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3346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论1

1.1项目名称1

1.2项目责任人1

1.3项目执行单位1

1.4项目技术依托单位1

1.5项目建设地点1

1.6项目建设时间1

1.7项目总体目标1

1.8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2

1.9项目效益2

第二章姬松茸的特性3

2.1姬松茸简介3

2.2营养价值和医药功效3

2.3姬松茸的形态4

2.4生活条件4

第三章项目背景和可行性6

3.1项目准备6

3.2项目建设背景6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7

第四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9

4.1项目区概况9

4.1.1地理位置9

4.1.2自然条件9

4.1.3资源条件10

4.1.4基础设施11

4.2项目技术保证11

4.2.1技术依托11

4.2.2管理技术12

第五章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13

5.1市场分析13

5.1.1产品市场供需现状13

5.1.2营销计划与策略14

5.2产品方案设计14

第六章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评价15

6.1项目的方向和目标15

6.1.1项目建设方向15

6.1.2项目建设目标15

6.2工艺流程15

6.3姬松茸栽培技术16

6.3.1菇房的建造16

6.3.2菌种制作16

6.3.3培养料选配16

6.3.4建堆发酵17

6.3.5进料及二次发酵17

6.3.6翻格18

6.3.7播种及管理18

6.3.8覆土18

6.3.9出菇管理19

6.3.10采收与加工20

6.3.11病虫害防治20

第七章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22

7.1项目建设内容22

7.1.1建设规模22

7.1.2建设内容22

7.2项目实施计划22

7.3项目资金来源22

第八章效益和环境评价影响24

8.1社会效益评价24

8.1.1技术贡献24

8.1.2就业贡献24

8.2经济效益评价24

8.2.1公司经济效益分析24

8.2.2辐射面积效益25

8.3生态效益分析25

8.4环境影响评价25

第九章项目的组织管理26

9.1项目组织管理26

9.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26

第十章结论27

 

第一章概论

1.1项目名称

XX县姬松茸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项目

1.2项目责任人

1.3项目执行单位

XX县XX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1.4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福建省XX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川XX工业食品有限公司

1.5项目建设地点

XX县

1.6项目建设时间

2010年—2012年

1.7项目总体目标

合理开发利用我县优质无污染的土地、气候、水资源,进行以姬松茸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形成姬松茸为主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实现姬松茸为主的食用菌加工产品及其种植技术组合,从而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达到服务农业,繁荣经济,兴县富民的目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农业富民、工业强州”发展思路,把姬松茸为主的食用菌特色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的切入点,拟兴建姬松茸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及相关产品开发,建成姬松茸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基地200亩,其中菌种繁育15亩;100亩姬松茸栽培示范大棚;冷库200m2;烘干室100m2;其他为加工厂房等配套设施。

1.8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XX县XX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自筹资金600万元,申请国家扶持资金200万元。

1.9项目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对壮大我县农业产业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将成为我县最大的特种菌种生产、供应中心及特种食用菌种植业龙头;丰富城乡的“菜篮子”;每亩田每年可得利润20000元左右,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推进科技兴农的进程,同时可以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第二章姬松茸的特性

2.1姬松茸简介

姬松茸称为巴西蘑菇、松茸菇、巴氏蘑菇、抗癌松茸等,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蘑菇目、蘑菇科、蘑菇属。

该菌原产于北美南部和巴西、秘鲁等地的草场上,1956古本隆夫在巴西采集野生种进行组织分离,栽培试验和推广应用,因其原始种取自巴西,所以商品名拟称巴西蘑菇。

1992年福建农科院从日本引进该菌种,经多点示范栽培,目前已在各地逐渐推广。

姬松茸是珍稀菇类佳品,脆嫩滑爽,美味可口,营养成分较高,蛋白质与糖类是香菇的两倍,其菌蕾肥厚,菌柄肥整,以其浓味,可口鲜甜,倍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成为宴席汤料不可缺少的上乘佳品。

此外,姬松茸在增强人体免疫力方面在食用菌中居于首位。

其种植及市场前景广阔。

2.2营养价值和医药功效

姬松茸是一种食药两用的珍稀食用菌,姬松茸整菇可食用,菌盖嫩,菌柄脆,口感极好,味纯鲜香,食用价值颇高。

新鲜子实体含水分85%~87%;可食部分每100克干品中含粗蛋白40~45克、可溶性糖类38~45克、粗纤维6~8克、脂肪3~4克、灰分5~7克;蛋白质组成中包括18种氨基酸,人体的8种必需氨基酸齐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麦角甾醇。

