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70755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docx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docx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

一、总则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在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统一组织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县、地、省、国家四级数据处理的方式组织实施。

数据处理以普查基层表数据为直接处理对象。

各级普查机构要按照“统一组织、分专业处理”的技术路线,严格执行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统一规定的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直接对普查基层表数据进行汇总,并按统一规定的时间、数据格式和要求上报普查数据。

二、数据处理工作的任务及步骤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在2004年底前完成。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普查数据处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制订有关数据处理的各类标准,数据处理软件编制,数据处理工作试点,各级数据处理人员的培训,各级数据处理软硬件环境的准备,完成基本单位清查的资料录入和基本单位名录库的修订等。

第二阶段为数据处理和上报阶段,在2005年1月至6月完成。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各级普查机构按照数据处理工作流程按时、按质、按量组织完成经济普查数据的录入、编辑、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

在此阶段,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还要完善经济普查数据库的应用功能和管理功能,使其适应对经济普查数据深入开发利用与分析研究的需要。

第三阶段为数据加工汇总阶段,在2005年底前完成。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

根据各级普查机构制订的普查资料加工汇总计划,完成普查数据的分类汇总和排版制表工作。

在此阶段,同时要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表彰总结。

三、数据处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下设数据处理组,负责组织指导数据处理工作。

各省、地市和县级经济普查办公室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设立本级的经济普查数据处理组。

下级数据处理组在上级数据处理组的指导下,在本级经济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级数据处理工作。

各级数据处理组要建立岗位责任制,确保数据处理工作各项任务责任到人。

(四)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的具体任务包括:

1、制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制订数据处理标准和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技术标准;统一组织国家、省、地和县四级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制开发并编写数据处理工作手册;组织数据处理试点;组织对省级普查办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数据处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2、负责对省级和有关部门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工作;负责对各省和有关部门上报的原始数据和综合汇总数据进行验收检查。

3、建立国家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经济普查数据库;完成国家级数据汇总制表任务。

4、组织完成数据处理的总结、评比和表彰工作。

(二)省级、地市级经济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的主要任务包括:

1、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制定的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贯彻实施办法。

2、切实抓好本级和下一级普查机构数据处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准备工作;组织本地区的数据处理试点工作、基本单位清查的数据处理工作。

3、负责下级经济普查数据处理的技术指导工作,向上反映和及时解决数据处理中的技术问题。

4、负责对下级上报的原始数据和综合汇总数据进行验收;负责验收有关部门报送的普查数据,完成本级数据汇总制表工作。

5、将本级审定通过的普查原始数据、汇总综合数据按照上级统一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整理、打包、备份,在规定的时间内报上级经济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

6、负责建立本级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和经济普查数据库。

7、对当地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普查任务之外所增加的调查内容,负责完成相应的软件编制、培训和数据处理任务。

(三)县一级是经济普查数据处理的起点单位,其数据处理组的主要任务包括:

1、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制定的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落实普查数据处理所需要的人员、资金、计算机环境和消耗品的准备。

2、负责完成经济普查的数据录入、复录校验、编辑审核工作,完成县级基本汇总表的制表工作。

3、汇总结果经县级经济普查办公室审定通过后,将普查原始数据、县级综合汇总数据按照统一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分别整理、打包、备份,在规定的时间内报上级经济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

(四)对不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县,数据处理任务由所在地的地级经济普查办公室负责完成。

(五)详细的数据处理流程另行制发。

四、数据处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与技术培训

(三)计算机设备环境

1、县级数据处理设备环境

县级数据处理原则上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基本的设备为:

运行Windows98/2000/XP操作系统的三台以上普查专用PC机;针式打印机或激光打印机一台以上;采取计算机网络或软盘和光盘进行数据报送。

2、地级数据处理设备环境

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数据处理,基本的设备为:

运行Windows98/2000/XP操作系统的五台以上普查专用PC机;针式打印机或激光打印机两台以上,光盘刻录机一台以上;运行Windows2000Server的PC服务器一台;采取计算机网络或软盘和光盘进行数据报送。

3、省和国家级数据处理设备环境

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数据处理,基本的设备为运行HP-UX的小型机一台,运行Windows98/2000/XP操作系统的高档微机若干台,数据库管理系统为Oracle9i;高速行打一台以上、配备磁带机或光盘刻录机;采用国家统计信息网进行数据报送。

