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15份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8008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3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15份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15份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15份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15份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15份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15份附答案.docx

《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15份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15份附答案.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15份附答案.docx

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15份附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15—16学年语文学案训练试题

一、课内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槁暴(pù)輮使之然(róu)舟楫(jì)舆马(yú)

B.蛟龙(jiāo)跬步(kuǐ)骐骥(jì)爪牙(zhǎo)

C.镂金(lóu)弩马(nǔ)生非异(xìng)洞穴(xué)

D.跂而望(qì)锲而不舍(qì)二螯(áo)参省乎己(xǐng)

2.下列加点词语注释正确的—组是()

A.輮使之然也(弯曲)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须臾(片刻)

B.假舟楫(借助、利用)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

C.绝江河(渡)跬步(占代的半步)驽马(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D.镂(雕刻)圣心备焉(完备)渊(深水)风雨兴焉(起)

3.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A.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

4.指出说法正确有一项()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里的“蓝”和“取之于蓝”中的“蓝”相同。

C.《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

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D.《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5.“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假设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g.代词,同“尔”,你,你的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

(2)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________

(3)顺风而呼,声非如疾也________(4)蟹八跪而二螯________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________(6)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6.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吾尝终日而思矣,;3)故不积跬步,;

4),非利足也,;

5),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6)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7)蚓无爪牙之利,,,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课外提升:

7.阅读下面节选自《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中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②而临百仞之渊

③其渐之滫,君子不近④庶人不服

2)下列句子加点的“其”字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

A.其渐之滫,君子不近B.其质非不美也C.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句中没有省略介词“于”的一项是()

A.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其渐之滫,君子不近D.而临百仞之渊

8.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富有特色的建筑,门庭若市的剧院,引人入胜的画廊,内容丰富的博物馆,绿树成荫的街道,构成了墨尔本典雅的风格。

商业区分布均匀,各类银行、店铺、商场、饭店鳞次栉比。

在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世界级的歌剧、时尚的音乐剧和音乐会等令人兴趣盎然、流连忘返。

被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墨尔本当仁不让!

A.门庭若市B.鳞次栉比C.流连忘返D.当仁不让

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法国首先对利比亚动武的原因。

(3分)

3月19日,法国战机打响了空袭利比亚的第一炮。

对于法国的单干行动,法国外长朱佩强调说,如果北约领导此次军事行动,势必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反感。

事实上,法国打头阵是其对自身利益诉求的结果。

在利比亚发生动乱后不久,法国就宣布承认利反对派组织“利比亚全国委员会”为“代表利比亚人民的唯一合法机构”。

法国如果不带头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其在利比亚的利益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今年,作为八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法国想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进一步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

法国如能主导利比亚战局向其有利的方向发展,对于现任总统萨科齐明年的大选十分重要。

①②③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9-12题:

一个人的春天艾小羊

咖啡馆里并不常见老先生。

他来的时候,穿一件浅蓝夹深灰的格子衬衣,深灰西裤,没有系皮带,而是用了深米色的皮质外用背带。

衬衣里面一定穿了保暖衣,春寒料峭,大多数人还穿着短风衣。

老先生的头发已经灰白,没有染,国字脸上有很深的法令纹。

他自我介绍姓方.我们便称他为方先生。

方先生在某个下午轻轻推门而入.接下来的几天.总在午后的三四点钟准时到来。

他点一杯蓝山咖啡,不加糖与奶精,手机随意地放在桌上,是很老款的诺基亚,早已下线.却不知他用什么办法保持了它的崭新与清洁。

打过几通电话后,会有一两个人来与他碰面,从偶然传来的只言片语,我知道他是一个来出差的生意人。

咖啡馆优雅宁静的外衣下,有一颗八卦喧嚣的心。

大家纷纷好奇一位年长的男人,经历了什么样的半生,才会习惯于在异乡的咖啡馆里谈生意。

那日,方先生约的人似乎爽约了。

他喝完咖啡,百无聊赖地坐在靠窗的桌边。

他的手机仅有接打电话功能,他也没有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的习惯。

咖啡馆的旁边有一所小学,正逢学生下课。

家长领着小学生从窗前经过,不时有孩子将脸紧贴在落地窗上,苹果似的小脸蛋挤成了一个比萨饼。

“有点吵。

”我抱歉地说。

“我喜欢。

”方先生笑笑。

“您一个人出差?

”我问。

“去年冬天,我太太走了,我把本来已经交给儿子的生意接过来。

一个人,在家呆不住。

尤其……”他顿了一下,深深的法令纹为笑容蒙上了一层阴影,接着说道:

“这春天来了。

“夫人很漂亮吧?