姬松茸营养极其丰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医药保健价值。

据报道,姬松茸具有益肠健胃、化痰止咳、理气驱虫、强身补虚等药用功效,对腹痛、消化不良、体弱多病等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多糖含量为食用蕈菌之首,特别是所含甘露聚糖对抑制肿瘤(尤其是腹腔癌)、医疗痔瘘、增强精力、防治心血管病等都有神效。

正是由于有如此诱人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所以近年来在日本、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掀起食用姬松茸热。

2.3姬松茸的形态

姬松茸子实体粗壮,菌盖直径5~11厘米,初为半球形,逐渐成馒头形最后为平展,顶部中央平坦,表面有淡褐色至栗色的纤维状鳞片,盖缘有菌幕的碎片。

菌盖中心的菌肉厚达11毫米,边缘的菌肉薄,菌肉白色,受伤后变微橙黄色。

菌褶离生,密集,宽8~10毫米,从白色转肉色,后变为黑褐色。

菌柄圆柱状,中实,长4~14厘米,直径1~3厘米,上下等粗或基部膨大,表面近白色,手摸后变为近黄色。

菌环以上最初有粉状至绵屑状小鳞片,后脱落成平滑,中空。

菌环大,上位,膜质,初白色,后微褐色,膜下有带褐色绵屑状的附属物。

孢子阔椭圆形至卵形,没有芽孔,菌丝无锁状联合。

2.4生活条件

姬松茸是夏秋间发生在有畜粪的草地上的腐生菌,要求高温、潮湿和通风的环境条件。

(1)营养需求:

姬松茸主要分解利用农作物秸秆,如稻草、蔗叶、麦秸、玉米秆、甘蔗渣等和木屑作为碳源;豆饼、花生饼、麸皮、玉米粉、畜禽粪和尿素、硫酸铵等作氮源。

据试验研究,姬松茸能利用蔗糖、葡萄糖,而不能利用可溶性淀粉;能利用硫酸铵,浓度在0.3%时最佳;也可利用硝酸铵,但不能利用蛋白胨。

(2)温度:

菌丝发育温度范围10~37℃,适温23~27℃。

子实体发生温度范围17~33℃,适温20~25℃。

(3)水分:

培养料最适含水量55%~60%(料水比为1∶1.3~1.4),覆土层最适含水量60%~65%,菇房空气湿度75%~85%。

(4)光线:

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少量的微光有助于子实体的形成。

(5)空气:

姬松茸是一种好氧性真菌,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都需要大量新鲜空气。

(6)酸碱度:

培养料的pH值在6~11范围内皆可生长,最适pH值8.0。

第三章项目背景和可行性

3.1项目准备

为推进XX姬松茸为主的特种食用菌种植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姬松茸(食用菌)生产效益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我们先后成功进行了姬松茸等为主的特种食用菌种植的科技攻关、示范计划的实施工作,建设了姬松茸种植示范基地、菌种繁殖等,且取得了成功。

此后我们在XX县民权麻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县良种厂)借用了部分土地专门用于建设姬松茸菌种及其种植基地。

3.2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左右,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姬松茸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

姬松茸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

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开然、营养品、健康的健康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姬松茸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干品每吨售价达12—12.5万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

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

而姬松茸正是保健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姬松茸是珍稀菇类佳品,它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秘鲁。

姬松茸又名小松菇、巴西蘑菇,隶属真菌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黑伞)科→蘑菇(黑伞)属,被当地人称之为“神蘑菇”、“太阳的蘑菇”,原因在于它只能生长在早晚温差大、湿度高的气候环境下,因此,在姬松茸的老家巴西也只有一部分地区能够让它们生息。

1965年,日裔巴西人将其孢子菌种送给日本,经蕈菌工作者数年的试验性栽培,获得成功,10多年后开始进行商业性栽培,并按照日本人喜爱的松茸而命之以“姬松茸”的美名。

1992年,福建农业科学院引进菌种,进行试验研究,在该省一些地区栽培,逐渐推广至华北、西南地区,其发展前景,尤其是国际市场看好,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目前,仅在中国、日本、巴西等少数国家实现了人工栽培。

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云南、黑龙江等地。

我省主要分布在德宏、保山、临沧等地,我县于2009年筹备,2010年1月在庙街镇南庄塘大棚栽培获得成功,2010年全县计划再发展200个菇棚。

我县是大理州第一家试种成功县,下一步将在全县进行推广发展。

大棚立体种植姬松茸,省地、现金投资少、产量高,效益好,管理容易,操作方便,保温保湿能力强,调光通风好,工艺容易,种植模式简单。

种植棚每平方米可产鲜菇20~25千克左右,菇后营养料可作高档有机肥。

让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随处可拾的玉米叶、稻草、牛粪等变废为宝,让小小的一朵姬松茸发挥出它那独特的魅力,引领XX人民走上致富路,让人与大自然更加和谐。

