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0587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试卷总分:

9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一.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2.8+1.8=

15×4=

4﹣2.4=

0.9×8=

560÷7=

210÷7=

128÷4=

3.7×2=

57÷3=

4.5+5.4=

2.用竖式计算.

①3.84+16.2=

②54.68﹣12.8=

③4.3×1.2=

④38×0.24=

⑤6.08×2.5=

⑥3.25×80=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0.25×11.7×4

4.37×5.3+4.37×4.7

19.25﹣4.86﹣5.14

1.7×10.1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

4.6.09的6在  位上,表示  个  ,9在  位上,表示  个  .

5.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79份用小数表示是  ,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

6.8.60的计数单位是  ,表示  个0.1,0.025里面有  个0.001.

7.3米6厘米=  米

7吨33千克=  吨

36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5时=  分

8.若∠1、∠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①如果∠1=45°,那么∠2=  ;

②如果∠1=60°,那么∠2=  ;

③如果∠1=56°,那么∠2=  .

9.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3厘米、3厘米、4厘米,按照边来分,这是一个  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至少要  厘米长的绳子.

10.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有两条边的长度分别为4厘米和6厘米,它的第三条边最短为  厘米,最长为  厘米.

11.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  .

12.2.56×4.67的积是  位小数.

13.根据18×64=1152,可知0.18×6.4=  ,11.52÷1.8=  .

14.2.8×3.17的积是  位小数,如果把3.1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积就会  倍,和原数相差  .

15.12×(

+

)=3+4=7,这是根据  计算的.(填运算定律)

三.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6.下面几个小数中比3.9大同时比4小的是(  )

A.3.88B.4.05C.5.01D.3.96

17.下面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

A.3920B.39.20C.3.902D.3.092

18.在一次赛跑比赛中,前三名的成绩分别是:

甲:

12.56秒,乙:

13.28秒,丙:

12.61秒.第一名是(  )

A.甲B.乙C.丙

19.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是100°,这是一个(  )三角形.

A.锐角B.直角

C.钝角D.以上都有可能

20.一个三角形,第一个角是45°,第二个角是43°,第三个角是(  )

A.锐角B.直角C.钝角

21.一个等腰三角形,一条边长8cm,另一条边长4cm,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A.16cmB.20cmC.16cm或20cm

2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比原数大5.4,原来的这个小数是(  )

A.0.6B.5.4C.0.54D.0、45

23.一个乘数是3.15,另一个乘数是40.25,它们的积是(  )位小数.

A.三位B.四位C.五位

24.下面(  )算式的得数与900÷6得数相同.

A.900÷3÷3B.900÷3×2C.900÷3÷2

25.如果甲×0.42=乙×1.75(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  )

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

26.如图的方格纸上每小格的边长按1厘米计算,在方格中画一个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再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

27.求下面各个三角形中角的度数.

五.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

28.王大伯卖出两桶单价相同的苹果(如图),两桶苹果所卖的钱差21.6元.平均每千克苹果的价钱是多少元?

29.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疾人奥运会两项赛事将在北京举行,北京冬奥组面向全球发布志愿者招募公告.计划招募2.7万名冬季奥运会赛会志愿者,比冬季残疾人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2倍还多0.3万名.计划招募冬季残疾人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多少万名?

30.把3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底边是8厘米的等腰三角形,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多少厘米?

31.一个停车场停车1次至少要交费6元.如果停车超过3小时,每多停车1小时要多交2.5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1)一辆汽车停了5小时20分,在离开时应交多少元?

(2)张叔叔交了21元,他的车在停车场最多停了多久?

32.水果超市上午运了3.75吨水果,上午比下午多运了0.25吨,货车每次可以运1800千克水果,这辆货车全天运了几次才将水果全部运完?

33.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去时用了8小时,速度是40千米/小时,回来只用了4小时,回来的速度是多少?

二.B卷(20分)

3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7×1.5×0.2

51.41﹣19.25﹣10.75

0.7×10.8﹣6.7

72.8﹣3.64+10.76

35.一串数字如右边排列:

6,10,14,18,22,…按这个规律,第20个数字是  ,第n个数字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

36.数字谜.

37.甲乙两数的和是2.97,如果把甲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那么甲是  ,乙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30分)

1.【分析】根据小数、整数乘除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答】解:

2.8+1.8=4.6

15×4=60

4﹣2.4=1.6

0.9×8=7.2

560÷7=80

210÷7=30

128÷4=32

3.7×2=7.4

57÷3=19

4.5+5.4=9.9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分析】根据小数加减乘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

①3.84+16.2=20.04

②54.68﹣12.8=41.88

③4.3×1.2=5.16

④38×0.24=9.12

⑤6.08×2.5=15.2

⑥3.25×80=260

【点评】考查了小数加减乘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3.【分析】

(1)根据乘法交换律简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3)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

(4)先把10.1分解成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答】解:

(1)0.25×11.7×4

=(0.25×4)×11.7

=1×11.7

=11.7

(2)4.37×5.3+4.37×4.7

=4.37×(5.3+4.7)

=4.37×10

=43.7

(3)19.25﹣4.86﹣5.14

=19.25﹣(4.86+5.14)

=19.25﹣10

=9.25

(4)1.7×10.1

=1.7×(10+0.1)

=1.7×10+1.7×0.1

=17+0.17

=17.17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二.填空题(共12小题,满分24分)

4.【分析】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这个数位的数是几,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解答】解:

6.09的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9在百分位上,表示9个0.01.

