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0184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x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docx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农民工是现代城市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生力量。

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关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关乎社会公平与法治原则的实现,关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整体发展后劲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水准,更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指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公平;人际关系环境和谐,社会稳定。

但是如果没有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和谐,甚至连子女受教育这样的基本人权都不能保障,那么我们的和谐社会就只能是少数人的和谐。

本文拟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为背景,探讨当前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

  

    1、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是否平等的重要指标,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具体反映在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等方面。

他们的就学渠道主要有:

第一,在公立中小学借读。

第二,就读于流出地政府在流入地所办的学校。

第三,进入民助公立(或公助私立)学校学习。

第四,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

第五,在家乡学校接受教育。

抽样调查显示有65%的适龄儿童在家乡接受教育,他们的父母亲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处在教育的边缘地位。

第六,部分农民工子女失学或辍学。

    2、就学过程不平等

    第一,与城市孩子同处一校的农民工子女,由于户籍的限制,必须比城市孩子多缴纳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他们生活的经济条件比城市孩子要低很多。

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立学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类是城市中基础薄弱的学校,二是城郊的乡镇学校。

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经常是“插班”或者是被‘单独编班”。

由于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薄弱,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学生排斥;由于父母工作流动性大,学校有时会疏于管理;由于没有学籍,成绩因此不计入教学考评,甚至无机会参加学校或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以及“三好学生”的评选和一些体育竞赛;部分教师素质不高,往往歧视农民工子女学生,甚至剥夺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资金短缺,且不少学校办学以赢利为目的,办学条件被降到最低,因此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设备奇缺、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弱以及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等。

所以农民工子女尽管有学可上,享受的依然是比公办学校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还有比较严重的城市本位观念,不但不落实国家的政策,对这些学校进行财政补贴,改善教学环境,反而以地区、部门利益为重,动辄以办学规模太小、条件太差等不合规范为理由将学校关闭,不给予其合法的办学地位,全然不顾流离失所的学生。

  

    二、和谐氛围中潜伏着不和谐因素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格局隐患

    长期的城乡隔阂,使处于同一个班的城乡两地孩子的生活方式、心理感知、话语体系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农民工子女极易受到城市孩子的排斥,甚至是冷嘲热讽;由于父母的工作流动性大,他们也经常跟着流动,导致他们经常缺课,成绩不理想。

所以农民工子女普遍自卑、自我评价偏低,产生自闭、强迫症、心理不平衡、不适应、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对社会的对立感、仇恨感。

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不良的心理问题极易诱发心理危机,到了一定程度,还会出现反社会行为,破坏社会的稳定。

那些经常随父母流动的农民工子女,多数最终还是会失学,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定时炸弹。

因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教育,无法在走上社会之前获得谋生的基本技能,这些人就很难有效地参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建设。

对整个社会来说,在市场经条件下,人们接受教育的差距对应着收入的差距,教育不公平的发展会使收入不公平形成恶性循环,恶化社会的利益格局,埋下城乡、地区、阶层之间人际关系紧张的隐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背道而驰。

    2、留守女童问题

    第一,情感依存缺失与道德滑坡。

    长期见不着父母,或“寄人篱下”,造成留守女童情感依存缺位,性格柔弱内向、自卑,逆反心理强,甚至怨恨父母;对社会失望、恐惧,变得孤僻,甚至情感转移,从而出现情感错位导致行为出轨。

道德监管的家庭缺位使有的女童在生活中我行我素,对不良习气接受力强。

留守女童多数成绩不理想;有很多早早结束学业。

这些提早结束学业的女童,她们有的在家帮做农活;有的过早进入劳动力市场,从事一些服务行业的工作;有的甚至成为色情业从业者,当三陪女和卖淫女,成为法制社会的一个赘瘤。

这些未来的母亲由于不能受到应有的素质教育,造成社会人才培养中家庭教育的恶性循环。

    第二,易成性侵犯对象。

    性监护缺位以及性安全防范教育的滞后导致女童自我防护意识缺乏;思想、文化、法制教育落后等因素造成农村的治安局势尚不稳定,具有安全隐患;再加上农村地域宽阔、人烟稀少的地理环境和偏僻的居住环境,犯罪分子会轻易利用这些因素,使得农村留守女童极易受到性侵害。

