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措施参考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37760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31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措施参考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污水处理厂措施参考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污水处理厂措施参考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污水处理厂措施参考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污水处理厂措施参考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措施参考一.docx

《污水处理厂措施参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措施参考一.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厂措施参考一.docx

污水处理厂措施参考一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工程简介

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3、工程系统分析

4、编制依据及原则

二、施工组织及施工前技术准备

1、施工组织

2、施工前技术准备

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1、设备安装

2、管道安装

3、电气安装

4、自动控制安装

四、施工保证措施

1、工期保证措施

2、质量保证措施

3、安全保证措施

4、文明施工现场保证措施

5、现场施工配合技术措施

6、雨季施工措施

五、现代化管理技术应用

1、优化实行项目法施工

2、进一步推行ISO9002质量体系

六、主要劳动力、施工机具设备、临时用地安排表

1、主要劳动力安排表

2、施工机具、设备计划安排表

3、临时用地安排表

七、施工总进度计划

八、竣工资料的编制

 

一、工程概述

1、工程简介

**市**污水处理厂工程,污水处理能力4万吨/日,该工程由**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主要生产设施有粗格栅及进水房,细格栅、旋流沉沙池及生物反应池,加氯消毒池、污泥浓缩脱水,变配电室,中心控制室。

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3、工程系统分析

该项目为综合系统工程,工程量较大,人员密度较大,各单位工程及各工艺车间安装交叉较多,对厂区敷设管道、电缆过程增加难度;施工组织较为繁锁。

这给劳力、机具的组织及调度增加了难度;本工程自控系统为PLC控制,工程调试比较复杂。

4、编制依据及原则

(1)、**市**污水处理厂厂区工艺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由**省建筑研究设计院设计的**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图纸及设计资料。

(3)、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我单位人力、物力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等。

二、施工组织及施工前技术准备

1、施工组织

1.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该项目工程量较大,施工工期短,技术繁简程度不一,安装工艺要求较高,因此协调好设计与安装施工、监理与安装施工、装修与安装施工、土建与安装施工、供货商与安装施工,安装各工程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至关重要。

为确保该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付使用,设立安装工程项目经理部。

1.2施工人员配备

1.2.1本工程设置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各1人,其他人员配备见本章1.2.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1.2.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1.3项目经理部职能与责任

1.3.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合理地组织本工程项目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施工方法先进,组织合理,参与项目的各部门配合密切,积极贯彻和执行业主现场代表、供货商、监理公司有关工程建设中的要求,根据总工期要求及土建与其它影响安装施工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施工。

1.3.2编制月、旬、周生产计划,落实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及成本目标,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1.3.3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及文明施工等责任到人,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定期召开生产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1.3.4本工程实行建设监理制,因此,施工期间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及验收与监理部门都有着密切地联系。

工程施工中要考虑监理部门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要求,以使该项目速度快、质量好,及早发挥投资效益。

1.3.5严格依照《建筑法》组织施工,将施工管理纳入法制化管理,注重提高对按规范、规程标准组织施工的认识,并自觉执行。

1.3.6项目经理对安全、质量全面负责,坚持项目经理领导下的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正常工作,为切实抓好项目的安全与质量,经理部设安全员、质量员各一名。

2、施工前技术准备

2.1认真学习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规程、标准,并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整理记录,请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2.2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总结以往类似工程施工中的经验,编制切实可行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特殊部位、重点工艺设备施工技术数据计算及施工方法确定。

2.3做好图纸、技术文件的分类、翻译工作。

对于引进设备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厂方图纸、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工艺参数等要求进行交底。

2.4进行各单位工程及总用电负荷计算,按照厂区总图各单位工程的相对位置绘制施工临时用电平面图,编制临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

2.5进行各单位工程及总用水量计算,按照厂区总图各单位工程的相对位置绘制临时用水平面图,做好临时用水、供水及试验用水排放方式及路径的设计规划。

2.6编制各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根据总工期要求及土建与其它影响安装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穿叉施工安排,做好工序衔接,绘制总工期形象进度图表。

2.7编制各单位工程施工预算,设备材料采购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设备、机具使用计划,预制加工及外协加工计划。

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1、设备安装

1.1施工中采用的规范、标准及其它技术文件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98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

