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2896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1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docx

《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docx

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

紫禁城“三希”从何而来?

邱永君《百科知识》

三希堂位于紫禁城养心殿之西暖阁,原名温室,乾隆十二年(1747)岁次丙寅,高宗钦命其名,曰“三希堂”。

三希堂乃清高宗(乾隆皇帝)御用书房,其后继诸帝亦承而用之。

因物以主贵、品以位高而名满天下,更因《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之刊布而如雷贯耳。

檐下小小书斋之容膝斗室质朴无华、乌金拓帖、淡淡书香,与窗外煌煌大内之巍峨宫殿、玉砌雕栏、凤阁丹陛、朱墙黄瓦,形成鲜明对比,相互映衬。

太和殿乃皇权之象征、君势之所凝,三希堂则是艺脉之所系、文气之所聚,分别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最为经典之双向两极,值得一表。

在中国传统时代,作为个人身份标志的姓、名、字、号,自主程度大不相同。

姓乃与生俱来之符号,最难更改;名与字则由家族长辈取定,本人一般情况下不能选择,虽偶有成年后自更名、字之人,却因被视作不孝之举,而少有此为者。

作为补救,古人可自拟别号,简称号,乃个人志趣与价值取向之体现。

透过别号,可感悟其精神特质与境界追求。

 

而书斋名号,属文人别号之一种,衍生于家族堂号。

数千年来,名门望族多拥有本家族之“堂号”,形成望族堂号文化,乃传统文化一大景观。

 

有得于帝王所赐官爵者,如汉将马援后人之“伏波堂”、唐人郭子仪后人之“汾阳堂”等;有得于彰显祖先遗德者,如东晋谢安后人之“东山堂”、北宋赵普后人之“半部堂”;有得于承继前辈文脉者,如亚圣孟子后人“三迁堂”、宋儒周敦颐后人之“爱莲堂”等便是。

自宋代始,文人雅士多喜将“堂号”署款于诗文书画作品,效用更加彰显。

作为社交符号,堂号逐步演化为个人“斋名”,即“某某堂”。

此外,常见者尚有斋、室、屋、楼、房、馆、阁、轩、舍、居、庐、亭、庵、园等,统称“斋馆堂号”,而取名为堂,则渊源有自,最为正宗。

 

“三希”何来

书房中陈设、收藏、布局、格调,可集中体现斋主之情趣、境遇、嗜好、学养。

清帝大多聪明天纵,髫年就傅,受教翰林,学养深厚,崇尚斯文,耽嗜风雅。

乾隆帝更是出类拔萃,立志高远,于任何领域皆不甘居后,定在人先,追求完美,自命“十全”。

透过“三希堂”号及其堂内陈设,即可略窥其根柢、品位、襟怀、理念。

 “三希”之名,当有二解:

其第一解,“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

语出宋儒周敦颐之《通书·志学》,后人将其归纳为“三希真修”,即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旨在自勉,并激励天下士子立志高远,精进不息。

与佛教之“三皈大戒(皈依僧、皈依法、皈依佛)”、道教之“三炼实功(精炼气、气炼神、神炼虚)”共存互补,异曲同工,体现出宋儒心性修养理论之恢弘气象与坚实基础。

其第二解,当释为“珍稀”,“三希”即指三件稀世珍宝。

在当时,这两层含义并重。

乾隆帝博学多识,尤擅书法,在继承列祖列宗收藏的基础上,刻意搜求历代书法珍迹,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

尤对王氏一门之墨宝深爱至极,顶礼膜拜,神交久矣。

即位后,更效法唐太宗,下诏广求王氏墨宝。

凭天子之尊,倾举国之力,广征博取,大有斩获。

至乾隆十一年(1746),已将羲之《快雪时晴帖》、献之《中秋帖》及王珣《伯远帖》尽收囊中,龙颜大悦,遂将三墨宝藏于书斋,不时把玩,因以“三希”为堂号,以记此盛事。

至乾隆十五年(1750),“三希堂”已收藏晋以后历代名家134人之墨迹340件,拓本495种,可谓空前绝后,美不胜收。

 

巧思妙对

堂名之取,一语双关妙不可言;而陈设布置,亦当审慎思量,匠心独运。

 乾隆帝御笔亲题“三希堂”三字,制成匾额,张挂于御座上方。

匾额两侧又集古人诗句成对联一副,亦亲署之,分置于匾额之下,右侧为“怀抱观古今”,左侧为“深心托豪素”。

“怀抱观古今”出自晋宋年间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所撰《斋中读书》,“深心托豪素”出自晋宋年间诗人颜延之所撰《五君咏》之第五首《向常侍》。