 

第四章项目区概况及项目保证条件

4.1项目区概况

4.1.1地理位置

XX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南部,四周环山,中有红河源头西河,由北向南蜿蜒流经XX坝子出境。

县境内的东西两支山岭属云岭余脉的残余分子大分支,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北部边缘,又是澜沧江和红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区,位于东经99°55′~100°25′,北纬24°56′~25°32′之间,东西宽约47千米,东西跨经30′;南北长约65千米,南北跨纬36′。

全县国土总面积2200平方千米,其中:

山区面积205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3.3%,坝区面积仅为14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7%。

县境内最高海拔3037米,最低海拔1146米,相对高差达1819米,坝子海拔在1650~1800米之间。

4.1.2自然条件

XX县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类型,除少数低热河谷和冷凉高寒山区外,绝大部分地区皆为四季温和的良好气候。

主要特点是:

气候温和,干湿季分明,春旱及春连夏旱严重,光照充足,雨季开始较晚,水热矛盾突出加之河流深切,山川相间,气候垂直变化大,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

全年总日照时数2318小时,年平均气温15.6℃,年总积温5694.3℃,10℃的年活动积温4820℃,7月份平均温度21.2℃,1月份平均温度8℃。

全年无霜期坝区约280天,河谷地区约300天,山区半山区约230天。

全年平均降雨量804.7毫米,雨季多集中在夏末秋初,6至10月平均降雨为646.7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80%,其它月份只占全年降雨量的20%。

总的雨量趋势是坝区降雨少,山区降雨多。

水面蒸发受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因素的影响,并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总的情况是坝区大于山区,河谷大于山顶。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45.1毫米。

全县每年自然产水和径流量达2.03亿立方米,现可控制的水量为1.06亿立方米,有地下水总量600万立方米。

4.1.3资源条件

全县大体可分为四大自然地理区域:

温热盆坝地带,温暖中山地带,冷凉高山地带,低热河谷地带。

由于复杂的气候条件,多类型的生态环境,相应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29.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9.75%,森林覆盖率65.5%。

天然林多属针叶林和阔叶林或阔、针叶混交林。

针叶林以云南松为主,华山松次之,常绿阔叶林树种以高山栲、元江栲、黄栎为主。

野生药用植物有195种,502属,731种。

野生花卉全县有1000多种,其中:

兰花有70多种,菊花类50多种,杂花类有500多种,还有野生菌类植物,地被野生植物等。

4.1.4基础设施

XX县水利设施较齐全,农业服务基础较好,项目区位于新关巍一级公路旁,交通便利,周围无工厂,无污染,地势平缓,宽敞向阳,能满足姬松茸生产的需要,产品的储运加工、销售极为方便。

4.2项目技术保证

4.2.1技术依托

(1)XX百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研技术依托福建省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

该站科研力量雄厚,有包括国家级专家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近20人,由其培育的高产优质抗逆蘑菇杂交菌株As2796、As4607等是我国蘑菇栽培当家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

在蘑菇保鲜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也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创立的蘑菇规范化、集约化栽培模式,在国内外广泛推广应用。

(2)四川XX工业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国蘑菇罐头生产出口的骨干企业之一,也是目前西南各省区唯一获得美国商务部批准取得“零关税”的企业。

公司现以蘑菇、雅菇(棕色蘑菇)、香菇、秀珍菇、草菇、凤尾菇等食用菌罐头、醋酸蘑菇、盐水蘑菇和小黄瓜、青豆、南瓜及法国青刀豆等果蔬罐头、果蔬脱水加工等品种为主导产品,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试验摸索,总结并掌握了姬松茸的种植技术,为该项目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们在长期的蘑菇栽培、菌种培育、蘑菇产品开发过程中,培养了一批蘑菇种植技术人才和骨干,试验摸索、总结掌握了以下技术:

①菌种培育及生产技术;

②姬松茸栽培技术;

③菌棒废料循环利用技术。

4.2.2管理技术

引进并建立了一整套适合于姬松茸生产及相关产品开发的经营管理制度,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开发效益,并掌握了姬松茸栽培生产及相关产品开发的管理技术,能高效地投入使用资金。

 