”这样的时候,他一定愿意谈谈与她有关的事。

“唔,很爱漂亮。

”他沉静的眼眸里跃起一丝顽皮的火花,仿佛要故意保留自己的赞美,以免让她太过骄傲。

“她每天晚上都问我第二天穿什么,然后熨烫整齐挂在衣帽钩上。

有时候我不耐烦,年轻气盛的时候还经常为此吵架。

现在,她走了,每晚睡前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倒成了我的习惯。

“您是我所见过穿着最优雅的老人。

”我想换个话题。

“她听到要高兴死了,比夸她自己还高兴。

”方先生把话题又拉回太太身上。

得知方先生明天就要离开,我请他吃一块大理石芝士蛋糕,算作饯行。

他点了一杯鲜榨西芹汁,说这是一顿健康而完美的晚餐。

我转身欲走,他忽然又开口了。

“你一定在想,我一个人,为什么还要这样注重保养?

因为如果我的生命没有熄灭,她的记忆就不会死亡。

’’我什么也没有说,想说的话,被一种美好而感伤的情绪紧紧地凝结在喉管。

那一天晚些时候,我打电话给一位对婚姻持否定态度的朋友,讲了方先生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2012年5月8日,有删节)

10.方先生的“优雅”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11.筒析文中画线段落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4分)

 

12.说说题目“一个人的春天”的含义。

(4分)

 

13.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本文的主旨。

(6分)

 

三、美文欣赏:

雪地里的红棉袄

(一)

30年前,我8岁。

母亲不在了,一群孩子挤在父亲的脊梁上,讨吃求穿,日子十分凄惶。

一个好心的媒人看着可怜,说家里没个女人,日子少光彩。

于是,在那个黄青不接的春天,我大哥牵着一头瘦毛驴拖回了我的嫂子。

她年长我15岁,嫁来时,驴屁股上绑着俩袋玉米,哥说是嫂子用彩礼钱换的。

大约那年冬天吧,嫂子生了孩子。

有一回,大哥趁嫂子不在,悄悄端给我一碗小米粥。

嫂子回来时,我已添净了留在嘴角的米粒。

嫂子借故止走大哥,说锅里有碗米粥,留给我的,里面掩着俩个鸡蛋。

我没喝,也没吃。

我跑到河里,破冰给侄女洗尿布。

“阿九,你太小,洗不净。

”嫂子赶来,抱我到河边。

她把我红肿的小手拉到她的怀里暖和,然后摸出俩个鸡蛋,“还热,吃吧。

那天,风大,雪大。

嫂子穿着红棉袄,在雪地里像一团火焰。

(二)

20年前,我18岁。

嫂子给我剃个新头,然后背着行李送我到小镇的车站上。

“阿九,咱家你最有出息,外出读书要学会自己疼自己。

”她说。

那天,风大,雪大。

隔着车窗,嫂子跑着向我招手。

我觉得是一团火焰在雪地里跳跃,尽管她穿的棉袄是蓝色的。

(三)

现在,我38岁,号称作家。

父亲和大哥已相继随我母亲去了。

他们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说给嫂子的:

真有来世,我变把椅子,让你坐着歇歇。

到写这篇文字,我与嫂子最末的相见,是去年春节携妻带小回老家去。

那天,风很大,雪很大。

透过玻璃窗,我看见嫂子从屋外抱着柴草进来给我烧炕,我觉得雪地里有一团火焰永不熄灭。

随然她穿的棉袄是黑色的。

“阿九,你腰疼是不是熬夜坐的时间太长?

”她说:

“都这岁数了,还不会疼自己。

我没说话。

我盯着嫂子久看,我突然发现她的眼睛已经深陷下去,像一眼枯井,而且头发竟也全白。

但那一刻我跟30年前一样想:

嫂子其实是最美的。

后来,我在日记里写过这样的话:

嫂子是弓,我们是箭,弓因箭而弯。

“我们”,自然也含着我的侄女,她现在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我的感受:

 

四、课后小结

 

第一练答案

1.B(A项中“楫”应读为jí;C项中“镂”应读作lòu,“驽”应读作nú;D项中“锲”应读作qiè;跂读qǐ)

2.C(A项中“揉”意为:

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

强;D项中“备”意为:

具备。

3.D(A.强大、势力过大;B.勉强;C.有余,D.健壮,强壮。

4.B

5

(1)c

(2)d(3)f(4)a(5)e(6)f(7)b

6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无以至千里4)假舆马者,而致千里

5)骐骥一跃,驽马十驾6)朽木不折,金石可镂7)筋骨之强,上食埃土8)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71)①拴着②对着③浸④百姓2)A3)D

