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讲义第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8697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docx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讲义第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docx

经济地理学讲义第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理论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Polarization-Tricklingdowneffect)

由德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hman)提出,用来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

(一)涓滴效应(Trickle-downeffect)

涓滴效应(又译作渗漏效应、滴漏效应),也称作“涓滴理论”(Trickle-downtheory,又译作利益均沾论、渗漏理论、滴漏理论),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与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这被称作是“涓滴效应”。

由此还有“涓滴经济学”(trickledowneconomics),常用来形容里根经济学,因为里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

(二)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

赫希曼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

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极化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随着北方的发展,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

✧二是,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是,如果南方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上涨,北方就有可能寻求进口。

由此导致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

2、涓滴效应体现在:

✧北方吸收南方的劳动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

✧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

✧特别是,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3、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的关系:

两者并存,但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

原因:

长期来看,北方的发展将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

(通过国家干预)

二、梯度推移学说

梯度推移理论最早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弗农等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

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将这种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论引入了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创立了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一)梯度推移理论主要内容

根据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它们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创新、成长、成熟和衰老4个阶段。

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产业,对各种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不同,因而布局指向也不相同。

(参见P.139“产品周期理论”)

与上述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应,空间上的产业布局会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

①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兴旺产业部门主要布局在发达地区特别是其中的大城市,即经济发展的最高梯度区;

②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停滞产业部门最适合分布的区域是中等发达的地区或中等城市,即经济发展的第二梯度区;

③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衰退产业部门多集中布局在廉价劳动力丰富的欠发达地区,即经济发展的低梯度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新技术、新产业总是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并迅速成长起来,然后依次向中等发达、欠发达区域逐次推进和扩散。

(二)梯度推移理论要点

1、梯度——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

2、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

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高梯度区域:

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

低梯度区域:

区域的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

3、推动区域发展的创新活动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

4、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的。

具体的梯度推移有两种方式:

✧其一,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

✧其二,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次类推。

这样,创新就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的区域。

(三)梯度的计算与梯度图

1、梯度的计算

v按照数学上梯度的概念,梯度可以用对比指标之差与空间距离之差之比来表示,可以写成:

y2-y1y2-y1

梯度=————=————

x2-x1⊿x

式中:

y2、y1分别代表对比地区和中心地区的对比指标值;x2、x1分别代表对比地区与中心地区的空间坐标值,或者距特定点的距离,因此两者之差通常用⊿x表示。

2、梯度线与梯度图

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梯度变化状况,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

把对比指标相等或相近的地区用线连接起来,成为梯度线。

由若干条梯度线组成了梯度图。

上图中,o代表中心地区,a、b、c分别表示指标水平;A、B、C分别表示处于a、b、c指标水平的地区。

梯度图的特征

1、梯度不相交。

每个梯度线代表着不同的对比指标,如果存在交叉,则表明同地区既具有高指标值,也具有低指标值,存在着矛盾。

2、沿中心地区向外,指标逐渐下降,等梯度的地区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

3、梯度线密集,表明地区经济状态变动较大,地区间的经济关联性不高;反之,梯度线稀疏,则表明地区经济状态变动较小,地区间的经济关联性较强,地区间的经济水平比较接近。

(四)梯度推移理论在中国

1、支持的观点:

在我国,梯度推移说于1970s末引入区域经济研究之中,主要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重点转移问题。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之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

首先要重点发展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次向低梯度的区域推移。

逐步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

中国的梯度发展政策:

✧中国按地区空间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

✧中、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大多数地区处于“中间技术”地带,有的甚至处在“传统技术”地带;而沿海和部分中部地区则具有“先进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力量。

✧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序选择应是:

由东向西,按技术梯度,使“先进技术”地带逐步向“中间技术”地带、“传统技术”地带推移。

✧随着经济发展,通过转移的加速,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2、不同的观点

上述梯度推移观点提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结果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反梯度推移论,认为处于低梯度的区域,也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实行跳跃式的发展,然后向高梯度的区域扩散技术

(2)并存论,认为区域之间的经济技术的空间推移同时存在着梯度式推移、跳跃式推移和混合式推移三种形式。

(3)主导论,认为区域之间的空间推移确实存在多种形式,但是从总体看,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其它推移形式只是发生在少数领域、个别区域或特殊的时期。

三、中心-外围理论

(一)理论的产生

也称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

后来中心—外围的概念与分析方法被引入到区域经济研究之中,并且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的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

其中,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

(二)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

1、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得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

2、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

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形成不平等的发展格局。

3、中心与外围出现发展差异的原因:

中心对外围产生统治作用的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

中心依靠各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

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

外围的自发性发展过程往往困难重重。

4、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

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发生。

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

5、在中心,存在着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即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支持中心的成长。

