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2716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7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木家具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

北京**红木家具总公司

法人代表:

**

公司类型:

自然人出资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住址:

北京市朝阳区****

公司概况:

**红木家具公司是生产全红木工艺家具的专业厂,公司起源于1985年浙江东阳家具总公司。

于1991年迁于北京,发展北京市场,已具有二十多年的生产历史。

几年来,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已拥有技术力量雄厚的队伍和精良的机械设备。

以良好的信誉及稳定的质量打入北京市场,产品在北方地区形成了一定的销售网络。

同时以多样化、高质量的产品,独立创新的超前思维,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于同行业的最前列。

公司生产的全红木工艺家具,全部采用红酸枝木、花梨木,紫檀木,香枝木,首家采用先进的蒸汽烤干设备,表里一致;按传统的生漆工艺、打蜡工艺生产,材料纯正,款式新颖,工艺精细。

主要产品有:

卧房、客厅、餐厅、书房和办公室用的配套家具,以及工艺饰件六大类一千多个品种。

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自上世纪80年代创始以来,一直致力于红木家具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不断开发新产品,做到“以人为本,以产品质量为基础,以新产品开发为先导”的经营理念,创新品牌,以品质和服务在行业中得到好评。

公司生产的产品远销海内外,80%来原于客户定购制作,提供上门服务,现场设计,实施家具装修一体化服务,使消费者所购买的红木家具能够同装璜格调相吻合,红木家具配高档装修,让红木家具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家”也令消费者真正解除了烦恼和顾虑。

公司以“一切为了用户”为宗旨,在企业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对涉及到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环节都进行了相当严格的检测和控制,制定了针对质量和服务方面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全面的奖惩制度。

为客户提供全面、专业而及时、完善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1.2项目基本情况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

**红木家具加工基地建设

(2)建设性质:

新建

(3)建设地点:

云南省**经济开发区

1.2.2建设方案及规模

(1)建设方案

建立集办公、生产、住宿、仓储为一体的现代化生产企业。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具有中国古典式的豪华宫庭家具及办公用具,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

产品主要品种、型号及标准有:

①百鸟朝凤床(200*180cm)100套;

②豪华罗汉床(200*120cm)100套;

③清式翘头条案(280*40cm)100套;

④万子沙发十件套共100套。

(2)建设规模

项目占地100亩,分两期开发,一期建设厂房15000平方米;办公楼300平方米;仓库2500平方米;场地、道路、绿化等附属工程44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900平方米。

1.2.3主要建设条件

2010年瑞丽红木进口量达1068.6立方米,具有很好的生产条件。

项目区位于瑞丽市**经济开发区,交通便利,供电及给、排水条件具备。

1.2.4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资金3448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2448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

在建设投资中:

土地租赁费150万元;建筑工程费2005万元;设备费238万元;其它费用55万元。

项目建设的资金全部由项目单位自筹。

1.2.5项目建设期:

1年

1.2.6项目效益

项目建成投入正常运营后,年平均营业收入3800万元,投资利润率28.6%,投资利税率38.1%;本项目税后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1.02%,税后投资回收期4.8年,国家每年可增加税收443万元,企业平均每年获得税后利润701万元。

1.3项目编制依据

(1)《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2年)》

(2)《**经济开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3)《德宏州木材经营加工管理暂行规定》

(4)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

1.4综合评价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是**黄金口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云南省桥头堡建设战略要求;

(2)红木家具加工基地建设是是规范红木生产,提高红木家具流通标准化程度、节约流通成本的重要手段;

(3)项目建设单位有一定的经济技术基础,有承担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4)项目对环境无重大影响,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只要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5)目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投资适当,建设方案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

2.1.1地理位置

**经济开发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地处东经97º58´至98º10´,北纬24º02´至24º08´之间,与缅甸邻邦一河之隔,与缅北重镇九谷市隔河相望,东北与潞西接壤,西北与瑞丽隔江相望,南部与缅甸木姐地区九谷市相接壤。

地处国道杭瑞高速公路的终点,系我国陆路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国家的咽喉,国家一级口岸。

**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商贸条件,它背靠祖国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国际大市场,距省会昆明800余公里,距芒市机场67公里,距缅北商贸中心腊戍188公里,距缅甸首都仰光987公里。