第五章市场分析和产品方案设计

5.1市场分析

5.1.1产品市场供需现状

姬松茸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食用菌,目前,姬松茸是我国主要栽培的特色食用菌之一,已实现了周年生产,其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产量和质量均有了极大的提高。

除鲜菇销售外,还开发了盐渍菇、干菇和罐头等系列产品,扩大了市场需求,成为百姓餐桌优质菜肴,据专家预测,我国今后食用菌消费量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加,预计国内市场消费空间增长在1倍以上。

国内市场:

我国食用菌产量1000万吨(鲜品),按国内市场消费80%,出口20%计,目前我国人均食用菌消费量折鲜品仅6公斤/年(16克/天),折干为0.6公斤/年(1.6克/天),人均消费食用菌水平距离日本、美国有很大差距,人均消费量较高的上海不足香港的1/6,可见国内市场容量巨大,国际市场:

食用菌是我国农产品出口中最具竞争优势的产品之一,食用菌大国的影响力(中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70%),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性具有的价格优势,标准化生产的推行,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决定了良好的国际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食用菌出口市场主要在5个区域,其中,以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等东亚地区是我国食用菌产品最重要的主销市场,出口量占80%以上,给姬松茸市场留出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5.1.2营销计划与策略

该项目采取公司办基地,基地带农户及“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公司统一生产菌种,基地标准化种植示范,带动农户参与种植,公司统一定价收购,对外营销依托具有成熟营销体系的四川XX工业食品有限公司、攀枝花市米易一条腿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和福建XX百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着眼省外、国外。

5.2产品方案设计

鲜菇—干品—初加工—商标注册—绿色食品认证。

 

第六章技术方案设计和技术评价

6.1项目的方向和目标

6.1.1项目建设方向

该项目以合理开发利用我县优质无污染的土地、气候、水资源,进行以姬松茸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形成姬松茸为主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实现姬松茸为主的食用菌加工产品及其种植技术组合,从而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达到服务农业,繁荣经济,兴县富民的目的,推动农村经济,实现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6.1.2项目建设目标

(1)建设目标:

该项目拟建姬松茸栽培基地200亩,其中15亩菌种繁育室;100亩姬松茸栽培示范大棚;冷库200m2;烘干室100m2;其他为加工厂房等配套设施。

辐射带动面积1000亩。

(2)发展模式:

公司+基地+农户

(3)发展方向:

鲜菇—干品—初加工—商标注册—绿色食品认证。

6.2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备料→建棚→预堆→建堆→翻堆→进料→二次发酵→翻格→播种→菌丝管理→履粗土→履细土→采收及菇后管理。

6.3姬松茸栽培技术

6.3.1菇房的建造

菇房是姬松茸生长发育的场所,菇房要选择在交通方便、水电便捷、环境干净、通风透光、地质坚硬并且平整的地方,为姬松茸获得优质高产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

菇房可以是现代化菇房、塑料大棚,每座菇房的占地面积大约为10×20米。

6.3.2菌种制作

姬松茸菌种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

(1)母种 一般采用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

(2)原种 一般采用木屑米糠培养基(木屑77.5%、米糠20%、糖1%、石膏1%、石灰0.5%,另加水120%~130%)。

(3)栽培种 一般采用谷粒培养基(小麦、黑麦、高粱、小米等均可作为谷粒)。

由于母种及原种的生产工序以及对环境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因此,母种及原种的生产都是在食用珍菌研究所内进行的,栽培地所需的三级栽培种统一从制种企业引进,即由福源食用菌公司供给。

6.3.3培养料选配

姬松茸栽培以稻草为原料最为合适,可用麦秆、玉米秆等原料进行栽培,也可任选一种或几种混合,辅以牛粪、马粪、羊粪、禽粪及少量化肥。

所用的原料一般要求晒干和新鲜料(没有霉变的)。

6.3.4建堆发酵

将稻草浸透水后与牛粪、化肥等分层铺撒均匀建堆,按照草料→浇透水→石膏粉加尿素→牛粪→浇透水→钙镁磷加过磷酸钙→石灰粉浇透水的顺序依次类推即可。

注意,每一层都要铺设均匀。

堆料后让它们自然发酵9~10天,应翻堆,方法是上下里外对翻,翻堆的目的是使培养料混合均匀,改善料层的空气条件,散发堆内的废气,调整料堆的水分,同时再添加一定量的化肥和石膏粉,改善发酵条件,让微生物继续生长繁殖,更好地促使堆温回升,加速粪草分解,达到均匀腐熟。