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中心不断地成长。

相比之下,外围的发展将处于不利地位。

在构建中心—外围理论的基础上,弗里德曼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要经历4个阶段,相应的区域空间组织也表现为4种不同的形式。

(参见教材P.188“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中心—外围模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是:

通过中心的创新聚集或扩散资源要素,引导和支配外围区,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

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一)依赖理论(依附理论、依附论)

1、依赖的概念:

指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系。

2、依赖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

第三世界国家依赖于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

第三世界国家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上形成对前者的依赖或称之为依附。

特别是那些殖民地国家,这种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就更深。

3、依赖理论的提出

依附论的着名学者、埃及经济学家阿明博士阿明(Amin,Idi1928~2003)和德国学者弗兰克(A.G.Frank)看到,在拉丁美洲,到处都是大地产,无论是阿根廷的大牧场和小麦农场、巴西的咖啡种植园、中美洲的香蕉种植园,还是加勒比海地区的甘蔗种植园,都是核心与边缘不平等症状的反映。

这种不平等导致墨西哥90%以上的农户一贫如洗。

(1)阿明博士的观点

阿明博士对美洲这种状况描述道:

“传统社会被扭曲到无法辨认的程度;它失去了独立性,现在它的主要职能是为世界市场而生产,这种生产由于沦于贫困化而根本没有现代化的任何前景。

所以,这种传统社会并不是过渡到现代化;它是完完全全的一种依附性的、外围的社会,因此处于绝路;它的前进路子都被堵塞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通过对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之间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阿明博士发现,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化总体上逐渐形成了外围形态的一部分。

在拉丁美洲,从一开始,它的作用就是建立外围结构,后来,其他地区的民族社会也趋向这种结构而形成了第三世界。

外围国家对中心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商业依附、金融依附和技术依附。

(2)弗兰克的“不发达模式”

在德国学者弗兰克看来,拉丁美洲这种结构关系是“大都市”与“卫星城”之间的关系:

在历史上久已形成的资本主义体系中,作为“大都市”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夺、剥削着作为边缘的“卫星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剩余,造成了后者的欠发达。

弗兰克认为,在外围国家与资本主义的中心国家之间存在一条无限的宗主——卫星链,外围国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就通过这条链而流入到了中心国。

如果说卫星国地位是外围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那么,宗主——卫星联系的减弱就可以减轻结构性的不发达或更有可能使外围国家发展起来。

在弗兰克和其他依附论者看来,要阻止中心国对外围国家经济剩余的剥削,唯一的办法是打碎这种转移剩余价值的依附链条,即通过社会主义革命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否则,继续留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可避免地结果就是不发达。

(二)相互依赖理论

1、布鲁克菲尔德提出的相互依赖观点

布鲁克菲尔德(H.Brookfield)在1975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一书中提出相互依赖观点: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

所以,很难区分出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是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

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

2、目前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

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

✧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

✧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

3、衡量相互依赖程度的指标

①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的比值。

②各种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变化。

③国家之间资本双向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指标。

4、对相互依赖的认识

相互依赖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积极的相互依赖有利于推动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和一体化,相反,消极的相互依赖则会引发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和矛盾。

相互依赖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对某些国家有利的变化,对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不利。

此外,相互依赖的影响并不完全表现为积极或消极,而可能是这两种影响同时存在、交织。

第二节区际经济联系

区际经济联系:

指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1、空间相互作用:

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2、空间相互作用对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影响:

(1)正面影响:

空间相互作用能够使相关区域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负面影响:

空间相互作用会引起区域之间对资源、要素、发展机会等的竞争,并有可能对有的区域造成损害。

(一)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

(1)概念:

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

(2)意义:

只有区域之间具有了互补性,才有建立经济联系的必要。

(3)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

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

(1)概念:

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

(2)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与可达性呈正向关联。

(3)影响因素:

✧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

✧被传输客体的可传输性。

✧区域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

✧区域间的交通联系。

3、干扰机会

(1)概念:

指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它区域的干扰。

(2)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

结论:

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先要存在互补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

(二)空间相互作用的测度

一般模式:

Qij=AiWi×BjWj×f(dij) 

式中:

Qij——i与j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

Wi、Wj——i、j区域产生作用力的因子(如人口、经济规模等);

Ai,Bj——Wi和Wj的权重。

   dij——i、j区域之间的距离;

  f(dij)——距离摩擦函数;

二、区域分工理论

区域分工的意义:

✧能够使各区域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区位等方面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

✧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各区域的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

(一)成本学说

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1)理论的提出

亚当·斯密(AdamSmith)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即《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绝对成本(绝对利益)的概念。

亚当·斯密从一般制造业工厂内部的分工入手,进而分析了国家之间的分工,认为各国可以利用再生产某种产品的绝对优势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以此专业化产品来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原则,是建立在生产商品的成本差异的基础之上的,而这种成本差异是绝对的。