4、详细的数据处理设备及系统软件配置技术指标见附件。

(二)数据处理软件

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数据处理组统一组织软件开发,统一规定数据处理各类标准、软件运行环境、数据结构、文件组织结构,以及备份和上报格式等。

数据处理软件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原则上县级数据处理工作采用单机版软件,地市级以上数据处理工作采用网络版软件。

各地也可根据本地区县、地两级实际情况,选用单机版或网络版软件。

数据处理软件具有以下功能:

——普查制度管理:

可分别完成(地、县级和国家、省级)普查表式、审核公式、普查指标、汇总表式的管理工作。

省以下普查机构从上一级普查机构接受制度数据,并且可以根据本地区需要,通过增加指标或普查表,形成本级的制度数据。

——普查数据处理:

可完成普查数据的录入、编辑和审核。

可进行普查数据的汇总处理。

支持在数据集中的条件下,分专业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上报/接收:

可将各级的基层数据和汇总数据打包上报上一级普查机构。

——普查数据管理:

可对普查基层数据和汇总数据进行管理,方便查询。

——基本单位名录库:

可根据单位清查和普查数据建立各级基本单位名录库,具有导入、修改、输出功能。

(三)技术培训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培训工作采取统一组织、分级负责的办法。

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直接组织省级数据处理技术骨干的技术培训;省及省以下单位数据处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由各地区自行组织。

培训要讲求实效,必须坚持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工作的原则。

五、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

数据质量控制工作贯穿于数据处理全过程。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执行有关数据处理的统一规定,保证各级数据处理工作的一致性,减少技术性差错。

凡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未经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许可,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改变,只能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以细化。

(二)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通过单位清查建立完好的基本单位名录库,是防止漏报、重报、错报的重要措施,是正确录入和汇总普查数据的基础。

因此,各级普查办公室必须在普查数据录入前,认真做好基本单位清查和名录库的建库工作,普查人员与数据处理人员要密切配合,下大力气搞准调查单位数,保证做到单位不重不漏,各项属性准确无误。

(三)加强基层表数据的人工审核。

计算机数据录入之前,必须对基层表数据先进行人工审核,人工审核合格方可交付录入人员。

人工审核与录入人员之间应建立交接验收制度。

(四)强化对普查基层表的计算机审核功能。

数据录入后,一定要按要求进行计算机审核操作。

各级普查办公室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进一步细化对普查表数据进行计算机审核的要求,修改和补充相应的计算机审核程序。

(五)加强汇总表的人工审核,把住综合审核关。

各级经济普查办公室,要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分析综合汇总表的信息,及时发现基层数据中的问题,并在数据上报前,对主要综合数据和主要的统计分组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和质量评估。

(六)坚持“分级负责、就地解决”的质量控制原则。

未经审核通过和质量评估的数据不得上报。

各级经济普查办公室验收上报的数据要严格把关,保证上报的基层表数据和综合表数据的一致性。

发现异常情况和错误信息及时反馈给下级单位检查核实,对不合格数据退回报送单位重新加工修改,限时重报。

(七)做好定期检查工作。

各级经济普查办公室在数据上报、处理阶段要组成检查组,对下级经济普查办公室执行统一的数据质量控制标准的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重大问题报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

六、经济普查数据的上报

(一)上报内容

各级普查办公室向上级普查办公室报送的数据内容为普查基层表数据和全国统一规定的综合表数据。

在以网络进行上报或以磁、光介质上报数据的同时,还要以文字和打印表形式报送由本级普查办负责人签字批准的上报资料清单,数据审核评估情况的说明等。

(二)数据的上报时间

全部数据按照普查方案中的有关规定,于4月底和5月底前分两批上报。

(三)数据上报形式

县、地两级原则上要以网络形式上报普查基层表数据和综合汇总数据,没有网络或网络条件较差的,可以软盘或光盘的形式上报数据。

省级向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上报数据一律采取网络报送的方式。

(四)上报要求

1、要安排专人负责数据的上报工作,在规定的报送期后20天内,必须安排有关人员在岗,及时解决上级普查办公室对上报数据提出的查询。

一般应在上级普查办公室提出查询后三日内予以明确的答复。

2、上报数据必须符合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统一规定的数据结构和审核要求。

3、上报数据后,在规定的上报期内发现问题,可以要求重报;

未经上级普查办公室的同意,下级普查办公室不得自行更改已上报的数据或重新上报数据。

七、数据处理经费

各级经济普查办公室要在普查经费中做好数据处理工作费用的预算,以确保数据处理任务的完成。

数据处理工作经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补充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二)数据处理消耗品费

