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5255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docx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docx

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汇编专题1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1.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

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3.2012年春,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首次提出“一国两区”,即一个国家,两个地区(大陆,台湾).对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的事件是(  )

A.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

B.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C.1992年,两会(海基会、海协会)发布“九二共识”

D.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

4.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派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的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

5.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6.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对均势概念做了重新解释,提出现在是一个五极世界,其中的一极便是中国,它应该摆脱被孤立局面.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格局正逐步形成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美国需要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D.中国致力于打破外交孤立的局面

7.“它避免了多党的无序倾轧,也摆脱了一党的专制独裁。

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它”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8.2006年4月19日,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中指

出:

“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年

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

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

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

”导致此浩劫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

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

9.2008年12月15日,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终于实现了两岸人民期盼已久的“三通”。

提出大陆与台湾“三通”最早的历史根据是()

A.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198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D.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10.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

“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

”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易错起源1、现代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

例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政治成果的特点

1.1954年宪法:

确立人民民主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代表性.

(2)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4)实行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政党地

位:

中国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成为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公认.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彼此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2)政党关系:

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派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

(3)合作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4)合作方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统一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实行的.

(2)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区域自治.

(3)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背景、内容、特点是高

考的重点。

高考主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从历史的角度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历史渊源。

复习备考时,要特别重视三大政治制度建立的相关背景、目的、特点等。

易错起源2、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与祖国统一

例2、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

》,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新时期两岸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

1.两岸关系紧张对峙期(1949~1979年):

两岸关系是一种隔绝、敌对、对抗的关系,期间两岸隔海对打,人为地将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

2.两岸关系民间接触期(1979~1992年):

1990年元旦,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两岸关系进入了“冷和”阶段.随后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回家探亲,大陆方面积极推动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使得两岸关系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学术、体育等得到发展.

3.两岸关系和平交流期(1992年~今):

1992年底“两会”达成了“九二共识”,1993年在新加坡实现了“汪辜会谈”,它标志着两岸交流从民间升格为政府授权机构层面;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大陆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有力地遏制了台独的嚣张气焰;2008年两岸“三通”实现,使两岸关系揭开了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也是持续的社会热点。

高考多是隐性考查与国家统一有关的历史史实,特别是“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两岸关系的发展等。

复习备考时,适当拓展,链接古今中外的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相

关史实,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认识国家统一的必要性及影响。

易错起源3、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政策、特点

例3、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新中国各阶段外交政策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

(1)特点:

“一边倒”.

(2)原因: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外交上孤立的政策.中国只有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才能避免在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处于孤立.

(3)作用:

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先后与苏联等17国建交,从而使新中国在保卫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中不致于孤立.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1)特点:

“一大片”.

(2)原因:

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苏联对华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我国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独立.

(3)作用:

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20多个国家建交,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

(1)特点:

“一条线、一大片”,重点改善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2)原因:

美苏争霸,美趋守势,苏联陈兵边境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3)作用: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同更多西方国家建交,扩大了世界影响.

4.20世纪80年代起

(1)特点:

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2)原因:

80年代,美苏关系缓和,第三世界发展壮大等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90年代,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3)作用:

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新中国各个时期的外交政

策、外交特点、成就及影响是高考考查的高频区域。

复习备考时,一要分析理解各个时期的外交政策、特点及成就;二要结合国际国内背景,特别是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历程及特点进行分析理解各阶段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原因。

1.1949年11月毛泽东作出指示:

“在目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

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建国

初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主要是为了贯彻实施

()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在全国普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C

解析从“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信息可以判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为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故选C项。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0年颁布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上议院制定

国民议会制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民主原则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2.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

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颁布时间B.特点

C.制定机构D.评价

3.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与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相比,中国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A.各种民主形式都得到实践和发展B.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走向成熟

C.民主革命经历时间之长前所未有D.政治发展趋势凸现跳跃式发展

4.一部法律文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这部法律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5.1953年,一位美国记者记述:

在(中国)东北的工业区,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

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是来自各个少数民族。

这表明()

A.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较好贯彻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成效

C.东北老工业基地得到复兴D.少数民族地区向工业化迈进

6.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继续存在

7.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

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英国“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根本原因是()

A.“一国两制”能保证香港的持续繁荣

B.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得以提高

C.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到1997年,英国租借香港期限已满

8.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亲子之旅一大手牵小手,宝岛走一走;农庄之旅——寻找宝岛风情;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台湾作家钟理和在《原乡人》中的这句话突出表达了()

A.台湾各党各派实现祖国统一的迫切要求

B.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

C.作者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台湾同胞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

10.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

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

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

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D.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

11.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明确表示不会去搞“两国论”或“法理台独”,而是坚持“九二共识”。

这表明他()

A.拥护“一国两制”的方针B.坚持两岸和平统一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反对外国干涉势力

12.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

该回答是针对()

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

C.中美关系问题D.钓鱼岛问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

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

……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1)阅读材料一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前两次握手的作用。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2)材料二中1954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促成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标志“另一个时代开始”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

“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3)请你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在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

材料四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

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4)“九二共识”是指什么?

影响台海和平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

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

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周恩来(1957年3月25日)

材料二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1984年2月24日)

材料三……从回归祖国那一刻起,香港就进入了新的时代、开启了新的航程。

15年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香港同胞当家作主,自行管理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

香港居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广泛。

……香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水平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明显改善。

香港同祖国内地的交流全方位扩展,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香港继续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并从祖国内地获得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在“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中,香港这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胡锦涛在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7月1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特区”主要指什么?

概括它的设立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香港回归15周年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中央政府对地方实行了不同的管理体制,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