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端子压接通用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9591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r端子压接通用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mr端子压接通用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mr端子压接通用操作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mr端子压接通用操作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mr端子压接通用操作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r端子压接通用操作规范.docx

《mr端子压接通用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r端子压接通用操作规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r端子压接通用操作规范.docx

mr端子压接通用操作规范

 

1.介绍

本文件参考Gambor要求、MOLEX质量手册、AMP压接标准和IEC60352-2Solderlessconnections–Part2Crimpedconnections–Generalrequirements,testmethodsandpracticalguidance2006。

提供压接操作的一般准则和规程,帮助了解压接操作,以便采取正确的方式,实现合格的端子连接。

2.卷边压接应用指南

范围

本文件涵盖有缝压线框端子的卷边压接。

它定义了卷边压接的要求和测试标准。

它适用于自动卷曲工具以及手工卷曲的工具。

补充文件

产品特殊应用规格书

对于许多端子存在专用的应用说明。

如果与本文冲突,专用指导书优先于本文的通用规范。

压接尺寸

压接尺寸参照产品具体应用规范或检验标准

拉脱力

拉脱力要求参照产品具体应用规范或IEC60352-2章节5

 

 

 

3.定义

卷边压接特点与解析

压接端子的解析图3-1

_喇叭口

压接后在芯线压接框的边缘形成喇叭口,

成为芯线漏斗。

此漏斗减少了芯线压线框

锋利边缘割断或割伤芯线的可能性。

芯线

压线框喇叭口的厚度一般应为端子材料厚

度的1到2倍左右。

(请查阅具体端子的规

格要求)。

_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是测试绝缘外皮压接质量的一种方

法。

我们把导线来回弯曲若干次,然后评估

绝缘外皮和芯线束的移动情况。

作为一项规

则,绝缘外皮的压接要承受住电线朝向任何

方向的若干次60至90度弯曲。

压接细导线

时要小心,不得割破绝缘外皮压接处后面的

 

图3-1

绝缘层。

_导体刷

导体刷是穿过芯线压线框、面向端子接点

区的芯线束。

由于存在从压线框凸出出来

的芯线束,机械压接力可以全部作用于芯

线上。

导体刷不应当延伸到端子接插区域。

_芯线压接

芯线压接是对套在芯线上的端子压线框的压

缩。

该操作建立起一个低电阻、高电流承载能

力的电气通路。

_芯线压接高度

芯线压接高度是从所形成的压接顶面到底部径

向表面的距离。

该高度不包括挤出处高度(见

图3-1)。

压接高度测量采用一种快速的、非

破坏性的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环抱住芯线的端

子压线框是否正确压接到芯线上。

该测量结果

是过程控制中的重要指标。

制定压接高度规范

时,通常要针对不同股数、涂层、端子材料和

电镀的导线,兼顾压接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虽然可以针对不同股数、和端子电镀来制定不

同的最佳压接高度,但一般只规定一种压接高

度。

_切尾长度

端子从承载带上分离后,端子头不是平的而是

凸出一部分,叫做切尾。

作为一项规则,切尾

长度应为端子材料厚度的到倍(请

查阅具体端子的规格要求)。

切尾太长,

会使端子(因插入不到位)而露在连接器

塑壳外边,或无法满足电气间距要求。

常,可设置一个工具,使切尾平齐于一个

材料的厚度。

_挤出(外展)

压接使导线压线框底部形成外展,形成外

展的原因是冲头与铁砧之间的间隙。

若铁

砧出现磨损或端子被过度冲压,则会造成

端子底部外展过度。

若冲头和铁砧之间错

位,若喂送调整功能关闭,若端子被拖拉

的距离不够或过大,则会出现凹凸不平的

挤压效果。

_绝缘外皮压接(缓解应力)