《破碎、粉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6-98

设计施工图纸及其他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1.2罗茨鼓风机安装

1.2.1安装程序

基础校核→开箱检查→基础放线→设备吊装就位→拆检清洗→校正调平→附属系统安装→电气及控制系统安装→检查加油→试运转。

1.2.2开箱检查除设备安装一般规定要求外,应核对叶轮、机壳和其它部位的主要安装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风机进出口方向(或角度)应与设计相符,叶轮旋转方向和定子导流方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风机所露部分各加工面无锈蚀;转子的叶轮和轴颈、齿轮的齿面和齿轮轴颈等主要零部件的重要部位应无碰伤及明显的变形;进气口和排气口应有盖板遮盖,并应防止尘土和杂物进入。

1.2.3配套的电动机、隔音、减振、过滤及控制设备符合设计要求。

1.2.4整体出厂的风机搬运和吊装时,绳索不得捆缚在转子和机壳上盖或轴承上盖的吊耳上,解体出厂的风机绳索的捆缚不得损伤机件表面,转子和齿轮的轴颈、测振部位均不应作为捆缚部位,转子和机壳的吊装应保持水平。

1.2.5拆检清洗

1.2.5.1各机件和附属设备应清洗洁净,当有锈蚀时应消除,并应防止安装期间产生锈蚀。

1.2.6垫铁和底座

1.2.6.1应按机组的大小选用成对斜垫铁,各块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面积均不应小于接合面的70%,局部间隙不应大于0.05mm。

1.2.6.2采用座浆法,平垫铁的安装水平偏差允差不应大于0.10/1000,同时各部分的平垫铁应保持在同一标高位置上,其标高允差为±1mm;采用无垫铁安装法埋设的临时垫铁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其标高允许偏差为±2mm。

1.2.6.3采用其他方式安装时,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1.2.7找正调平

1.2.7.1设备中心的标高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差为±2mm。

1.2.7.2设备安装的水平度偏差,其纵向安装水平偏差≤0.05/1000,并应在主轴上测量;横向安装水平偏差≤0.10/1000,并在机壳中分面上测量。

1.2.7.3机组中非基准设备纵向安装水平应以基准设备为准进行找正调平,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

1.2.8其它附属设备安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1.2.9管路与鼓风机不应强行连接,管路与机壳连接后,机壳不应受外力,连接后应复检鼓风机或压缩机的找正精度,并调整达到要求。

1.2.10按照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对所有油管润滑点密封、控制和与油接触的零部件进行循环冲洗。

1.2.11试运转前检查要求

1.2.11.1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加注润滑油(剂)。

1.2.11.2润滑、密封和控制等系统的连锁装置,机组的防喘振装置,水路系统的调节装置以及阀门、仪表均应灵敏可靠,并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1.2.11.3主机的进气管和与其连接的有关设备应清扫洁净。

1.2.11.4电动机转向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1.2.11.5盘动主机转子应无卡阻和碰刮现象。

1.2.11.6阀件和控制装置,应处于设备技术文件所规定的使风机起动时负荷上最小的位置。

1.2.11.7机组各辅助设备,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单机试运转,运转合格。

1.2.11.8各项安全措施符合要求。

1.2.12必要时试运转应在厂家现场技术代表指导下进行。

1.2.12.1起动润滑,密封和控制油系统,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并按规定对控制油系统进行调整。

1.2.12.2电动机带动的主机,应先点动检查转子与定子,无磨擦和异常声响;并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分阶段升速。

1.2.12.3小负荷试运转1h后,应停机,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检查各轴承、轴颈的润滑情况,当有磨损及其它不符合要求的问题时,应按规定及时修整。

1.2.12.4负荷试运转开始阶段,主机的排气升压应缓慢,且每5min升压不得高于0.1Mpa,并逐步达到设计工况。

1.2.12.5风机不得在喘振区域内运转;起动时,不得在临界转速附近停留。

1.2.12.6连续负荷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小于24h。

运转中每隔一定的时间应检查润滑油温度、压力、冷却水温和水量、轴承或轴的振动值和轴承的温度、进气和排气管路上各段气体的温度和压力,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1.2.12.7轴颈附近测得的轴振动双振幅值或轴承壳振动有效值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1.3电动葫芦安装