作为《向常侍》开篇之句,“豪”与“毫”通,“豪素”所指为笔与纸。

“怀抱观古今”,坐拥君王之胸襟与气度,体现对“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高远境界之追求,以释“三希”;“深心托豪素”,则真切表达出乾隆帝对其所藏三件稀世墨宝的珍爱之情,以释“三稀”。

二者相互呼应,浑然天成,无雕琢痕迹,堪称巧思妙对,令人叫绝。

 从集联所选作者生平年代不难悟出,乾隆帝对晋人风骨情有独钟。

其书法风格,更倾力仿效书圣王羲之笔意,毕恭毕敬,亦步亦趋,心驰神往,终生不渝。

细品其御笔真迹,虽纯熟干练、流畅婉转、雍容规整、仪态不俗,然仅得形似,性灵尚缺,与王羲之“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神韵,相去不可以道里计焉。

 

取拙守朴

就面积论,三希堂仅8平方米,与坐拥天下、雄踞帝宫的一代君主之身份极不相称。

然恰恰反映出乾隆帝之品位与襟怀,折射出“室雅无须大”的文人理念。

室内陈设亦取拙守朴、以简胜繁,既展满洲崇俭尚约之流韵,又承唐人刘禹锡陋室独馨之遗响。

 斗室取狭长布局,复以楠木雕花隔扇隔分成南北两间。

里间借用窗台,设摆御用文房四宝。

窗台之下,设置高低炕一铺,可坐可卧。

 御座设于高炕,坐东面西。

前述之“三希堂”匾、“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联则置于御座上方与两侧。

矮炕墙壁之上,五颜六色的瓷壁瓶与壁瓶下楠木《三希堂法帖》木匣相映成趣,因有对面墙壁所挂落地玻璃镜之折射,可使主人尽收眼中,豁然开朗。

 此外,小室隔扇横眉之上,乃乾隆帝御笔《三希堂记》,墙壁上则贴有宫廷画师金廷标所绘《王羲之学书图》、御用诗人沈德潜所作《三希堂歌》以及翰林大画家董邦达所绘山水画等,为三希堂增添了无限韵致,三希堂无疑是大朴胜奢华之典范。

  

《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之意义,绝非止于清帝崇文尚品之宣示,更是一个文化大举措之开始。

早在书房未更名三希堂之前的乾隆八年(1743),乾隆帝便已命张照领衔,开始编纂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之巨著《秘殿珠林》与《石渠宝笈》,以著录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

 

《秘殿珠林》

《秘殿珠林》专收佛道题材,余者则由《石渠宝笈》录之。

历时三载,初编乃成。

于此基础上,乾隆十二年(1747)至乾隆十五年(1750),复命吏部尚书梁诗正、协办大学士汪由敦、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由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人镌刻成《石渠宝笈法帖》。

卷首刊有乾隆帝特谕手迹。

 法帖共分32册,刻石500余方,因帖中收有“三希”,而珍藏三希之处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御制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

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

乾隆十七年(1752),复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选历代名人法书5卷,摹刻上石。

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

至清末,多有增印,其传始广。

法帖原刻石,嵌于北京内海之阅古楼墙壁间。

 丛帖增印,其事不难,而三希原帖,则不可复得,拥连城之价。

王羲之《快雪时睛帖》为唐人摹本,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尺牍纸本,高七寸一分,广四寸六分,是王羲之40岁之后作品,也是羲之传世代表作之一。