绝缘外皮压接可为电线提供支撑力,以便

电线插入塑壳。

也有助于端子抗振。

端子

必须尽可能牢牢地抓住电线,但不得压透

绝缘外皮而触及芯线。

判断绝缘外皮压接

合格与否的标准是主观的,要视连接使用

场合而定。

针对特定应用场合,我们建议

你进行相应的弯曲测试,以确定绝缘外皮

压接所提供的缓解应力的能力是否合格。

_绝缘外皮压接高度

通常不规定绝缘外皮的压接高度,原

因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绝缘外皮厚度、材料

和硬度。

大多数端子被设计成能容纳多种规

格的导线。

端子在其适用范围内,可能无法

完全抱住绝缘外皮,或无法严丝合缝地抱紧

导线。

但这种情况下的绝缘外皮压接通常是

合格的。

1.若电线过粗,则绝缘外皮压线框应至少

箍住电线的88%。

2.若电线过细,则绝缘外皮压线框应至少

抓紧导线的50%,并能牢牢握住电线的

头部。

要检查绝缘外皮的压接截面,请把电线从

端子后面切下来,使切面齐平于端子后

面。

确定好最佳压接设置后,要记录好绝

缘外皮压接高度。

操作人员可以把检查绝缘

外皮的压接高度作为设置步骤的一部分。

_绝缘外皮末端位置

该位置是绝缘外皮末端在绝缘外皮压接处到芯

线压接处之间的过渡区间内的位置。

在该过渡

区间,芯线长度要相同于绝缘外皮长度。

绝缘

外皮末端的定位要确保绝缘外皮压线框整个长

度的下面均存在绝缘外皮,另一方面,绝缘外

皮不得延伸到芯线压线框下面。

若用台式压接

机压接,绝缘外皮末端位置决定于导线止挡和

剥皮长度。

若用自动电线处理机压接,绝缘外

皮末端位置决定于压接机的进/出调整。

_剥皮长度

剥皮长度就是把导线的绝缘外皮剥下来后,暴

露出来的芯线长度。

当绝缘层末端位置在绝缘

外皮压接处和芯线压接出之间的过渡区间居中

时,剥皮长度决定了导体刷的长度。

图3-2

端子压接要求

兼容性和导线准备

端子、导线和压模必须是兼容的。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使用正确的组件。

导线截面面积与外径必须符合端子配套要求。

压接前必须将电线绝缘层剥除。

剥皮长度必须按照要求,保证导体与绝缘层在端子压接时的位置正确。

绝缘层必须剪的整齐,均匀。

不允许有绝缘皮残留在已剥的导体上。

在剥线时不能损坏或剪断铜丝。

绝缘层被剥除后不能有铜丝散乱或分开

导体铜丝不能扭曲或捻成线束

如果剥好的线不马上压接,必须对剥好的导体末端进行保护防止铜丝散乱或弄脏氧化,比如剥线时半剥

断好、剥好的线必须在8周内压接完。

导体末端

导体必须水平放置在端子压线框内,导体末端必须超出压线框且最长超出不能超过1mm。

导体刷不能妨碍端子的插拔和锁定功能,不能影响安装后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导体刷不应当延伸到端子接插区域

绝缘外皮末端

绝缘外皮末端必须伸出绝缘外皮压接框,但是不允许有绝缘外皮延伸到芯线压线框内

喇叭口

压接后在芯线压接框的边缘必须具有一个喇叭口。

喇叭口的尺寸根据电线直径变化,请参阅表1

芯线压接框的前端喇叭口不是必须的,但是最大尺寸要求必须参照后端喇叭口的要求

 

Wirearea/线径(mm2)

Bellmouthsize/喇叭口尺寸(mm)

0,03-0,35

0,25±0,15

>0,35-1,00

0,3±0,15

>1,00-2,50

0,4±0,2

>2,50-6,00

0,6±0,3

>6,00-25,00

1,0±0,5

>25,00-50,00

1,5±0,8

表1

切尾

切尾明显且最长不能超过端子材料厚度的到倍(请查阅具体端子的规格要求)

切口毛边(毛刺)不得超过

切尾、毛刺不得妨碍端子的安装和连接,不能损坏电线的绝缘外皮,不能超出安装壳体从而影响整个接插件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导体压接

压接尺寸和公差

压接高度是压接连接中最重要的质量特性之一

压接高度测量是一种快速的、非破坏性的、适合批量生产控制的测量方法。

压接的高度根据导体和压接方式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最佳压接高度

压接高度的公差范围取决于导体的直径,见下表(表2)

Wirearea/导体直径(mm2)

Tolerance/公差(mm)

0,03-0,20

±0,02

>0,20-0,50

±0,03

>0,50-6,00

±0,05

>6,00-25,00

±0,10

>25,00-50,00

±0,15

压接高度包括它的公差确保了导体的良好压接和足够的拉脱力,不考虑压接框的公差和导体横截面积的公差.

