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2859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docx

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理科综合试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9:

00~11:

30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眉山一中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理科综合

命题:

审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l-35.5P-31Ge-73Na-23Ca-40Zn-65Cu-64

第Ⅰ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相对性状亲本杂交和F1自交实验的基础上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孟德尔所做的假设内容

C.为了检验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解释自然界中所有的遗传现象

2.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形成该病的原因不可能是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3.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每一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②四分体就是四条染色单体③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④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形成四分体⑤四分体时期可发生交叉互换现象⑥四分体时期的下一时期是联会

细胞中有几个四分体就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⑥

 D.③④⑤

    

4.下列关于核酸、核苷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核糖体rRNA的合成与其核仁有关

B.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一个游离的羟基

C.吞噬细胞摄取流感病毒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沉淀并将其水解,可产生4种核苷酸

D.设法让洋葱根尖吸收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

5.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

雄=2:

l,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6.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7.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小苏打可用于面粉发酵

C.明矾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D.酒精可用作汽车燃料

8.下列关于乙烯和苯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将苯加入溴水中,因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B.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D.50~60℃时,在浓硫酸存在下,苯能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

9.关于下列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是洗气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B.实验室用装置②制取氨气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D.装置④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10、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简化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

.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8H8

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X可使酸性高锰酸钾和溴水褪色,但原理不同

D.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

11.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B.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降低

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4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4.48L气体

12.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b的M层上有1个电子,a与c同主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c>dB.简单阴离子还原性:

d>c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a>cD.a、b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13.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O.lmol/LNaHS溶液:

c(H+)+c(Na+)=c(S2-)+c(HS-)+c(0H-)

B.O.lmol/LNa2C03溶液:

c(H2C03)+c(HC03-)+c(C032-)=O.lmol/L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H3COO-)>c(OH-)=c(H+)

D.浓度均为0.1mol/L的①NH4CI②NH4Al(S04)2③NH4HC03三种溶液,其中c(NH4+):

③>①>②

二、选择题:

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体做简谐运动,通过A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2s后物体第一次以相同的速度通过B点,再经过2s后物体紧接着又通过B点,已知物体在这4s内经过的路程为6cm。

则物体运动的周期和振幅分别为()

A.4s,6cmB.8s,12cmC.2s,3cmD.8s,3cm

15.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磁波既可以在介质中传播,又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调谐

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频率和波长的乘积是一个恒量

D.振荡电路的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

16.如图所示,匝数为10的矩形线框处在磁感应强度B=

T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轴以恒定角速度ω=10rad/s在匀强磁场中转动,线框电阻不计,面积为0.4m2,线框通过滑环与一理想自耦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有一只灯泡L(4W,100Ω)和滑动变阻器,已知图示状况下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视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

2

B.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一定为0.4A

C.若将自耦变压器触头向下滑动,灯泡会变暗

D.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则电流表示数增大

17.如图所示,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一定,原线圈的电压为U1时,副线圈的电压为U2,L1、L2、L3为三只完全相同灯泡,开始时,开关S断开,然后当开关S闭合时()

A.电压U1不变,U2增大B.灯泡L1变亮,L2变暗

C.灯泡L1变暗,L2变亮D.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

18.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的导线及自感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某瞬间回路中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且此时电容器的极板A带正电荷,则该瞬间:

()

A.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正在增大

B.电流i正在增大,线圈L中的磁场能也正在增大

C.电容器带电量正在减小

D.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在增强

1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s(T>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P是传播介质中离坐标原点xp=2.5m处的一个质点,t=0时刻P质点正向y轴负方向运动。

则下列说法的错误的是

A.该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

B.该波的频率为

Hz

C.该波的传播速度为15m/s

D.在t=0.2s时刻,与P相距1m处的质点沿x轴负方向运动

20.如图所示,图甲为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图乙为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且规定向右为正,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t=0.2s时,振子运动到B位置

B.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振子的速度相同

C.从t=0到t=0.2s的时间内,振子的动能持续减少

D.在t=0.2s与t=0.6s两个时刻,振子的加速度相同

21.如图所示,两平行光滑导轨竖直固定。

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宽度为h,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