故答案为:

个,6,一,百分,9,0.01.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小数的认识,借助小数位顺序表可加深对数位的认识及各数位上数字意义的掌握.

5.【分析】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用分数表示,分成的份数是分母,其中的份数是分子,用分子除以分母可把分数化成小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

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79份用小数表示是0.079,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故答案为:

0.07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

6.【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据此解答;求8.60里面含有几个0.1或0.025里面有几个0.001,用除法解答即可.

【解答】解:

8.60的计数单位是0.01,表示86个0.1;

0.025里面有25个0.001;

故答案为:

0.01,86,2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意义,注意哪个数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该数位的计数单位.

7.【分析】

(1)把6厘米除以进率100化成0.06米再加3米.

(2)把33千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0.033吨再加7吨.

(3)低级单位平方分米化高级单位平方米除以进率100.

(4)高级单位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60.

【解答】解:

(1)3米6厘米=3.06米

(2)7吨33千克=7.033吨

(3)360平方分米=3.6平方米

(4)3.5时=210分.

故答案为:

3.06,7.033,3.6,210.

【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8.【分析】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用90减去其中一个锐角的度数,就是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

(1)∠2=90°﹣45°=45°.

(2)∠2=90°﹣60°=30°.

(3)∠2=90°﹣56°=34°.

故答案为:

45°,30°,34°.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知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然后再进行解答.

9.【分析】由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可知,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要多少厘米长的绳子即求此三角形的周长,继而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和,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

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3+3+4=10(厘米);

故答案为:

等腰,10.

【点评】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10.【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6﹣4<第三边<4+6

所以2<第三边<10

即第三边在2厘米~10厘米之间但不包括2厘米和10厘米,

即第三条边的长最短是:

2+1=3(厘米),最长是:

10﹣1=9(厘米);

答:

第三条边的长最短是3厘米,最长是9厘米.

故答案为:

3,9.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1.【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

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就扩大100倍.

故答案为:

缩小10倍;扩大100倍.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反之也成立.

12.【分析】2.56与4.67的末尾数6与7的乘积是42,末尾没有0,它们的乘积的小数位数就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和;据此得解.

【解答】解:

2.56×4.67的积是2+2=4位小数.

故答案为:

4.

【点评】两个小数相乘,如果它们的末尾数相乘的末尾不是0,它们乘积的小数位数就是这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和;如果它们的末尾数相乘的末尾是0,应该先计算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3.【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两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扩大的倍数就等于两个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两个因数都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积缩小的倍数等于两个因数缩小倍数的乘积;由此解答.

【解答】解:

根据18×64=1152,可知0.18×6.4=1.152,11.52÷1.8=6.4.

故答案为:

1.152,6.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4.【分析】

(1)两个因数的末尾相乘:

7×8=56,没有0,所以只要数出两个小数的位数和就是积的小数位数;

(2)把3.17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扩大100倍为317,根据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也随之扩大100倍;

求和原来的积相差多少,先求出原来的积,再求出后来的积,用后来的积减去原来的积即可.

【解答】解:

2.8×3.17的积是3位小数,

如果把3.1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积就会扩大100倍,

和原来的积相差:

2.8×317﹣2.8×3.17=878.724.

故答案为:

3,扩大100倍,878.72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和积的变化规律,应灵活运用.

15.【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即a×(b+c)=a×b+a×c进行计算.

【解答】解:

12×(

+

=12×

+12×

=3+4

=7

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的.

故答案为:

乘法分配律.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

三.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16.【分析】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与整数基本相同,即从高位起,依次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因此,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大.据此解答.

【解答】解:

3.88<3.9

4.05>4

5.01>4

3.9<3.96<4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了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运用.

17.【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

在3920、39.20、3.902、3.092中,

只有39.20中的0是在小数的末尾,所以去掉0大小不变;

故选:

B.

【点评】明确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运动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快;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所花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

【解答】解:

由于三人跑的路程相同,那么用时少的跑的最快,用时多的跑的最慢;

因为:

13.28秒>12.61秒>12.56秒,

所以第一名是甲.

故选:

A.

【点评】在没有引入速度之前,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去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①路程一定,比较时间;②时间一定,比较路程.

19.【分析】和为100°的两个角有可能含有钝角或直角或锐角,根据三角形的分类: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依此即可作答.

【解答】解:

因为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是100°,这两个角中可能含有钝角,也可能含有锐角,还有可能含有直角;

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

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分类,应明确锐角、直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含义,并灵活运用.

20.【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度数和是180°,所以第三个角是:

180°﹣45°﹣43°,再根据角的分类判断即可.

【解答】解:

180°﹣45°﹣43°=92°

92°的角是钝角.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

21.【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判断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8cm,底边长是4cm,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长度之和,求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即可.