?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曾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形式把中国公民分成身份不同的两大类别,蜂拥入城的农民工居住在城市,户籍却仍是在农村。

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应由户籍所在地负责。

农民工子女在流动的同时,教育资金并没有随之流转,从而致使处于流入地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不了流出地政府的教育财政补贴,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学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可依国家有关规定按学期收取借读费”,显示国家政策赋予流入地学校收取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和赞助费的权利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

因此在流入地城市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必须比城市孩子多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

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果。

    2、义务教育制度的过度分权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过度分权。

《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

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第十二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这个教育法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对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入学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作为城市边缘人口,农民工子女无法享受流出地政府带给他们的教育补助。

因此,义务教育的过度分权是造成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主要原因。

    3、农民工经济收入低

    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运输业以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农民工占到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人数超过一亿。

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经济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理应得到公平、公正待遇,但农民工却经常遭遇工资偏低或拖欠的不公正待遇,收入普遍微薄。

他们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郊区,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城市学校尤其是公办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使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额外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他们只能“望学兴叹”,这是导致他们子女上学难的直接动因。

    4、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大,社会交往面窄

    农民工居住空间狭窄,条件较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农民工子女尽管生活在广阔的城市空间,他们实际却只拥有狭隘的生活空间,这与乡村社会中频繁的互动行为形成鲜明对比;经常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使适龄儿童的正常学习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甚至造成了阶段性辍学,影响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客观层面上拉大了与其他儿童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弱势地位。

  

    四、解决对策

  

    1、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

    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户口,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籍制度,打破户籍制度壁垒,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降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

同时配套改革与户籍制度直接相关的制度,淡化包括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逐步剥离在“城市户口”这一身份标签上附着的一系列不合理的社会福利,实现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主体平等。

    2、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由“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调整到“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要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的体制上来,全方位地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

解决的渠道应该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教育为辅,调整现有教育资源的分布,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建立健全捐赠机制,完善捐赠立法,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让有爱心的先富者,将一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投入教育,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

农民工使企业获得利润,政府增加了税收,因此,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让用工企业分担农民工子女的部分教育费用,并安排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用于农民工子女教育。

    3、消除法律上的歧视。

    按照联合国《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的规定,教育歧视是指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经济条件或出生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特惠受教育者的行为。

上面提到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从法理上讲,明显存在对流动少年儿童的歧视性条款,造成了流动儿童在选择受教育权、缴费、享受教学资源等方面与流入地儿童的不平等。

现行的一些教育法律规范中也出现了诸如“农民工子弟学校”、“附属教学班(组)”、“借读费”、“临时学籍”等内容,实际上是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隔离开来进行教育。

这些做法在形式上违反了《世界人权公约》、《取缔教育歧视公约》等许多国际人权法文件所确立的禁止歧视原则。

所以应消除这些歧视性的条款和语言。

同时政府还应禁止城镇针对农民工制定各种不平等的政策或设定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尽可能为农民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获得较好的工种和工资待遇。

    4、协调疏导农民工的流动。

    农民工的流动总的来说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个体来说更多的是盲目性。

任何城市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所以政府还应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适当措施适度控制流动人口的规模,如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引导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实现发达地区的企业、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民工家庭三方共赢,这也是解决农民工子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

此外,还可以与欠发达地区联合建立用工信息发布机制,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减少农民工的流动成本。

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一、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环境

  

(一)社会环境

  农民工来到城市以后,由于对周围环境较为陌生,人际关系网没有确立,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他们会到农民工集中的地点居住,一个城市的农民工来自祖国各地,人员的复杂性、管理的不规范性致使社会风气不很端正。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农民工子女由于心理、思想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极易受到环境的污染和不良因素的影响,在与人交往时,自身所表现出的不规范行为及不文明举止都容易被社会所厌恶,成为心理问题形成的诱因。

  

(二)学校环境

  农民工子女到了适龄阶段进入学校学习,在受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同学的歧视甚至是老师的不公平对待,同学当面或是背后的议论,会给农民工子女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农民工子女自身存在着一些与城市学生明显的差异,如个人卫生习惯、人格修养、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农民工子女在与人交往中受歧视,遭冷遇,给农民工子女在学校与人交往时带来较大的难度和障碍。

  (三)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个体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从一出生最先接受到的就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地理环境、父母的文化程度及职业地位、经济状况等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

