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开分清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98151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沌初开分清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混沌初开分清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混沌初开分清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混沌初开分清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混沌初开分清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沌初开分清浊.docx

《混沌初开分清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沌初开分清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沌初开分清浊.docx

混沌初开分清浊

混沌初开分清浊

○致女儿豚豚

混沌初开分清浊

--大学阶段沟通之二

中国神话传说里,首出创造世界的人叫盘古氏。

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好像一个没有敲破蛋壳的鸡蛋,混沌成一片元气状态。

盘古生长在这混沌的元气中一万八千岁,一旦开天辟地,便阳清之气升而为天,阴浊之气降而为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在人世间,通常认为没能很好地接受教育的人,叫混混。

即使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在智力发展、情绪品行和做事做人等方面尚未开窍,清浊未分的人,叫混沌。

这儿混混是俗称,混沌是书面语言。

往好的方面理解,混沌的人未经太多的人工雕凿,淳朴淡漠,得意了就欢乐,没有名声也不着急。

其实许许多多普通人都是这样生活一辈子的。

往不好的方面理解,混沌的人糊涂,不明事理,或者只能明白浅显层次的事理,弄不清楚稍深刻一些的事理。

再差一点的,没心没肺,直肠子,暴戾任性,非常接近于向浊人和粗人发展。

中国的读书人,十分注意分出清浊来。

即究竟是做一个清人,还是做一个浊人。

人之性也清浊相混(起初大都处于浑沌状态),修其清则为清人,任其浊则为浊人。

一般来讲,只有成为清人,才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的上等人。

尤其在认知智力的开发方面,其清者,有机会从下等人打拼进入上等人阶层。

已经跻身于上等人之列的,惟其清者才能保持和发展。

而认知智力方面的浊者,就算人生起步时有幸置身在上等人的阶层,也极有可能因为难以应付环绕四周的其他高智力人士的竞争,而被挤出来掉入下等人圈子。

当然,如果人生起步时就属于下等人一个,智力发展方面再懒得花力气,稀里糊涂混日子,恐怕就很难有机会成为上等人了。

人的清浊之分,好比盘古开辟之初,天与地之分一样重要。

那么,一个人要开窍,怎样分清浊呢?

择其大者而言,有三个方面:

智力分清浊,品性分清浊和做事分清浊。

我们先探讨简单一点的品性分清浊和做事分清浊。

古人云:

"没于宠利曰浊。

"

没于,沉溺于的意思。

沉溺于什么东西呢?

一、宠。

宠爱,荣耀,尊崇,光圈等。

争宠,就是地位低的人希望从地位高的人那儿获得更多的信任、任用甚至娇纵和偏爱。

这个宠字,是一种现成的社会资源,眼睁开,手一伸,人人都想得到,得到了后还可以取威于平行地位的人和地位低一些的人。

我们在家庭里的长幼关系和社会生活里的上下级关系中,经常可以看到争宠的现象发生。

二、利。

利禄,金钱和财物。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了两句一针见血的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金钱和财物,普天下第一社会资源,人人都在不要命地争夺。

三、与宠利并列的主要社会资源有两项:

权势,声望。

四、稍次一些(也是人人都在争夺)的社会资源还有:

美色,役使权(大家生活工作在一起,谁出劳力多一些,常常吃亏;谁老是偷奸耍滑,自己出力少,占有别人的劳作成果却很厉害)。

最后,话语权(俗话说的占上风头),也是一种许多人争夺的社会资源。

那些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沉溺于宠利、权势、声望、美色、役使权和话语权等社会资源的追求的人,在中国有道德自律精神的读书人眼里,就叫品行方面的浊人,被人所瞧不起,不屑于与之为伍。

品行方面的浊人有可能获得名利权势于一时,甚至维持相当长的时期。

但是,有一朝垮台的危险,也免不了被人指脊梁骨挨骂。

注意:

不是以上社会资源不可以去追求,而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应当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孔子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这里提出了一个关键的区分品性清和浊的标准:

义,还是不义。

义字,主要有三层意思:

一、合乎时宜。

合乎正义、法规、伦理和相关当事人的情感。

方方面面可以接受,摆得平,不至于引起太多矛盾冲突。

宋朝文天祥的《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孟子云:

"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古人推崇的,首先是做一个正派人。

二、交相得利。

使相关连的人大家都可以得到利益,现代人叫双赢或者多赢。

老奶奶曾经教导过爸爸一句很重要的话:

"天底下的饭大家吃。

"爸爸在约20年的商务实践中,受益颇多。

只不过,大家吃不一定是平均吃,而是各自得够自己那一份,叫守本分。

自己再谦让一点儿,退半步使别人心服口服。

决不可以靠伤害和侵夺别人的利益,冒着矛盾冲突的风险,来获得利益。

三、除了在利字面前存一点辞让之心之外,在索取还是付出的分寸感方面,也较易分出品性的清浊。

一般来讲,舍大于取的人,近乎义和清。

取大于舍的人,近乎不义和浊。

只想索取不愿付出的人,既浊且贪,大不义也。

因此,要做一个品性方面的清人,在任何场合和与任何人的关系中,都应争取做到付出大于索取。

如果满足了义字的以上三层意义,那么任何人都有权利理直气壮地去追求财富、权势、声望、美色、役使权和话语权等。

换个角度想想,假若人们不追求这些社会资源,怎么活下去呀?

爸爸前段时间曾经送给豚豚一份《品性鉴察一览表》,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人类品性分层级提升或者堕落的问题,希望女儿在生活实践中慢慢消化领会。

古人又说:

"行善决衷谓之清,反清为浊。

"这句话针对的是做事分清浊的问题。

行善,行为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决衷,作决策恰当和适宜。

这儿的衷字,是恰当和适宜的意思,也跟"中"字相通。

中,中庸之道也,中国人独有的最重要的智慧之一。

它包括三个行为准则:

一、中的之用。

"的"是箭靶子的意思。

中的之用,就是讲能够射中箭靶子的射箭方法,才是好方法。

其他射不中箭靶子的方法,一概不考虑。

二、持两用中。

中国人的最突出特点,是一个人一个主意,十个人十个主意,一百人一百个主意,各个主意之间还爱互相不服气,挑毛病。

持两用中,就是要善于了解和掌握两头比较极端的主张要点,采用中间状态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说行得通一些。

寻求多种主张和利益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其余的分歧暂时搁置起来,至少我不去碰它,让别人去碰,就是持两用中的精髓。

三、知所进退,特别是要知止。

知进,进取和进攻,很好理解。

但是进攻到哪儿该停一停了呢?

比如一个铺面要租金,收到3000元想3500元,收到3500元又想3600元。

一味地进攻下去,就有点妄人莽夫的味道了。

进攻到别人快受不了的程度,就该及时退半步。

知道某一个阶段,某件事应该大致告一个段落,叫知止。

在两个利益相较量,俗话叫扳手劲,处于双方力量的平衡点位置时,最好能留出一个谦让和气的小空间,这也叫中庸之道。

《蓬安蓝氏族谱》里有一条族训,要求蓝家子孙忠厚待人,就是讲的善于留出这样一个中庸的空间。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生存智慧。

能够做到以上的行善和决衷,就可以称为清人。

反之,行事和做决定昏乱,马虎,爱走极端惹是非,或者迟钝和夹杂不清,则叫作浊人。

下面,我们重点探讨智力分清浊的问题。

对于求学阶段遇到瓶颈困惑的豚豚来说,分辨出智力开发的清浊,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智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传承既有知识信息,并运用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智力之一种,即情绪智力的重要性。

它表现为:

对自身情绪、动机、性格、欲望和价值取向等的认识、管理、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能够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善于管理人际关系。