压接宽度是由压接工具横向尺寸来决定的

压接宽度必须测量压接部位的底部宽度且必须是在使用正确的工具前提下执行

 

图3-3

 

压接高度的测量必须是测量芯线压接框的双半径中心,不要在芯线压接框喇叭口附近测量

在压接操作过程中必须持续不断的测量高度,并且在每一生产批次和端子的变更后或者线束变更或压接工具的设置变更后都要进行压接高度控制测量,见图3-3

切片检测

为评估压接工具的压接质量,定期进行芯线压接框的切片检测

切片必须是芯线压接框的双半径中心位置

切片时不能影响或改变压接导体内部的结构,必要时我们可以使用填充物(树脂或其他材料)来保证压接部位的稳定

切削和磨削的方向必须与端子开口相反

切片放大图见图3-4,要求标准见表3

图3-4

CH

CrimpHeight

Productspecificdimension.

CB

CrimpWidth

Productspecificdimension

CBm

MeasurableCrimpWidth

CB≤CBm≤*CB

W

SupportAngle

W≤30°

S

TerminalMaterialThickness

Productspecificdimension.

L

SupportLength

L≥¼*SbutminimumL≥mm

R

FlankEndDistance

R≥*S

GH

FlashHeight

GH≤1*S

GB

FlashWidth

GB≤¾*SifGH<½*S

GB≤½*SifGH≥½*S

SB

BottomThickness

SB≥¾*S

表3

压接

芯线压接框内必须被导体完全充满,所有的导体铜丝都必须在芯线压接框内并有明显的挤压感.由于不规则导致压接框内存在空隙是允许的.

压线框内侧的形状与导体吻合,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有存在的导体铜丝都应该是在压线框内,不允许有任何导体铜丝在压线框外.如果内部铜丝的压紧感不是很强或有松动感,必须检查导体铜丝的数量.

避免过度压紧,测量压接过后的压线框底部厚度,见表3,底部厚度SB必须大于¾端子材料厚度.

压线框压缝

过粗的导体或者过大的压力或错误的压模会损坏端子的锁定装置

压线框必须有良好的接缝.两边的包体必须连接在一起并互相支撑

支撑长度L必须大于¼端子材料厚度,但最小不能低于

卷边的对称性和深度

如果支撑长度和支撑角度保持良好,压接框的卷边可以允许稍许不规则形

卷边不能碰到压线框内壁

支撑角度W可以小于30°

挤出(外展)

挤出的高度GH不能超过端子材料厚度

挤出的宽度GB不能超出端子材料厚度的¾。

长挤出的宽度不能超过½的材料厚度

压线框底部不能出现破裂

拉脱力

拉脱力测试必须是脱离绝缘外皮的测试,这有利于生产过程的控制保证端子的良好压接。

具体的拉脱力必须按照IPC/WHMA-A-620AClass3执行。

绝缘外皮压接

绝缘外皮支撑

在给定的最大电缆外径范围之内绝缘压接部分能完全包裹住绝缘层。

绝缘层压要保证绝缘外皮压接框的两边卷边必须互相接触重叠且重叠部分至少要有一个端子材料的厚度

最小的电缆外径范围之内可能绝缘外皮和压接框有一定的间隙(取决于最大外径电缆和最小外径电缆的差距),但是绝缘层压接框的卷边重叠部分必须超过一半的卷边周长。

绝缘层压接框的卷边可能会变形或压破绝缘外皮,但是绝对不能刺入到导体铜丝内

绝缘外皮压接的倾斜度

图3-5

绝缘压接部位可以有向上的5°倾斜和向下的3°倾斜,见图3-5

验证

测量绝缘外皮压接高度和宽度时必须检测相对平坦的部位,绝缘层压接宽度是由压接工具所决定的,无法调节。

公差一般为-5%到+15%

由于电缆外径的变化比较大,所以不规定绝缘层压接高度

绝缘外皮压接的有效性检测请参照IEC60512(按照IEC60352-2标准内要求)

