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180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析.docx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析.docx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分析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整体把握全文,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感受;

2、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手法,透过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品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良好有效的阅读方法习惯;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敬仰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大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重点:

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形象,并且做到形神兼备的。

三、学习难点:

1、对文中引用的《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相关内容的理解;

2、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准确到位地把握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历史渐行渐远,而历史中的伟人却不曾离去。

是文字留住了记忆,是妙笔复活了形象。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一代伟人——梁启超先生。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1、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其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风趣幽默,作品有:

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2、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他聪颖过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

16岁时中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3、1922年3月,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

本文即是梁实秋对这次演讲的记述。

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本文撷取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把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于叙述描写之中。

4、资料补充:

古诗《箜篌引》:

讲述一个白发狂夫不顾一切渡河(那时滚滚的大河,没有工具不可能渡过),结果惨被河水吞没。

妻子尾随而至,来不及制止。

随后这位妻子抱着箜篌反复吟唱《箜篌引》,最终跳进滚滚江水中跟随丈夫去了。

二人壮烈性情令人折服,又嘘唏叹息不止。

②《桃花扇》“哭主”一节: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

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

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宫车出,庙社倾,破碎中原费整。

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

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满楼头呼声哭声。

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

……

高皇帝即崇祯帝,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

他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王。

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即位后立刻铲除魏忠贤阉党,希望国家能够强盛起来,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

课文中引用的是明朝灭亡后佐良玉哭崇祯帝的一段。

③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此时诗人听说战乱终于平定,自己盼望多年的安定和平终于到来,自然喜极而泣。

三、预习检测,夯实基础

戊(wù)戌(xū)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精悍(hàn)蓟(jì)北激亢(kàng)酣(hān)畅

箜(kōng)篌(hóu)屏(bǐng)息

四、整体阅读,理清脉络

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2段到第9段):

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

这是文章的主体。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

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五、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明确:

个性的外貌

独特的开场白

经典的敲秃头的动作

博闻强记,旁征博引的学者素养

酣畅淋漓的表演

六、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难点估计:

1、文中引用的《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相关内容的理解;

2、梁任公讲演到《箜篌引》时“活画出一出悲剧”、讲演到《桃花扇》时“痛哭流涕不能自已”、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时“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的深层原因;

3、怎么理解“热心肠”,这与作为政治家身份的梁启超先生有什么内在联系?

……

七、课堂结语:

一哭一笑,哭笑皆由赤子之心;饮冰犹热,冰热均关社稷苍生。

眼含热泪,心怀梦想,变法图强,爱国忧民,这就是梁启超先生的热心肠。

这热心肠是燃烧的火焰,照亮那黑暗时代的天空;这热心肠是飘扬的旗帜,引领民族前行的脚步。

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也应怀着这样的热心肠,铭记先生振聋发聩的呼告: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板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眼含忧世伤时之热泪

哭热心肠

心怀强国兴民之梦想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梁实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整体把握全文,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感受;

2、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手法,透过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品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良好有效的阅读方法习惯;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敬仰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大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重点:

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形象,并且做到形神兼备的。

三、教学难点:

1、对文中引用的《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相关内容的理解;

2、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准确到位地把握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预习案

一、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1、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其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风趣幽默,作品有:

散文集《雅舍小品》、《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2、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他聪颖过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

16岁时中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3、1922年3月,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

本文即是梁实秋对这次演讲的记述。

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本文撷取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把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于叙述描写之中。

4、资料补充:

古诗《箜篌引》:

讲述一个白发狂夫不顾一切渡河(那时滚滚的大河,没有工具不可能渡过),结果惨被河水吞没。

妻子尾随而至,来不及制止。

随后这位妻子抱着箜篌反复吟唱《箜篌引》,最终跳进滚滚江水中跟随丈夫去了。

二人壮烈性情令人折服,又嘘唏叹息不止。

②《桃花扇》“哭主”一节: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

那知你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

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宫车出,庙社倾,破碎中原费整。

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

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满楼头呼声哭声。

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

……

高皇帝即崇祯帝,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而死。

他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王。

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即位后立刻铲除魏忠贤阉党,希望国家能够强盛起来,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

课文中引用的是明朝灭亡后佐良玉哭崇祯帝的一段。

③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此时诗人听说战乱终于平定,自己盼望多年的安定和平终于到来,自然喜极而泣。

二、预习检测,夯实基础。

戊()戌()叱咤()莅()临迥()异精悍()

箜()篌()激亢()酣()畅屏()息蓟()北

三、整体阅读,理清脉络。

探究案

一、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二、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我的疑惑:

 

训练案

一、个性创作:

请以身边的老师、同学为写作对象,找准人物的主要特点,写一段简短的文字。

二、美文赏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节选)

梁实秋

①我在十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②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

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

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

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

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常藏着两桶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

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

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斑。

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③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

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

“这题目怎样讲呀?

”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

“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

……”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

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

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

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④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

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

”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⑤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

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尽。

批改之不足,还特别地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了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⑥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

《林琴南致蔡孑民书》是他讲得最为眉飞色舞的一篇。

此外如吴敬恒的《上下古今谈》,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