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仓改扩建报告表lin.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4850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粮仓改扩建报告表lin.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储粮仓改扩建报告表lin.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储粮仓改扩建报告表lin.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储粮仓改扩建报告表lin.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储粮仓改扩建报告表lin.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储粮仓改扩建报告表lin.docx

《储粮仓改扩建报告表lin.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粮仓改扩建报告表lin.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储粮仓改扩建报告表lin.docx

储粮仓改扩建报告表lin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甘洛县普昌粮库改扩建项目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616850

建设地点

甘洛县普昌粮库原址处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仓储业G5911

占地面积

(m2)

10240

绿化面积

(m2)

800

总投资

(万元)

1710.00

环保投资

(万元)

5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9%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5年12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建立粮食储备,是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能力,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保障城乡人民粮食供应和价格的稳定,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甘洛县粮食消费也随之增加,粮食流通业也快速发展起来。

粮食市场放开以后,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粮食流通成为可能,需要有一个综合的部门对其进行宏观引导和服务。

甘洛县普昌粮库地处甘洛县境内,承担着州、县两级储备粮储备、中转、轮换、监管等政策性任务,任务繁重。

甘洛县粮油仓储设施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简单落后,库点分散,仓房老化、年久失修、库存容量不高,各站点仓库均发生过仓梁断裂、上漏下潮、围墙倒塌等情况,储备粮易发烧、霉变、虫蛀等现象,粮食保管成本高、效率低、损耗大的问题仍很突出。

现有仓储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绿色储粮要求,更不符合国家现行的粮食储备要求,无法满足甘洛县的粮食应急供应与储备的需要。

按照2013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粮食流通工作事关民生大计,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和粮食仓储管理统一、规范、高效、经济的原则,逐步建立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调度灵活的国家、省、州、县各级储备粮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粮安工程”和粮食应急供应工作,是贯彻粮改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措施之一。

因此,普昌粮库改扩建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普昌粮食储备库占地约10240m2,因粮库原储粮仓及职工用房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结合普昌粮库改扩建工程的初步实施方案,普昌粮库需拆除原有存在安全隐患的仓储设施并重新做整体规划。

拆除粮库原有平方仓三座:

1-1#粮仓,建于1980年,面积303.8m2,仓容300T,砖木结构,属报废仓;1-2#粮仓,建于1965年,面积518.3m2,仓容400T,砖木结构,属报废仓;1-3#粮仓,建于1987年,面积536.5m2,仓容500T,砖石结构。

拆除粮库原职工用房两座:

1#建于1970年,面积118.69m2,砖木结构,属于危房;2#建于1970年,面积144.54m2,砖木结构,属于危房。

拆除粮库原有1200m2的晒场。

拆除原有存在安全隐患的仓储设施之后,普昌粮库重建仓容为0.32万吨的储粮仓,面积839m2,并新建机罩棚及加工用房、业务用房、加压泵房、油罐房及门卫用房等仓储设施及各种用房,总建筑面积2101m2。

项目建设总投资1710.00万元,本项目资金筹措方式为申请灾后重建资金1600万元,其它110万元。

整个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关于粮食储备库建设的要求,符合粮食储备库建设规范和标准,能有效地改善普昌粮库存储能力不足的问题,减少普昌粮库在粮食储备上的管理风险,节省储备成本,提高储备粮的安全系数,为国家粮食安全更好的服务。

为了预测该项目对环境质量带来的变化和可能产生的影响,为环保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的环评为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因此,四川省顺蓝天环保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持证评价单位)受该项目业主委托(委托书见附件1)后,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及整理等工作掌握了充分的资料,并在对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编制依据

2.1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

(11)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发[2001]4号);

(12)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川委发[2004]38号);

(13)《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6号)。

2.2评价技术规范及相关资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7)环评委托书;

(8)《甘洛县普昌粮库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甘洛县普昌粮库改扩建项目实施方案》;

(10)《拟拆除普昌粮库仓储设施明细表》;