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较为特殊,他们的家庭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居住环境较差、父母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父母的教育方式死板,缺乏民主、家庭经济和职业地位差等。

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农民工子女很难像其他城市子女一样健康成长。

  二、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认知偏差

  农民工居住环境差、职业地位低、生活不稳定等客观事实的存在,使农民工的子女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看不到自己身上也有别人没有的闪光点,过分看重家庭贫困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还有一些农民工子女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没有远大志向,为了缩小与城市职工子女的差距,有些农民工子女竭力从外表上改变自己,讲究穿带,追求高消费,给本就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

  

(二)情感失落

  初次进入城市,一切对于自己都是新鲜的,对各个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于每件事都能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与肯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意识到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甚至是较大的差距,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生活、人际关系方面,他们不仅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反而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又由于处在一个心理极不稳定的阶段,加之缺少父母的关心,情感世界一片黑暗,情绪极不稳定,学习、生活热情明显减弱,产生不良、消极的心理。

  (三)自我封闭

  农民工来到城市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全新的环境,城市的繁华取代了农村的破旧,城市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农村的低矮草房,城市商品的琳琅满目取代了农村的凋零萧条,这一切对农民工来说都是新鲜的,但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他们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与城市孩子完全不同,如语言等诸多问题困扰着他们,在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农民工子女却想极力维护自尊。

为了减少伤害,他们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不爱与人沟通,沉默不语,遇到困难或委屈不找人倾诉,憋在心里,自我封闭。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遭遇到很多事情与他们心中想的反差较大,自身的社会家庭环境使得他们对他人都较为敏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用一种强烈的心理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这样就产生了一种自我封闭心理。

  (四)自卑心理

  青少年期个体的心理特点是敏感、脆弱,易受伤害,农民工子女到了此阶段,由于生活的不稳定,家庭的贫困以及学习环境的简陋给他们造成了阴影,与家境好、吃穿住行各方面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孩子相比,他们更是自惭形秽,加剧了农民工子女的自卑感,别人的鄙夷和漠视使自己觉得低人一等,直不起腰板。

又由于多数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在教育子女方面易采取过激手段,这也加深了农民工子女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的存在又使自信心缺乏,哀叹于自身条件较差,又反感于城市子女生活条件的优越,农民工子女在内心世界中对社会差别产生了强烈的不平等感。

一些农民工子女对社会产生了对抗情绪,不敢与人交往,缺乏自信心。

  (五)心理失衡

  在城市中,贫富差距较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自然产物,但由于农村,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山村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人们过着大致相同的生活,还不能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别。

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来到城市以后,物质条件的匮乏,较之城市子女物质条件而产生的差别使他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感。

他们失去了往日在同龄孩子中佼佼者的满足感,甚至无法在城市的同龄者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宿,无法和城市同龄者相融合。

农民工子女是被城市边缘化的群体,在生活环境和心理优越感方面都无法与城市的同龄孩子相比较。

别人在娱乐的时候,农民工子女有可能还在为自己的学费和学习资料以及学习工具的购买等问题发愁,当农民工子女感受到了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差别以及自己的生活条件与城市子女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别之后,他们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感,在心理上造成较大伤害。

  (六)逆反心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

当个体受到剥夺和歧视的时候,最直接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逆反和不满。

逆反心理较容易出现在青少年群体中,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以后,希望父母能获得更多的收入,自己能享受更好的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农民工在城市中付出艰辛的劳作,换来的只是微薄的收入和低下的社会地位,而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市民,有着天然的社会资源,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他们在城市中的经历使他们更加体会到父母在城市生活中的不容易,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也使得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城市产生敌视情绪。

  三、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农民工对子女的迫切要求

  农民工进城后,接触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与城市居民相比,其自身的素质、城乡间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差异、处在城市而被边缘化的际遇,都在农民工内心留下了深刻印记,他们想走出这种窘境,但苦于自己年龄的限制及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他们便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子女身上。

节衣缩食、忍饥挨饿,省下钱来供子女上学,赚钱供子女参加各种补习班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成绩。

但因平时忙于务工,很少有时间顾及子女的学习,平时督促不够,但每到期中或期末的时候强求子女获得好的成绩,对子女的学习要求严厉,却又不注意教育方式方法,造成许多农民工子女惧怕父母,对考试产生恐惧,考不出好的成绩感觉是愧对父母。

