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教案二上培训提纲 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4003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教案二上培训提纲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二年级教案二上培训提纲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二年级教案二上培训提纲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二年级教案二上培训提纲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二年级教案二上培训提纲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教案二上培训提纲 精品.docx

《小学二年级教案二上培训提纲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教案二上培训提纲 精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教案二上培训提纲 精品.docx

小学二年级教案二上培训提纲精品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培训提纲

与前两册教材相同,本册教材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我们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共包括九个单元,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一)计算教学内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1)表内除法没有结合表内乘法在本册出现,主要目的是分散难点

(2)仍分成2~6、7~9两段编排,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

注意让学生经历统一的长度单位的过程。

2.角的初步认识

3.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统计(以1当2的条形统计图)

继续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四)数学广角(排列组合、逻辑推理)

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

(五)实践活动——“我长高了”、“看一看,摆一摆”,

第一学段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巩固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学段的“综合应用”重点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

        

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二、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四、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五、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六、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教学内容

◎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和米;◎认识线段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编排特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

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

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编排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

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具体编排

长度单位

●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

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A.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左上图)

B.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

(右上图)

得出结论:

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

(4)教材中使用了很多测量标准,最后统一到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出1厘米的概念。

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标准。

不同的国家选用的测量标准也经常是不同的。

●“做一做”P2

三个题目都是让学生估计或测量每种物品大约有多少个长度单位,由直观逐步抽象。

第1题,方格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直观地估计出来。

第2题,学生不再使用多个测量标准与被量物体进行比较,而是使用一个测量标准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从前一次量的终点开始测量。

第3题,逐渐过渡到用1厘米的单位长度进行度量,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做准备。

估计时,比第1题难度加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

●认识厘米

(1)例1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体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使学生理解直尺是人们为了方便测量而发明的,尺上的刻度都是统一的。

并用一条线段引出1厘米的长度。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A.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

B.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后,设计了估计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和量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1厘米的表象。

●例2(用厘米量)

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方法,要给以鼓励。

●认识米

(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A.实际观察米尺

B.量身高

C.量臂展

●例3(米和厘米的关系)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线 段

●认识线段

以前:

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

“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

现在:

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

直、有两个端点。

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

●画线段

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

五、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尽量不要把直线和线段进行对比)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一、教学内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三、编排特点

1.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两位数加两位数:

乘车参观博物馆的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

奥运申办城市得票数的比较

●问题解决:

学校卫生评比

●连加、连减:

摘西瓜、运西瓜

●加减混合:

公共汽车上、下人

●加减法估算:

购买日用品需带多少钱

所以,计算内容不只是解决计算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2.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体现算法多样化。

(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

(2)连减:

既可以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也把两个减数先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两者之和。

(3)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自己归纳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具体编排

1.两位数加两位数

●主题图

(1)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图中包含着解决“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实际问题所需的信息,如车上写着每辆车准乘70人,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

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70?

”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使学生看到例1~例3中的算式都是自己列出来的,发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3)学生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某班比某班多多少人?

”等等,要鼓励学生养成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不进位加

◆例1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

(2)从主题图中抽取出其中两个班,自然地引出计算问题。

(3)体现算法多样化:

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

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

(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

(5)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

(6)最后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例2

(1)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

(2)编排与例1一致。

(3)小精灵的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

还可以怎样加?

”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

进位加

◆例3

(1)整个编排方式与前面一致。

(2)教学时重点是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

(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

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两位数减两位数

●主题图

(1)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用统计表的方式给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使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

(2)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不退位减

◆例1

(1)小精灵提出问题,两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2)多种算法:

口算(在这儿还不是统一要求),笔算,“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学生发现更多的算法。

(3)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

因为不退位,学生观察直观图就可以理解。

(4)编排与不进位加一致。

退位减(两个层次)

◆例2(一般的退位减)

(1)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

(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

(3)提出问题:

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

◆例3(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

(1)脱离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

(2)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个位要算几减几。

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

与加法一致,也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归纳。

问题解决

◆例4

在本套实验教材的编写中,我们对“问题解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