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38897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实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测量实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测量实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测量实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测量实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实习.docx

《测量实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实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实习.docx

测量实习

测量实习报告

 

作者姓名:

任伟超

专业、班级:

水工0903

学号:

2009071515

校内指导教师:

彭维吉老师

实习起止日期:

2011年10月17号

完成日期:

2011年10月30号

 

摘要

本文主要对测量方面的一些基本技能做了介绍,主要仪器用的是经纬仪、全站仪。

涉及到四等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坐标定位放样等。

测量基本技能的操作步骤和基本要求。

以及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

测量、体会

目录

摘要I

引言1

1四等水准测量2

2二级导线测量2

3河道测量3

3.1中线测量3

3.2纵断面测量3

3.3横断面测量3

3.4土方测算3

4综合渠管理所的施工测量3

4.1定位放线3

4.2基础施工测量3

4.3正倒尺高程测量3

结束语3

参考文献3

引言

1、测量实习时间:

10月17日——10月30日

2、测量地点:

黄河水院八号实训楼后方场地

3、实习目的:

a.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b.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c.掌握用全站仪测角度、测距离、侧坐标、坐标放样基本技能。

d.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e.熟悉水准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4、测量实习任务:

完成控制测量任务;测绘1:

1000比例尺地形图一幅;一座建筑物的放样。

5、每天工作安排:

10月17日:

测量实习动员会议、测量准备工作(测量道具的领取、测量场地的选定、测量任务、时间及人员的安排)

10月18日——10月19日:

四等水准测量

10月20日——10月21日:

导线方位角测量

10月24日——10月28日:

河道测量;

实习成果资料的整理和装订;撰写实习报告、实习考核、返还仪器工具、交实习成果。

6、实习要求:

1.掌握水准仪、全站仪等一些基本性能和如何操作使用;

2.掌握四等水准测量和水平角度计算和处理方法;

3.掌握水准仪,全站仪测设、放样的基本方法。

 

1四等水准测量

技术要求

仪器类型

视距长度

前后视距差

累积视距差

黑、红面读数差

黑、红面高差之差

DS3

≤80m

≤5m

≤10m

≤3mm

≤5m

测量的方法:

(1)水准仪架在两个控制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

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

(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旗袍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

(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

(4)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

1、 四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

(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1)      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

(1)、

(2)、(3)。

(2)      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      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

(4)      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8)

这四步观测,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红一红)”,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 减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允许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 红一黑一红)”的观测步骤。

 

2、 一个测站的计算与检核:

观测记录参看书本表7-11。

①视距的计算与检核

   后视距(9)=[

(1)—

(2)]X100m

   前视距(10)=[(4)—(5)]Xl00m   三等≯75m,四等≯l00m

   前、后视距差(11)=(9)—(10)   三等≯3m,四等≯5m

   前、后视距差累积(12)=本站(11)+上站(12)   三等≯6m,四等≯l0rn

②水准尺读数的检核

   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3)=(6)十K—(7)

   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4)=(3)十K—(8) 三等≯2mm,四等≯3mm

   (上式中的K为红面尺的起点数,为4.687m或4.787m)

③高差的计算与检核

   黑面测得的高差  (15)=(3)—(6)

   红面测得的高差 (16)=(8)—(7)

   校核:

黑、红面高差之差  (17)=(15)—[(16)±0.100]

                         或(17)=(14)—(13)   三等≯3mm,四等≯5mm

   高差的平均值    (18)=[(15)+(16)±0.100]/2

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787m时,取十0.100,反之,取—0.100。

 

3、每页计算校核

①高差部分

 在每页上,后视红、黑面读数总和与前视红、黑面读数总和之差,应等于红、黑面高差之和。

 对于测站数为偶数的页:

 2[(3)+(8)]—2[(6)+(7)]=∑[(15)+(16)]=2∑(18)

 对于测站数为奇数的页:

 ∑[(3)+(8)]—2[(6)+(7)]=∑[(15)十(16)]=2∑(18)±0.100

 ②视距部分

   在每页上,后视距总和与前视距总和之差应等于本页末站视距差累积值与上页末站视距差累积值之差。

校核无误后,可计算水准路线的总长度。

 ∑(9)—∑(10)=本页末站之(12)—上页末站之(12),水准路线总长度=∑(9)+∑(10)

 

4、成果整理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闭合路线或附合路线的成果整理,首先其高差闭合差应满足表7-10的要求。

然后,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可参见第二章有关部分,最后按调整后的高差计算各水准点的高程。

若为支水准路线,则满足要求后,取往返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据此计算水准点的高程。

 

5、四等水准采用塔尺进行观测的步骤如下:

后(上、下、中)---前(上、下、中)----改变仪器高----前(中)--后(中)

 

注:

第2章2.3节介绍的图根水准测量成果处理方法是一种近似的成果处理方法,他不能用于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成果处理。

《城市测量规范》规定,各等级高程控制网(指一、二、三、四等水准网)应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进行成果计算,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是符合最小二乘原理的严密平差方法,本书没有介绍它们的内容,所以,三、四等水准测量成果处理的方法已经超出了本书的范围。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专用平差计算软件如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开发的“科傻”软件或南方测绘公司的“平差易”软件进行计算。

§7-8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leveling)

 

原因:

1、丘陵地区和山区,地面高低起伏较大

2、水准点位于较高建筑物上。

方法:

测距仪三角高程测量(可以代替四等水准测量)、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山区图根高程控制)

 

一、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

已知:

A点高程

观测:

仪器高i、觇标高l、竖直角α、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

则可求得A、B两点间的高差 hAB= DABtanα+i–l

上述公式没有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适合于两点距离小于200m的高差计算。

二、三角高程测量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对于三角高程控制测量,—般分为两级,即四等和五等三角高程测量,它们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

其技术要求见表。

三、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球气差改正数)

在做三角高程测量时,在一定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所测高差的影响,即要进行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改正,简称球气两差改正。

1.地球曲率的改正

在用三角高程测量两点间的高差时,若两点间的距离较长(超过300m),则图7-15中的大地水准面不能再用水平面来代替,而应按曲面看待,因此还应考虑地球曲率影响的改正,简称为球差改正,其改正数用f1表示。

2、大气折光的改正

在观测竖直角时,由于大气的密度不均匀,视线将受大气折光的影响而总是成为一条向上拱起的曲线,这样使所测得的竖直角(水平方向与视线的切线方向)总是偏大,因此,要进行大气折光的改正,简称气差改正,其改正数用f2表示

2二级导线测量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图形,称为导线。

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再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在地物分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较多的隐蔽区和带状地区,多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导线边长的导线,称为经纬仪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光电测距导线。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

如图6-3所示。

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2.附合导线

如图6-4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点,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点C和已知方向CD上,这样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

这种布设形式,具有检核观测成果的作用。

3.支导线

支导线是由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

如图6-5,B为已知控制点,αBA为已知方向,1、2为支导线点。

二、导线测量的等级与技术要求

表6-3经纬仪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测图

比例尺

附合导线长度

/m

平均边长

/m

往返丈量差

相对误差

测角中误差

/″

导线全长相对

闭合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

DJ2

DJ6

一级

2500

250

≤1/20000

≤±5

≤1/10000

2

4

二级

1800

180

≤1/15000

≤±8

≤1/7000

1

3

三级

1200

120

≤1/10000

≤±12

≤1/5000

1

2

图根

1;500

500

75

≤1/2000

1

1:

1000

1000

110

1:

2000

2000

180

注:

n为测站数。

表6-4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测图

比例尺

附合导线长度

/m

平均边长

/m

测距中误差

/mm

测角中误差

/″

导线全长相对

闭合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

DJ2

DJ6

一级

3600

300

≤±15

≤±5

≤1/14000

2

4

二级

2400

200

≤±15

≤±8

≤1/10000

1

3

三级

1500

120

≤±15

≤±12

≤1/6000

1

2

图根

1;500

900

80

≤1/4000

1

1:

1000

1800

150

1:

2000

3000

250

注:

n为测站数。

三、图根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6-3所示。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建立标志

(1)临时性标志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个木桩,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标志,如图6-6所示。

也可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圆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标志。

(2)永久性标志需要长期保存的导线点应埋设混凝土桩,如图6-7所示。

桩顶嵌入带“+”字的金属标志,作为永久性标志。

导线点应统一编号。

为了便于寻找,应量出导线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出草图,注明尺寸,该图称为“点之记”,如图6-8所示。

3.导线边长测量

导线边长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

用钢尺丈量时,选用检定过的30m或50m的钢尺,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往返丈量相对误差应满足表6-3的要求。

用光电测距仪测量时,要同时观测垂直角,供倾斜改正之用。

4.转折角测量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一般采用测回法观测。

在附合导线中一般测左角;在闭合导线中,一般测内角;对于支导线,应分别观测左、右角。

不同等级导线的测角技术要求详见表6-3。

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5.连接测量

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接,以取得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的起算数据,称为连接测量。

如图6-9所示,A、B为已知点,1~5为新布设的导线点,连接测量就是观测连接角βB、β1和连接边DB1。

如果附近无高级控制点,则应用罗盘仪测定导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起始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3河道测量

设计一条河道放样河道轨迹,比计算需要挖填方量,并在河道旁边建一所房子“综合渠管理所”。

渠道的开挖是否经济合理,关键在于中线的选择。

他的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效益和费用,而且还牵涉到农田、房屋拆迁的费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提高经济效益,选线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选线应尽量短而直,力求避开障碍物,以减少工程量。