豚豚从小在情绪智力方面具有过人的长处。

豚豚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传统所说的智力,即认知智力的开发方面。

在认知智力里,天注定的因素是智商。

中等发展水平的智商为100,智商在120以上的叫做聪明,智商在80以下的叫做愚蠢。

爸爸认为,豚豚的智商应该在比100稍高的水平。

在某些关注程度较高的领域,豚豚的智商应该超过了110。

需要分辨清楚的是:

智商≠智力。

智商是恒数,基本上不可以改变。

但是,智力=智商(恒数)×努力(若干种变数)。

试列举主要变数如下:

一、愿望强度。

在智商已注定的情况下,豚豚学习好某个专业的愿望越强烈,学习的成绩就会越好。

斯大林曾说,伟大的毅力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

二、意志韧度。

人活一辈子,难免会遇到三五次需要头悬梁、锥刺股的考验意志韧性的关键时刻。

成功或者失败的区别,就在于谁做得到咬牙坚持。

比别人多咬牙五分钟,小半天,一周,扛过这一关,就胜利了。

爱因斯坦曾经说,宿命论是意志软弱者失败的借口。

在对待学业方面,智商谁都不会高到哪儿去,没有太多的宿命可言,意志坚韧度才是拉开人和人差距的关键变数。

三、专注纯度。

《荀子·解蔽》曰:

"是以辟耳目之欲,远蚊虻之声,闲居静思则通。

"古人求知跟现代人一样,单位时间内集中一切资源解决一个问题,排除耳目之欲和杂七杂八的声音,一意求深造,万象视浮尘。

非常轻视那些与实现当前目标暂时无关的东西。

心无旁骛,才有可能更接近目标。

爸爸要求:

豚豚这次重新选择了专业之后(从心理学改选为统计),认真回想一下过去的两年半大学生活,排除掉两三个可能会影响专注纯度的干扰源,学业成绩一定会有所改观。

四、反复次数。

《朱子语类·辑略》二《读书法》云:

"学者初看文字,只见得个浑沦事物,久久看作三两片,以至于十数片,方是长进。

"学音乐和学绘画的业内人士讲,天才等于十万次练习。

同一个知识点,初学,仅仅达到了浅层次的部分知解。

只有反复多次地温习和练习,才能记忆、巩固和融会贯通。

据说比尔·盖茨年轻时,就是因为接触当时十分稀有的计算机比别人多出许多时间,所以才成了大发明家。

明朝有位学者叫张溥,幼嗜学,所读过的文章必用手抄写六七遍,把他的书房叫做"七录"。

终于到今天,还有他的作品流传下来。

因此,"久久看"甚至手录多次,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爸爸今年五十六岁了,还爱采用这种读书方法。

五、知解准确度。

《荀子·解蔽》曰:

"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

五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

"每个知识点,特别是难点,有所疑惑的,内心不确定的,一定要及时解除这个壅塞,把疑团化开。

其方法是:

孔子入太庙,百事问。

孔夫子已经是大学问家了,可是他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他进入太庙这个地方,东问西问,一点也不怕羞,古书上叫"百事问"。

豚豚在学习过程中(包括今后进入社会生活中),不懂,一定要即时向可能懂的人发问,问老师,问同学。

就算懂了,也可以经常发问,从别人的见解里获得新的启迪,来弥补自己知解结构中的盲点。

连孔圣人都百事问,我们小辈凡人问一问吃什么亏了?

六、辨析清晰度。

知解力精准了,提供了一个个知识点上的基础。

稍久,便会淡化或者混淆。

这时,理智的人便要善于梳理:

每隔一两周一小结,一月两月一中结,半年一年一大结。

运用不同颜色的笔,把要点、脉络、关连性等,用图表、箭头和线条等勾画出来,使各个已学懂的知识点在学习笔记本中和脑子里拼画成面。

这样在考试之前,稍复习一下,就可以清晰准确地判断出哪道题是考的哪个知识点,以及相关连还须涉及什么。

这种学习方法只要一用就会见效,持之以恒则会见大成效。

七、旁通创见值。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创造力的表现。

读书,第一步要读死,好比铁板上钉钉子一样一丝一毫也不可移动。

第二步又要读活,一边读一边想:

作者在文字后面还有哪些话没来得及讲完讲透(我可不可以试着帮他补充一下)?

