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单元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4101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单元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单元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单元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单元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单元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单元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

《学年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单元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单元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单元第四单元检测卷.docx

学年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单元第四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贿赂(luò)         窒息(zhì)

嘈杂(cáo)举世瞩目(zhǔ)

B.契约(qì)弄堂(nònɡ)

揩油(kāi)酝酿(yùn)

C.惊惧(jù)撰写(zhuàn)

胆怯(què)虐待(nüè)

D.执拗(niù)屏气(bǐnɡ)

婆娑(suō)九霄云外(xiāo)

解析:

A项“贿赂”的“赂”读lù;B项“弄堂”的“弄”读lònɡ;C项“胆怯”的“怯”读qiè。

答案: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焦灼 蛮横 绿树成阴 不假思索

B.嘻闹 噩梦 撰写文章 步履维艰

C.欧打 横亘 睡眼惺忪 步入正轨

D.荤腥 谗媚 心智健全 表情木然

解析:

B项“嘻闹”应为“嬉闹”;C项“欧打”应为“殴打”;D项“谗媚”应为“谄媚”。

答案:

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面色    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②拿出血汗换的钱来孝敬工头,在她们当然是一种难堪的负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礼的    也没有的!

③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今天,已经可以    的一个秘密是,这枚火箭的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

④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    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A.严肃 权力 泄露 毕竟

B.凝重 权利 泄露 毕竟

C.严肃 权力 透露 因为

D.凝重 权利 透露 因为

解析:

①句强调升旗时的神态表情端庄,应用“凝重”;②“权利”重在可享受性,“权力”重在可支配性;③句是向外人“可以”显露的秘密,用“透露”;④句是倒置的因果关系复句。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杨利伟驾驶着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顺利返航,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B.他虽然骗术低劣,却屡次得手,使不少人上当,这实在是发人深思。

C.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以后,航天员杨利伟随中国代表团对香港、澳门进行了短时间的访问,令港澳各界人士交口称誉。

D.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解析:

不费吹灰之力:

比喻不花一点力气,办事情非常容易,这里与事实不符。

答案:

A

5.下面各项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义勇军进行曲》伴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B.除了“带工”老板、老板娘、他们的家族亲戚和穿拷绸衣服的同一职务的打杂、请愿警之外,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面住着大约二千左右衣服褴褛而替别人制造衣料的“猪猡”。

C.广电总局等5部委2月16日联合下发通知,禁止聘请不具备执业资质的人士担当医疗、健康类节目的嘉宾,严禁演员和社会名人主持医疗、健康类节目。

D.“神舟”三号、四号在无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解析:

A项主客颠倒,应改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

B项成分赘余,应该删去“大约”。

D项谓语残缺,应改为“标志着中国已具备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答案:

C

6.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芦柴棒”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B.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C.包身工由“带工”带进厂里,于是她们的集合名词又变了,在厂方,她们叫做“试验工”和“养成工”两种。

D.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解析:

A项“十五六”是约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应该把顿号去掉。

B项“她在想什么呢”后面逗号改为问号。

D项应该分清层次,把“发射探空火箭”和“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后的逗号改成分号。

答案:

C

7.排列下面各句,只写序号即可。

①航天飞机要返回地球时,便启动机动发动机。

②最后像普通喷气式客机那样,在跑道上俯冲着陆。

③使它脱离原来的地球轨道。

④在大气层中作无动力滑翔飞行。

⑤高度逐渐降低,再入大气层。

             

返回地面后,经过维修保养,补充燃料,加装助推器和燃料箱,又可再次升空飞行。

解析:

抓住关键词句“最后”“再”等等,按照逻辑顺序排序即可。

答案:

①③⑤④②

8.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载人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它要求航天员必须具备办事果断、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

航天飞行所处的特殊环境对航天员的生理冲击特别大,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再者,航天员在太空所处空间狭小,身体活动受到限制,说话也不能随便。

说什么,什么时间说,都有限制,所以这种信息交流的限制,也要求航天员能忍受孤独。

分条列举文段叙述的航天飞行时航天员将会面临的挑战。

(每点不超过6个字)