农民工这种对子女过于苛刻的要求,使农民工子女心理压力很重。

  

(二)农民工经济条件差

  农民工之所以从农村走向城市,就是因为他们经济条件较差,想在城市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较之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工家庭贫困、居无定所,与城市居民形成较大反差。

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福利保障还不够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空间狭小、生活条件简陋,他们不能给子女更好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条件,这就使农民工子女总有一种低人一等、寄人篱下的感觉,贫困感、不安全感和不安定感在农民工子女的心里萌生,造成了农民工子女的自卑心理,使农民工子女在与城市子女交往中形成障碍。

  (三)农民工子女遭歧视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农民工往往被视为低人一等,许多城市学生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与农民工子女交朋友,有的提出让自己的孩子到没有农民工子女的班级里上课,认为与农民工子女接触,就会沾染上他们不好的习惯,不利于自己孩子的健康发展,这无形中在学生中形成心理暗示。

农民工子女没有了与他人交往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使本就脆弱的内心更加低迷,有意或无意的歧视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

农民工子女到城市学校学习后,有很多乡下特征表现出来,如地方口音,行为举止带有明显的农村习惯,思维较之城市学生不活跃,表现在课堂中,反应不够敏捷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被大家嘲笑的话题,造成农民工子女自信心越来越低,面对挑战畏缩不前,甚至不敢在课堂上主动发言。

  (四)农民工子女自身问题

  农民工子女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很多农民工子女从小就随父母外出打工,长期过着一种居无定所的生活,而且生活条件也较差,这虽使他们在与同龄的城市学生相比时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由于他们从小接受教育的环境相对差,使得他们对新的学校、老师和同学的适应较慢,也比较困难。

另外,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上也存在较多的障碍,多数农民工子女的小学学业都是在自己家乡完成的,当地的小学学习环境较为艰苦,教师教学水平有限,教学环境差等多方因素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普遍较差。

在与人沟通方面,农民工子女大部分能做到与人和睦相处,也乐于与城市学生交朋友,但有些农民工子女性格较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四、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政策上扶持

  2003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同时,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从2005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并要求认真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的问题。

政策制定得好,但有时由于各省、市、地的具体情况不同而难以落实。

政府应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做定期检查,并提供便利服务,分担公办中小学校的负担。

  

(二)营造尊重农民工子女的良好校园氛围

  农民工子女生活条件较差,外在的卫生、形象等经常受到他人的鄙夷,进入学校后也经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和指责,农民工子女会因此而产生不健康心理,但另一方面,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们的承受力,对待事物更具责任感。

学校应该首先端正态度,从教师做起,公平对待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合理引导,让他们重拾自信,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工子女,不歧视,不苛刻,一视同仁。

农民工子女和其他人一样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受到同样的平等公正与尊重。

农民工子女自然、质朴、真诚和热情等自身的特点决定他们有着别人不具备的闪光点,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的环境,构建平等、民主、充满信任、能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校园氛围。

  (三)家长积极配合,学校与家长形成合力

  农民工为了生活要辛苦劳动,无形中对子女关心不够,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为了子女能有个健康的心理,农民工要经常与子女沟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孩子的思想动态是什么,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问,不能只在考试时强求孩子取得好成绩,应该加强平日的教育和监督。

学校方面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也可针对农民工子女专门召开农民工子女家长会,方便家长在会上相互切磋,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教师与农民工子女家长交流座谈,使学校和家长更好的配合,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家长也要经常与学校沟通,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

  (四)全社会共同关注农民工子女

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来到城市后,一切都很陌生,没有往日嘻闹的朋友,他们的交际圈被局限在同类农民工子女范围内,家庭条件的拮据、社会地位的卑微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使农民工子女心中感到困惑和孤独。

学校、老师、城市子女以及城市子女家长都应该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偏见和歧视,应该对他们给予尊重。

社会机构也应该为农民工子女创设条件,如开展歌舞、书法、手工等兴趣活动,提供为农民工子女交流、放松、减轻心理压力的平台,帮助他们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可成立心理辅导机构,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农民工子女解决心理问题。

《他们》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农民子弟?

亦或是农民工二代?

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

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

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

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

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

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

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

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