2.1.2自然气候

**紧靠北回归线附近,所处纬度低,全区平均海拔830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年均气温19.7度,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343小时;全年太阳幅射在137—143卡/厘米,年降雨量1400~17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4℃~20℃,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霜期短特点,多种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2.1.3地形、地貌与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形、地貌受古新世至渐新世时期,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导致90龙陵至瑞丽的大断裂凹陷,形成潞西、遮放、瑞丽等盆地,同期**受南岭纬向构造体系控制和大断裂牵制、发育成背斜轴对称的近纬向条形槽谷,第四纪以来,由于地面长期剥蚀,山地切割破碎,龙江强烈下切,**河谷逐渐加深,并伴有地壳的差异性台升,形成北高南低,向西南倾斜的河滩台地。

区内地质处于三江经向构造带和南岭纬构造带交替部,地层构造较全,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均有出露,地质基础坚实。

**地貌属横断山余脉断陷峡谷,由一江一山一河组成。

北部为龙江,东北部为回龙山,峦帕秀山、黑山门,南部为峦盖桃山,连贯组成**山脉,由东向西倾斜,山体海拔在900—1300米之间,最高海拔为回龙山1675米,最低海拔778米(混板乡索阳村附近**河)。

**河沿南坡脚由东至西蜿蜒交汇于瑞丽江,谷坡缓和,谷底相对平坦,由冲积平地,丘陵台地及中山山地组成。

(2)工程地质情况

项目区所处位置为石灰性岩溶,浸蚀性河谷氨酸低山陵地,地质基础为石灰岩风化、半风化岩石,地表为第三纪冲积物、地质基础坚实,无不良地质现象。

(3)水源

a、地下水。

由于地质、地貌特征的原故,岩层透水性大、地下水偏少,且水位较低,地下径流一般深度变化在200~400毫米之间。

b、地表水。

地表水主要来源于**河,是**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经河由两岸中缅两国的10多条支流汇集而成,全长44.1公里,中方集水面积84平方公里,年平均产水量0.846亿立方米,枯水季节水流量0.5M3/秒。

经检测符合饮水用水要求。

2.1.4社会经济状况

**经济开发区国土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国境线长28.646公里,有傣族、景颇族、德昂族、汉族等15种民族,常住人口13000余人,少数民族占45%,归侨、侨眷占15%。

**口岸坐落在中缅边境线上,**口岸对应国家为缅甸联邦。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

西北与印度、孟加拉国相接,东南与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

海岸线长2655公里。

**口岸至缅甸进出口货物集散地105码21公里;芒棒通道至九谷9公里,至105码30公里,混板曼满通道至九谷8.9公里,至105码13公里。

**历史上是驰名中外的军事重镇,1938年滇缅公路建成通车,成为抗战期间我国与国际联系的唯一陆路交通要道,大批国际援华物资从**口岸入关运送到国内抗战前线,中国远征军20余万人两度从**出境转战于缅甸、印度等抗日战场。

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期战争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它又是全国有名的“一城两国”、“一桥两国”。

**地处前景广阔的“中华经济圈”、“东盟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进入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口岸。

拥有1500亿美元商品交换能力的大市场,而**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当之无愧的通向东南亚的“桥头堡”

2.1.5资源情况

项目区比邻缅甸联邦,缅甸是世界上森林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

有森林(包括43%的郁闭林和30%的疏林)总面积为3442万hm2,约占国土总面积的51%,森林覆盖率约为52.3%。

已发现有1347种高大的乔木树种、741种小乔木、1696种灌木、96种竹类植物,在2088种乔木树种中,已有85种应用于多种用途的木材生产。

有用材林面积 2211.3 万hm2,林地蓄积量22.48亿m3,森林蓄积年增长量为2.2亿m3。

2009年,林产品出口贸易额达42亿美元,占国家出口总额的32.09%,其中主要产品是柚木和硬木。

由于缅甸林业在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确保生态平衡、环境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缅甸联邦政府于1995年9月成立了私有化委员会和评价委员会,着重保护土壤、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基因资源、景观和文化遗产等,以实现国家自然资源的最有效利用,鼓励人们参与林业,利用乡村林业和农林混合作业增加非农业收入,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992年缅甸颁布了新的《森林法》。