他的完整本意可能是什么样子?

从现实生活到大千世界,到造化,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又该如何?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是一个真正有希望做学问的人,必备的素质之一。

八、潜能激发值。

父亲和母亲以及祖先们薪尽火传的生命密码,会潜藏在子女的生命中。

当子女面临社会挑战,面临比较大的悲伤、失误和挫折时,面临负面情绪,心理适当约束定位和促使再一次成长发展的时机时,便有可能激发出来。

在这种时刻,静心内省开启良知良能是第一个有效途径;与人坦诚沟通寻求帮助是第二个有效途径;放胆一搏来改变命运是第三个有效途径。

听从内心的呼唤,一个世界是一个大宇宙,一个人是一个小宇宙。

激发出小宇宙的能量,不试怎么能知道行不行?

越放手激发潜能值,越能开发出智力总能量来。

那么,我们关于智力的计算公式可以表述如下:

智力智商愿望强度意志韧度值。

其中,只有智商是恒数,其他各个乘数均为变数。

假定一个人智商是100,其他8个变数均为110,那么,如下几个计算结果非常具有警醒意义:

当8个变数均为最小值1时,智力的总能量为100。

当8个变数均为较小值2时,智力的总能量为25,600,两万五千六百。

当8个变数均为中等指数5时,智力的总能量为39,062,500,三千九百多万。

当8个变数均为较大值9时,智力的总能量为4,304,672,100,四十三亿多。

当8个变数均为最大值10时,智力的总能量为10,000,000,000。

一百亿。

请看看,智商是天生的,是宿命,不可变。

但是当事人努力不努力,努力的多和少,却可以大大改变智力的总能量。

难怪一些人学业成绩好,一些人学业成绩差。

一些人在社会上靠打拼而改变命运,一些人逐渐被淘汰掉。

每个人身上凝聚的智力能量差别太大了嘛。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我们已经看到从哪里着手去打拼了:

就从8个变数去打拼。

在每一个变数上哪怕只比过去增加两三个分值,最后的智力总能量便将提高很多。

古人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其诀窍就在于:

忧患时人就会在8个变数上增加分值,从而使智力总能量大大提高,岂能不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获胜生存?

而安乐时便不由自主地心不在焉,傲慢自大,注意力分散,从而造成8个变数分值偏低,一段时间累积下来,智力总能量当然就比别人低很多,岂能不在物竞天择的残酷环境中失利?

俗语说"力不到,财不到",其实,力不到,学业成绩也不会到,其他许多想要的东西都到不了位。

豚豚懂了上述算式之后,便应该知道智力清浊怎样分了。

古人云:

"清洁之士,不挠不苟。

"

挠,弯曲的意思,比喻屈服。

屈服于困难,劳累,考验等。

苟,随便,马虎的意思。

只图暂时过关,不考虑长远,敷衍了事,苟且偷安。

智力方面的清人,不挠不苟。

不挠,讲的是愿望强烈和意志坚韧。

成语百折不挠,就是不管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多少次挫折,都决不在精神上屈服。

不苟,讲的是专注纯度,反复次数,知解准确度,辨析清晰度,以及旁通创见值和潜能激发值。

成语一丝不苟,就是讲一种非常认真负责任的态度。

反之,智力方面的浊人,易挠易苟。

易挠,遇到困难、劳累和考验,稍微努力一下就放弃了,浅尝辄止。

愿望不够强烈,意志坚韧度大大不够。

易苟,容易随便和马虎。

豚豚在智力发展方面是不是易于随便和马虎,也许不至于。

爸爸相信女儿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上,还是够心细的。

女儿两岁多时就能用分类的方法数清楚七千多元钱,显示出具有不苟的素质。

女儿能够记账管理自己的金钱开支,也是一个不苟的例证。

但是,豚豚在智力发展方面易挠,即遇到困难,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努力仍然没有攻克,便容易放弃,屈服。