(三)数据处理软件开发费

(四)系统软件购置费

(五)数据处理试点费

(六)数据处理培训费

(七)外聘数据处理人员工资及劳务费

(八)经济普查工作中使用的网站建设费和网络运行费

(九)经济普查数据库开发、运行管理以及数据存储介质管理费

(十)数据处理方案、软件使用手册、培训教材等资料印刷费

(十一)办公、差旅、会议、电讯、宣传、交通工具等办公费

(十二)其它不可预见费用

数据处理工作经费中,应由国家负担的部分(普查数据处理方案的软件开发、研制费用;各种消耗材料的费用),已含在拨给各地区的经济普查费用中。

八、部门组织实施的普查数据的处理

铁路、邮政、金融、保险和证券部门负责组织本行业的普查。

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对上述部门普查数据处理的方式和采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不做统一要求,但必须按照各级经济普查办公室规定的上报时间和数据格式,将相关的汇总数据和基层数据报到所在地的经济普查办公室。

武警、解放军则由其总部负责提供全国的相关材料。

九、计划及进度安排

(一)2004年5月底前完成经济普查基层方案试点程序的编制及数据处理试点工作。

(二)2004年7月底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的制订并下发。

(三)2004年9月底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研制。

(四)2004年10底前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软件省级技术骨干师资培训。

(五)2004年11月底完成数据处理软件修改完善工作,并正式下发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软件。

(六)2005年1月至6月,完成县、地、省三级经济普查基层表的数据录入、编辑、审核、汇总制表及数据整理备份工作,并将数据逐级上报国家。

(七)2005年7月底前完成国家级数据审核及主要汇总表的制表工作;8月底前分批完成国家级基本汇总表的制表工作。

(八)2005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普查分析表的制作。

(九)从2004年12月到2005年6月完成数据库系统软件的研制,12月底前完善数据库。

(十)2005年底前完成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的评比表彰工作。

 

附: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软硬件环境要求

一、国家级数据处理小型机技术要求

配置和性能指标要求

CPU

ØCPU类型:

RISC铜芯片

ØCPU字长:

64bits

Ø*CPU实配:

≥8个

Ø*CPU最大可扩展:

≥16个

Ø*Cache:

L1>=2MB,或二级以上缓存>=16MB

Ø*TPC-C最大可达到400,000tpm

Ø*SPECjbb2000实配值:

≥140,000

Ø*SPECjbb2000最大可达到560,000

内存

Ø*内存实配≥32GB

磁盘

Ø*内置磁盘容量≥73GBx4;实现内置磁盘镜像

DVD及磁带机

ØDVD-ROM:

1台

ØDDS磁带机:

1台,DDS4,20/40GB容量

网络及存储接口

Ø*网络接口:

1000M以太网口≥2(光纤),10/100M以太网口≥2(双绞线)

Ø*存储接口:

2GbpsFC接口≥2

UNIX操作系统

Ø运行HP-UX11i操作系统

Ø用户数:

无限

Ø安全性:

C2级

Ø支持常用的程序语言

Ø支持TCP/IP等网络标准

Ø用户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

Ø中文:

支持中文字符集与内码

C语言开发包

磁盘镜像软件

Ø*实现内置磁盘镜像,支持内置磁盘热插拔

系统性能监控与诊断工具

1)能以图形化实时显示系统的CPU、内存、磁盘与网络资源等的资源使用情况,实现如下监控功能:

ØCPU:

多处理器系统中每个处理器的CPU使用率、CPU运行的队列长度、系统呼叫次数以及中断及环境交换机的操作频率;

Ø内存:

系统与用户进程对可用物理内存的使用率;

Ø应用:

应用的CPU、I/O与虚拟内存使用率、每个应用的进程数量、活动进程数量与主要错误;

Ø每个进程:

关于CPU、磁盘、内存使用率与开放文件的详细信息。

2)利用阈值报警来进行管理。

其他要求

Ø支持物理分区

Ø集群系统所必须的连接部件

Ø全部相关缆线及系统接口卡

Ø工业标准键盘及系统控制台

Ø原厂机柜及机柜安装的全部相关配件

ØN+1冗余及热插拔电源及风扇

 

磁盘阵列技术指标:

