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04597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docx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docx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10篇

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特殊的葬礼》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记叙文。

作者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及人们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文先写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体系,我确立了如下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探究全文,通过感受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以及人们的表现;了解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情感目标:

  通过大瀑布前后的对比,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心,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地球的情感。

  3、能力目标:

  ①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抓住__中的空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③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这篇__的学习,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点,同时又是教材中的难点:

  1、了解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被葬送的原因。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二.设计意图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

  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

师生在互动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

基于这样的理念,生成如下教学过程的设计意图:

  

(一)质疑问难,引发互动

  现代教育学家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主要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也就失去了互动的前提。

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课始,学生就会提出“特殊的葬礼”是为谁举行的?

为什么要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举行葬礼?

学习完瀑布的今昔对比,又会提出“为什么塞特凯达斯瀑布会逐渐枯竭?

”通过学生自己提问,让他们进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创设情境,人境互动

  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

“当我把儿童带入有意创设或优选的富有美感的情境中时,我发现学生个个情绪热烈,带着情感色彩去观察、体验客观情境,在情感的驱动下,想象、思维积极展开,进而激起表达动机。

”人境互动,创设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十分重要。

  如:

在教学第三至五自然段时,设计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瀑布咆哮的声音和看如今无奈的叹息的瀑布,同时配上合适的乐曲,让学生在创设的视听情境中,对比朗读课文第三,五两个自然段中的关键句,渲染读书的氛围,调动了学生阅读的情绪,学生读起来一定会非常投入、忘我,能读出课文表达的内涵,也能读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三)展开想象,人文互动

  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我们教师只要时时记得培养,常常正确引导,学生就会有丰富的想象。

本课有许多空白之处,值得利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听了瀑布咆哮的声音后,让学生想象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

本来我设想让学生看瀑布的录象,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想象会被控制。

而只闻其声,不见其面,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更能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

另外两次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站在大瀑布前的游客,让学生通过想象抒发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情感。

这样想象和朗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在眼前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幅的画面。

这样,朗读时才能有感情,才能进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真正达到人文互动的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分为四大板块:

举行葬礼——瀑布今昔——探究原因——决心保护。

  第一板块,通过学习课文一,七,八自然段,通过体会巴西总统亲自主持,参加葬礼的人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来初步解读葬礼的“特殊”。

第二板块,精读感受瀑布过去的雄伟壮观及如今的无奈消失。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对“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等重点词句的品读,通过听声音想象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和游人看到大瀑布的感受,再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入情入境,全身心的投入学习。

另外,通过看课文插图和结合__语言进行想象瀑布如今奄奄一息的样子,以及问他们“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怎么样?

”“你最想知道什么或最想做什么?

”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真切的体验,让他们与课文产生共鸣。

第三板块,了解造成大瀑布消亡的原因,唤醒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第四板块,通过练写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说辞,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按这样的思路设计教学,旨在让学生品味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这“特殊的葬礼”不同寻常的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说课稿篇2

  一、简析教材

  《除法估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用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估算,与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估算的编排思想相同,修订后的教材不再强调固定的除法估算方法的训练,也不再用除法估算来检验商的最高位是否正确,而是将估算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在实际进行估算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以及个体的计算思维习惯,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二、说教法

  这节课我总的设计思路是为了加强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采取学生自主学习,协助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伙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生活中的估算,培养他们调查和收集资料的能力;然后让小组合作讨论如何估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比较估算和计算出准确结果的不同。

  四、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课本例2: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

  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列式:

124÷3≈153÷4≈

  2、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3学习估算方法。

  

(1)124÷3≈如何估算?

  分析与比较:

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

  

(2)学生独立估算:

143÷4≈

  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

  第1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200÷3≈_____。

  

(2)组织学生讨论:

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

200元能估成210元吗?

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

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2)组织学生讨论:

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

185能估成160元吗?

为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

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

  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

  五、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思考:

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

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

估算学生独立完成。

  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

说课稿篇3

  一、教材简析

  1、地位和价值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上)第一章第5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绝对值不等式(高中),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是解不等式的基础和核心,它在高中代数中起着广泛应用的工具作用,蕴藏着“数与形结合”的重要思想方法,它已成为代数、三角、解析几何交汇综合的重要部分,是高考综合题的热点。

  2、教材结构简介

  教材首先以一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引出图象法,然后给出一个二次函数,通过具体画图象,提出问题。

再一般地给出了二次函数图象解二次不等式的结论。

课本精选了四个解不等式的例题,并配有相应的练习和习题。

它的后一小节为解可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分式不等式。

  二、教育教学观

  1、学生为主体,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重过程。

按照认知规律及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过程。

体现由“实践……观察……归纳……猜想……结论……验证应用”的循环往复的认知过程。

  3、重能力与态度的培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的能力。

重科学严谨的个性品质。

重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体验。

  4、重指导点拨。

在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的基础上,相机启发,恰当点拨,促进学生知识由感性向理性提升,由具体到概括抽象,形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认识,及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同时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二次函数,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二次函数间的联系,及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能力目标:

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二次函数图象解不等式)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以及严谨求实的态度。

  四、教与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用图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难点:

围绕二次函数图象、性质这一主线,解决三个“二次”的联系和应用。

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状物的__,也是一篇精读课文。

__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抒发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生字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弄清__的叙述顺序。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阅读课文,了解课文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表达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弄清__的叙述顺序。

  (四)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课文通过描写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抒发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部编语文《海滨小城》说课稿一等奖

  二、说教法

  阅读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课教学,我设计的教学思路是:

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目标导读→探究问题→交流汇报→感情朗读→课堂总结。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朗读训练为主线;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教师扮演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启发者的角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体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让学生通过划一划,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自主思考问题,合作交流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语文《海滨小城》说课稿一等奖

  四、说教学程序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基于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阅读评价的要求,我设计本课教学流程如下:

  

(一)激趣导入,拉近距离。

  1.同学们,你去过海滨吗?

