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01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docx

《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docx

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

闽宁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方案

               ——闽宁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主要思路、重大举措、重大项目及三年行动计划

(2017年-2019年)

 

闽宁镇是福建和宁夏对口协作的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也是宁夏“八七”扶贫移民吊庄的重点工程及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重要安置区,是全区东西合作、民族互助的移民示范镇。

近几年闽宁镇加快了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多措并举、成绩斐然,各项指标稳步提高,目前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已达85%。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及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脱贫富民战略,把闽宁镇打造成为东西协作、生态移民、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和深化改革的示范,确保在全区扶贫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向县委政府报送此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宁镇视察时提出的 “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要把这个宝贵经验向全国推广”和 “昔日干沙滩变成今日的金沙滩”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一带一路”建设大格局中加快闽宁镇开放步伐,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十二次党代会的重要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脱贫富民战略、生态立镇战略和五个“扎实推进”工作,继续加强实施东西协作和生态移民战略,全面加快闽宁镇经济社会发展。

全力推进由稳定脱贫向致富奔小康转变,巩固成果、追求卓越、示范引领,将闽宁镇发展模式打造成国家品牌,确保形成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二、奋斗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十二次党代会加快“两个先行区、两个示范区”建设的奋斗目标:

经济繁荣,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将闽宁镇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先行镇;环境优美,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美化亮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将闽宁镇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镇;民族团结,进一步巩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巩固闽宁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人民富裕,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走在宁夏前列,人民幸福感不断增强,将闽宁镇建设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示范镇;力争1年左右使闽宁镇的镇容村貌有明显改观,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3年内达到银川市平均水平。

(一)总体目标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脱贫富民战略、生态立镇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深入推进绿色发展。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两大目标,狠抓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和改革活镇四项重点工作,着力打造东西协作、生态移民、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和深化改革的示范,让闽宁镇的群众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社会建设更加和谐。

(二)具体要求  

1.产业发展目标:

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展几个全国知名的闽宁品牌,3年内完成“一城两园”的建设,闽宁镇区达到5A级旅游景区。

2.城镇建设目标:

闽宁镇镇区建设成具有创新的体制机制,显著的风貌特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和谐宜居、生活富裕、美丽文明的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3.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以改善生活和发展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

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使闽宁镇的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

4.社会人文发展目标: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完备,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大量提升,社会和谐、繁荣、稳定、文明,人居环境优良。

            

三、主要任务

近几年闽宁镇,产业结构通过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建设“一城两园”,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劳务产业、旅游产业五大产业发展格局。

近年来加大了文化设施的投入,2015年至2017年共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广场7处。

坚定不移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坚持民生改善不动摇,社会保障全面落实,教育医疗水平稳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富。

目前全镇完成90%农田的条田林网建设,完成乡村全部主干道路绿化,完成包兰铁路两侧、201省道两侧30-50米的绿化任务。

(一)推进东西扶贫协作

大力推进东西扶贫协作、闽宁对口帮扶,进一步巩固扩大合作成果,健全产业合作、招商引资、干部挂职锻炼等互动交流机制,不断拓展对口扶贫协作新路子。

集中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

深化宁鲁协作。

以青岛昌盛为纽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吸引龙头企业落户闽宁镇。

实施“互联网+农业”,建立青岛昌盛电商服务公司和农牧产品直销公司,借助大数据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加快项目建设,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深化宁苏协作。

结合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外出考察学习、对接项目的有关要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二)推进生态移民攻坚

深入学习贯彻党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闽宁镇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区市党委、政府关于加快闽宁镇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指导,重点实施强基固本、文明新风培育、民主法治建设、移风易俗、基层文明创建、文化引领六项工程,打造文明建设先行区,全面提升文化发展水平,积极发展富民产业,扎实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大力推进“双富”工程实施。

通过“双富”工程系列措施和活动,进一步促进移民群众脱贫致富,思想观念转变,充分激发移民群众的内生动力、脱贫信心和致富决心,打造生态移民的示范。

实现基层组织全面加强,道德素养大幅提升,平安闽宁不断深化,家风乡风民风持续好转,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四、具体措施

(一)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1.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

做好与福建省互派干部挂职工作。

2.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双增双减”、“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推进星级党组织创建。

3.从严党员教育管理。

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每月25日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

4.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围绕四大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实施文明新风培育工程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移民群众的头脑之中。

2.强化道德实践养成。

积极倡导乡贤文化,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深入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活动。

3.开展“最美闽宁人”评选表彰和宣传教育。

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运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形成良好风尚。

