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22700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8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资料.docx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资料.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资料.docx

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资料

《教育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

 

1、广义的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

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

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

教育。

6、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8、教育结构:

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

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

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

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

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

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

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

过程。

13 内发论:

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

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

的。

14、外铄论:

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

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

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

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

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6、发展关键期: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17、遗传:

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

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成熟:

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

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其主要标志是:

生理

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19、环境:

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按环境的

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

和小环境。

20、人的价值:

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

严得到保证。

21、个性:

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个性又

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22、心理断乳期:

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23、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

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4、培养目标: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

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5、教学目标: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

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6、素质教育: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

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7、德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

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8、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

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9、体育:

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

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30、美育: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

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31、劳动技术教育: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

惯的教育。

32、学校教育:

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

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

33、教育能力:

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

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35、师生关系:

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

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36、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

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2、学校课程:

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

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

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43、课程目标:

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

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8、教学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

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49、课程评价:

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

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50、教学:

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52、教学过程: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

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

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54、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

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

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5、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56、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

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7、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

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58、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

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

以致用。

60、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

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61、谈话法:

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

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可分复

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62、讨论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

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63、演示法:

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

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

的直观性。

64、练习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

技巧的方法。

65、实验法:

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

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68、测验的效度:

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69、测验的信度:

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

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70、测验的难度:

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71、测验的区分度:

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

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72、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

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73、班级授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

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

集体上课。

75、教学策略:

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

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

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

76、学校德育:

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

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77、德育目标:

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

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78、德育内容:

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

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

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79、德育过程: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

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

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81、德育方法:

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

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82、陶冶法:

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有人

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83、说服法:

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86、班级常规管理:

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87、班级平行管理:

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

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

式。

88、班级民主管理:

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

下,参与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89、班级目标管理:

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

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

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1.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3、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

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

法。

4、 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

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5、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6、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

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7、 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

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

的觉知。

8、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

向与集中。

9、 不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0、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是人类

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11、随意后注意:

事先有预定目的、但是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2、生物节律:

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它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

“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13、日节律:

存在于动物和人身上, 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 以及一些

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14、感觉:

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

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

的整体的反映,使人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16、感受性: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17、感觉阈限: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剌激存在或剌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

的临界值。

18、 社会知觉:

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

(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19、超感知觉:

通过不同于人类感观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

息的可能性。

20、最小可觉差:

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简称 jnd.

21、视觉适应:

是在剌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

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

22、近因效应:

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

响更大的现象

23、首因效应:

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

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24、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

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25、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

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26、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7、学习:

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

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28、接受学习:

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

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29、*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是可以言传的)

30、*程序性记忆:

又称技能记忆,记忆程序性知识,(一般是很难言传的)。

31、*组块:

是指人们对刺激的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

32、*编码:

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它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

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

33、*组织策略:

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

地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34、*语意网络:

信息被组织在体系不太清晰的框架中,包含了表征各种概念的

节点和彼此相联系的连线,连线的长短代表着联系的密切程度。

35、*图示:

是一种心理网络结构,它表示的不是许许多多的具体事物,而是各种

知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6、思维:

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37、概念:

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

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词的形式来表现。

38、问题解决:

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应具备以下三个特

征:

①目标指向性 ②操作系列性 ③认知性操作

39、想像: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40、创造性思维:

是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

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41、演绎推理:

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

42、归纳推理:

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43、算法式:

依照正规的、机械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44、启发式:

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的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

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

45、爬山法:

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

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46、*算子:

解决问题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性操作来从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

这些认知性操作称为算子。

47、*功能固着性:

即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趋向于只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

识它。

48、*定势(心向、心理定向):

在连续进行工作时,如果一个人屡次成功地以

相同地方法解决了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

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的、更好地方法。

49、智力:

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

能力等等。

50、能力:

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有多种表现

形式,而智力则只是表现在人的认知学习方面(比较)

51、流体智力:

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52、晶体智力:

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53、个别智力测验:

指那种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能对一个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

验。

54、信度:

即可靠性,指多次测验的一致性程度。

55、效度:

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56、常模:

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57、智商:

智力商数,表示儿童的智力水平。

58、*比率智商:

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例。

比率智商(IQ)=心理年龄

(MA)/实足年龄(CA)×100

59、*离差智商:

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离差智商(IQ)

=100+15Z,其中 Z=(X-MX)/s

60、性向测验:

指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

61、成就测验(成绩测验):

主要考察受测者在学习和训练后所具有的知识和

技能水平,由于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工作中,因此,有时也被称为教育测验

62、动机:

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

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63、情绪情感: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64、需要:

有机体内部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

泉。

65、诱因:

指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

物。

66、内部动机:

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67、外部动机:

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

68、成长动机:

被高级需要所驱使的动机,是指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

69、社会性动机:

是以社会文化为需要的动机。

70、 心境:

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71、 应激: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72、*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指个体愿意归属于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

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交往动机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

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73、*成就动机:

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它含有两种成分:

追求成功

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74、*工作动机:

是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

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四个理论--X 理论、Y 理论、V

理论和 Z 理论 )

75、人格:

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

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76、气质:

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

理特征。

77、性格: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

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78、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

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79、 群体:

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

80、从众: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

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82、服从:

是指按照他人命令去行动的行为

83、社会助长:

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

的现象。

84、社会堕化:

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

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85、去个性化:

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

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

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

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

86、人际沟通:

是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

87、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

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知、情、

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88、压力:

也叫应激,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

统中因对剌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的。

89、 挫折:

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

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90、焦虑障碍:

就是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它所表

现出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极度焦虑的体验。

91、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现实冲突带来的挫折、

焦虑、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此保护自己。

常见的由压抑、抑制、

否认、转移、退行、投射、补偿、合理化、反向、文饰等。

92、压力源:

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并因此带来压力感受的事件或环境

93、社会性压力源:

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

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94、文化性压力源:

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

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

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

95、发展心理学:

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

96、心理发展: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其一是动物种系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其二

是指民族心理的发展,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其三是指个体的心理发

展,即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97、年龄特征:

个体生理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有重要的特殊的矛盾和质的特点。

98、关键期(关键年龄):

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

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

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

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99、横断研究法:

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

进行比较

100、纵向研究法:

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

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

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101、自我意识:

指个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

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

的意识;最自己机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

意识。

102、道德认知 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的原则和规范的

认知。

 

解答题 多选题

1、 实验法中,必须考虑的三类变量是?

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 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三)发展

心理学(四) 心理测量学(五)生理心理学

3、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二) 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三)工业

与组织心理学(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4、心理学的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 行为主义心理学 4

格式塔心理学 5 精神分析学派 6 人本主义心理学 7 认知心理学

5、 观察法优缺点:

(一)优点:

保持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二)缺点:

只能等

待结果出现,不能对研究过程进行控制;易受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6、调查法:

问卷法、谈话法。

7、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

一、认识内外世界二、调整和控制行为三、直

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8、意识的状态 :

(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三)自日梦状态

(四)睡眠状态

9、 意识活动的内容具体包括:

(1)对外部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