两相同的导体棒a、b中点用长为h的绝缘轻杆相接,形成“工”字型框架,框架置于磁场上方,b棒距磁场上边界的高度为h,两棒与导轨接触良好。

保持a、b棒水平,由静止释放框架,b棒刚进入磁场即做匀速运动,不计导轨电阻。

则在框架下落过程中,a棒所受轻杆的作用力F及a棒的机械能E随下落的高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第Ⅱ卷(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2分)

22.(3分)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某物体厚度时的示数如图所示,此示数为_________cm。

 

23.(12分)一位同学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下列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器材。

你认为应选用的器材是。

(填写器材的字母代号)

A.约1m长的细线

B.约0.3m长的铜丝

C.约0.8m长的橡皮筋

D.直径约1cm的实心木球

E.直径约1cm的实心钢球

F.直径约1cm的空心铝球

(2)该同学在安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后,测得单摆的摆长为L,然后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

当小球某次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在完成N次全振动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请写出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

(用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3)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又多次改变摆长L,测量多组对应的单摆周期T,准备利用T2-L的关系图线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值。

相关测量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L/m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

T/s

1.79

1.90

2.01

2.11

2.20

T2/s2

3.22

3.61

4.04

4.45

4.84

该同学在图中已标出第1、2、3、5次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请你在该图中用符号“+”标出与第4次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T2-L关系图线。

(4)根据绘制出的T2-L关系图线,可求得g的测量值为m/s2。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4.(14分)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

(1)若波向右传播。

零时刻刚好传到B点,且再经过0.6s,X=7m处P点也开始起振。

求:

该列波的周期T;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谷的过程中,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0各为多少?

(2)若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m/s,且波形由实线变为虚线需要经历0.575s时间,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如何?

25.(18分)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电阻不计,上端a、b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且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质量为m、长度为L、电阻为r的导体棒与一端固定的弹簧相连后放在导轨上。

初始时刻,弹簧恰处于自然长度,导体棒具有沿轨道向上的初速度V0。

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的中心轴线与导轨平行。

(1)、初始时刻通过电阻R的电流I的大小为多少?

(2)、若导体棒第一次回到初始位置时,速度变为V,则此时导体棒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3)、若导体棒最终静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则导体棒从开始运动直到停止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多少?

26.(14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用0.2000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测定草酸晶体的纯度(草酸晶体化学式为H2C2O4·2H2O,杂质不与KMnO4反应)。

实验步骤如下:

(1)称取13.0 g草酸晶体,配成250.00 mL水溶液。

此操作过程必须用到的2种定量仪器是和。

(2)量取草酸溶液25.00 mL放入锥形瓶中,用0.2000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

① 配平离子方程式:

□MnO

+□H2C2O4+□H+—→□Mn2++□CO2↑+□H2O

② 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3)按正确操作测得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次数

草酸溶液体积

酸性KMnO4溶液体积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第一次

25.00

0.20

20.58

第二次

25.00

4.00

24.40

第三次

25.00

2.38

a

 

①a的读数如右图所示,则a=________;

②草酸晶体的纯度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它操作正确)一定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称取13.0 g草酸晶体时,将草酸晶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

B.锥形瓶水洗后未用草酸溶液润洗

C.读取KMnO4溶液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D.盛KMnO4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27.(16分)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填“原电池”、“电解池”或“电镀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丙池中F电极为(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3)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g时,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mL(标准状况)。

(4)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填选项字母)。

A.CuB.CuOC.Cu(OH)2D.Cu2(OH)2CO3

Ⅱ.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5)某温度下,纯水中c(H+)=2.0×10-7mol·L-1,则此时c(OH-)=mol·L-1;

(6)向1L0.020mol·L-1的HCN溶液中加入0.020molNaCN固体,已知该混合溶液中c(Na+)>c(CN-),则c(HCN)c(CN-)(用“>”、“<”、“=”符号填空)。

28.Ⅰ.(16分)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铁的氧化物和硅的氧化物。

以下是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的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磨孔雀石的目的是。

(2)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固体c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Ⅱ.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制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水煤气)合成二甲醚.