弯曲试验请参照DIN41611-3标准中推荐的方法。

在经过几次弯曲试验以后保证绝缘外皮压接不松动或脱落

其他要求

损坏

端子的连接,特别是端子的锁定装置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坏或变形。

端子应该非常轻松的安装进配套壳体中。

3.2.8.2弯曲和扭曲

图3-6

端子压接区域的任意方向弯曲度不能超过3°

端子压接框的扭曲度不能超过5°

3.3端子压接操作过程中周转或后续装配

在周转、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坏端子和防止端子被污染氧化。

如果在端子压接完以后或者装入壳体的时候需要将线扭曲缠绕,那么扭曲点或缠绕点必须离开端子至少35mm

当需要扭曲或装配外壳的时候,注意不要产生太大的拉力以防止影响端子或压接部位从而导致连接性能的变化

 

4.问题处理

电线的准备

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绝缘外皮切割不规则

(图4-1)

刀具磨损

更换工具

外皮切割深度过浅

调整切割深度

切断或切伤芯线

(图4-2)

工具损坏

更换工具

切割深度过深

调整切割深度

在电线中芯线束未居中

联系电线供应商

切割绝缘外皮时,把芯线不规则的拉出(图4-3)

工具磨损

更换工具

外皮切割深度过浅

调整切割深度

剥皮长度偏差太大

(图4-4)

电线驱动辊/皮带磨损

更换皮带/驱动辊

绝缘外皮太硬

增加驱动压力/手动工具间距

电线拉直装置太松或太紧

调整电线拉直装置

剥皮长度错误图(4-4)

设置不正确

重新设置工具

 

图4-1绝缘外皮切割不规则图4-2切断芯线丝

 

图4-3拉出芯线丝图4-4剥皮长度差异太大或错误

喇叭口和切尾长度

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低拉力(图4-6和4-7)

喇叭口过度敞开,无切尾

调整轨道位置,解决无切尾问题

喇叭口过度敞开,切尾合适

检查并更换磨损或不正确的冲压磨具

切断和切伤芯线(图4-8)

无喇叭口和/或切尾太长

调整轨道位置

检查端子带的弯曲度

切尾太长(图4-9)

良好的喇叭口和切尾太长

检查磨损的端子切割装置,必要时更换

检查磨损的冲压磨具,更换并重新调整轨道

图4-5图4-6图4-7

理想的压接喇叭口过大喇叭口过大无切尾

 

 

图4-8图4-9

无喇叭口,切尾太长切尾太长,喇叭口良好

 

导体刷位置和绝缘外皮末端位置

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绝缘外皮压入芯线压线框中,导体刷良好(图4-10)

剥皮长度太短

检查规范,通过调整来延长剥皮长度

绝缘外皮压入芯线压线框中,导体刷太长(图4-11)

台面压接:

芯线停止位置不正确

调整芯线止挡,使其在过渡区间居中

线加工:

压接机位置不正确

调整压接机位置,增加压接机与导线的距离

绝缘外皮压入芯线压线框中,导体刷太短或未露出(图4-12)

剥皮长度太短

检查鬼法,通过调整来延长剥皮长度

若在台面压接,则请重新调整芯线止挡位子

若采用线加工,则请重新调整压接机位置

绝缘外皮末端在过渡区间居中,但导体刷太长(图4-13)

剥皮长度太长

检查规范,通过调整来缩短剥皮长度

若在台面压接,则请重新调整芯线止挡位子

若采用线加工,则请重新调整压接机位置

芯线切割的不规则或某些芯线丝被从芯线束中拉出

检查剥皮工具的磨损情况

绝缘外皮末端在过渡区间居中,但导体刷太短(图4-14)