加强森林储备,建立森林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扩展现有林地、增加木材生产量、加强植树造林及人工林、防洪林的保护、开发木材燃料资源的替代品、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

 

2.1.6资源优势

 瑞丽和**两个国家级口岸相邻的缅甸素有“森林王国”的美称,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木材储量多,交易量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缅贸易发展迅速,瑞丽口岸贸易进口量年均增长两位数以上。

进口商品中,木材进口比重一直较高,依托邻国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前景十分看好。

经过多年的发展,瑞丽木材加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截止2009年,全市从事木材加工、经营企业和个体加工户(不含**)共有245户。

其中,木材加工类95户,家具加工类50户,工艺品加工类66户,年产值3.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

林产品加工从单一型开始向多品种、多规格型转变,原材料利用从粗放型开始向综合利用型转变,产品从初加工型向终端产品加工型转变。

2008年以来,瑞丽木材加工工业风云突变,红木成了“疯狂的木头”,进口量剧增,发展势头迅猛。

尤其是红木家具极具潜力的市场前景,已开始诱导和催化瑞丽经济的内生变量和产业资本的重组。

瑞丽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捕捉到红木市场发生的变化,看好红木家具这个当前木材加工升值最高的产业,确定了木材加工工业的发展方向,把红木家具加工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成为西部沿边地区第二个产业集群。

2009年,瑞丽市在工业园区划出1000亩地,引导红木家具生产企业入驻,连片规划连片发展,“园中有园”,以此为载体,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地域化要素集聚,使之集群优势能得到最大的发挥,集群企业的共生效应得到充分的显现,集群经济的优势得到集中的释放,进而促进红木家具特色优势产业快速生长。

仅2011年,就有14家企业入驻“红木家具产业园区”,全部按照高档红木家具标准厂房建设。

投资规模达5亿多元,目前,大部分企业已建成投产。

此外,在弄岛工业园区和瑞丽城郊都有新的红木家具企业加盟,一些木材加工企业和个体加工户也纷纷跟着转向,就地技改扩产上红木家具。

短短一年间,瑞丽大大小小红木家具生产、配套厂商已发展到近70户,规模以上42家,呈现出“各路人马逐红木,瑞丽口岸一片红”的火爆场景。

掌握木材资源优势就是拥有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云南“桥头堡”建设的需要

在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将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云南“桥头堡”战略,进一步推进我国陆上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充分发挥云南地缘优势,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从陆路沟通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通道,成为交通、电力、通信的门户枢纽,搭建我国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成为对外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

“桥头堡战略”是推进我国向西南开放、实现睦邻友好的战略需要,也是云南推进“兴边富民”工程、实现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需要。

国家发改委编制的《云南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专项规划》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委编制《云南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专项规划制定指导意见》把建设云南国际大通道、进出口加工基地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合作机制建设等列入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中包括经德宏从瑞丽出境的滇缅陆水联运通道、昆明—仰光高等级公路和泛亚铁路西线。

云南将成为开放的前沿,作为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成为进出口加工贸易业、进出口商品区、资源性精加工和现代物流中心。

**将成为云南桥头堡的“黄金口岸”,项目是云南“桥头堡”建设的需要。

2.2.2项目建设是国际商贸发展必然要求

**是云南桥头堡的“黄金口岸”,地处我国大西南,是联接南亚,东南亚的主要商贸桥梁,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历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口岸,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贸易历史悠久,形成了以进出口贸易,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共存的各种贸易形式。

在经济全球化趋动下,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云南“桥头堡”战略和“南向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

在国家“桥头堡”战略的支持下,将修建云南省连接缅甸的国际大通道,由昆明经**出境,经曼德勒至仰光,再转口至东南亚各国。

目前,昆明至瑞丽的高等级公路正进行改造,**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以超前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建立中国**进出口加工贸易区”的发展战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云南“桥头堡”建设,与“桥头堡”建设相关的边境贸易、木材加工、仓储物流、等将得到快速发展。

2.2.3项目建设是“黄金口岸”建设的重要内容

项目区具有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区位优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木材资源,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以及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和泛亚铁路西线都从瑞丽出境,连通昆明、大理到瑞丽的龙(陵)瑞(丽)高速公路和大(理)瑞(丽)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边境贸易和木材加工行业的的飞速发展。