①        ②        ③       

答案:

①生理冲击大 ②身体活动受限 ③交流受限

9.依据下面这则报道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

本报12月26日电 按照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经中国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今天,中国海军三艘舰艇将从海南省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担任此次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编队由“武汉”号导弹驱逐舰、“海口”号导弹驱逐舰、“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并搭载两架舰载直升机和部分海军特战队员。

按计划,此次护航从三亚起航,经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总航程4500海里,预计用时10天左右抵达任务海区。

昨天下午,完成出航准备的海军护航舰艇编队全体官兵在三亚某军港举行出征动员大会,他们表示,一定自觉从国家政治外交大局的高度认识护航意义,圆满完成任务。

答:

 

解析:

要注意几个方面如陈述对象、时间、事件,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

中国海军护航舰艇26日赴索马里海域(或亚丁湾)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拟写出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前一段时间,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一些中小学的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令老师们大蹙眉头,不法分子在学校周围向学生兜售有淫秽或不健康内容的书画、音像制品,还有的把电子游戏厅开设在学校周围……日前,旅顺警方重拳出击,对滋扰学校的不法分子给予坚决打击,对学校周边的各种摊点彻底加以清理,对电子游戏厅一律取缔。

通过整顿,现在全区56所中小学校园秩序井然。

答:

 

解析:

一般说来标题较新闻内容更简洁,一般为短句,有时为较对称的两个短句(或对偶句),也可用人或物的名称为标题;可直接表明主题,有时也可用比喻、反问、设问等方式给人留下思考、回味的余地,促使人读完全文。

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

答案:

旅顺警方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二、阅读表达(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4分)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猡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的作践——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一样,包身契上写明的三年期限,能够做满的不到三分之二。

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样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

譬如讲芦柴棒吧,她的身体实在瘦得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检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去接触她的身体:

“让她扎一两根油线绳吧!

骷髅一样,摸着她的骨头会做噩梦!

但是带工老板是不怕做噩梦的!

有人觉得太难看了,对她的老板说:

“譬如做好事吧,放了她!

“放她?

行!

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

”他随便地说,回转头来对她一瞪:

“不还钱,可别做梦!

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

11.第一段中“猪猡”和“泥土”分别比喻的是什么?

(3分)

答:

 

 

答案:

“猪猡”比喻包身工物质生活待遇恶劣;“泥土”比喻包身工社会地位低下和毫无人身保障。

12.第一段中破折号之前六个短语构成排比的作用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3分)

答:

 

 

答案:

概述了包身工一天的全部悲惨遭遇,排比加强了语气节奏,增强了感情色彩。

13.请指出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答:

 

 

答案:

运用了反复和排比、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包身工生活的悲惨,抒发了作者对包身工的深切同情。

14.这段文字中有一处细节描写,指出来说明其作用。

(4分)

答:

 

 

答案:

细节描写:

抄身婆不愿意用手去接触“芦柴棒”的身体。

这个细节突出了包身工生活的凄惨,揭露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野蛮压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8分)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15.第二、三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何种手法?

有何作用?

(4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重点是分析理解两段内容的对比安排。

答案:

第二段写英国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降旗,第三段写中国在1997年7月1日的第一分钟升旗,这两段构成鲜明对比,宣告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6.文中哪句话交代了香港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请找出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句的理解能力。

“156年前”英国人在这里升起国旗,开始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这是回溯的历史。

答案:

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

17.下面各项对上段文字的分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以时间为序,精确到小时、分钟,充分展示了香港回归这一事件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B.文中不止一处的对比手法,都表现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

C.作者记录这一历史事件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自豪感。

D.“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这句话含有极大的愤慨,表现出痛恨之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含有极大的愤慨,表现出痛恨之意”有误。

答案:

D

(三)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8~21题。

(18分)

九天牵舟

——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目击“神七”返回

本报记者 钱晓虎 丁海明

通讯员 杨冰

千里之外、云天之上,一艘小小的飞船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