剥皮长度太短

检查规范,通过调整来缩短剥皮长度

若在台面压接,则请重新调整芯线止挡位子

若采用线加工,则请重新调整压接机位置

绝缘外皮末端处于绝缘外皮压线框之下,导体刷良好或太长(图4-15)

剥皮长度太长

检查规范,通过调整来缩短剥皮长度

若在台面压接,则请重新调整芯线止挡位子

若采用线加工,则请重新调整压接机位置

绝缘外皮末端处于绝缘外皮压线框之下,导体刷露出太短或未露出(图4-16)

台面压接:

导线停止位置不正确

调整导线停止位置使其在过渡区间居中

压接机:

压接机位置不正确

调整压接机位置,延长压接机与导线的距离

检查操作人员防止导线的技能

培训操作人员,降低压接速度

 

 

图4-10图4-11

绝缘外皮被压入芯线压线框线面,绝缘外皮被压入芯线压线框线面,

导体刷良好导体刷太长

图4-12图4-13图4-14

绝缘外皮被压入芯线压线框下面导体刷太长导体刷太短

短或没有导体刷

图4-15图4-16

绝缘外皮末端位于绝缘外皮压线框下面,绝缘外皮末端位于绝缘外皮压线框下面,

导体刷太长导体刷太短

 

绝缘外皮压接

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端子仅仅环抱住了大直径电线的不到88%(图4-21)

端子压接得过送,端子绝缘外皮压接框不够大

降低绝缘外皮压接高度

评估端子

端子仅仅接触到小直径电线的50%(图4-22)

端子的绝缘外皮压接框太大

评估端子

绝缘外皮压接框切入绝缘外皮接触到芯线(图4-23)

压接得过紧

调整绝缘外皮压接得高度*

绝缘外皮压接框未牢牢箍住绝缘外皮,弯曲试验失败(图4-24)

压接的太松

通过调整来降低绝缘外皮压接高度

*廉价的手动工具不具备绝缘外皮压接调整功能。

手动工具是用来压接为数不多的端子。

你无法在手动工具上调整

绝缘外皮的压接,不过,在许多压接场合,刺穿绝缘外皮的绝缘外皮压接仍可被视为合格的压接。

该标准仅适用于

手动工具,因为其压接循环速度慢。

若绝缘外皮压接刺穿了绝缘外皮,则芯线倾向于朝两边移动,但并未受损。

图4-17图4-18图4-19图4-20

良好的绝缘外皮压接良好的绝缘外皮压接可接受的绝缘外皮亚巨额可接受的绝缘外皮压接

图4-21图4-22图4-23图4-24

临界绝缘外皮压接临界绝缘外皮压接临界绝缘外皮压接临界绝缘外皮压接

压接高度

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压接高度不符合指标

更换了电线类型、供应商或芯线股数

 

调整工具以符合指标要求

更换了绝缘外皮色标,即硬度

更换了压接工具

更换了压接机(闭合高度)

更换了不同类型的压接机(制造商)

更换了端子带卷(批次编号)

更改了模具设置

工具破损或磨损

更换工具

 

压接高度偏差太大

电线偏差

检查端子或电线

端子偏差

工具损坏、松动或磨损

更换或紧固工具

测量误差

分析仪表性能

端子回弹量过大,压接过度

调整压接高度

切断或切伤芯线丝

调整剥皮过程

拉力

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芯线压接处前面出现断线现象-抗拉强度低

(一部分)芯线被切断或切伤

检查剥皮过程

压接高度太低

调整压接高度

喇叭口太小或没有喇叭口

调整工具轨道

绝缘外皮压接刺破绝缘外皮

增加绝缘外皮压接高度

 

导线被从导体压接框中拽出-抗拉强度低

压接高度太高

调整压接高度

导体刷露出太短或未露出

增加剥皮长度

导体压线框的喇叭口太大

调整工具轨道

采用了镀金端子

评估端子应用

端子材料厚度不够

端子的锯齿过浅

请联系当地销售工程师

线规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