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古诗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4845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中班古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中班古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中班古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中班古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中班古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中班古诗教案.docx

《幼儿中班古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中班古诗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中班古诗教案.docx

幼儿中班古诗教案

幼儿中班古诗教案

【篇一: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静夜思》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我听到很多没有上大班的小朋友,都可以倒背如流,但是我发现多数小朋友在朗读古诗上缺乏训练,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朗读古诗。

也不知道古诗的含义。

所以,我需要用这节语言课程,提高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和对内容的理解。

活动目标:

1、可以流利的朗读古诗,知道大概的意思。

进而培养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2、知道“举头”“低头”的含义,知道是个动词,并且可以做出来动作。

3、可以控制自己的朗读能力,尽量不拉长音,不结巴。

4、能够和其他小朋友沟通,享受讨论的快乐。

5、让幼儿体会到什么是思乡之情。

活动准备:

ppt

前经验准备:

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已经会吟诵《静夜思》这首诗歌

活动难点:

1、能够理解古诗之中的含义。

体会到诗中的美好意境,和诗人的思乡之情。

2、能够知道“举头”“低头”的含义,知道是个动词,并且可以运用到生活和游戏之中。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堂:

教师在ppt上出示月亮、或者夜空等有意境的图片。

问小朋友这些图片好不好看?

这些图片分别是什么?

这些图片里有什么?

对,有月亮,那么今天我给你们讲一个由月亮引出来的故事好不好?

二、授新课,学习《静夜思》

1、在这晴朗的夜空,有许多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蓝蓝的天空中,真美!

在许多许多年以前,(出示课件)有一位叫李白的诗人在外面游历,他很久很久没回家了,在这静静的夜晚,面对这圆圆的月亮,思念起家乡的亲人,由此而写下了一首诗,叫《静夜思》。

(揭晓古诗名字,齐读一边静夜思)(把诗的大概解释放在前面,引出古诗,提高兴趣。

2、小朋友听完了老师讲的古诗想到了什么呢?

谈话:

如果小朋友在小的时候离开爸爸妈妈到很远的地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3、下面和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出示古诗。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出示古诗时,伴有一些符合内容的图片,目的是让小朋友理解古诗内容,更容易理解到思乡之情。

注:

ppt上不会出示翻译的内容,教师口述讲解,(古诗解释)这样小朋友在看图的同时,听老师的讲解,会更容易理解,字数多了幼儿会厌倦。

4、互动:

看了刚才的图画,你能用动作表现一下李白是怎样思念故乡的吗?

(用你的表情、语言、动作都可以)目的了解一下幼儿了解到什么程度,方便讲解;加深幼儿对思乡的理解。

5、下面让我们一起读一次《静夜思》,出示静夜思,儿童随便读,不用齐。

教师主要是听,看看幼儿有没有拉长音,读错,结巴的问题。

6、下面小朋友自己读一遍这首诗,然后和周围的小朋友讨论,找出你认为不好读的字,一会问老师。

如果你都会读,可以找出你觉得我会读错的字,来考考我,每个人都要参与。

(找出来的字,一会集体读三遍。

7、老师的一个朋友读《静夜思》很好听呢,让我们一起听一下吧。

(播放视频,视频中会有古诗解释,再一次解释,加强理解古诗意思。

谈话:

读的好听么?

有谁可以给我讲一下这首诗讲了什么故事?

三、游戏,加强理解,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沟通能力

1、老师把小朋友两两分组。

两人一组,两个组同时朗读古诗,一人一句,朗读古诗。

在有韵律有感情的情况下,看看哪一组快。

齐读。

2、游戏会分出胜负,老师和输的小朋友说,不要灰心,我们还有一个游戏。

一个组内的两个小朋友,一个读古诗,一个表演。

“举头”“低头”动作对的,会有小贴纸作为礼物,下课领。

活动延伸:

可有小朋友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并且和爸爸妈妈一起背诵这首诗。

(巩固理解)

【篇二:

幼儿园古诗所见教案】

篇一:

小班古诗《所见》

小班古诗《所见》

小班古诗《所见》

一、课题:

小班古诗活动《所见》。

二、教材简解:

本园致力于古诗特色研究,用多样的形式让幼儿趣味学古诗,体验古诗活动的别样魅力。

针对幼儿各个发展阶段,我们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

本次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小班的古诗活动《所见》,我以故事+图片的形式导入课堂,带领幼儿进入这首古诗的意境中,在教学中加入了表演、歌唱等元素,让幼儿既轻松学会了古诗,又感受到古诗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

三、目标预设:

1.通过活动,让幼儿熟悉、理解古诗的内容。

2.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诵读古诗,体验朗诵的乐趣。

四、重难点: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体验学习古诗的乐趣。

(重点)

2.知道古诗中“鸣蝉”的意思。

(难点)

3.能用打节拍、做动作等方式朗诵古诗。

(难点)

五、活动准备:

1.活动课件、伴奏音乐。

2.四幅古诗配画。

3.相关头饰。

六、设计思路:

《所见》这首古诗是非常具有童趣性的,而在幼儿时期,孩子们对故事有着异常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利用这首古诗中“趣”这个点,以故事和图片的结合形式导入课堂,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让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初步的理解这首古诗的内容;之后我通过诗配画这样的形式,让幼儿重温古诗意境,我再逐步进行引导,让他们自己说一说画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样既加深了他们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过程中,我还会让他们进行一些表演,与我,与其他幼儿做一些互动,充分的感受到这首古诗带给他们的快乐;最后,幼儿也会和我一起用打拍子、做动作等方式将这首古诗朗诵几遍。

整个教学过程,我都将以幼儿为中心,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体验学习古诗的乐趣。

七、教学过程:

1.出示小树林的图片,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古诗。

1)师:

你们听一听,树林里面传来了什么声音?

