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小常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4130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生产小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玉米生产小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玉米生产小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玉米生产小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玉米生产小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生产小常识.docx

《玉米生产小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生产小常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米生产小常识.docx

玉米生产小常识

玉米生产小常识

一、玉米种子处理方式及好处

1、选种。

拣出破粒、杂质、虫食粒、发霉粒、草籽、土粒等,注意去除小粒。

小粒种子长出的苗弱,在群体内,弱小苗难以发育成壮苗、壮株,后期弱小植株穗小、粒少,有的甚至形成空秆,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0%左右。

2、晒种。

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连续晒种2-3天。

可降低种子含水量,促进后熟,提高种皮透性,提高发芽率13-28%;同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杀灭附于种表病菌,降低病害发生。

3、发芽试验。

播种前15天进行,7天计算发芽率,以此确定下种量。

4、种衣剂拌种。

作用为:

(1)促进根生长,提高其活力;

(2)种衣剂含有3~4%的微肥,可改善玉米苗期营养;(3)防治地下害虫和病害感染。

二、适合我市种植的主要玉米品种及特性

哈丰2号:

株高200厘米,籽粒偏硬,品质好,拱土能力强,抗丝黑穗病及玉米大小斑病。

公顷保苗6万株左右。

生育期110~115天,需有效积温2300℃,对温度适应能力强,适宜在第二、三积温带种植。

吉单519:

株高240厘米,穗位95厘米。

籽粒硬粒型,百粒重42克。

种植密度5.3万株。

生育期121天,需有效积温2400℃,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吉单522:

株高280厘米,穗位110厘米。

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8.0克,容重760克/升。

粒深,丰产潜力大,稳产性好,出籽率高,品质好。

公顷保苗5.0~5.5万株。

出苗至成熟119~122天,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兴垦3:

株高245~250厘米,株型半紧凑,抗倒伏。

籽粒橙红色,百粒重42~44克。

该品种喜肥水,高水肥条件亩保苗3500~3800株。

熟期121~123天,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鑫鑫1号:

黑龙江省鑫鑫种子有限公司品种,株高245厘米,籽粒马齿偏硬。

属密植、耐旱品种,公顷保苗株数6万~8万株。

生育期120天左右,需有效积温2400℃左右,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鑫鑫2号:

黑龙江省鑫鑫种子有限公司品种。

株高260厘米,籽粒马齿偏硬。

属密植、耐旱品种,公顷保苗株数6万~8万株。

生育期122天左右,需有效积温2500℃左右,适宜在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

绥玉10:

株高240厘米,穗位高80厘米。

籽粒中齿型,百粒重35克左右。

公顷保苗4.7万~5.5万株。

生育日数114~122天,需积温2350℃左右,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绥玉19:

株高240公分,穗位高80公分。

子粒橙黄色、中齿型,百粒重35克左右。

耐旱性强,公顷保苗5.0万株。

生育日数108天,需积温2300℃左右,适宜在第三积温带种植。

哲单37:

株高250厘米,株型半紧凑,茎秆坚硬,抗倒伏。

籽粒马齿型,百粒重32克。

肥、水较好地块公顷保苗6~7万株,肥水较差地块公顷保苗5~6万株。

生育期110~115天,需活动积温2300℃,适宜在第三积温带种植。

先正达408:

株高280厘米左右,穗位90厘米左右,穗上叶片5~6片,全株20片叶。

公顷保苗6万株。

生育期为115~118天,需要活动积温2380℃,适宜在第二、三积温带种植。

绥玉7:

株高240厘米,穗位高90厘米,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约33克。

公顷保苗5.0~5.5万株。

在适应区种植出苗至成熟108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240-2300℃,适宜在第三积温带种植。

德美亚3:

该品种株型紧凑,茎杆坚韧,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株高约260厘米,穗位高约100厘米,平均穗长约19.8厘米,穗粗约5厘米,轴细粒深,14~16行,出籽率88%。

籽粒为马齿型,穗轴白色,百粒重约32克。

种植密度为7.5万株/公顷。

需活动积温2350~2400℃,适宜在第二、三积温带种植。

金庆708:

株高265厘米,穗位高85厘米,成株可见叶片数18片。

果穗柱型,穗轴红色,穗长23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14~16行。

籽粒深齿形,黄红色,米质光亮,全角质,百粒重50克,出籽率可达92%。

抗虫、抗病性强,秆强抗倒伏,根系深抗旱不早衰,轴细粒深脱水快,没丫子,适合机收,剥净率高达98%以上。

公顷保苗5~5.5万株。

出苗至成熟122天,需≥10℃积温2450℃,适宜在第二、三积温带种植。

绥玉11:

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20厘米。

果穗长锥型,穗长25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黄色中齿型,百粒重38克左右。

株型收敛,持绿性好,抗大斑病、丝黑穗病,并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和高产、稳产特性。

保苗6.5-7万株/公顷。

生育日数120天,需活动积温2350℃左右,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龙单59:

株高260厘米、穗位高85厘米。

果穗圆柱型,穗轴红色,成株叶片数18,穗长22厘米、穗粗4.8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半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8克。

公顷保苗6万株左右。

生育日数10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及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龙单38:

幼苗生长健壮,发苗较快。

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株形收敛,秆强抗倒伏,叶色浓绿,活秆成熟。

果穗圆柱型,穗轴粉红色,穗长25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14~16行,子粒为中齿型,橙黄色,商品品质好。

高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耐黑粉病及青枯病,籽粒后期脱水快。

亩保苗3300-3800株。

生育日数110天左右,需要活动积温2350℃,适宜在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

龙育4:

株高290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

果穗圆柱型,穗轴红色,穗长22.0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马齿型、黄色。

公顷保苗5.5万~6万株。

生育日数12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伊单60:

株高285厘米,穗位94厘米,株型平展,叶片平展,成株叶片20片。

果穗锥型,穗长20.9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9.5克。

高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抗大斑病。

公顷保苗5万~5.5万株。

生育日数11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50℃左右,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宏育416:

株高332厘米,穗位121厘米,株型半紧凑。

果穗锥型,穗长20.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紫色。

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6.7克。

公顷保苗5.5万株。

出苗至成熟120天,需≥10℃积温2400℃左右,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龙单35:

株高270厘米、穗位高105厘米。

果穗圆柱型,穗轴红色,穗长24厘米,穗粗5.6厘米,穗行数16~18行,籽粒中齿型、橙红色。

公顷保苗4.65万~4.95万株。

生育日数为12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500℃左右,适宜在第二积温上限带种植。

龙单62:

株高29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

果穗圆柱型,穗轴粉色,穗长23厘米,穗粗4.7~5.0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中齿型、黄色。

公顷保苗7.5万株。

生育日数为118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宏育417:

株高318厘米,穗位高118厘米,果穗柱状,穗长2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中齿型,黄色,百粒重34克。

公顷保苗5.5万株。

生育日数120天左右,需≥10℃积温2410℃,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垦单10:

株高268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果穗柱型,穗轴红色,穗长21.5厘米、穗粗5.1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马齿型、黄色。

公顷保苗4.9万~5.5万株。

生育日数119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00℃左右,适宜在第二积温带种植。

三、玉米促进早熟方法

1、玉米去雄。

方法1:

在雄穗刚露尖时进行,隔行或隔株去雄,采用隔行方法更方便些。

方法2:

在所有雄穗散粉完毕,一次性全部去掉雄穗。

注意事项:

(1)去雄不可带叶;

(2)要及时,否则效果不好;(3)地边地头雄穗要保留,保证授粉效果。

2、喷施叶面肥。

每亩用尿素75克+磷酸二氢钾100克对水30公斤叶面喷雾。

3、喷施化控剂。

玉米化控剂常见的单剂有乙烯利、玉米健壮素、缩节胺、矮壮素等。

根据化控剂的作用时期的不同适期施用,在拔节前施用的化控剂控制玉米下部茎节高度,在拔节后施用的化控剂则控制玉米上部茎节高度。

同时,喷施化控剂还有控制倒伏和增产作用。

4、站杆扒皮晾晒。

在玉米腊熟后期进行。

5、适时早播、适时防治病虫草害、避免药害和机械伤苗、早定苗、适时铲趟、放秋垄、拿大草等都是常规促早熟措施。

四、玉米倒伏防治措施,

1、选择抗倒伏品种。

一般来说,植株高大、繁茂的品种易倒伏。

2、调节播种密度。

由于密度过高,田间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植株生长瘦弱,节间拉长,抗风较差,易倒伏。