木材贸易量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项目建设将为**黄金口岸”建设发挥重大促进作用。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3.1我国木材相关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在世界四大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塑料)中,木材是唯一可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材料,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自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

现在产品已从原木的初加工品如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发展到成材的再加工品如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合板等,从而使木材工业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木业加工、木制品生产基地和最主要的木制品加工出口国,同时也是国际上最大的木材采购商之一。

我国的人造板、家具、地板年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近年来,我国木材工业呈现出投资主体多样、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聚集度提高的良好趋势,已初步实现3个战略性转变:

由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由扩大生产规模的单一发展模式向扩大规模与节约使用并举的复合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利用一个市场、一种资源向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转变。

 近几年来,中国新仿古典家具特别是以名贵木材制作的仿古家具广受市场关注和追捧,特别是自2009年底开始,古典家具所用的名贵木材,如:

印度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老红酸枝等木材价格迅速上涨,并全面超越了2007年所形成的价格高点,红木家具行业发展持续而稳定,早期从业的商家与购买家具的消费者,均收益明显,在这种增值效应的示范下,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这一市场,其中既有传统家具的爱好者和出于家居陈设需要的消费者以及收藏家,也有以投资升值为主要目的的投资客。

在过去一年中,我国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社会稳定,综合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大国形象和国际地位愈加稳固。

在国内,继2008年北京奥运后,上海、广州陆续成功举办了世博会、亚运会等大型盛会,通过这些活动,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谐优雅、博大包容的特点,并极大地加深了民族自信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体现在各个方面。

例如以2010年国内艺术品拍卖来说,中国的明清家具、历代字画等等屡创新高,远远超出大家的预期,这不仅体现了国内艺术收藏投资市场的强劲实力,也说明传统文化正在强劲复苏,传统文化领域的投资与消费正成为主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红木家具文化也势头旺盛,红木家具的市场由早期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延伸到内地二线、三线城市。

而在消费需求的刺激下,红木家具行业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四个字来形容。

红木仿古家具企业犹如雨后春笋,在国内范围内相继创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红木家具企业已超过万余家。

纵观2010年,尽管遭遇了虚假的“红木家具暴跌”新闻恶意打压,名贵木材资源持续紧缺、局部地域红木家具企业掺白皮等不少问题,整体来看整个行业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体现了蓬勃的生机。

在新的一年中,既有利用这种势头,延续发展与繁荣的机遇,也有行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从2011年第一季度来看,国内经济发展趋势良好,特别是政府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加强了对市场经济调控的力度。

通过出台政策规范房地产行业、调整银行储蓄利息,并采取系列措施防止经济过热以及遏制通货膨胀等。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市场上的投资开始分散,红木家具以及具有资源稀缺且短期难以再生,艺术欣赏性和实用性并重,传统文化内涵浓郁,多年来保值增值的效应稳定而明显,成为了投资者所青睐的新目标,这些资金或者大批购买名贵木材,或者直接投资建厂,斥资千万甚至过亿的新生企业层出不穷,使得红木家具行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这种飞速的发展可以说是既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行业竞争的加剧可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而弊端则是,对于一个依赖全天然材料,技能培训模式依然遵循千百年来师徒相传的传统行业来说,已经超出了其承受范围。

除了红木资源消耗的加快,拉动原料价格成倍上涨外,由于熟练工人稀缺,企业间不惜高薪挖人、留人,熟练木工月薪过万等一系列现象。

特别是近几个月,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小叶紫檀、老红酸枝等名贵材料价格涨幅较大,又加上工人薪资飞涨,甚至短时间内出现了木材成本高于成品家具的现象,企业的获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资金有限的小型企业将会面临考验。

综合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市场将出现两极分化的走势。

激烈残酷的竞争所带来的资源紧缺将促使定位高端的企业加大设计和工艺制作上的投入,以质量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定位高端精品收藏类型家具,保持利润空间和行业优势。

而定位中低端市场的企业将可能转型开发其它相对价格低廉的木材,在产品造型上将更为贴近实用,丰富市面上的红木家具种类。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消费者的审美眼光日益提高,消费行为也越来越冷静和理性,那些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的企业生存空间将会逐步减小,最终会被市场淘汰,市场存在洗盘巩固的需求,经过去粗存精的淘汰后,危机感将会使精品意识深入每家企业中,有利于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可以说,2011年是促使红木家具行业企业加快生产模式转型与加大创新力度的一年。