【解答】解:

如果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cm,

因为4+4=8(cm),8=8,

所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条边的长度,

所以不符合三角形的特征,

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不能是4cm,只能是8cm,

8+8+4=20(cm)

答: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

故选:

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周长的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

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

22.【分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就扩大10倍,设原数为x,那么扩大后的数为10x,10x﹣x=5.4解这个方程求出x.

【解答】解:

设原来这个数为x,那么扩大后的数为10x.

10x﹣x=5.4

9x=5.4

x=0.6

答:

原来这个数是0.6.

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

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1000倍….

23.【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可知,用两个数相乘的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和,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

2+2=4

答:

一个乘数是3.15,另一个乘数是40.25,它们的积是四位小数.

故选:

B.

【点评】小数乘法法则: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24.【分析】先把900÷6中6化成3×2,再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求解.

【解答】解:

900÷6

=900÷(3×2)

=900÷3÷2(与选项C相同)

=300÷2

=150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的性质:

a÷b÷c=a÷(b×c).

25.【分析】首先比较出0.42、1.75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积一定时,其中的一个因数越小,则另一个因数越大,判断出甲、乙的关系即可.

【解答】解:

因为甲×0.42=乙×1.75(甲、乙都不等于0),0.42<1.75,

所以甲>乙.

故选:

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

积一定时,其中的一个因数越小,则另一个因数越大.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6分)

26.【分析】根据长方形的作图方法,可画出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已知,依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用周长除以4,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进而画出符合要求的正方形.

【解答】解:

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

16÷4=4(厘米)

画图如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其画法.

27.【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以及直角三角形的特征,用180°减去已知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即可.

【解答】解:

(1)∠C=180°﹣85°﹣45°=50°

(2)∠B=180°﹣90°﹣53°=37°

(3)∠2=180°﹣90°﹣50=40°

∠3=180°﹣40°﹣30°=11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五.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4分)

28.【分析】根据题意,两桶苹果之间的差价除以两桶苹果之间的重量的差,就是苹果的单价.

【解答】解:

21.6÷(24﹣18)

=21.6÷6

=3.6(元);

答:

平均每千克苹果的价钱是3.6元.

【点评】根据总价÷数量=单价这一关系解决,只要找准它们所代表的数量问题不难解决.

29.【分析】先用冬季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人数减去0.3万名,求出冬季残疾人奥运会赛会志愿者人数的2倍,再除以2即可求出计划招募冬季残疾人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多少万名.

【解答】解:

(2.7﹣0.3)÷2

=2.4÷2

=1.2(万名)

答:

计划招募冬季残疾人奥运会赛会志愿者1.2万名.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

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

30.【分析】铁丝的长度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也就是三条边的长度和,在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腰的长度相等,先用周长减去底边的长度,求出两腰长度的和,再除以2即可求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多少厘米.

【解答】解:

(30﹣8)÷2

=22÷2

=11(厘米)

答: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11厘米.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知道等腰三角形两条腰的长度相等这一特点.

31.【分析】

(1)因为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所以5小时20分按照6小时计算.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超过3小时的费用,再加上6元即可解答.

(2)用交的21元减去6元求出超过3小时的费用,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超过3小时的时间,再加上3小时即可解答.

【解答】解:

(1)5小时20分≈6小时

(6﹣3)×2.5+6

=7.5+6

=13.5(元)

答:

在离开时应交13.5元.

(2)(21﹣6)÷2.5

=15÷2.5

=6(小时)

6+3=9(小时)

答:

他的车在停车场最多停了9小时.

【点评】本题考查了收费问题,关键是分清要按照两部分收费的方法.

32.【分析】首先用上午运的吨数减去0.25吨求出下午运的吨根据加法的意义,用上午运的吨数下午运的吨求出总吨数;再把总吨数化成千克数,然后用总吨数除以货车每次可以运的重量即可解答.

【解答】解:

3.75﹣0.25+3.75=7.25(吨)

7.25吨=7250千克

7250÷1800≈5(次)

答:

这辆货车全天运了5次才将水果全部运完.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除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用进一法求结果.

33.【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先用去时用速度乘去时的时间,求出全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用路程除以返回时的时间,就是回来时的速度.据此解答.

【解答】解:

40×8÷4

=320÷4

=80(千米/小时)

答:

回来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

六.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12分)

34.【分析】

(1)根据乘法结合律简算;

(2)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

(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4)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解答】解:

(1)4.7×1.5×0.2

=4.7×(1.5×0.2)

=4.7×0.3

=1.41

(2)51.41﹣19.25﹣10.75

=51.41﹣(19.25+10.75)

=51.41﹣20

=31.41

(3)0.7×10.8﹣6.7

=7.56﹣6.7

=0.86

(4)72.8﹣3.64+10.76

=69.16+10.76

=79.92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5.【分析】10﹣6=4,14﹣10=4,18﹣14=4,22﹣18=4,

这列数可以看成首项是6,公差是4,所以通项是an=6+(n﹣1)×4=4n+2;据此解答.

【解答】解:

第n个数是:

6+(n﹣1)×4

=6+4n﹣4

=4n+2

那么:

第20个数字是:

4×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