请回答下列问题:

(4)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总反应:

3H2(g)+3CO(g)⇌CH3OCH3(g)+CO2(g)的△H=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b.加入催化剂c.减少CO2的浓度

d.增加CO的浓度e.分离出二甲醚

(5)已知反应②2CH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CH3OHCH3OCH3H2O

浓度/(molL﹣1)0.440.60.6

①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v正      v逆(填“>”、“<”或“=”).

②若加入CH3OH后,经10min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CH3OH)=      ;该时间内反应速率v(CH3OH)=      .

29.(8分)下图是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依次编号为ABCDE),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能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有  。

(2)如果A为精原细胞,则D的子细胞的名称均为。

(3)一个母细胞经过图示所示的一个周期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组成,其原因是   。

(4)5.—氟尿嘧啶(5—FU)静脉滴注是常用的癌症化疗方式,其原理是抑制癌细胞DNA复制而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目的。

问:

该治疗方法是否对正常细胞的正常分裂有影响?

(5)5-溴尿嘧啶(5-BrU)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接种到含有A、G、C、T、5-Br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次DNA复制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A.2次B.3次C.4次D.5次

30.(10分)某观赏植物的花有红、蓝、白三种颜色,花色由液泡膜上膜蛋白A和膜蛋白B表达。

其中基因A和B分别控制膜蛋白A和膜蛋白B的合成,且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图表示两类膜蛋白分子在液泡膜上的分布,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膜蛋白合成的场所是           ,该过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                。

(2)若已知A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选填“能”或“不能”)确认基因A转录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理由是                                        。

(3)假设花色与两对蛋白质的关系如下:

蛋白质

A、B同时存在

只有A或者B

没有A、B任何一个

花色

红花

蓝花

白花

若将纯合的红花植株与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F1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            、            。

再让F1个体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                                。

31.(9分)下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右上图为其中一个生理过程的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Ⅰ、Ⅱ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过程①需要的物质是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的,它们是________。

(3)从图中分析,基因表达过程中转录的发生场所有________。

(4)根据右上表格判断:

[Ⅲ]为________(填名称),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

(5)用α-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溶胶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α-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______(填序号),线粒体功能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32.(12分)果蝇的有眼、无眼由等位基因A、a控制,眼的红色、白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

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有眼对无眼为性。

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R、r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A、a与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2)F1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F2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3)若将F2中的红眼个体随机交配,F3代雄性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2)选考题:

共42分。

请考生从物理、化学、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

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

B.气体分子的体积大小等于气体的摩尔体积跟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值

C.一定质量的0℃的冰熔解为0℃的水,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加

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E.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

(2)(10分)如图所示,两玻璃管内径相同,底部用内径很细的细管相连,开始两管内水银面相平,左右管内水银柱长均为15cm,左右管内空气柱高均为30cm,现用阀门将右管口封闭,并用活塞封闭左管口,缓慢推动活塞压缩左管内气体,使左管内的水银恰好全部进入右管,然后保持活塞位置不动。

已知大气压为75cmHg,细管容积忽略不计,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求:

(i)左管活塞下移的距离;

(ii)将右管上端的阀门缓慢开启,计算说明右管内水银是否会溢出。

34.【物理—选修3-4】(15分)

如图所示,MN下方足够大的空间有长方体玻璃介质,其折射率n=

,玻璃介质的上边界MN是屏幕,玻璃中有一个正三棱柱的空气泡,三棱柱轴线垂直于纸面,图中竖直截面正三角形的边长l=40cm,顶点与屏幕相距10

cm,底边AB与屏幕平行,一束激光在竖直截面内垂直于AB边射向AC边的中点O,结果在屏幕MN上出现了两个光斑。

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①该激光在玻璃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②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x。

35.(12分)A、B、C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第2周期元素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2倍,B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的电子为半充满结构,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

请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A的最高价含氧酸根离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杂化。

(3)与A、B形成的阴离子(AB-)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4)基态D原子的核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