现将近年来几种名贵木材的行情走势对比现在的价格行情分析如下:

■小叶紫檀

小叶紫檀,主要产自印度。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应有2000-5000吨的供应量。

2008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小叶紫檀的价格相比2007年有较大回落。

当时一些空心的差料价格是17-18万元/吨,稍好的料每吨20-30多万元,无空心上等老料每吨价格在50-60万元以上。

步入2009年后,随着中国拉动内需的政策出台,经济逐渐回暖,小叶紫檀的价格也在这两年逐步回升。

目前一些空心较差的料已攀升至每吨35-55万元/吨,好一点的小叶紫檀每吨55-80万元/吨,无空心上等老料长料100-150万元/吨。

■海南黄花梨

海南黄花梨依据树龄不同,可分为老料和新料两种,老料材质油润、色泽沉稳瑰丽,而新料则密度有所不足,色泽也偏嫩,老料和新料之间价格还是有较多差异,现在以海南黄花梨老料来做分析。

2007年,10-30厘米直径的海南黄花梨,每市斤500元-2000元左右;2008年,直径7-10厘米的海南黄花梨小料价格攀升到700-1000元/市斤,直径10-13厘米的小中料1500-2000元/市斤,直径13-30厘米的中料2500-4500元/市斤;2009年,直径10-20厘米的海南黄花梨小料2000-3500元/市斤,直径20-30厘米的3500-5000元/市斤;2010年,直径10-20厘米海南黄花梨料2500-3800/市斤,20-30厘米直径的3800-6000/市斤。

海南黄花梨材料供货渠道非常狭窄,现已濒临枯竭,可谓一木难求,市场价格更是节节攀升。

2010年底至2011年初,直径10-20厘米的海南黄花梨每市斤5000-7000元,直径20-30厘米每市斤7000-10000元,特别好的长大料每市斤高达10000多元。

■越南黄花梨

在21世纪初,有一两年曾出现2000-3000吨左右的越南黄花梨材料进入大陆市场,随后由于资源匮乏的关系,逐年递减。

2008年,进入国内的越黄大料不超过200吨。

这两年来,越南黄花梨材料同样日益短缺。

由于越南黄花梨材料供应紧张,市场行情也是连年攀升:

2008-2009年期间,越南黄花梨10厘米直径圆料价格为40-60万元/吨,15-20厘米直径的中圆材料和较次板块60-100万元/吨,较平整板块120-150万元/吨;

2010-2011年年初,10厘米直径小圆料100-150万元/吨,20厘米直径圆料和较次板块180-280万元/吨,30-40厘米宽较平整长板块350-500万元/吨,特别粗大长料价格每吨超500万元以上。

■红酸枝

目前市场上的“红酸枝”产地繁杂,在中国传统家具所用材料中,红酸枝的产地大致有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这几处,泰国红酸枝在市场上已经多年不见踪影,老挝红酸枝因色泽沉稳、材质油润细密而最受人喜爱,目前这几处产地的红酸枝材料供应情况也不容乐观,红酸枝原材料供应也开始出现短缺的情况。

目前国内有10000多家仿古家具企业,若其中有1/3的企业使用老红酸枝来制作仿古家具,按照每家企业每年耗用50-100吨的用量来计算,每年所需进口的老红酸枝材料要达到15-30万吨,而目前材料来源数量远远满足不了3000多家企业对老红酸枝的需求。

这种供应与需求的失衡,造成材料供应紧张,市场行情持续上扬。

目前,大红酸枝小料、次料3-5万元/吨,12厘米左右直径的小中料5-8万元/吨,20厘米左右直径的料9-13万元/吨,25厘米直径以上的上等料15-20万元/吨,与2007、2008两年相比,价格均已上涨一倍左右。

此外,草花梨近年来的市场价格保持在每立方8000-15000元左右,白酸枝材料每立方8000-20000元左右,市场行情均浮动不大。

檀、老红酸枝近几年来的供应量以及行情上升幅度,充分说明“物以稀为贵”的市场真理,自然界名贵材料的稀缺是木材和高品位艺术家具市场价格坚挺不落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