(2)灌溉渠道应尽量选在地势较高的地带,以便紫流灌溉;排水渠应尽量选在地势较低的地方。

以便排除积水。

(3)中线应选在土质较好、坡度适宜的地带,以防渗漏、冲刷、淤塞、坍塌。

(4)要避免经过大挖方、大填方地段,以便达到省工、省料和减少耕地的目的。

3.1中线测量

当渠道中线的转折点在地面上标定后,即可用皮尺或测绳丈量渠线的长度,标定渠道的中心桩,这个工作称为中线测量。

丈量时一般每隔100m(或50、20m等整数)在渠道中心线上打一个标明里程的木桩,叫做“里程桩”。

丈量渠线的工作应从渠首开始,起始桩的里程为0+000(意思是0km又000m)。

若每100m打一个桩,则第二个桩的里程为0+100,…依此类推。

当渠道越过山沟、山岗等地形突然变化的地方,除按每隔一定的距离打一个里程桩之外,为了反映实际地形情况,还必须在地形变化的地方增打一些桩,叫做“加桩”。

图12-2是遇到沟的情况,在沟的一边加桩的桩号为2+265,沟对边加桩号为2+327,表示沟宽62m,沟中加桩2+310表示沟底;2+200,2+300,2+400均为每隔100m所打的里程桩。

渠线上拟修建的各种建筑物的位置,例如渡槽、隧洞和涵洞的位置,其起点和终点部位要另打加桩。

在渠道上所打的里程桩和加桩,通称为中心桩。

在丈量中线和打里程桩的同时,应由专人绘画沿线地形、地物革图。

在图上标出各里程桩的位置和记录沿线地质、地貌、地物和土、石分界线等情况。

图12-2 中心桩布置图

在中线测量时,对于直线渠道应用花杆定出直线。

对于渠道上的拐弯处,若渠道的流量不大,可以适当多打一些加桩,随弯就弯,使水能平顺地流动。

若是流量较大的渠道,则应在渠道拐弯处测设一段圆曲线,使水沿着曲线方向流动,以免冲刷渠道,这时渠线上的里程桩和加桩均应设置在曲线上,并按曲线长度计算里程。

对于环山而走的渠道,当渠线的大致走向确定以后,中线测量往往是和探测渠线的位置同时进行,以便根据中线组丈量的距离算出各探测点的高程。

3.2纵断面测量

渠道纵断面测量的任务,是测出中心线上各里程桩和加桩的地面高程,了解纵向地面高低的情况,并绘出纵断面图,其工作包括外业和内业。

一、纵断面测量外业

渠道纵断面测量是以沿线测设的三、四等水准点为依据,按五等水准测量的要求从一个水准点开始引测,测出一段渠线上各中心桩的地面高程后,附合到下一个水准点进行校核,其闭合差不得超过士10mm√n(n为测站数)。

如图14-5所示,从BM1(高程为76.605m)引测高程,依次对0+000,0+100,……进行观测,由于这些桩相距不远,按渠道测量的精度要求,在一个测站上读取后视读数后,可连续观测几个前视点(水准尺距仪器最远不得超过150m),然后转至下一站继续观测。

这样计算高程时采用“视线高法”较为方便。

其观测与记录及计算步骤如下:

(一)读取后视读数,并算出视线高程

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14-1)

如图14-5,在第1站上后视BM1,读数为1.245,则视线高程为76.605m+1.245m=77.850m(见表14一1)。

(二)观测前视点并分别记录前视读数

(三)计算侧点高程

测点高程=视线高程一前视读数(14-2)

 

(四)计算校核和观测校核

当经过数站(如表14-1中为7站)观测后,附合到另一水准点BM2(高程已知,为14.041m),以检核这段渠线测量成果是否符合要求。

为此,先要按下式检查各测点的高程计算是否有误,即

Ε后视读数一Ε转点前视读数=BM2的高程-BM1的高程(14-3

如例中(表14-1)Ε后一Ε前(转点)与终点高程(计算值)-起点高程均为-2.139m,说明计算无误。

但BM2的已知高程为74.451m,而测得的高程是74.466M,则此段渠线的纵断面测量误差为74.466-74.451=十15mm,此段共设7个测站,允许误差为土10√7=士26mm,观侧误差小于允许误差,成果符合要求。

由于各桩点的地面高程在绘制纵断面图时仅需精确至cm,其高程闭合差可不进行调整。

 

3.3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测量的任务,是测出各中心桩处垂直于渠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情况,并绘出横断面图。