4.深化诚信建设活动。

利用公益主题日和文明创建微信交流群平台,把诚信教育融入到社会生活各方面,努力提高广大移民群众的诚信素质。

(三)实施民主法治建设工程

1.强化法治宣传教育。

结合“七五”普法教育,在各村公共场所设立“法制长廊”、“法律宣传栏”。

2.深化平安闽宁建设。

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手段,注重对影响社会稳定各种问题收集研判,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进行整治化解。

3.深化法律援助工作。

建立完善适合镇村实际的法律援助机制,在各村设置法律援助信息员。

(四)实施移风易俗工程

1.坚持“三个倡导”。

倡导婚事新办,反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倡导厚养薄葬,引导简化丧葬仪式、缩小丧葬规模。

倡导满月、乔迁、祝寿、庆生、升学、升职等喜事不办,推动形成文明节俭新风尚。

2.建立完善“一约一会”。

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自治组织。

3.党员干部要带头。

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党员带头作为争做合格党员的具体实践。

(五)实施基层文明创建工程

1.开展文明家庭创建。

深入开展“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着力培育现代文明家庭。

2.开展文明校园创建。

开展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签名寄语等活动,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文明村镇创建。

深入实施“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工程,着力落实“十二个一”的创建要求。

(六)实施文化引领工程

1.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年内建成闽宁镇综合文化艺术中心、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好基层文化设施作用,让农村文化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2.加强民间文化队伍建设。

配备镇村文化专干,提高乡镇文化站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3.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和百场文艺进基层等各类文化活动,让农民群众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

五、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以中央、区市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和闽宁建设发展系列指示为指导,以“产业强镇”为目标,依托“一城两园”,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鼓励移民群众积极参与产业经营发展。

坚持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并行并举,实施“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旅游、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劳务”五大产业,实现产业强移民富,为建设美丽富裕闽宁镇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实现闽宁镇以“旅游、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劳务”五大产业升级发展,原隆村乡村旅游业正式运营,6个“一村一品”稳步推进。

创新发展几个国家知名的闽宁国家品牌,推广发展“互联网+品牌”模式;以原隆为试点,建成3A级景点2家,培育乡村游景点5个,运营5家民宿农家乐,以闽宁新镇区为核心建设成为5A级旅游服务中心;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约16000元。

(一)全力打造“一城两园”

一是打造休闲聚集中心-留住游客,扩大消费。

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创新产品设计,做大茶酒文化,做强休闲氛围,做精旅游产品,做足“夜”文章,打造闽宁特色小镇对外接待的休闲客厅。

为游客提供可感受、可体验、可消费的休闲度假氛围。

二是打造延伸发展中心-获取土地增值效益。

延伸发展地产业、泛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精品酒店、休闲商业街区等休闲商业地产项目,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服务;促进资金快速回收,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

2019年闽宁新镇区全部旅游服务设施及配套商业设施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可带动旅游服务业发展,并能解决就业岗位约4000个。

坚持贯彻产业城发展的高端化、创新力、示范性,通过宁夏和福建两省的共同努力下,力争将闽宁产业城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全区示范性,集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科技研发、现代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产业城”。

一是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

坚持不懈地推进“兴工强镇”战略,以工业的增长带动镇域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加快建设闽宁扶贫产业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政策扶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企业入住园区,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解决城镇居民就业。

二是积极发展葡萄酒及配套产业、轻纺工业及机械电气制造业。

围绕葡萄产业深加工,进一步推进发展葡萄酒原辅料、机械、制瓶、印刷、包装、运输等与葡萄产业相关产业;加快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及机械电气制造业的发展。

三是适当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

加强鼓励发展清真肉制品加工、中药材加工、葡萄籽保健品加工以及粮油加工的力度。

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和精度,加大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加工回收利用,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2019年产业园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可实现工业产值15亿元,解决就业岗位约6000个。

1.“做特”。

围绕“高端、低碳、生态、环保”,建设为银川市首个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示范产业城,树立产业城品牌。

2.“促融”。

将产业城建设纳入大银川格局,成为大银川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同城化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实现生态化发展,促进业态融洽。

3.“求优”。

保证优秀品质,坚持高端、低碳、生态业态优先的原则,不断创新和优化产业城的运营管理体制做保障。

2019年产业园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按每平方公里解决1500个就业岗位,则可解决就业岗位约1.8万个。

(二)特色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建设“优质产区、特色园区、精品酒庄”的思路,大力发展德龙、立兰、中粮长城等葡萄种植基地。

到2019年底,稳定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0万亩。

实施红树莓生态示范区项目建设,推进红树莓产品深加工、生态休闲观光园建设,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