(11)甘洛县环境保护局关于甘洛县普昌粮库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执行标准确认函;

(12)甘洛县普昌粮库改扩建项目环境监测报告。

3.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新型储粮仓建设项目,通过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一项“农林业”第63条规定的“粮油干燥节能设备、农户绿色储粮生物技术、驱鼠技术、农户新型储粮仓(彩钢板组合仓、钢骨架矩形仓、钢网式干燥仓、热浸镀锌钢板仓等)推广应用”,符合现行的相关产业政策。

本项目为原有普昌粮库用地红线内进行改扩建,符合甘洛县城乡规划。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与规划要求。

4.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甘洛县普昌镇木阿组村,甘洛县普昌粮库原有用地红线内,库区现有3个平房仓,仓容为0.12万吨,项目建设用地为拆除后重建用地,用地性质为仓储用地,库区东面15m处是甘斯路,紧邻甘斯路右侧是吉日坡山庄,吉日坡山庄东面150m处是017乡道;西面35m处有阿木组村居民7户,北面90m处是80户居民,南面16m处有3户居民,库区东南方向紧邻库区院墙是一个已投入运营的砖厂。

据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本项目选址周围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所在地交通便利,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全,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

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可行。

项目外环境关系见附图2。

5.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据业主提供资料可知,本项目因原先储粮库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存在安全隐患,需把原先仓储设施及职工用房拆除重建。

拆除原有储粮仓三座,职工用房两座以及晒场。

拆除之后对普昌粮库重建做出整体规划,其总平面布置如下:

新建一座仓容为0.32万吨的储粮仓,为钢筋混凝土拱板平房仓,占地面积839m2,位于普昌粮库西南方向,距离粮库南面围墙约16m;新建一座机械罩棚及加工用房,钢架结构,占地面积456m2,位于新建储粮仓东侧,距离储粮仓10m,距离粮库南面围墙16m;拆后重建业务用房,共三层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650m2,位于新建机械罩棚加工用房东侧10m处,距离粮库南面院墙约16m;新建油罐车间(12m×6m),砖混结构,具体位置在普昌粮库西南角,位于新建粮仓南侧,距离储粮仓约16m;新建油罐,钢筋混凝土基础,容量50t,共两个,位于油罐车间西侧约10m处;新建加压泵房,砖混结构,面积占地36m2,紧邻新建储粮仓西侧;拟建消防水池紧邻加压泵房南侧;新建门卫用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占地面积48m2,位于普昌粮库东侧大门出入口处。

新建粮食平房仓四周设环形道路,构成了完整的道路网络,各建筑间距均满足粮食工艺的操作及建筑防火的要求。

储粮仓四周均为混凝土硬化地面,便于平房仓进出粮作业。

普昌粮库总体布局符合工艺、建筑、卫生、防火、劳动保护、交流运输、节约用地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力争做到分区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因地制宜等,方便粮食储运工作的开展。

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平面布局是合理的。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3。

6.工程内容及规模

6.1拟建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甘洛县普昌粮库改扩建项目

建设性质:

改扩建

项目地址:

甘洛县普昌粮库原址内

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1710.00万元

占地面积:

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0240m2

项目规模:

拆除原有设施,新建仓库、业务用房等2101m2

6.2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建设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规模

备注

1

总投资

万元

1710.00

/

2

流动资金投资

万元

0.00

/

3

建设投资

万元

1219.55

/

4

重建仓容

万吨

0.32

比原来仓容增加0.2万吨

5

占地面积

m2

10240

/

6

总建筑面积

m2

2101

/

7

绿化面积

m2

800

/

8

项目建设时间

21

/

9

劳动定员

30

不新增人员

10

环保投资

万元

50

/

1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9.56

所得税后

1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350.39

所得税后

13

投资回收期

9.67

含建设期

14

投资利润率

%

7.23

/

15

投资利税率

%

7.23

/

7.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2。

表2本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名称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备注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主体工程

储粮仓

建筑面积839m2,仓容0.32万吨

拆旧建新

 