其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

一、横断面测量外业

进行横断面测量时,以中心桩为起点测出横断面方向上地面坡度变化点间的距离和高差。

测量的宽度随渠道大小而定,也与挖(或填)的深度有关,较大的渠道、挖方或填方大的地段应该宽一些,一般以能在横断面图上套绘出设计横断面为准,并留有余地。

其施测的方法步骤如下

(1)定横断面方向

(2)测出坡度变化点间的距离和高差

二、横断面图的绘制

绘制横断面图仍以水平距离为横轴、高差为纵轴绘在方格纸上。

为了计算方便,纵横比例尺应一致,一般取1:

100或1:

200,小型渠道也可采用1:

50。

绘图时,首先在方格纸适当位置定出中心桩点,如图14-9的0+100点,从表14-2中可知,由该点向左侧按比例量取3.0m,再由此向下(高差为正时向上)量取0.5m,即得左侧第1点,同法绘出其他各点,用实线连各点得地面线,即为0+100桩号的横断面图。

3.4土方测算

为了编制渠道工程的经费预算,以及安排劳动力,均需计算渠道开挖和填筑的土、石方数量。

其计算方法常采用平均断面法如图14-10,先算出相邻两中心桩应挖(或填)的横断面面积,取其平均值,再乘以两断面间的距离即得两中心桩之间的土方量

1.确定断面的挖、填范围

确定挖填范围的方法是在各横断面图上套绘渠道设计横断面。

套绘时,先在透明纸上画出渠道设计横断面,其比例尺与横断面图的比例尺相同,然后根据中心桩挖深或填高数绘横断面图上。

如图14-9,欲在该图上套绘设计断面,则先从纵断面图上查得0+100桩号应挖深1.92m,再在该横断面图的中心桩处向下按比例量取.92M,得到渠底的中心位置,然后将绘有设计横断面的透明纸覆盖在横断面图上,透明纸上的渠底中点对准图上相应点,渠底线平行于方格横线,用针刺或压痕的方法将设计断面的轮廓点转到图纸上,连接各点即将设计横断面(图14-9中的虚线所示)套绘在横断面图上。

这样,根据套绘在一起的地面线和设计断面线就能表示出应挖或应填范围

2.计算断面的挖、填面积

计算挖、填面积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方格法和梯形法,其方法如下:

(1)方格法

(2)梯形法。

梯形法是将欲测图形分成若干等·高的梯形,然后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量测和计算,求得图形面积。

如图4-11所示,将中间挖方图形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图14-11面积计算一一梯形法中I,为梯形的中线长,h为梯形的高,为了方便计算,常将梯形的高采用1cm,这样只需量取各梯形的中线长并相加,按下式即可求得图形面积A,即

A=h(l1+l2+……ln)=h·El(14一5)

 

4综合渠管理所的施工测量

全站仪放样的步骤

一、建立文件,输入导线点及放样点坐标(如果临时现场输入坐标,则不需此步)

1.按(MENU)键进入[菜单]/

2.翻页到[菜单]第2页有[存储管理]项,选[存储管理]/

3.翻页到[存储管理]第3页,选[输入坐标]/

4.按(输入)键,输入文件名:

“DXA”(导线A)或“DXB”(导线B),用于存导线点的坐标/

5.按(输入)键,输入导线点的点号/

6.按(输入)键,输入导线点的坐标/

7.最后,按[ESC]键退出〔菜单〕回到测量模式

二、选定测站数据文件

1.按(MENU)键进入[菜单]

2.选子菜单[放样]项

3.按(输入)键,输入文件名“DXA”,按(确定)键

4.显示回到[放样]界面

三、设置测站点坐标(采用从内存DXA或DXB坐标文件取数据设置测站)

1.在[菜单]/[放样]显示界面,选[测站设置]

2..按(输入)键,输入测站点号,按(确定)

3.按(确定)键,显示回到[放样]界面

四、设置后视(采用从内存DXA或DXB坐标文件取数据设置后视)

1.在[菜单]/[放样]显示界面,选[后视点设置]项

2.按(输入)键,输入后视点号,按(确定)键

3.按(确定),显示[坐标方位角值]界面

4.望远镜瞄准后视点,按(是)键

五、放样

1.在[菜单]/[放样]显示界面,选[放样]项

2.按(输入)键,输入放样点号,按(确定)键

3.显示放样点号,按(确定)键

4.显示棱镜高,按(确定)键

5.显示放样数据:

水平角与水平距离,按(极差)键

6.显示放样数据:

水平角度差与距离差。

转动照准部,直至显示的水平角度差为0。

7.在望远镜的方向放棱镜,按(测距)键,显示距离差。

根据距离差移动棱镜,按(测距)键。

8.重复步骤(7),直至显示距离差为0。

9.当显示的水平角度差与距离差同时为0时,在地面标记该点。

10.按(下点)键,进入下一个放样点的测设。

 

导线A

点号

X

Y

直线

坐标方位角

A

513.520

522.210

AB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