(牧童唱歌的声音)

幼儿进行猜测,师揭晓答案,原来是一个小牧童在唱歌。

2)师:

你们来看一看,牧童是怎么来到小树林的呢?

幼儿与教师互动,教师总结:

牧童骑着黄牛,唱着歌来到树林,响亮的歌声在树林上空回荡着,他唱呀唱,忽然不唱了,停了下来,你们来猜一猜为什么他不唱了?

幼儿回答,师揭晓,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3)师放知了的声音,让幼儿听一听,然后放知了的图片,告诉他们这是蝉。

师:

牧童啊听到了知了在唱歌,那你们觉得接下来他会怎么样?

幼儿回答,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揭晓接下来发生的事:

牧童从牛背上下来,想去捉蝉,但是要轻轻地去捉(师:

为什么要轻轻地捉?

)因为蝉听到动静会飞走(师边说边做轻轻地动作)

师出示相关头饰,请个别幼儿扮演牧童,个别幼儿扮演蝉,师引导他们进行表演,感受快乐。

2.理解古诗内容,并学会朗诵。

1)师:

古代有一位诗人叫袁枚,他看到了这件有趣的事情,于是回去就写了一首古诗,老师把这首古诗藏在了四幅画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

2)分句解释,加深幼儿古诗的理解。

出示第一张图画,让幼儿自己说说内容,再出示第一句话:

牧童骑黄牛(师边说边做动作,带领幼儿一起边说边做)。

出示第二张图片,师:

你们看,这个小牧童嘴巴张的大大的,在干嘛呢?

(引导幼儿自己说出唱歌),他的声音真响亮,都传到哪里去了?

(引导幼儿观察树林上空)呦!

歌声在树林上空回荡呢。

师当牧童,幼儿作大树,进行互动表演,感受牧童响亮的声音,引导第二句话:

歌声振林樾。

师总结:

在这两幅画里,我们找到了两句诗句,是哪两句呀?

(幼儿先说,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一遍)。

师:

我们接下来看下一张图画,我们来看一看这幅画和刚刚的一幅画有什么不同?

(师边说边出示第三幅画)你们看,图片上出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自己说出蝉),原来是一只蝉,它在“知了知了”的鸣叫,我们可以叫它——鸣蝉,牧童看到了鸣蝉,想去干嘛呀?

(引导幼儿自己说想去捉蝉),“捉”可以用“捕”这个好听的词来说。

牧童想去捕鸣蝉,所以第三句话就是:

意欲捕鸣蝉。

出示第四张图画,师:

牧童本来在唱着歌,可是他看到蝉,想去捕,于是他立马就干嘛了?

(引导幼儿自己感受牧童闭上了嘴巴,从牛背上下来,站立着)这就是最后一句:

忽然闭口立。

师总结:

小朋友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藏在这两幅画里的两句古诗也被我们找出来了,我们再一起将这两句念一遍:

(幼儿和老师一起变念边说)。

4)师带领幼儿用做动作、模仿古代诗人、打拍子的方式将这首古诗朗诵几遍,进一步增强学习古诗的趣味性。

篇二: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

篇三:

所见教案

所见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字意。

2、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成

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

3、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

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运用词

语。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很多同学学过很多的古诗,也会背很多的古诗,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背给大家听?

(指名背诵)展示学生平时的古诗积累。

2、揭题,释题。

齐读课题。

所见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吗?

(指名说说)

小结:

所见--所看见的事物(东西)

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

《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所看到的图上的景物。

让我们也来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

二、感知体验

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2、指名读、齐读。

3、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人所看到的是什么了吗?

三、对话互动

1、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全班交流。

2、理解一、二行诗句。

(1)出示课文插图:

这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牧童骑黄牛)牧童高兴的唱起了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呢?

(2)出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这可真是个快乐的小牧童,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牧童此时的心情呢?

(3)是啊,让小牧童高兴的事可多了,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

(4)多么美的田园风光啊,让我们也骑上小黄牛,把前两行美美地读一读。

3、理解三、四行诗句。

(1)诗人袁牧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

正欣赏着,突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

出示: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边读边想象牧童寻蝉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4)谁能把这有趣的一幕读出来呢?

4、指导朗读。

四、建构生成

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

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五、作业

1、朗读、背诵《所见》。

2、填空。

《所见》一诗是()代诗人()的作品,读完诗后,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了由()、()、()、()等景物组成的动静结合、生动有趣的画面。

教学反思:

古诗文是浓缩的、精华文化,寥寥几个字就能给读者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卷,在教学中我们却很能用语言给孩子们描绘,因此,这需要教师利用有效的资源创设情景,让孩子们在情境中体会诗句的意境。

在备课时,我反复朗诵这首诗,感觉让自己带着骑在牛背上,一摇一晃悠闲自在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的感觉就能读出诗句的意境,在教学中,孩子们基本上找到了这种感觉,但是读得还不够到位。

篇四:

大班古诗教案

大班古诗教案:

《所见》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熟悉、理解古诗的内容。

2、学习朗诵古诗,初步尝试创编古诗,感受创编的乐趣。

3、尝试用熟悉的旋律来唱古诗,体验朗诵和吟唱的古诗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与古诗内容相符的古诗图片2幅;与图片相结合的古诗内容;伴奏音乐“办家家”;记号笔、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