建筑垃圾、噪声、废水及扬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

噪声、扬尘、少量熏蒸气体散逸

机械罩棚及加工房

建筑面积456m2

新建

噪声

业务用房

建筑面积650m2

拆旧建新

固体废物

废水

门卫

建筑面积48m2

新建

固体废物

存放池

容积10m3

新建

废气

加压泵房

建筑面积36m2

新建

噪声

油罐车间

建筑面积72m2

新建

噪声

食用植物油罐

占地面积36m2,数量2个,容积10m3

公用工程

给排水系统(含消防)

/

新建

/

照明及电气

/

新建

/

弱电

/

新建

/

配电室

/

新建

/

水塔

/

利旧

噪声

粮食供应车辆

6辆

新购

噪声、扬尘

车库

新建

噪声、扬尘

辅助工程

新修道路

混凝土路面,长250m,宽7~10m

新建

扬尘

硬化地面

混凝土硬化,2000m2

新建

扬尘

消防水池

400m3,砌体结构

拆旧建新

/

围墙

210m

新建

/

环保工程

绿化

绿化面积800m2

/

/

化粪池

容积10m3

利旧

恶臭、污泥

沉淀池

容积10m3

新建

固体废物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储粮仓:

建筑面积839m2,仓容0.32万吨。

可承担州、县两级储备粮、应急配送中心、粮食中转流通和收购粮任务。

2、食用植物油罐:

储油量50吨。

占地面积36m2,油罐数量2个,容积10m3。

满足食用油储备或暂存功能。

与之配套的有油泵车间(建筑面积72m2)、加压泵房36m2。

3、办公业务用房:

内设办公管理用房、药剂室、器材室、客户洽谈室、结算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信息中心、值班室、职工宿舍等,满足粮食物流的电子交易、信息、管理、样品检测等功能,建筑面积约650m2。

门卫房48m2。

4、机械罩棚及加工房:

建筑面积456m2。

5、仓储附属设施:

变配电室、消防水池、大门、围墙、地磅、场区晒坝道路硬化、场区绿化等配套设施。

6、仓储附属设备:

粮食输送、粮情测控系统、粮食检化验、粮食通风熏蒸、粮食军供应急供应车辆、水泵等设施设备及安装工程。

8.项目主要设备

8.1施工期主要施工设备

表3施工期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备注

1

挖土机

各一台

2

推土机

3

混凝土输送泵

/

4

电锯

5

电焊机

6

空压机

7

电钻

/

8

载重汽车

6台

8.2营运期主要设备一览表

表4营运期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台(套)

单价

(万元)

金额

(万元)

备注

1

移动式输送设备

1

50

50

2

环流风机

1

30

30

3

平房仓熏蒸

1

15

15

4

平房仓粮情检测系统

1

15

15

5

粮食检化验设备

1

15

15

6

库区安防设施

1

27

27

7

汽车衡抬

1

25

25

8

粮食军供应急供应车辆

3

16

48

9.主要原辅材料和能源

表5项目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情况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用量

来源

1

轴承

5个

外购

2

输送带

m

140

外购

3

18426.00

新建配电室

4

t/a

1400t/a

利旧水塔

5

磷化铝

kg

650kg

外购

10.给排水

10.1给水

10.1.1供水条件

本项目供水由室外给水干管提供,供水压力约为0.20Mpa;故从路上的自来水管网引两条DN100供水管,这样保证了供水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充分利用供水管网的供水压力,节约能源,办公楼、室外消火栓等直接由市政管网供水。

