺总结,经批准后作为申请正式开工的依据。

4桥面防水粘结层

4.1一般规定

防水粘结层主要用于混凝土桥面板顶面可起到加强层间粘结和防水的效果。

热洒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根据应用位置、沥青粘度的不同,沥青洒布量、碎石规格及撒铺量有所不同,具体施工参数应由室内试验设计确定。

4.2原材料

4.2.1改性沥青:

可以采用SBS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与沥青混合料用SBS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相同。

4.2.2碎石:

撒布碎石为9.5~13.2mm单一粒径碎石,其中超粒径颗粒含量不超过10%(重量比)。

有关技术指标同沥青混合料用碎石的要求。

碎石应保持干净、干燥状态。

撒布前应在拌和楼除尘加热,加热温度范围为150~160℃,碎石撒布时温度应不低于80℃。

4.3施工设备

应采用专业的机械化施工队伍。

改性沥青的洒布应采用专用的、可有效控制洒布剂量、具有加温保温和搅拌功能的洒布设备。

防水粘结层施工应具备以下机械设备:

15~18m3的电脑自动化控制的智能沥青洒铺设备1台;

碎石撒布车1~2台;

胶轮压路机1台;

沥青路面铣刨机机1~2台;

钢丝清扫车1台;

不小于3~5m3的空气压缩机1台;

吹风机4~6台;

同时,配备施工人员不少于10人,油毛毡若干卷,以及扫把、水桶等。

4.4下承层表面处理

对于桥面板宜采用沥青路面铣刨机进行铣刨,铣刨深度3~5mm,将表面的浮浆彻底清除后,再用钢丝清扫车清扫,最后空压机结合人工细部清理干净后方可喷洒沥青。

对于桥面板上外露的钢筋、油污等应进行彻底清除。

对于桥面板表面的裂缝应采用渗透型桥面防水涂料进行涂刷。

对于桥面板表面出现的小坑槽,一般不予修补。

4.5施工工艺

在防水层粘结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清理。

应保证下承层达到干净、干燥、无浮尘状态。

图4-1防水粘结层施工流程图

图4-1为碎石封层施工的流程。

其中试洒工艺相当于一般沥青路面施工的试验路段。

通过试洒确定一些关键的施工参数,为正式施工做好必要的准备。

如:

每平米碎石撒布的方量或公斤数,施工机械的有效组合、橡胶沥青的洒布温度,洒布设备的机械参数等。

防水粘结层施工的基本施工流程分为三步:

改性沥青的洒布、规格石料的撒布以及胶轮碾压成型

1)沥青洒布

在沥青洒布前应对下承层进行认真的处理,保持干净、干燥。

在施工期间,如遇下雨,应在下承层表面充分干燥的条件下洒铺。

在正式施工前,应严格按照洒铺剂量的要求进行试洒铺,当洒布剂量满足要求后方可正式施工。

在洒布过程中,洒布车应按照试洒确定的有关参数,保持匀速行驶,稳定转速,以保证洒铺的均匀。

SBS改性沥青的洒布量为1.8~2.2kg/cm3,洒铺温度为170~180℃。

在沥青洒铺过程中应注重接头的施工处理,具体分为横向接头和纵向接头。

在横向接头的位置,再次施工时既要与前次施工紧密的衔接,同时也要避免与前次施工断面重叠。

因此,当每次洒铺前应用油毛毡或铁皮将已洒铺的路段遮挡覆盖,避免再次洒铺时造成沥青的重叠。

d

图4-2沥青喷洒示意图

纵向搭接位置尽可能设置于车道的分界处,在确定纵向搭接宽度的施工要求时,首先分析沥青洒铺的原理。

沥青洒铺时通过喷头洒成扇形,相邻的两个喷头洒铺的沥青相互重叠,重叠后的洒铺沥青量即为设计的标准用量。

图4-2为沥青喷洒示意图,a、b为两个相邻的喷头,两个喷头的洒铺的沥青相互重叠,重叠的宽度为d0,该宽度范围内的沥青洒铺量为设计要求的洒铺量。

假设每个喷头沥青洒铺量相同,则外侧的b喷头未重叠的d宽度范围内的洒铺沥青仅为设计要求的一半。

因此,在第二次洒铺时,在纵向应与前次洒铺的沥青重叠宽度d。

宽度d一般为两个相邻喷头的间距,一般为15~20cm。

2)防水粘结层碎石的撒布

认真准备碎石,严格按设计要求准备符合规格的碎石。

撒布的碎石宜进行筛分,保证碎石的单一粒径,并通过拌和楼进行加热、除尘处理。

如碎石粉尘过高,应进行水洗,处理好的碎石应单独堆放在硬化的场地,并做好防尘、防雨,避免二次污染,以备施工使用。

碎石的试撒主要确定撒布车料斗的倾角、车速和标准的撒布量。

根据本工程采用的石料规格和品质,覆盖率为60%~70%(每平米碎石重量为大约为8~12kg)。

在喷洒改性沥青后应及时撒布碎石,以便沥青和撒布的石料能有效的粘结、固定。

在大规模施工时,根据施工效率,一般1台洒油车配备2台碎石洒布车。

为保证施工质量,撒布碎石时,除了施工设备配备的操作手外,每台碎石洒布车应再配备1~2名清洁工,跟随在撒布车后,将散落在外边的碎石清扫干净。

根据撒布碎石的原理和意义,灵活掌握碎石洒布的位置。

在靠近路缘石和边缘20cm左右的宽度,在不影响摊铺机械的运行的位置可不撒碎石,更便于层间的粘结。

为了避免碎石撒布车与粘层沥青产生粘连,碎石撒布车的载重轮可略微喷洒水,但洒水量需要严格控制,以浸润轮胎为标准,不可造成水在粘结层上流淌。

在撒布碎石施工中,为了保证撒布的均匀性,应注意撒布车辆的启动阶段、纵横向的交接位置,不能出现重叠现象,如造成重叠,应在胶轮碾压前及时处理。

3)沥青防水粘结层的成型

碎石撒布后,应及时用胶轮压路机紧跟碎石撒布车碾压成型。

胶轮压路机来回碾压1~2遍。

碾压成型后应尽快安排沥青混合料的摊铺,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4h,其间应临时封闭交通,避免防水粘结层的二次污染。

4.6质量检验

1)下承层处理质量检测

铣刨处理检测项目及标准见表4-1:

表4-1铣刨处理检测项目及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表面清洁度

无附着杂物、尘土

目测、全面

2

去处深度

3~5mm

目测、全面

3

露骨率

大于80%

目测、全面

4

粗糙度

表面粗糙均匀

目测、全面

抛丸处理检测项目及标准见表4-2:

表4-2抛丸检测项目及标准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浮浆及杂物

无附着不牢的浮浆、杂物等

目测、全面

2

去处深度

1~3mm

目测、全面

3

露骨率

大于20%

目测、全面

4

粗糙度

表面粗糙均匀

目测、全面

2)沥青洒铺量检测

测方法及标准:

选择一横断面,在三等分点处放置两块0.5m2木板,待沥青洒布车洒过后称其增加的质量,三个样本的平均值即为一次沥青量的抽检结果,不应超过设计中值的±0.2kg/m2,三个样本的级差不应超过0.3kg/m2。

检测频率:

在试验段阶段,防水粘结层每2000m2现场抽检一次沥青洒铺剂量,以确定沥青洒铺的施工参数。

当正常施工时,通过计量每台沥青洒铺车中沥青的装载重量及相应的洒铺面积,计算实际沥青的洒铺量。

由施工单位配合监理单位完成。

3)碎石撒布规格及数量检测

检测方法及标准:

通过计量每台碎石撒布车碎石装载的重量及相应的撒布面积,计算实际碎石的撒布量。

同时进行撒布碎石的外观检测,要求撒布碎石均匀、无重叠,且没有明显大范围移动现象存在。

检测频率:

每天对每台碎石撒布车进行检测。

由施工单位配合监理单位完成。

4)整体质量检查

施工后,检查施工断面是否有漏洒(包括粘轮粘起的现象)、多洒(沥青膜厚度大于3mm),以及撒铺碎石表面被沥青污染或尘土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