你想了解海滨小城是什么样子的吗?

  2.板书课题:

19海滨小城。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引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水到渠成地导入新课教学。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本。

  1.学生齐读课文,想一想: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每一段主要讲什么内容?

课文描写了海滨小城的什么特点?

  2.学生讨论、交流,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汇报学习成果。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

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为下一步教学作好铺垫。

  (三)目标导读,唤醒思维。

  1.教师出示以下几个目标问题,唤醒学生阅读思维。

  ①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课文描写了海滨小城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③文中描写了哪几处景物?

把点明这几处景物的词语画出来。

  2.教师点拨引导。

  (四)探究问题,启动思维。

  1.学生带着以上3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一划,用脑想一想,探究文中隐含的答案。

  2.教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汇报,碰撞思维。

  1.学生探究问题结束,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收获,谈谈自己的看法。

  2.小组派代表汇报各小组的探究结果,让思维在小组汇报中撞击出绚丽的火花,让学生在小组汇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意图: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比无目的的阅读,收到的阅读效果更佳。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通过目标导读、探究问题、交流汇报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的思维经历唤醒、启动、碰撞的过程,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感情朗读,培养语感。

  __虽是一篇阅读课文,但文质兼美,表达晓畅,结构清晰,非常适合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齐读、赛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欣赏美景,在读中培养语感。

  (设计意图:

通过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理解、欣赏、品味,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受到爱家乡、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教育。

  (七)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学生根据教师板书,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本课的知识体系。

  2.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说一说或写一写。

  (设计意图: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达到语文教学沟通课堂内外、联系生活实际的目的,让学生树立“生活语文”的思想。

  部编语文《海滨小城》说课稿一等奖

  五、说板书设计

  部编语文《海滨小城》说课稿一等奖

  (设计意图:

板书是一篇课文的袖珍版,是一部微型教案。

本板书以直观性、条理性、整体性原则为设计指导思想,突出课文结构,绘出文中美景,点出__中心,学生一看便一目了然,文本的知识结构便存于心中。

说课稿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组第二十四课《学弈》。

  2.教材简析: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能从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它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

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二、说学情

  1.利用旧知迁移,游戏激活兴趣。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也是成语“专心致志”的________,利用此处切入点,将学生成语积累作为旧知迁移到古代文言文成语故事这一新知上,利用成语游戏开课大大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习探究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发挥范读榜样作用,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都落在朗读上,老师的精彩范读往往可以促进学生朗读欲望的产生,形成学习的动力。

  3.自主合作,改变学习方式;团结协作,减轻学习压力。

  读懂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4.创设情境,发挥想象,鼓励创新。

  将学生直接引入学习、朗读的氛围中,达到身临其境,忘我境界。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活跃自主的氛围中,读通、读懂了课文。

  5.以读为主线,教方法、养习惯。

  以读为主线,初步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也是相当重要的。

  三、说教法

  读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能读书”,能激励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多读,这也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因此学生在本课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读。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精读――美读――熟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亲历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除此之外,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读懂了课文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1.游戏、激发学习兴趣(播放《围棋少年》主题曲)

  2.读通,整体感悟__大意。

(插入准备好的课文课件)

  3.读懂,根据注释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分组探究)

  4.吟诵,创设情境,体情悟道,熟读成诵。

(全班读、分组读、个别读。

  5.拓展,课内外延伸积累。

(播放准备好的《学弈》动画片)

说课稿篇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析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交流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相关信息,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重点、难点:

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

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________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节课主要通过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理解百分数的读、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

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

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理解百分数

  给学生一段含有百分数的信息:

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情况如下:

得优的学生占65%,得良的学生占25%,及格的学生占10%。

  师:

在这条信息中出现了一种我们没有学过的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吗?

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是怎样理解这里的百分数的?

在生活中你见过百分数吗?

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两条信息:

①长城干红葡萄酒的酒精度是

  11%;②五粮液酒的酒精度是39%。

问:

喝同样多的长城干红葡萄酒和五粮液酒,哪个容易醉?

为什么?

  

(2)出示信息:

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提问学生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大。

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得出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比五年级大。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2、自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分三个层次学习:

(1)、学生先自由看书;

(2)、指名学生汇报百分数的写法,老师要重点指导百分号的写法,做示范;(3)、汇报百分数的读法,学生容易把分母100的分数的读法与百分数的读法混淆,要指出两者的区别,并出示不同的百分数让学生读

  3、探究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师提供信息,下列三句话中的分数,哪些可以改成百分数?

哪些不能?

  

(1)修了一条路的3/5。

(2)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4。

(3)一根绳长5/8米。

  学生在做出判断后,组织学生讨论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小结。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先读出下列百分数,再用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00%2%120%90%10%

  

(1)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2)今天来这上课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3)由于这次测验,同学们准备很充分,不及格人数只占总人数的()

  (4)去年植树节,我班植树中,成活的棵数占总棵数的(),死亡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2、出示信息:

(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

(2)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2%。

  看了这两条信息,你想到什么?

  3、出示两种衣服的标签:

A含棉100%,B含棉75%,如果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