供水采用下行上供给水方式。

经测算,端口水压可以保证建筑的正常供水。

10.1.2用水量

本项目劳动定员30人,用水量按60L/人.d,则用水量为1.8m3/d(657m3/a)。

10.1.3给水管管材的选择

给水管网采用枝状布置,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柔性接口。

敷设管长240米。

干管敷设在地沟内,阀门D>50为闸阀,D≤50为截止阀。

室内给水管采用PP-R塑料管,消火栓及喷淋系统采用热镀无缝钢管,管道敷设均为暗设。

10.2排水

10.2.1排水量

甘洛县普昌粮库改扩建项目内生活污水全部进入化粪池,后由当地农户运走沤肥,故无生活污水排放。

10.2.2雨污分流制式、排水方向

雨水通过地面散排至库区原有排水沟,最终排入附近的甘洛河。

10.3供电及照明

(1)供配电系统

库区生产用电属一般性负荷,其负荷等级为三级。

消防用电的负荷等级为二级。

电源由室外采用电源电缆引来一路380/220V电源至配电室,本工程室内外供电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混合方式配电,室内采用BV-500V导线,主干线穿SC管,分支线采用RPE管穿线敷设,室外采用YJV-1kV电缆穿ICC碳纤素维管敷设。

(2)照明系统

照明方式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要求,采用一般照明、分区照明和混合照明。

主要场所照明度标准:

办公室照度为300lx、走廊为75lx、卫生间75lx。

走廊等公用场地均设置应急照明、疏散指示、出入口标志照明、照明值不低于0.52lx,应急时间不小于30分钟。

照明光源主要选用细管直管荧光灯、节能荧光灯等。

灯具的控制方式为单独控制和集中控制两种不同的方式。

11.消防

所有建筑物均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和安全通道,并合理的选择防雷电设施。

按规范要求建筑物的建筑群设置合理的消防通道,并按环形布置,且最少有两处与外界道路相连接,并确保通道和道路的畅通。

主次干道按不超过120m间距设置消防栓。

12.通信条件

区内通讯网络建设发达,可直通世界各地,手机、电话与全国各地连网,能随时为用户提供电报、传真、长话、无线寻呼、移动通讯等各种电信业务,信息传递和通讯联络极为便捷快速。

13.交通运输

库内生产运输汽车方式。

运粮汽车通过生产区出入口处的汽车衡进行检斤计量后,进入仓储区内平房仓进行装卸粮作业,再沿原路返回生产区出入口处的汽车衡进行检斤计量后出库。

线路流畅,无交叉干扰。

库内主要建筑物周围均形成环路,以满足移动式输送机械的灵活作业。

山墙距离在12米以上,车辆可在其周围方便绕行,仓储区的生产主干道宽度10米,并在库区入口处加宽,库区最小道路7米,整个库区内道路宽阔,交通流向短捷明确,不会产生交通堵塞的情况。

库区内各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均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同时保证了移动机械的灵活作业。

库区道路相互贯通,消防道闭合,既满足货流的交通组织,又满足消防要求,保证了生产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14.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

目前普昌粮库现有在职员工30人,根据粮食储备库运营管理的特点并结合目前的粮库运营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无需新增劳动定员,库管人员配置由直属库在职员工中进行调剂安排。

另外,在业务繁忙紧张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临时人员。

全年运营365天,员工按一班运转的工作制度,每天工作8小时,在粮食库食宿。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是在甘洛县普昌粮库现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粮食储备库作为粮食储存设施,在运营时仅进行粮食的运输与堆积,因此库区原有污染情况主要表现于在粮食储运过程中的粉尘排放、服务区生活污水的排放,粮库的通风噪声,以及在杀虫、熏蒸过程中极少量有毒熏蒸剂的逸散和所剩药渣的处理,这些污染情况与本项目建成投产后营运时所可能造成的污染情况是相类似的,故本评价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原有项目的污染情况及处理措施。

1.废气

(1)粮食运输中的粉尘污染

在库区作业过程中由于粮食(粮包)的频繁运输、粮粒的运动和摩擦而产生粉尘污染,在进出粮运输、提升、打包过程中会有粉尘泄漏出来,因此输送、打包系统是主要的粉尘产生点。