1.3.1一般要求应按《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3.2组装时,应复查和检查起吊设备的外形尺寸和主要零、部件,如发现变形、超差等缺陷,无法调整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1.3.3安装时,应检查钢丝绳的型号、规格和长度,不应有腐蚀、硬弯、扭和压扁等缺陷,长度不够不得接长,应换绳,钢丝绳工作时,不应有卡阻或其它部件相碰等现象。

1.3.4装配联轴器时,两轴的不同轴度和端面间隙应按《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3.5起吊设备必须经试运转验收合格后方得使用。

1.3.6钢轨铺设前,应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得铺设,吊装轨道前,应确定轨道的安装基准线,轨道的安装基准线一般即是吊车梁的基准线。

1.3.7轨道实际中线对安装基准线的位置偏差不应超过3mm。

1.3.8轨道的纵向水平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工字钢轨道不应超过1/1500,起重机轨道应在每根柱子处测量,工字钢应在固定点处测量,在全行程上最高点与最低点之差不应大于10mm。

1.3.9工字钢轨道的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轨道宽度的1/1000。

1.3.10轨道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3.10.1连接用对接焊时,焊条和焊缝应符合钢轨的材质和焊接质量的要求,焊接后连接平整光滑。

1.4曝气系统安装

1.4.1安装程序

1.4.1.1池内部分:

领料→材料检验→曝气管下料→开孔→安装UPVC丝头→曝气管电熔焊组对→曝气支架安装→配重块安装→曝气软管安装→曝气头安装→曝气池注水(约400mm深)→曝气管空气吹扫→曝气头试漏→更换不合格曝气头→曝气池注水至设计水位。

1.4.1.2池外部分

基础复验→定位放线→领料→材料检验→曝气主干管管沟开挖领料→主干管安装找平→气密试验→主干管安装精平→主干管开孔→安装各支管→主管打混凝土支墩→管沟回填→→曝气主干管压缩空气吹扫。

1.4.1.3上述工作完成后,池外部分各分支空气管与池内部分连接,鼓风机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开启鼓风机整体试运行,观察曝气均匀度。

1.4.2生物池内曝气系统的安装依据提供的图纸及产品说明进行。

1.4.3依据设计进行放线工作,反复校核对角线偏差及平行度偏差,不得超出工艺设计的规定值,并应横平竖直。

1.4.4主管安装:

安装平面座标允差±5mm,其标高应以底部主管中心为准全池内高低差≤6mm。

1.4.5管道空气吹扫应在出口处用白布板检测,5min内无任何灰尘、油污等杂质为合格。

1.4.6池内曝气管安装应保证全池内高低差≤6mm。

1.4.7曝气头安装高低差≤6mm,曝气头水平度偏差≤1/1000,曝气头与预留孔间应密封严密,曝气头安装应牢固,并用塑料布包盖好,防止杂物堵塞。

1.4.8曝气系统调试:

首先清理池内杂物;注水在技术代表的指导下进行曝气系统调试。

1.4.9曝气管电熔焊施工注意事项

1.4.9.1应保持电熔管件与管材的熔合部位不受潮。

1.4.9.2电熔承插连接端应切割垂直,并应用洁净棉布擦净管材和管件连接面上的污物,并标出插入深度,刮除其表皮。

1.4.9.3在夹具上将连接管固定,校直两对应的连接件,使其处于同一轴线上。

1.4.9.4电熔连接机具与电熔管件的导线连通应正确。

1.4.9.5在熔合与冷却过程中,不得移动转动电熔管件及熔合的管道,不得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压力。

1.4.9.6焊接完毕,应仔细拆卸接口夹具和接线。

1.5回转式粗隔栅除污机、旋转式细格栅除污机安装

1.5.1安装程序

基础验收→基础放线→机械格栅安装→找正、找平→组装固定就位→二次找正→试运行

1.5.2基础验收应按照设计图纸、结合机械格栅的外形尺寸进行检查验收,重点检查渠道的几何尺寸、侧壁垂直度、渠道底部的标高及水平度。

1.5.3基础放线:

按照设备平面位置图放线,在渠道侧壁标注机械格栅角度线,并运用三角函数进行校验。

1.5.4设立工具,将机械格栅整体吊入渠道内,结合机械格栅的底部、上部及角度线找正固定格栅。

1.5.5格栅除污机排渣口高度应按图示尺寸制作,以保证栅渣经输送机后装入栅渣箱,输送机定位时根据格栅排渣口位置现场调整,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1.5.6细格栅,螺旋输送机应与细格栅配合确定进料口位置和安装高度,其总长度可根据设计图调整,该机排水管就近接至格栅槽。

排渣喇叭口可加工成上方下圆形状,再根据安装现场情况与输送机连接。

1.5.7机械格栅的试运行依据设备技术文件进行。

1.6泵安装

1.6.1安装程序

基础验收→开箱检查→放线→垫铁配置→铲麻面→地脚螺栓安装→设备就位安装→校正调整→基础灌浆→拆装清洗→二次精平→各部位检查→试运转。

1.6.2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1.6.3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测量时应选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面。

1.6.4泵的找正:

驱动机轴与泵轴以联轴器连接时,两个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面间隙,轴线倾斜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1.6.5管道与泵连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6.5.1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洁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伤。

1.6.5.2吸入和输出管道应有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

1.6.5.3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应平行,螺纹管接头轴线应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

1.6.5.4管道与泵连接后,应复验泵的原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的误差时,应调整管道。

1.6.5.5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需要时,应拆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防止焊渣进入泵内。

1.6.5.6泵的吸、排出管道的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

1.6.6试运转前检查内容及要求

1.6.6.1试运转前驱动机应空载运行2h,并无异常现象,其转向与泵的转向相符;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

1.6.6.2各固定联接部位无松动;各润滑部位已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加注润滑剂,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滑。

1.6.6.3盘车灵活、无异常现象。

泵起动前,泵的出入口阀门应处于下列位置:

吸入管路阀门:

全开;排出管路阀门:

离心泵全闭,其它泵全开(混流泵真空引水时,全闭)。

1.6.7试运转

1.6.7.1设备试运转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口设备试运转应有厂家现场技术代表指导,试运转过程中各固定部位不应有松动,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转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及摩擦现象,附属系统运转正常,管道连接牢固,无渗漏现象;温度及润滑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安全保护,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5ml/h。

特殊介质的泵,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设计的规定值。

1.6.7.2泵在额定工况下连续试运行时间不应少于2h;特殊泵的试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1.6.7.3试运转结束后,离心泵应关闭入口阀门;待泵冷却后应再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其它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关闭有关阀门;切断电源及其它动力来源,输送易结晶、凝固、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及时用清水或其它介质冲洗泵和管道,防止堵塞;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如长时间停泵放置,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设备沾污.锈蚀和损坏。

1.7其余设备安装通用技术要求

1.7.1开箱检查与保管

1.7.1.1设备开箱应由业主、监理、供货商及施工诸方共同参加。

1.7.1.2开箱前核实箱号、箱数及检查包装情况。

1.7.1.3核实设备的名称、型号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1.7.1.4检查清点装箱清单、设备技术文件、随机资料及专用工具,其资料应齐全,满足施工要求。

1.7.1.5设备表面不应有损坏和锈蚀等缺陷,部件不得缺损。

1.7.1.6对以上检查情况填写开箱记录。

1.7.1.7开箱后的设备及零、部件和专用工具应妥善保管,不应使其变形、损坏、锈蚀、丢失。

1.7.2基础验收

1.7.2.1基础验收应在土建基础合格交付后进行,验收应由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共同参加。

1.7.2.2设备基础的位置,几何尺寸及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并满足待安装设备的要求,复测结果应符合下表

1.7.2.3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的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放置垫铁部位的表面应凿平。

1.7.3设备就位、找正和找平

1.7.3.1设备就位前,应按施工图并依据有关建筑物的轴线、边缘线或标高放出安装基准线。

1.7.3.2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对基础实际轴线(如无基础时则与厂房墙或柱的实际轴线或边缘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0mm。

1.7.3.3设备就位前,必须将设备底座底面的油污、泥土等脏物和地脚螺栓与预留孔中的杂物除去。

灌浆处的基础或地坪表面应凿除,以保证灌浆质量。

1.7.3.4设备上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础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许偏差。

一般应符合下表规定:

设备上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允许偏差

1.7.3.5固定在地坪上的整体或刚性连接的设备,不应跨越地坪伸缩缝、沉降缝。

1.7.4地脚螺栓

1.7.4.1地脚螺栓的不铅垂度不应超过10/1000。

1.7.4.2地脚螺栓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

1.7.4.3地脚螺栓底端不应碰孔底。

1.7.4.4地脚螺栓上的油脂和污垢应清除干净,但螺纹部分应涂油脂。

1.7.4.5螺母与垫圈间和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良好;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露出螺母1.5—5个螺距。

1.7.4.6拧紧地脚螺栓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的75%后进行。

1.7.5垫铁安装

1.7.5.1不受主要负荷的垫铁组(主要负荷基本上由灌浆层承受),可使用单块斜铁,斜铁下面应有平垫铁。

1.7.5.2受主要负荷的垫铁组,应使用成对斜垫铁,找平后用电弧焊焊牢。

1.7.5.3受主要负荷的较强连续振动的垫铁组,宜使用平垫铁。

1.7.5.4每一块垫铁组应尽量减少垫铁的块数,一般不超过三块,并少用薄垫铁。

放置平垫铁时,最厚的放在下面,最薄的放在中间,并应将各垫铁相互焊牢。

1.7.5.5每一垫铁组放置整齐平稳,接触良好,设备找平后每一垫铁组应被压紧,并可用0.25Kg手锤逐组轻击听声音检查。

1.7.5.6设备找平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底面外缘,平垫铁应露出10—30mm,斜垫铁应露出10—50mm。

垫铁组(不包括单块斜垫铁)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孔。

1.7.5.7安装在金属结构上的设备找平后,其垫铁均应与金属结构焊牢,但用带孔垫铁可不焊。

1.7.6灌浆

1.7.6.1灌浆前,灌浆处应清洗干净。

灌浆一般宜用细碎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其标号应比基础或地坪的混凝土标号高一档。

灌浆时,应捣固密实,并不应使地脚螺栓歪斜和影响设备的安装精度。

1.7.6.2灌浆层与设备底座底面接触要求较平时,应尽量采用膨胀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1.7.6.3灌浆层厚不应小于25mm,只起固定垫铁或防止油、水进入等作用且灌浆无困难时,可小于25mm。

1.7.6.4灌浆前应安设外模板,外模板至设备底座底面外缘的距离不应小于60mm。

1.7.6.5设备带底座下不全部灌浆且灌浆层需承受设备负荷,应安放内模板。

内模板至设备底座底面至基础或地坪面的距离。

1.7.6.6为使垫铁与设备底座底面、灌浆层的接触良好,宜采用压浆法施工。

1.7.7设备清洗

1.7.7.1设备上需要装配的零、部件应根据装配顺序清洗干净,并涂以适当的润滑油脂。

设备上原已装好的零、部件,应全面检查其清洁程度,如不合要求,应进行清洗。

1.7.7.2设备上各种管路应清洗干净并畅通。

1.7.7.3设备加工面如有锈蚀,应进行除锈处理。

1.7.7.4需在忌油条件下工作的设备、管路及其附件,应进行脱脂。

脱脂后,应将脱脂件上残留的脱脂剂清除干净。

1.7.8设备的装配

1.7.8.1设备拆卸时,应测量被拆卸必要的装配间隙和与有关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并作出标记和记录。

1.7.8.2设备装配时,应先检查零、部件与装配有关的外表开关和尺寸精度,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得装配,具体零部件的装配要求详见《GB50231-98》。

1.7.8.3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质量要求按《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1.7.8.4各设备安装完毕同时应完成安装记录。

以下各设备安装的有关部分应参照此通用技术要求进行。

1.8其余设备安装条件要求

1.8.1所有设备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技术检验证书,设备说明书及全套设备图纸。

1.8.2土建工程基本结束,基础附近地下工段已完成,场地已平整。

1.8.3设备运输道路畅通。

1.8.4与设备有关的材料、机具、劳力、安全措施已落实。

2、管道安装

2.1施工中采用的规范、标准及其它技术文件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施工规程》CECS18-90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94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J300-8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93

《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047-96

《混凝土排水管道工程闭气试验标准》C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