发酵后培养料以达到棕褐色,手拉纤维易断为度。

堆制发酵后培养料含水量约为60%~75%,手抓一把培养料用力挤,指缝有二三滴水即为含水量适宜。

将pH值调至9。

为了制作均匀、完全成熟、高质量的培养料,翻堆非常重要,这是姬松茸产量高低的先决条件。

 

6.3.5进料及二次发酵

培养料经过自然发酵27天后,就可以进入菇棚了,培养料运进菇棚后,要将其堆放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层以及第六层架子上,培养料全部堆放好以后,工作人员要离开菇棚,还要关闭所有的门窗,将菇棚进行密封,这时,就要进行第二次发酵了,二次发酵采用废旧的3个汽油桶进行,在汽油桶的一端凿20×20㎝的1个洞,将油桶放到明火炉灶上,还要在油桶内加满水后,密封菇棚,炉灶对面棚顶正中10×10㎝的1个烟囱洞,并在炉灶对面和侧面的第二层位置插入温度计,炉灶用木柴加热后,蒸汽进入菇棚,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蒸汽发酵消毒期间,要严禁人、畜进入菇房内,以预防造成缺氧中毒现象。

当菇棚内温度升到60摄氏度时,要保持24小时,然后调降到50摄氏度保持96小时,最后让温度自然下降到30摄氏度这时,打开菇棚的部分封口进行通风。

6.3.6翻格

把棚内2~6层的完全成熟的培养料均匀地、不松不紧地铺入所有菇床(22床),厚度以20~25厘米为宜,每平米约90~120公斤,每床约3~3.7立方米,床面呈龟背型。

6.3.7播种及管理

培养料整平后,菇房中没有刺鼻的氨味,经发酵的培养料呈咖啡色,pH值7~8,含水量65%~75%(手抓一把培养料用力挤,指缝有水痕但不滴水即为含水量适宜),料温稳定在28℃以下,即进行播种。

其方法是把谷粒菌种掰成蚕豆大小,均匀地撒于培养料表面上,大约每平方米面积需要1袋菌种(共330袋),也可以多播到374袋,播种后用木板轻轻抹平。

播种后第4天,开始通风,第一天划中间作业道的三个洞,第二天划中间左右两个作业道的六个洞,第三天划两边作业道的六个洞,洞口为30×40厘米,要注意菇房内的温度变化,控制在24~26℃,还要保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菇房七阴六阳,以人进入菇房时不感到气闷为宜。

  

6.3.8覆土

覆土是栽培上非常重要的一环,覆土土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姬松茸的产量和质量,分两次覆盖。

第一次:

播种后18~20天左右,菌丝长(吃)到底时开始覆粗土,土粒有茶子大小,覆盖厚度2~3厘米。

第一次:

覆粗土后10~15天菌丝90%扭结成子实体时覆盖细土,土粒有谷粒大小,覆盖厚度1~1.5厘米。

覆土对姬松茸主要起到4个方面的作用:

(1)覆土层内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刺激诱导姬松茸子实体的形成。

(2)覆土后,料面和土层的通气性能降低,菌丝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很好的散发,改变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

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3)覆土后,料面和土层内部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小气候,加之要向土层喷洒大量的水分,使姬松茸菌丝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持续不断地形成子实体。

(4)覆土对料面菌丝的机械刺激和喷水的刺激都可促进子实体形成,并支持菇体。

姬松茸不覆土不出菇,要求选用保水通气性能较好的土粒用作覆土材料,不能用太坚硬的砂土。

一般采用田底土、泥炭土或人造土(取河泥、塘泥并加入牛粪粉和石灰粉进行堆沤,经1个月后即可使用),pH值9左右,覆土前一天将土调至含水量为70%~75%。

6.3.9出菇管理

姬松茸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从播种到出菇要50~60天。

出菇期管理的目的是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提高姬松茸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尽量注意“听、看、摸、嗅、查”。

听:

听天气预报,弄清是阴、晴、雨,是否有高温或寒流的袭击。

看:

看温度、干湿度,看菇的肥瘦、密度,看菇的外表。

摸:

摸一摸覆土的干湿度情况。

嗅:

嗅菇房内空气是否新鲜。

查:

查一查菌丝生长情况、土层的湿度、有无病虫的危害。

当菇床土面涌现白色粒状的菇蕾,继而长至黄豆大小,大约3天后菇蕾发育生长至直径2~3厘米时,应停止喷水,避免造成死菇和畸形菇。

此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在出菇期应特别注意菇房(畦床)的通风换气。

在通风的同时注意菇床土层的湿度,确保菇房内空气湿度在85%~95%,这是姬松茸水分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姬松茸每潮菇历时约一周,每潮结束后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