不是说学习愿望不强烈,只不过咬牙坚持的意志坚韧度,肯定不够。

爸爸反思了一下,初步归纳出如下原因,不知对不对。

一、根据美国趣味科学网报道,家庭背景好的学生,注意力平均每两秒钟就会被旁边的物体吸引过去。

而家庭背景差的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

前者流露出"我不需要你"的含义,而后者显示出"我感兴趣"的含义。

这类差异体现在学业态度上,家庭背景好也许就成了负面因素。

二、在豚豚已经度过的21年生活中,爸爸存在督责不严的失误。

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其一,豚豚从小就乖巧听话,还偏内向了些,爸爸实行的是表扬为主、鼓励为主的家庭教育方法,目的是让女儿心智不至于受压抑,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其二,爸爸小时侯几乎每天挨打,痛切地感到家长打小孩非常不好。

豚豚是一个女儿,爸爸呵护疼爱的心思重了些,督责就偏轻了。

但是,中国历来信奉"黄荆条子出好人"。

富贵家庭家教严格的,也要狠下心来用适度强硬的惩戒,在孩子易挠或者易苟的萌芽状态时,把那种苗头打回去。

这是为了孩子长久好。

爸爸和妈妈这一代对豚豚,看样子会疼爱和呵护下去了。

爸爸内心里有时也担忧:

我们的过分偏爱,会不会害了女儿?

因为从蓝家和成家两代人的实践看,父母溺爱和过多保护的儿女,最后都遇到了生活障碍。

反而是父母相对忽视和压抑的儿女,最后奋斗到了更好的生活境遇。

希望豚豚今后在面临易挠易苟的关口,思想里趋向于屈服让步或者马虎了事的时候,想一想爸爸今天坦陈的内心不安。

假如爸爸在身边,一定会严厉督责。

还有,豚豚若干年后有机会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希望仍以信奉"黄荆条子出好人"的传统信条为宜。

《颜氏家训》曰: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讲的就是从孩提时代开始,用适度强硬的督责化解掉孩子易挠易苟的苗头,使其智力向不挠不苟的清人方向发展,将来在社会上生存竞争才会更有作为。

我们不可能一次交流就根本性地改变一个人。

只不过,道理明白了,希望豚豚从此以后清楚明白地向一个清人发展。

除了品性和做事向清人发展之外,在大学读书期间,尤其要花大力气在认知智力方面向不挠不苟的清人发展。

即在智商暂定为100稍高的情况下,着重在8个努力的变数上,争取每个变数都比原来提升3到4个分值。

顺便说一句,在与迈阿密大学有关老师的谈话中,也可以从如下方面强调自己的改变:

一、另行选择实用程度更高,和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

二、在意志方面更加强:

(一)愿望更强烈。

方法为:

明确学习目的,其一是为了具备谋生技能;其二是为了获得终身修养。

(二)意志更坚韧。

方法为:

咬牙坚持,多咬牙五分钟。

三、在学习态度方面更认真:

(一)提高专注纯度。

方法为:

排除掉两三个干扰源。

(二)增加温习和复习的次数。

方法为:

久久看、做听课笔录和读书记笔记。

(三)提高知解准确度。

方法为:

百事问。

(四)提高辨析清晰度。

方法为:

阶段性总结归纳,梳理要点。

(五)争取触类旁通,有所创见。

方法为:

先把书读死,再把书读活。

(六)激发内心潜能。

方法为:

静心内省,与人沟通,放手一搏。

为了一目了然,试填写附表《智力能量开发一览表》。

附:

智力能量开发一览表

天注定恒数努力变数原努力指数可提升分值现努力指数备注

智商100愿望强度

意志韧度

专注纯度

反复次数

知解准确度

辨析清晰度

旁通创见值

潜能激发值

原计算智力总能量:

100

现计算智力总能量:

100

注:

假设努力变数的各项均在110之间,依据当事人是否尽了全力来填写相应的分值。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特别声明:

1: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

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