根据相关行业经验数据可以得知,粮食中杂质一般为总重的0.1%,起尘量约占杂质的12%,该库区现有储备仓容为0.12万吨,根据业主提供资料可知,甘洛县普昌粮库的粮食每三年轮换一次,每年的轮换量为0.04万吨,粮食中的杂质总量为0.40t/a,部分以扬尘形式排放,扬尘量为0.048t/a,扬尘经离心脉冲除尘器收集后,除尘效率为99%,排放量为0.00048t/a,所以产生的固体杂质(稻谷皮、小麦皮,玉米皮,砂石等)总量为0.352t/a。

生产固废中的泥沙、除尘器收集的固废运送到当地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

(2)熏蒸过程少量磷化氢气体散逸

本项目运营时期熏蒸是在粮食库中分期熏蒸,一年熏蒸两次,每次熏蒸过程产生的废气量很小,约为0.7kg/a。

2.废水

主要是职工生活污水。

该项目现有劳动定员30人,职工生活用水按60L/d·人计,产污系数为0.8,职工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44m3/d(525.6m3/a)。

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不外排,在库区内经过化粪池处理后,由当地村民运走用于农田沤肥。

3.固体废物

库区原来作业产生的固废主要是粮食筛分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固废(粮食中的尘土及粮食皮屑)、熏蒸过程所产生的弃渣和职工生活垃圾。

(1)生活垃圾

该项目现有劳动定员30人,生活垃圾按0.35kg/d·人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0.5kg/d(3.832t/a)。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2)筛分过程的生产固废

根据经验数据,筛分过程中粮食含杂质总量一般为0.1%左右,还有少量的无机杂质(如泥块、沙石等)。

该库区现有储备仓容为0.12万吨,根据业主提供资料可知,甘洛县普昌粮库的粮食每三年轮换一次,每年的轮换量为0.04万吨,粮食中的杂质总量为0.40t/a,部分以扬尘形式排放,扬尘量为0.048t/a,扬尘经离心脉冲除尘器收集后,除尘效率为99%,排放量为0.0048t/a,所以产生的固体杂质(筛分杂质及除尘器收集灰)总量为0.352t/a。

生产固废中的泥沙、除尘器收集的固废运送到当地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

(3)熏蒸弃渣

原有项目产生的熏蒸弃渣主要是少量未完全反应的磷化铝和反应残渣氢氧化铝。

磷化铝是浅黄色或灰绿色粉末,无味,易潮解。

不溶于冷水,溶于乙醇、乙醚。

性质很稳定。

遇酸或水和潮气时,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剧毒的自燃的磷化氢气体,当温度超过60℃时会立即在空气中自燃。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根据统计数据,项目年产生熏蒸弃渣总量约1.5kg,弃渣定期送到西昌市绿森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处理。

表6原有污染情况统计表

污染物类别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处理措施

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

粮食粉尘

0.048t/a

离心脉冲除尘器收集(99%效率)

0.00048t/a

熏蒸废气

0.70kg/a

加强通风

0.70kg/a

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1.44m3/d;525.6t/a

由化粪池简单处理后由当地农民运走用于农田沤肥

/

COD

0.15t/a

NH3-N

0.015t/a

固体废物

生产固废

0.352t/a

运送到当地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堆放

0

熏蒸弃渣

1.5kg/a

定期送到西昌市绿森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处理

0

生活垃圾

3.83t/a

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0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1.地理位置及交通

甘洛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

县内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575米,县城海拔1070米。

全县辖7镇21个乡,227个村,839个村民小组。

县境内居住着彝、汉、藏、苗等14种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7.1%,组成了民族大家庭,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65.3%以上,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县。

本项目选址在甘洛县普昌镇阿木组村,位于甘洛县南面,距离甘洛县县城4.6km,紧邻甘斯路,项目的地理坐标为北纬28°55.536';东经102°46.961'。

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现场照片见附图9。

2.气候

甘洛县境内最高的马鞍山海拔4288米,最低的尼日河、大渡河汇合口海拔仅570米,相对高差达3718米;县城海拔1070米,年均气温16.3度,年均降雨量850毫米。

甘洛属中亚热带高山峡谷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应各类植物和野生动物生长。

全县气候、植被、土壤及农业利用方式都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状态。

3.地质水文

甘洛县地处四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