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48028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docx

《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docx

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

任课课程表

星期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

数学

数学

数学

2

数学

数学

课间操

3

4

体健

体健

午休

5

6

数活

大课间

7

文体活动

教研活动

兴趣小组活动

教研活动

文体活动

 

大西渠镇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

2013-2014学年度第_1_学期

教师姓名

冶明

任教科目

数学

班级

(2)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二年级

(2)的数学课。

这个班的学生有42人。

学生经过上一学年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学生该科知识掌握现状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的主要任务及要求(参照课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

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

(一)、观察物体

(一)、

(二)、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总复习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2、表内乘法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提高该科教学质量的主要设想和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

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教学改革的设想和措施(指生本)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倾听习惯、交流习惯。

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完善合作小组的组建,培养和引导小组长带领组员学会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开口,做课堂的小主人,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在课堂上扶、放结合,要大胆地放、巧妙地扶,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及时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爱学习、乐学习的兴趣。

的学习方法,使他们乐于学习。

教研组督导建议:

 

年月日

教研室点评:

 

年月日

 

__冶明_年级第_二_学期_数学__教学进度表

单元

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一、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重点:

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

(一)1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

五、观察物体

(一)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

(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认识时间

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

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八、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教研组督导建议:

 

年月日

教研室点评:

 

年月日

 

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知识技能

●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考

●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

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课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册教材教学安排54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2周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13课时左右)......3----5周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6周 

(四)、表内乘法

(一)(13课时左右)................7----9周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10周 

(六)、表内乘法

(二)13课时左右)..................11—13周 

(七)、统计(3课时左右).............................14周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15周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16周

 

2013—2014学年上学期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

(一)、

(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

 

一、全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使学生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二)数学思考方面 

通过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全册教学重点。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表内乘法。

 三、全册教学难点:

 

认识几时几分,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知道“l时=60分”,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四、各单元教材分析。

 

(一)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

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

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在这一单元中,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理解和解答也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

(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

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

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

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跟旧教材不同的是,减少了轴对称图形、镜面对称的知识,但是在观察物体时,增加了观察的位置,即从两个侧面以及上面观察。

对学生的要求相对更高了。

 

 

(六)、表内乘法: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

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认识时间。

本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分三个层次编排:

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

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

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

第三个层次是进行简单的时间推算。

认几时几分这部分教学内容原来是在一年级下册教学的,新教材把它推迟到了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之后,这样编排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在引出“1时=60分”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图中1小时里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范围进行比较,就能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简单的时间推算以不同形式出现在练习题中,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是本学期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经验以及加强直观教学和认识来突破。

 

 

(八)、数学广角:

搭配。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

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