因帖内有“快雪时晴”四字而得名,虽仅为“书圣”手札便条,然用笔洒脱,字体疏朗,动中有静,具“龙跳山门,虎卧风阁”之势,乃羲之行书精品。

 此帖原是康熙朝国子监祭酒冯源济传家之宝,先由源济进献康熙帝,后传至乾隆帝手中。

乾隆帝终生对此墨宝之热情始终不减,常于三希堂临摹玩味,竟先后为此帖题跋73次,足见其在乾隆帝心中之地位。

 献之《中秋帖》无款,传为王献之书,亦有人怀疑是宋代米芾据献之《十二月帖》所临,以篇首“中秋”二字得名。

纸本,纵八寸四分,横三寸六分,行草书,三行二十二字,前后有阙文。

献之书法得其父真传,且有创新,将王体行书笔意进一步升华、提炼。

此帖已接近草书,用笔如行云流水,诸字之间连带互映,章法完美至极。

此帖为其50岁后之作,属便笺手札作品。

献之于笔势与气韵方面,似可超越其父,首创“一笔书”草体。

此帖笔势纵逸豪放,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乃“一笔书”之经典力作。

羲之被尊为“书圣”,而献之则有“小圣”之誉。

 王珣《伯远帖》六行四十七字,属典型晋代行书,内容为叙事之辞,以首句“伯远”二字而得名。

《伯远帖》用笔灵动飞舞,为上乘行草作品,且为其中唯一真迹。

若将《三希堂法帖》喻为书界之龙,则三希无疑乃巨龙之睛。

  乾隆帝不仅于“三希”多次题跋,还曾亲撰《三希堂记》,以志其盛,以示其诚。

在《三希堂记》之中,乾隆帝称蔡公世远曰“闻之蔡先生”,字而不名,仍执弟子礼,以示对恩师之崇敬;自称为吾而非朕,于“书圣”面前放下帝王之尊,谨表谦恭。

考虑到当时皇权至高无上之时代特点,此举实属难能可贵也。

乾隆帝不仅自撰此《三希堂记》,复命词臣沈德潜撰写并题写《三希堂歌》,悬挂于三希堂。

 乾隆帝对书法之嗜,绝非附庸风雅,而是发自内心。

以天子之尊,身处名利漩涡之中心而不得自拔,面对外朝之万机待理,内廷之斗角勾心,后宫之佳丽如云,御膳之海味山珍,若无定力,必难以自持,折寿伤身。

自古以来,帝王贵胄平均寿命尚不及布衣平民之主因,在乎此也。

而乾隆帝竟得居大位60年,复加太上皇三载,以89岁高龄无疾而终,为君主长寿之最。

而对书法之爱好,对碑帖之沉潜,搦管之时烦恼皆忘,展卷之际心静若水,无疑是最为重要之依凭。

 然而,乾隆朝之历历盛景,其实是残阳一抹,是不可再现之辉煌。

月盈则缺,物极必反,其后所发生的一切,均可验证这一铁律。

“三希”历经坎坷

时至晚清,国势衰落,内忧连连,外患不断,列强狼奔豕突,朝廷风雨飘摇。

武昌城头炮响,诸省纷纷响应,继而清廷退位,民国肇基。

《三希宝帖》之命运堪忧,成为时局板荡之缩影。

 根据《皇室优待条件》,废帝溥仪仍居紫禁城后宫,养尊处优,称孤道寡。

时至民国十三年(1924)11月5日,冯玉祥所部兵临城下,将溥仪逐出皇宫。

《中秋帖》与《伯远帖》在劫难逃,历尽坎坷。

在当时一片慌乱之中,溥仪庶母敬懿太妃将二帖偷出皇宫,竟低价卖给一家小古玩店。

然后,二帖被曾做过袁世凯陶务总监督的郭葆昌购得并珍藏。

去世之前,传予其子郭昭俊。

 新中国成立前夕,昭俊携二帖避至台湾,不久再迁香港,因生活窘迫,不得已将二帖抵押于英国汇丰银行。

后来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政府出重金购回,二帖得以回归故宫博物院。

而《快雪时晴帖》更是离乡背井,身世飘零。

溥仪出宫之前,暗中派人将其装入行囊,但在出宫时,被守城卫士搜得,交付清室善后委员会。

 作为头号珍宝,此后一直得到严密保护。

1948年,国民政府摇摇欲坠,原故宫博物院召开理事会,决定将部分文物运往台湾。

庄尚严奉命将包括《快雪时晴帖》在内的238951件故宫文物带至台湾,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仿建之“三希堂”,形单影只,茕茕无伴。

而北京故宫博物院之三希堂,仍保留乾隆帝时原样,独缺此帖,大憾无边。

 2010年,在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之际,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分别授权,以馆藏《三希宝帖》真迹交付已有300年历史的古书画老字号“荣宝斋”,采用珍贵高仿工艺,按原作规制,等大再现《三希宝帖》之神采。

高仿《三希宝帖》完全保留历代名家帝王题识、钤印等历史印迹,被称为“仅下真迹一等”之艺术珍品。

乾隆帝一生珍爱之稀世珍宝,以此方式重聚,书法与收藏爱好者,可聊得慰藉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