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多长》课例分析和反思.docx
《《铅笔有多长》课例分析和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铅笔有多长》课例分析和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铅笔有多长》课例分析和反思
《铅笔有多长》课例分析及反思
蘧爱华
设计思路: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第42-43页的内容,实际上是《毫米、分米的认识》。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对长度有了一定的体验,知道了“1米=100厘米”。
这节课是学习长度的第二阶段,通过学习让学生再认识两个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并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并在实际测量中,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可是长度这块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虽然对米、厘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经过一个多学期,大部分同学对长度单位的印象已有遗忘,所以教学中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自主探索中建立1分米、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
所以,本课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运用了三勤四环节教学法,让学生勤动手、勤动脑、勤动口,在快乐中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关注了学生生命的自然成长,知识体系的自然形成!
课题:
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4、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直尺、一枚一角钱的硬币、橡皮、铅笔、购物卡、象棋子。
教学方法:
三勤四环节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定向·诱导
谁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
你们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
一厘米呢?
(学生伸开双臂表示出约1米长,用拇指的宽度表示出约1厘米长。
)
(米和厘米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请你们快快选用合适的单位来填空吧!
)
(课件出示)我们教室的门高约2(米)
你的一拃长约10(厘米)
你的凳子高约4(?
)
一张光碟厚约1(?
)
(我们还没学,你就知道了!
你们懂得可真多呀!
看来,米和厘米用在这里都不合适。
他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
今天,我们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认识新的长度单位。
请看今天的课题!
)
板书课题:
铅笔有多长
---分米、毫米的认识
(我们一起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
1、知道1分米、1毫米的实际长度。
2、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明确了学习目标,我们一起来扬帆起航吧!
)
<分析:
在引课情境创设上,让学生对所学过的长度单位进行回忆,且再一次去感知1米和1厘米的长度,为学生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用?
设悬念引出学习分米、毫米的必要性。
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了有的放矢。
>
二、自学·探究
1、我出示一支13厘米长的铅笔:
请同学们估计这支铅笔有多长?
然后请一名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测量结果。
(夸奖估计测量最准确的学生。
)
2、(出示课件)估一估,量一量:
你的铅笔有多长?
(请把结果写在本子上。
)
你的估计
测量结果
()cm
()cm
(请同学们先拿出铅笔,估计一下有多长,把结果写在本子上。
然后,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像那位同学一样,测量自己的铅笔有多长,把结果也写在本子上。
像他一样测量的正好是整厘米数的请举手。
通过调查,我知道有的同学测量的铅笔长度正好是整厘米数,能准确地表示出来,而有的同学的铅笔长度是几厘米多却不能准确地表示出来,就像我这支铅笔!
)
3、(出示课件)自学提纲
(一):
认识毫米
6cm3mm长的铅笔。
师说:
谁能说一说我的这支铅笔有多长?
生说:
6厘米3毫米。
下面我们来认识毫米。
出示课件。
1)这一厘米中有多少小格呢?
(为了便于大家观察,我截取了0——1,1厘米长,进行了放大,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每厘米中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英文字母mm来表示。
)
2)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
(生:
10个)
换句话说?
生说:
1厘米就是10毫米,10毫米就是1厘米。
用等式来表示?
生说:
1厘米=10毫米
师说:
也可以写成1cm=10mm.
3)请同学们在尺子上用手比一比一毫米有多长。
集体汇报:
你在尺子上的哪两个刻度中找到了1毫米?
4)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一毫米?
<分析:
在认识毫米时,我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形式,自己去发现1厘米之间有多少个小格,自己思考1厘米里有多少个1毫米,从而掌握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在大屏幕上又再次放大展示。
为了让学生对1毫米有更清晰的认识,请他们在尺子的不同位置上比出来。
遵循了知识自然生成的过程。
>
(我们顺利的学完了自学提纲
(一):
认识毫米,下面我们来学习自学提纲
(二):
认识分米。
好,我们一起来读自学题纲
(二)。
)
自学提纲
(二):
认识分米
1、认一认:
1分米有多长?
(用手比一比。
)
2、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3、猜一猜:
1米里面有()个1分米?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根据自学提纲
(二),完成书上填空。
)
(出示课件,集体对照.)
请同学回答:
1)1分米有多长?
(用手比出来。
)
生说:
10厘米。
师说:
1分米和10厘米是什么关系?
生说:
1分米就是10厘米,10厘米就是1分米。
生说:
用等式表示:
1分米=10厘米也可以写成1dm=10cm。
(我们一起来书空。
边读边写)
2)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3)猜一猜:
1米里面有()个1分米?