要按照品种的适合播种密度,合理密植,不能盲目加大种植密度。

3、合理肥水管理。

在拔节期间水肥供应过于充足,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氮、磷、钾配合不当,造成茎叶徒长,基部节间过分伸长,易引起倒伏。

在施肥上要氮、磷、钾配合施用,适当控制氮肥用量,避免“一炮轰”施肥方法。

4、合理耕翻土地。

由于培土不及时,或培土质量达不到要求,或耕层过浅造成玉米根系发育较差,扎根浅而引起倒伏;还因耕翻过深,土壤被雨水浸泡松软引起倒伏。

合理耕翻,使耕层土壤疏密适当可控制倒伏发生。

5、防治病虫害。

及时防治玉米螟、茎腐病等可引起玉米折茎的病虫害可降低玉米倒伏发生程度。

6、喷施化控剂。

利用高杆喷雾机喷施化控剂,缩小玉米节间长度,增加茎粗,促进根系健壮发育,防治倒伏。

五、玉米的需肥规律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吸肥力强,需要养分多。

每生产100千克玉米子粒,需要吸收氮(N)2.5~4.0千克、磷(P2O5)1.1~1.4千克、钾(K2O)3.2~5.5千克。

玉米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因品种特性、土壤条件、产量水平以及栽培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确定具体施肥量时,要进行综合分析考虑。

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养分的吸收数量和比例变化很大。

玉米苗期植株小,生长慢,对养分吸收的数量少、速度慢。

拔节、孕穗到抽穗开花期,是玉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阶段,生长速度快,吸收养分的数量也多,是吸肥的关键时期。

开花授粉以后,吸收数量虽多,但吸收速度逐渐减慢。

拔节至孕穗期和乳熟期是玉米吸肥的两个高峰期。

玉米苗期吸氮占总吸收量的2.1%,中期(拔节至抽穗开花)占51.2%,后期占46.7%;玉米吸收磷素,从占干物质的百分比来看,各生育期比较平稳而累计吸收量则逐渐上升,苗期吸磷量占吸收总量的1.1%,中期占63.9%,后期占35.0%;玉米吸收钾素,在拔节后吸收量迅速增加,在开花期达到峰值。

这一期玉米对钾的吸收速率大,容易导致供钾不足,出现缺钾症状。

六、玉米怎样施用基肥和种肥

施用基肥时,应使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一般每公顷可施农家肥37-60吨。

如果用氮肥作为基肥,每公顷可施用碳酸氢铵200~300千克或尿素50~75千克。

一定要深施,以防氮素挥发损失。

春播前,用少量农家肥再配合适当的氮、磷、钾化肥进行条施或穴施,作为玉米种肥。

尿素做种肥施入时,必须将肥料施于种子侧下方,种肥距离7~10厘米,以防烧种。

七、玉米“白苗病”都是缺锌造成的吗?

玉米缺锌是在出苗1-2周内发生的,称为“白化病”。

玉米霜霉病也称玉米白苗病,在玉米幼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发生,病菌主要是侵染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苞叶。

苗期发病,全株淡绿色至黄白色,后逐渐枯死;成株期发病,多由中部叶片基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为淡绿色条纹,后即互相连合,叶片的下半部或全部变为淡绿色至黄白色,以致枯死。

在潮湿的环境下,霜霉病叶的正背两面均长白色霉状物,这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重病植株不结实,轻病植株能抽穗结实,但子粒不饱满,产量低。

掌握这些特点,就能正确区分玉米缺锌症和霜霉病了。

八、种植玉米出现“紫苗”是怎么回事?

玉米“紫苗”一般是由于缺乏磷素造成的。

春季,玉米播种后经常遇到低温,特别是低洼地块,春季低温使土壤冷凉,降低了速效磷的释放速度,同时玉米根系发育不良,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