(2)主要内容

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购买其他国家的某种产品而不自己生产,是因为该国不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即相对于购买其他国家生产的该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成本太高);与之相对应,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向其他国家卖出某种产品,是因为该国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进一步认为,各国生产成本的差异可以归结为生产效率的差异,而之所以会形成生产效率的国际差异,主要是因为各国所拥有的优势不同。

这种优势可分为两类:

自然优势和可获得性优势。

✧自然优势指超乎人力范围之外的气候、土地、矿产和其他相对固定状态的优势;

✧可获得性优势指工业发展所取得的经济条件,如资金、技术等。

一个国家在生产和输出某种商品上具有自然优势或可获得性优势,也就具有了成本优势。

如果各国家按照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然后在国家之间进行交换,就能够使各国的资源和生产要素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各国的经济利益。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用成本最低的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商品,从而比它们各自都去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能增加国民财富。

(3)理论评述

虽然斯密的分工理论是针对国际分工和贸易领域提出的,但同样也适用于区域分工。

也就是说,任何区域都具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并且各区域的专业化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各区域按照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然后在区域之间进行交换,能够使各区域的资源和生产要素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增进区域经济利益。

总之,一些地区在某些产业或某类产品的生产效益上占优势,另一些地区在另外一些产业和产品上占有优势,不同地区各自着重发展自己具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相互交换,即形成所谓的绝对利益。

但是,绝对优势理论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它没有说明不具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区域如何参与区域分工并且从中获利的问题。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1)理论的提出

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利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论证了比较利益的存在以及在国家贸易理论中的应用,从而奠定了比较利益学说的基础。

(2)主要内容

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地流动和转移,所以,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来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则,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与贸易。

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等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相互获得利益。

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国应该把资本和劳动用于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部门,生产对本国最有利的产品,再利用国际分工和贸易完成相互之间的互补,从而在使用和消耗等量资源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李嘉图的实例

李嘉图列举了一个着名的(葡萄)酒和(毛呢)布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定制一单位布,英国需要50个劳动日,葡萄牙需要25个劳动日;制一单位酒,英国需要200个劳动日,葡萄牙只需要25个。

可以看出,葡国制酒、制布所需的成本都比英国绝对低,即都处于绝对优势。

不过,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中表现出的优势更大。

葡萄牙的制酒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制布成本相对高,处于比较劣势;而英国制布成本相对低,处于比较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葡萄牙应该放弃生产比较劣势的布,专门生产比较优势的酒,而英国放弃生产比较劣势的酒,专门生产比较优势的布。

如此分工,两国合起来不仅可以生产出更多的酒和布,英国还可以用布换到较多的酒,而葡萄牙用酒可以换到更多的布。

两国同时获得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的好处。

(4)理论评述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为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虽然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针对国际分工与贸易提出的,但同样也适用于区域层面。

实际上,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区域分工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机会成本。

按照比较利益学说,即使是不具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区域,也能参与区域分工,并且从中获利,从而弥补了绝对利益学说的缺陷。

(二)要素禀赋学说

1.理论的提出

要素禀赋理论也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Heckscher)于1919年在《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提出,后为他的学生俄林所继承和阐释,并在1933年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形成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要素禀赋理论,俄林也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李嘉图模型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在于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带来的比较优势,而H-O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来源于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

2.相关概念

要素禀赋:

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

生产要素:

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

丰裕要素:

如果一国所能提供的某种生产要素在该国资源中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国的该比例,则称该要素为该国的丰裕要素。

要素价格:

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又称要素的报酬。

3.基本内容

1、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如果以自己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因此,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总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2、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如资本与劳动)的比例不同,即使两个国家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商品流动,即贸易关系;

3、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各贸易参加国之间的要素报酬(利息、地租、工资)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要素禀赋学说——内容概括

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

如果各个国家都密集地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它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

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各区域或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新贸易理论

1、理论的提出

传统贸易理论,都是建立在比较利益基础上,一般利用国家或地区间的差异,特别是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国家或区域之间的分工与贸易。

然而,事实上,世界贸易将近一半是在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工业国家之间进行的,同时,产业内贸易也在不断增长。

战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一些令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诸如“里昂惕夫之谜”、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直接投资增加等。

世界贸易的基本格局表现为,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从事着产业内的相似产品的贸易。

现实的变化使传统理论日益显露出其缺陷,这直接推动了对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的研究,导致新的分工和贸易理论的产生。

“新贸易理论”大量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并利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外部性等概念和思想来构筑新的理论,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2、主要观点

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的原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而且还有规模递增收益;要素禀赋差异决定着产业间的贸易,而规模经济决定着产业内部的国际(区际)贸易。

新贸易理论通过产业内贸易进行深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