请同桌合作。
(左边的同学拉开尺子,右边的同学数一数。
)
生说:
1米里面有(10)1分米。
(请放好学具,让它看看你,我的小主人表现最好。
)
<分析:
新课标指出:
让学生自主探究应该成为课堂主要的学习形式,而操作也应该是学生理解新知的重要手段。
在认识分米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自己去发现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1分米的长度,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且探究出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
>
(同学们,我们再回头看刚才的两个问题:
)
凳子高约4(分米)
一张光碟厚约1(毫米)
<分析:
以问题引题,以问题结束,做到了前呼后应.>
三、讨论·解疑
针对今天所学,你还有哪些疑问?
生说:
有没有比毫米还小的长度单位?
(课件演示)
<分析:
这个环节的设置,培养了孩子的问题意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
四、反馈·总结
(大家没问题了,笑笑却遇到了一个难题。
淘气的机灵狗把笑笑的尺子弄断了,她想画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却找不到,你能帮帮她吗?
)
1、想一想:
1分米可以从刻度()到刻度()。
(照着课件上的尺子说。
)
2、请在本上画出一条4厘米5毫米长的线段。
3、请选择你喜欢的物体测量。
你的凳子高会员卡
你的课桌高橡皮厚
练习本上行与行的距离数学书长
(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许多物体的实际长度,利用你学会的知识,快来帮助这些物体找到他们的朋友吧!
)
4、找朋友。
香蕉长约2毫米
小男孩高约137分米
眼镜片厚2厘米
(谢谢你帮助了它们,大家学得真好!
笑笑觉得自己学得也不错,在妈妈过生日那天,笑笑写了1篇数学日记,你们想看看吗?
)
5、大家来找茬。
日记:
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要为妈妈买些礼物。
一早,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了起来,到卫生间,拿起1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吃完早饭,急忙来到超市。
超市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厘米。
一走进超市,我就看到正烤的香肠,每根大约1分米,真馋人!
逛了一会儿,我选了一条妈妈最喜欢的小方巾,边长约是3厘米,我付了款,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师:
我看到大家都笑了,为什么?
生:
笑笑把长度单位用错了。
(对,这道题就是大家来找茬。
)
集体纠错。
(笑笑虽然长度单位运用得不好,但是能主动把学到的知识写在数学日记里,做到了学以致用。
希望我们大家向她学习!
)
<分析:
练习的设计,既要注重知识性,又要有“真实性”,也就是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既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从一把断尺上找一分米,既巩固了学生所学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一篇数学日记更是让孩子们乐得合不拢嘴。
在笑中,孩子们无意识的用手比着长度,说明他们对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
在快乐中学习成长,符合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
5、对照学习目标,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和父母合作,先估计再测量5个你喜欢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铅笔有多长
------分米、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1cm=10mm
1分米=10厘米1dm=10cm
1米=10分米1m=10dm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铅笔有多长》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作准备。
同时这部分知识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个难点,极容易混淆。
所以,为了让学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在执教本节课时,我以生命课堂教育为理念,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其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感觉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引课时,首先让学生用手比出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
然后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题,激发学生学习毫米和分米的必要性。
课堂中测量自己手中的铅笔,学习毫米、分米。
练习中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看数学日记,巩固了分米、毫米的认识。
让学生感觉时时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引课中设置“?
”,留悬念,新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上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完成了教学目标,尊重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知识的自然生成。
4、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灵活地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去按排教学层次,设计教学过程。
遵照教材所提供的课题,适当地调节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使教学环节衍接更合理、自然。
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没有按教材先认识分米再认识毫米,而是先认识毫米再认识分米。
原因是想要遵照课题《铅笔有多长》,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手里的铅笔长度,学生的铅笔实际上是长短不一的,而书上编排好的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测量,直接认识分米,总觉得有些生硬、牵强。
而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手里的铅笔,当铅笔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就会想到需要用一个比厘米要小的长度单位,很自然地导入到认识毫米。
这样能与教材所提供课题结合的更巧妙和紧密。
由于二年级的孩子,自学能力较弱,所以在认识毫米时,我步步诱导,采用了启发式教学。
因为有了学习毫米的基础,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在共同学完毫米的认识后,出示了认识分米的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
(二),自学分米。
然后,同学们共同交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本篇文章在鹤壁市教育局关于开展第六届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征集、遴选、推荐活动中,荣获市级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