注释:

①苕:

芦苇的穗。

②所系者然也:

系的处所使它这样。

③蓬:

草名。

④涅:

黑泥。

⑤兰槐:

香草名。

⑥是:

指示代词,复指根。

⑦渐:

侵。

⑧之:

指芷。

⑨滫:

臭水。

⑩服:

佩戴。

11游:

有目的的旅行。

译文:

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用羽毛构筑自己的窝巢,再用毛发将它纺织起来,系挂在芦苇的嫩条上。

一遇风吹,芦苇的嫩条折断,蒙鸠的窝巢也就掉在地上,结果巢里的鸟蛋北打破,幼鸟被摔死。

这并不是蒙鸠的窝巢构筑得不完好,而是由于它所系结得东西太脆弱所造成得。

西方有一种树木,名叫射干,树茎只有四寸长,可它生长在高山上面,就能俯临万丈深渊。

这并不是在高山上面射干得树茎就能够长得长些,而是它所生长的地势使它如此的。

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不许要扶植就长得挺直;洁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会边的跟黑泥一样黑。

香草兰槐的根叫作芷,芷虽香,如果将它浸泡在臭水当中,君子就不愿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

这并不是芷的本质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缘故,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外出旅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这样就能够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近“礼”“仁”之道。

温馨提示:

走近荀子,聆听哲人的教诲,如沐春风,如饮甘霖;走近荀子,感悟哲人的思想,茅塞顿开,柳暗花明;走近荀子,你便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你便坚定了“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的决心。

8.答案:

D(当仁不让:

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情,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此处应为“当之无愧”)

9.①维护法国在利的利益。

②提升法国国际地位。

③利于萨科齐明年大选(每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10.①衣着考究,春寒料峭时穿起了格子衬衣背带西裤。

②习惯在优雅宁静的咖啡馆里谈生意。

③饮食注重保养。

④言谈举止儒雅有节制。

(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

11.①与上文大家对他的好奇相呼应;②引出下文“我”与方先生的对话。

(每点2分)

12.①当时正是春天,方先生丧妻不久,孤身一人。

②尽管方先生痛失爱妻,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③方先生关于妻子的美好追忆是属于他自己一个人的春天体验。

(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13.文章的主旨:

肯定并赞美充满真爱的幸福的婚姻。

(2分)

①文章着重描写了方先生晚年丧妻后优雅的生活状态,这正是他幸福婚姻影响的结果。

借此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分)

②结尾借“我”给对婚姻持否定态度的朋友打电话,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分)

第2练

一、课内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郯子(tán) 苌弘(chánɡ)老聃(dān)李蟠(pán)

B.句读(dú)渎职(dú)穷兵黩武(dú)买椟还珠(dú)

C.六艺经传(chuán)传记(zhuàn)传说(chuán)传宗接代(chuán)

D.贻之(yí)春风骀荡(yí)心旷神怡(yí)甘之如饴(yí)

2.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吾从而师之D.闻道有先后

3.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辍耕之垄上B.郯子之徒C.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5.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6.默写:

1)师者,。

2)吾师道也,.

3)位卑则足羞,.4),师不必贤于弟子。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闻道有先后,。

二、课外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吏道邓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

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

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

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

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

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

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shǐ),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

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

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

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

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

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

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

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狼蛇虺(huǐ)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

曰:

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固:

固然,虽然B.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 才:

人才

C.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 蕃息:

滋生繁衍D.以日夜窃人货殖 货殖:

财物

8.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作者对当时“吏道”的批评的一组是(  )

①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②禁制不得不详 ③取民愈广,害民愈深 ④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⑤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 ⑥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

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世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因为官吏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

B.从一般人的本意而言,他们愿意过安定的生活,但是国家仍会出现动乱的情况,这是因为有些人的日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C.作者站在当时官吏的对立面上,言辞激烈地批判他们仗势欺人无所顾忌肆意掠取,是鱼肉百姓的祸害,比强盗还要厉害。

D.作者认为民众所以作乱,是因为“由夺其食”“由竭其力”,作者能够从经济角度来分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10.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

译文:

(2)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

译文:

(3)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译文:

11.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①柏拉图说:

“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

②卢梭则谈道:

“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

③鲁迅说过: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2)柏拉图侧重的是:

卢梭侧重的是:

鲁迅侧重的是: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

12-15题:

手心朝下周海亮

这个老女人很怪。

她穿了红色的旧款毛衣,她把毛衣当成外套来穿。

她伸手拦住我,轻声说:

“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

”找出十块钱给她,她却不接。

她袖起手,为难地说:

“我只要一块钱。

”我告诉她,身上没带一块零钱。

她马上提醒我说:

“你可以买包烟。

  她接钱的样子很怪异。

一只手本来向上摊着,可是在接钱的瞬间突然翻转,手心朝下,两指如钳。

来不及多想,我等候的厂车已经驶过来。

  几天后在街上再一次遇见她。

那时已是初夏,花草葳蕤,天气闷热,可是她仍然穿着厚厚的红色毛衣,见了我,凑上前来,试探着说:

“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

  原来她是一个骗子。

这毫无疑问。

她看我的目光是陌生和拘谨的,她已经不认识我了。

那天我没有理她,可是她还是从旁边一位姑娘那里要到一块钱。

她惶然地笑着,手心向下,拇指和十指飞快地捏走那枚硬币。

她没有说谢谢,可是腰弯得很低,嘴巴几乎吻中膝盖。

  一个月以后,在街心花园,我又一次见到她。

她凑上来,盯着我的脚,说:

“给我一块钱……”

  “您是要坐车去看女儿吧?

”我的话中带着讥诮。

  她讷讷地笑着,说:

“给我一块钱……”

  “那么,您女儿在哪里,我送你去。

”我向她发起挑衅。

  “不用,不用麻烦。

”她紧张起来,“她在白石岭,很远呢……”

的确很远。

从这里去白石岭,需要大半天时间和十二块钱。

我厌恶地转过头去,不理她。

她在我面前站了很久,终于极不情愿地离开。

她转身的动作很慢,先是脚,再是腿,再是腰,再是肩膀,再是脖子,再是头,最后才是目光。

她让我心生怜悯。

尽管她是骗子,可她毕竟是一位老人。

  她在很远的地方讨得一块钱。

她在接钱的时候,永远手心朝下,永远伸出两根手指去捏。

怯生生的,却迅速,目标直接。

  与朋友谈起此事,朋友大声说:

“她啊!

  “你知道她?

”我好奇地问。

  “只要在小城住一段时间,不想知道她都不行。

  “她只是说,给我一块钱,她要去看……”

  “你不用怀疑,她的确是去看她的女儿。

  “可是这里离白石岭很远,一块钱远远不够。

  “所以当她想去看女儿的时候,就会在大街上呆很长时间,直到要够往返路费。

  “可是她女儿……”

  “她女儿以前和她一样,靠乞讨。

不过她女儿会唱歌,一副好嗓子,唱一曲后,再收钱。

她有个习惯,一个曲子每人只要一块钱,多了不要。

她还告诉她妈,接钱时,一定要手心朝下……可是那女人哪里记得住?

这么多年的沿习,不好改的……后来她女儿长大了些,终于有了份工作,是在白石岭的采石场上班。

砸乱石,也放炮。

本以为上了班,母女俩再也不用沿街乞讨了……”

  “她女儿,还在那里工作吗?

  “她死了。

”朋友说。

  “死了?

”我震惊。

  “死了。

上班没几天就死了。

”朋友慢慢喝着水,“也活该她倒霉,那天刚好一个哑炮,隔一个晚上没响。

早晨她去看,竟轰一声,地动山摇,后来就葬在后山。

剩下她一个人了,她能干什么呢?

想女儿想得受不了,就去白石岭。

每隔几天,上街跟路人要钱。

她只要一块钱,她脑子里只装着一块钱……可是很奇怪,她竟记住了女儿的话,手心永远朝下……她以为这样自己就不是乞丐啦?

可是,她仍然在乞讨……”

  朋友谈性正浓,我却不再听下去了,脑子里只有老女人那永远朝下的手心。

她仍然在乞讨。

永远只要一块钱,然后去看她永远沉默的女儿。

  只希望她在接钱的时候,那手心,永远朝下……

12.研读小说2—5段,说说小说中的老女人有哪些“怪”处?

请分点回答。

(4分)

13.请结合小说内容理解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特色。

(4分)

14.小说中的“我”有怎样的作用?

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

(6分)

15.通过小说,你认为作者从哪些角度向读者传递了哪些思考?

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6分)

三、美文欣赏:

燕子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

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

“怎么是长亭外?

怎么不是长城外呢?

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

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

“好可惜!

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

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

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

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

这不就是燕子吗?

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

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

燕子啊!

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

“快看!

宝贝,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