体系结构

存储系统必须具有全光纤的体系结构,配置转速10000RPM以上的双光纤通道接口高速磁盘,以保证磁盘I/O的性能和可靠性。

配置的单个磁盘容量>=146GB。

容量要求

配置可用容量不小于3TB,并且存储设备的最大配置容量可以平滑扩展到17TB以上。

支持RAID0、1、5等灵活的磁盘保护措施。

接口数量要求

配置不少于16个2Gb光纤前端主机接口,并支持同光纤交换机端口绑定为Trunk,以增加数据存取的带宽。

配置不少于16个2Gb光纤后端磁盘接口,以保证磁盘数据读写的高效率。

Cache缓冲容量要求

配置不少于8GB的Cache缓存。

并且可以随着应用需求的增长进行平滑的升级,最大的可配置缓存数量不小于64GB。

性能要求

磁盘阵列的IOPS值应大于200,000;内部带宽大于或等于15GB;处理能力DhrystoneBenchmark值大于10,000。

系统可靠性要求

要求智能磁盘阵列必须有冗余的体系结构,内部的处理器、I/O通道和缓存都必须冗余配置。

支持电源、风扇和硬盘等易损部件的在线更换。

保证在应用过程中的稳定可靠。

数据在线快照保护

要求配置支持卷的快速拷贝复制功能的软件。

数据安全性设计要求

智能磁盘阵列必须保证内部缓存写操作的安全,避免因某一个部件损坏而导致数据丢失的危险。

同时磁盘阵列还应该具有充分的掉电防护措施,避免在瞬间断电和长时间停电的极端情况下的数据丢失。

支持数据的远程复制功能

智能磁盘阵列应支持远程的数据同步和异步方式传输,能够实现数据的异地保护功能。

简化管理

存储系统要提供集成化、图形化的管理工具,可方便地进行安装、配置和管理。

I/O通道负载均衡软件

要求配置主机端IO负载均衡软件。

兼容性要求

要求设备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可以兼容连接不同厂商的光纤交换设备,并保证对各种主流主机平台的接驳应用。

 

光纤交换机:

端口速度

配置2Gbps全线速端口,并可以向下兼容1Gbps的FC链路。

配置的端口数量

配置光纤端口16个,连接主机、存储和备份磁带库。

分区功能

配置分区软件,能够灵活地实现软、硬不同策略的分区。

管理简单

支持图形化的管理工具,并可以与现有的集中管理平台相集成。

二、国家级数据处理软件环境要求

BEAWeblogicServer8.1PremiumEdition

BEATuxedo8.1Edition

Oracle9i企业版本

 

三、省级数据处理小型机技术指标

(可选配置1):

配置和性能指标要求

CPU:

1、CPU类型:

RISC铜芯片

2、CPU字长:

64bits

3、*CPU实配:

≥8个

4、*CPU最大可扩展:

≥16个

5、*Cache:

L1>=2MB或二级以上缓存>=16MB

6、*TPC-C最大可达到400,000tpm

7、*SPECjbb2000实配值:

≥160,000

8、*SPECjbb2000最大可达到560,000

内存:

1、*内存实配≥32GB

磁盘:

2、*内置磁盘容量≥73GBx4;实现内置磁盘镜像

DVD及磁带机:

3、DVD-ROM:

1台

4、DDS磁带机:

1台,DDS4,20/40GB容量

网络及存储接口:

一、*网络接口:

1000M以太网口≥2(光纤),10/100M以太网口≥2(双绞线)

二、*存储接口:

2GbpsFC接口≥2

UNIX操作系统

1、运行HP-UX11i操作系统

2、用户数:

无限

3、安全性:

C2级

4、支持常用的程序语言

5、支持TCP/IP等网络标准

6、用户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

7、中文:

支持中文字符集与内码

C语言开发包

磁盘镜像软件

Ø*实现内置磁盘镜像,支持内置磁盘热插拔

系统性能监控与诊断工具

1)能以图形化实时显示系统的CPU、内存、磁盘与网络资源等的资源使用情况,实现如下监控功能:

ØCPU:

多处理器系统中每个处理器的CPU使用率、CPU运行的队列长度、系统呼叫次数以及中断及环境交换机的操作频率;

Ø内存:

系统与用户进程对可用物理内存的使用率;

Ø应用:

应用的CPU、I/O与虚拟内存使用率、每个应用的进程数量、活动进程数量与主要错误;

Ø每个进程:

关于CPU、磁盘、内存使用率与开放文件的详细信息。

2)利用阈值报警来进行管理。

其他要求

Ø支持物理分区

Ø集群系统所必须的连接部件

Ø全部相关缆线及系统接口卡

Ø工业标准键盘及系统控制台

ØN+1冗余及热插拔电源及风扇

选件:

磁盘阵列技术指标(一台)

指标项

技术规格

基本要求

支持SAN技术,内置备份电池,确保与服务器和光纤通道交换机的连接接口和信号线,可使用第三方产品

接口

全光纤(包括磁盘接口),光纤通道数量>=2,速率>=200MB/s

配置容量

>=15个标配热插拔硬盘,单盘容量>=72GB

硬盘平均寻址时间

<=8.5ms(需提供材料说明)

硬盘接口

采用光纤通道接口,端口速率>=200MB/s

硬盘转速

>=10000rpm

可配置能力

>=40块硬盘

控制器

双控制器或以上

控制器缓存

单控制器配置高速缓存>=1GB

单控制器高速缓存最大可扩充值>=2GB

支持类型

RAID0+1,5或更好

高可靠性

热插拔更换电源、风扇、磁盘驱动器组和阵列控制器,N+1冗余电源、风扇

线缆长度

>=15m

选件:

光纤交换机(一台)

指标项

技术规格

光纤通道交换机端口数量

>=8

端口类型

FC-SW,每端口速率>=200MB/s

管理软件

提供高可用性管理软件

可管理性

支持TELNET,WEB,SNMP等

(可选配置2):

配置和性能指标要求

CPU

ØCPU类型:

RISC铜芯片

ØCPU字长:

64bits

Ø*CPU实配:

≥4个

Ø*CPU最大可扩展:

≥16个

Ø*Cache:

L1>=2Mb或二级以上缓存>=16MB

Ø*TPC-C最大可达到240,000tpm

Ø*SPECjbb2000实配值:

≥70,000

Ø*SPECjbb2000最大可达到220,000

内存

Ø*内存实配≥16GB

磁盘

Ø*内置磁盘容量≥73GBx4;实现内置磁盘镜像

DVD及磁带机

ØDVD-ROM:

1台

ØDDS磁带机:

1台,DDS4,20/40GB容量

网络及存储接口

Ø*网络接口:

1000M以太网口≥2(光纤),10/100M以太网口≥2(双绞线)

Ø*存储接口:

2GbpsFC接口≥2

UNIX操作系统

Ø运行HP-UX11i操作系统

Ø用户数:

无限

Ø安全性:

C2级

Ø支持常用的程序语言

Ø支持TCP/IP等网络标准

Ø用户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

Ø中文:

支持中文字符集与内码

C语言开发包

磁盘镜像软件

Ø*实现内置磁盘镜像,支持内置磁盘热插拔

系统性能监控与诊断工具

1)能以图形化实时显示系统的CPU、内存、磁盘与网络资源等的资源使用情况,实现如下监控功能:

ØCPU:

多处理器系统中每个处理器的CPU使用率、CPU运行的队列长度、系统呼叫次数以及中断及环境交换机的操作频率;

Ø内存:

系统与用户进程对可用物理内存的使用率;

Ø应用:

应用的CPU、I/O与虚拟内存使用率、每个应用的进程数量、活动进程数量与主要错误;

Ø每个进程:

关于CPU、磁盘、内存使用率与开放文件的详细信息。

2)利用阈值报警来进行管理。

其他要求

Ø支持物理分区

Ø全部相关缆线及系统接口卡

Ø工业标准键盘及系统控制台

Ø原厂机柜及机柜安装的全部相关配件

ØN+1冗余及热插拔电源及风扇

选件:

磁盘阵列技术指标(一台)

指标项

技术规格

基本要求

支持SAN技术,内置备份电池,确保与服务器和光纤通道交换机的连接接口和信号线,可使用第三方产品

接口

全光纤(包括磁盘接口),光纤通道数量>=2,速率>=200MB/s

配置容量

>=15个标配热插拔硬盘,单盘容量>=36GB

硬盘平均寻址时间

<=8.5ms(需提供材料说明)

硬盘接口

采用光纤通道接口,端口速率>=200MB/s

硬盘转速

>=10000rpm

可配置能力

>=40块硬盘

控制器

双控制器或以上

控制器缓存

单控制器配置高速缓存>=1GB

单控制器高速缓存最大可扩充值>=2GB

支持类型

RAID0+1,5或更好

高可靠性

热插拔更换电源、风扇、磁盘驱动器组和阵列控制器,N+1冗余电源、风扇

线缆长度

>=15m

兼容性

支持IBM、HP、SUN等厂商的主机服务器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